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课件.pptx

    • 资源ID:11476643       资源大小:878.71KB        全文页数:11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课件.pptx

    项目三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模块二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模块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 水稻病害防治水稻病害防治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一、稻瘟病防治一、稻瘟病防治 (一)发生规律感病品种,且处于感病生育期四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适温高湿气温在20203030,尤其在24242828,阴雨多雾,露水重,田间高湿;抽穗期如遇到2020以下持续低温7d7d或者1717以下持续低温3d3d,常造成穗瘟流行肥水并重偏施持施氮肥、长期深灌或烤田过度 (二)防治方法v应采取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肥水管理为中 心,辅以适时施药防治的综合措施。 1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要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防止单一化种植,并注意品种的轮 换、更新。 2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氮肥,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根据不同地区 土壤肥力状况,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分蘖后期适度搁田,抽穗 期不断水,后期干干湿湿。3.3.减少菌源浸种2448h2448h也可用浸种灵、咪鲜胺等浸种80%80%乙蒜素(抗菌剂402402)乳油80008000倍液不用带菌种子及时处理病稻草种子消毒20%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80080010001000倍液4 4药剂防治穗颈瘟应在破口至始穗期施第一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苗瘟或叶瘟掌握在发病初期防治适期40%40%稻瘟灵(富士1 1号)乳油112511251500mL/h1500mL/h选用药剂20%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2511251500g/h1500g/h加水9001125Kg9001125Kg喷雾或加水300Kg弥雾20%20%稻瘟酯、50%50%异稻瘟净、13%13%三环唑. .春雷霉素、50%50%四氯苯酞等二、水稻纹枯病防治二、水稻纹枯病防治(一)发生规律 一般在分蘖盛期至孕穗期,病菌主要在株、丛间横向扩展,亦称水平扩展,导致病株(穴)率增加;孕穗后期至蜡熟前期,由稻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称垂直扩展。 菌源数量大上年发病重的田块,田间遗留菌核多,下年的初侵染菌源数量大,稻株初期发病较重。高温高湿温度在2222以上,相对湿度达90%90%以上即可发病,温度在25253131之间,相对湿度达97%97%以上时发病最重。发生条件发生条件栽培管理不当长期深灌,田间湿度偏大;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有利发病。感病品种水稻品种间的抗性有一定差别,但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其抗病性一般规律为:籼稻最抗病,粳稻次之,糯稻最感病;窄叶高秆品种较阔叶矮秆品种抗病。 (二)防治方法v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进行药剂防治。 1栽培防病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在用肥上应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多、过迟。 2 2药剂防治 防治适期和指标:一般于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粳稻病穴率达20%20%、籼稻病穴率达30%30%时施药(江苏20122012年提出防治指标要从严,首次施药时间应掌握在分蘖末期病穴率达5%时)。 选用药剂5%5%井冈霉素水剂375037504500mL/h4500mL/h,或2.5%2.5%纹曲宁(井冈霉素+ +枯草芽孢杆菌)水剂375037504500mL/h4500mL/h ,12.5%12.5%纹霉星(井冈霉素+ +蜡质芽孢杆菌)水剂3000mL/h3000mL/h或25%25%禾穗宁可湿性粉剂7507501050g/h1050g/h ,针对稻株中下部加水900kg/h900kg/h喷雾或加水450045006000kg/h6000kg/h泼浇。发病初期可选用持效性长的噻呋酰胺、氟环唑、肟菌戊唑醇、烯肟菌戊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等。此外,打捞菌核,减少菌源,选用中抗丰产品种均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三、稻曲病防治三、稻曲病防治(一)发生规律越冬越冬土中的菌核种子、土中的厚垣孢子萌发萌发子座、子囊壳、子囊孢子分生孢子风雨传播主要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侵染花器及幼颖,引起谷粒发病 感病品种一般穗大粒多、密穗型及晚熟品种发病重。粳稻、糯稻发病重,籼稻发病较轻。适宜气候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适温、多雨、日照少有利发病。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过迟;长期深灌,田水落干过迟加重发病。 (二)防治方法v应采取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等措施为辅,适期喷药预防为关键的综合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无病稻种,不在病田留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防止迟施、偏施氮肥, 后期湿润灌溉。1.1.