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二选择题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1).doc

    • 资源ID:732328       资源大小:149.7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二选择题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1).doc

    1 / 21【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二选择题常见题型与解题技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二选择题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巧(1)(1)1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题型特点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一般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典例 1 (2016·海南单科)1942 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 “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答案 B2 / 21解析 由“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 “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可以看出是在保护地主的利益,故 A 项错误;1942 年是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 B 项正确;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 C 项错误;1942 年的规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王明“左”倾路线不符,故 D 项错误。解题技巧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其具体做法如下:1读: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2找: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3联: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4析: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题型特点 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课本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所学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历史结论或者论证历史现象的题目。这类题目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典例 2 (2016·海南单科)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3 / 21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 A解析 由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 A 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 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 C 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到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 D 项错误。解题技巧 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1确定主题:通过对题干材料观点或历史结论的理解,明确题目考查的主题及考查的主要角度。2明确考向:判断题目是据题干结论寻找史料或者史实依据,还是从题干材料理解出历史结论、明确解答的思维方向。3巧用方法:解答这类题目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特征分析法等。灵活运用这些解答方法,分析材料观点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史学研究理论思考判断符合题意的答案。3.表格类选择题题型特点 历史表格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通过定量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与特征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一4 / 21般这类选择题主要是公式、统计图,包括线条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图、动态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经济史命题较多。典例 3 (2016·江苏单科)下表是 18941914 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 A解析 依据表格中“18941914 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 A 项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日本和其他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此时的英国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强国,故 B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 C 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变化,故 D项错误。解题技巧 表格类选择题解读方法:“三看两注意” 。1“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5 / 21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2“两注意” ,一注意数据表格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数据表格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4图片、漫画类选择题题型特点 图片、漫画类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判读图片、提取信息和阐释历史的能力。该类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典例 4 (2016·上海单科)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 A 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 C 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 D 项错误。6 / 21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所提供的图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判读,一般应做到“四审、三判、二补、一理解”:(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类别。(2)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一是要以图补文,因为有些信息在文字中交代得不明确,却在图片中给出了补充,这可能是判读信息的关键所在;二是要以文补图,这是图片题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提供方式,因为大多数图片不可能全面地展示相关信息,这就需要通过题干文字或图片名称来给予补充说明,这是判读信息最不该忽视的地方。通过图文信息的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以准确解答。(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特别是根据历史漫画准确判定主题喻意。学生要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5概念型选择题题型特点 (1)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的能力,要求准确7 / 21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 “标志是” “性质是” “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2)这类题目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用到历史概念。典例 5 (2016·海南单科)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答案 C解析 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会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 A 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 B 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 C 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 D 项错误。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需要在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8 / 21基础上,根据考查角度运用以下方法解答。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 。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排除。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6比较型选择题题型特点 (1)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 “相同” “共同” “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 ;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 。(2)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 “不同点” “共同之处” “相似之处” “最大的不同点” “最根本的不同点” “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3)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典例 6 (2016·江苏单科)“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9 / 21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 A解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 B 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 D 项错误。解题技巧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 ,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2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4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10 / 21训练训练 1616 选择题题型练选择题题型练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提到分封制有“建国”与“立家”之分, “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家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士和庶民不忠于国,只忠于家的局面形成,因而分封制隐含国家分裂的因素,故 A 项正确;材料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宗法与分封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不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 C 项错误;分封制在奴隶社会前期起到过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扩展疆域等作用,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瓦解,并不能说分封制的作用是弊大于利,故 D 项错误。2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11 / 21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答案 B解析 依据材料明朝的“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以及清朝的“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 B 项正确。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答案 B解析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与科举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成熟的文官政治,从而使“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 。B 项最能说明这一点。三公九卿创立于秦朝,官僚政治初创,受贵族政治影响较大,A 项错误。内阁制度是君权强化的产物,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两者都是出现于宰相制度废除后,与材料中“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的信息不符。4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A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B “(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12 / 21C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D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答案 C解析 据题干信息“皆不鉴秦设相之患”说明丞相存在权力隐患,说明 C 项与题干材料一致。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说明对丞相持赞扬态度,A 项错误;“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说明宰相拥有实权,B 项错误;“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说明宰相处理事务繁多,让六部来分担,不符合题干意思,D 项错误。5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 )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答案 B解析 从材料“日增不减,何意养之”信息中,可见其并不认为“多子多福” ,故 A 项错误;从材料“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意识到人口增加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而要缓解该问题,无疑需要适当的控制生育,故 B 项正确;“小国寡民”意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国家退回到原始社会,与材料所处时代明显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前景所产生的忧患意识,并非真正出现人口严重膨胀,故 D 项错误。13 / 216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中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答案 B解析 题中没有体现社会转型的信息,故 A 项错误;题中体现有吃、有穿、有住但仍未满足,结合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可以得出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故 B 项正确;明朝并不代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故 C 项错误;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题中并没有反映,故 D 项错误。7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由此导致了( )A君主立宪制度确立B责任制内阁形成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D1832 年议会改革答案 D解析 材料体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及各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在工业革命前已经确立,故 A、B 错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是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而材料显示中等阶14 / 21级处于无权状态,故 C 错误;1832 年议会改革增加了城市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故 D 正确。8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答案 A解析 据材料信息“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 “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D 表述不全面,故 D 错误;A 全面表现了材料信息,故 A 正确;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故 B 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故C 错误。9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得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B “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C “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D “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南京大屠杀等答案 D15 / 21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判断理解和历史现象的分析鉴别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得出,这个国家不是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但是又有与西方列强比肩并立的企图和野心;再结合题干中的“资源匮乏,技术落后”可以得出这个国家的一些特点,而且应该是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内其发展落后于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一个亚洲国家,因此可以锁定为近代的日本。日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手段残暴,行径野蛮。因此,A、B 可以排除。D 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10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 5 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答案 B解析 据题干“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亚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故选 B 项。从题干可知,新中国成立,该报道没有评论其“好坏” ,A、C 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排除;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对于新中国成立应该是欢迎的,D 项错误。11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 ”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16 / 21A全球化即现代化B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C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 B解析 题干中没有体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故 A 项错误;从题干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和“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全球化会淡化“国家”概念,故 B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的信息,故 C 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信息,故 D 项错误。12阅读 1750 年至 183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1750 年1830 年中国32.8%29.8%英国1.9%9.5%美国0.1%2.8%日本3.8%2.8%A.19 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答案 B解析 从数据来看,19 世纪中国制造业份额与 18 世纪相比变化不大, “急剧下降”的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从中国所占的份额比重来看,具有绝对优势,表明该时期中国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故 B17 / 21项正确;英美两国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故 C 项错误;统计数据是否可信应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而不是看数据统计者的国籍,故 D 项错误。13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时间产业女工人数占总产业工人比例行业1920 年16.7 万40.5%1930 年37.4 万31.7%1933 年24.3 万48.7%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传统男耕女织模式彻底瓦解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 近代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 BC D答案 B解析 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模式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并未彻底瓦解,排除含有的选项,故 A、C 项错误;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 年1918 年),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排除含有的选项,故 D 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故B 项正确。14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忧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答案 B18 / 21解析 观察图片,迁移所学可知,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联盟。从上下层次,以及鸟的神态与身上的冰雪的多少来看,说明的是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差异,故选 B 项。A、D 两项无法从漫画中反映,排除;C 项仅是从漫画的表面得来的错误理解,排除。15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16 世纪手工工场 19 世纪工厂 20 世纪的跨国公司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 A解析 工业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 60 年代,16 世纪的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图片信息可以提取出资本主义生产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跨国公司的变化,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尽管生产组织形式不同,但其体现资本主义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图片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体现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逐渐一体化的趋势,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19 / 21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 ”该体制是( )A宗法分封体制 B “丞相”体制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答案 C解析 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 ,故选 C 项。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 A 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 B 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 D 项。17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有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答案 C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 “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选C 项。B、D 两项是心学观点,排除;A 项不是求理方法,错误。18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官职的作用时指出:“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以下官职的作用与之类似的是( )A监察御史、按察史B御史大夫、刺史20 / 21C参知政事、通判D刺史、通判答案 D解析 顾炎武谈论的是中国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参知政事不属于监察官员,按察史是省级司法长官,御史大夫是副宰相,与“官小”不符合,故 A、B、C 三项错误;刺史、通判虽然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故有“官小而权重” “小大相制”特点,选 D 项。19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即这一时期在北纬 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这一时期的中国( )A老庄提倡崇尚自然,超越功利B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C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D黄宗羲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答案 A解析 从题干中“北纬 30°上下” “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等信息可知西方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滥觞,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思想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故 A 项正确;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故 B 项错误;中华文化圈,即儒家文化圈,汉唐以后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故 C 项错误;D 项是明末清初的新思想,故 D 项错误。20厉以宁说:“1929 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21 / 21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答案 B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实行计划经济,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 A 项错误;二者经过调整,充分利用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故 B 项正确;1929 年之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主要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关联,故 C 项错误;中国在 1978 年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存在稳定市场秩序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二选择题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1).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