农业防治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秋收后深耕翻埋病菌播种前先用泥水或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再用5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000倍液浸种242448h48h此外,也可用福尔马林、硫酸铜等浸种2.2.清除菌源与种子处理防治适期及指标在孕穗后期即距水稻破口期5 57d7d为防治的关键时期;田间可按照剑叶叶枕露出30%30%50%50%为指标确定用药时间;对感病品种、后期嫩绿田块及抽穗扬花期阴雨天气多时,间隔5 57d7d,需第2 2次用药。选用药剂5%5%井冈霉素水剂450045005250mL/h5250mL/h,或2.5%2.5%纹曲宁水剂450045005250mL/h5250mL/h ,或15%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7501125g/h1125g/h ,加水300kg/h300kg/h机动弥雾或加水750750900kg/h900kg/h手动喷雾;也可选用井冈霉素为主的增效复配剂。 3. 3.药剂防治 四、水稻白叶枯病防治四、水稻白叶枯病防治(一)发生规律侵染循环侵染循环感病品种一般糯、粳稻比籼稻抗病。孕穗抽穗期最感病。适宜气候适温(25253030)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洪涝是病害流行条件。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田水串灌漫灌等均会使病害发生加重。 (二)防治方法v应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1 1选用抗病品种 2 2减少菌源 处理好病草,不用病草扎秧把、覆盖秧田。种子处理:10%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200倍液浸种242448h48h;85%85%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300300倍液浸种24h24h,洗净后再浸种催芽。 3 3培育无病壮秧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晒场和上年病田的田块育秧。加强秧田管理,实行排灌分家,防止大水淹苗。 4 4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后期慎用氮肥;科学管水,不串灌、漫灌和淹苗。 秧田期 :一般在三叶期和拔秧前5d左右各喷药1次 大田期 :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用药封锁5.5.药剂防治防治适期25%25%噻枯唑(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50015002250g/h2250g/h20%20%噻菌酮悬浮剂150015001875g/h1875g/h 3%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500g/h1500g/h 90%90%克菌壮可湿性粉剂750g/h750g/h 2%2%宁南霉素水剂3750mL/h3750mL/h等对水7507501125kg/h1125kg/h喷雾。选用药剂五、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五、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一)发生规律越冬的灰飞虱若虫体内越冬部分在大麦、小麦和杂草病株内越冬越冬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侵染循环 在大、小麦田越冬的若虫,羽化后在原麦田繁殖( 3 3月下旬44月中旬) 迁飞至早稻秧田(5 5月下旬6 6月上旬)或本田( 6 6月下旬77月上旬)传毒为害并繁殖,早稻收获后 再迁飞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回冬麦上越冬。第1 1次显症高峰66月中旬77月初第2 2次显症高峰77月中、下旬第3 3次显症高峰88月中、下旬第4 4次显症高峰抽穗末期遇气温下降可能出现感病品种水稻在苗期到分蘖期易感病。叶龄长潜育期也较长,随植株生长抗性逐渐增强。通常杂交稻和籼稻比较抗病,粳稻、糯稻较感病。以小麦为前作的单季晚粳稻发病重。适宜气候秋冬季温度偏高、春季降水偏少,有利于灰飞虱的存活和繁殖,虫口多发病重。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并且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与水稻感病生育期吻合程度高,则发病重。耕作制度近几年江苏因种植业结构调整,传毒昆虫灰飞虱桥梁寄主增多;稻田与麦田少免耕面积的扩大,特别是稻田套播麦、麦田套播稻技术的扩大推广,使灰飞虱生存条件改善,这是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此外,早播田重于迟播田,稻田周围杂草丛生病害发生重。 (二)防治方法v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应在采取“品种抗病、栽培避病”的农业措施基础上,坚持“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药剂防治策略,治麦田保稻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最大限度地控制灰飞虱传毒危害,经济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1 1农业防治 推广抗耐病品种 适当推迟播栽期 优化茬口与布局 集中育苗、培育壮秧 防除杂草、清洁田园 2物理防治 防虫网、无纺布笼罩秧苗,秧(大)田周围设置防虫板等物理方法可有效阻止灰飞虱迁入。 水稻落谷后,选用20目以上的无色防虫网,用高度为50cm左右的支架支撑,覆盖在秧田上,可阻断灰飞虱接触秧苗,防止吸食传毒。 3 3化学防治 药剂治虫防止传毒,要选用速效性好的药剂与持效期长的药剂混用。抓好麦田灰飞虱防治在麦田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吡虫啉加氰戊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等对水喷雾,或用敌敌畏毒土熏杀。 药剂浸种在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50010001000倍液中浸种48h48h,然后进行催芽落谷。 狠抓秧田期灰飞虱防治在灰飞虱一代成虫迁入秧田盛期(秧苗露青后),立即选用持效性好的农药如吡虫啉或吡蚜酮与速效性强的农药如敌敌畏、混灭威、异丙威、速灭威等进行混用喷雾防治,隔3 35d5d根据虫情再防治1 12 2次。移栽前2 23d3d用好送嫁药(起身药),做到带药移栽。用量为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600900g/h900g/h、或20%20%异丙威(叶蝉散)乳油225022503000mL/h3000mL/h。秧田防治可适当使用防病毒药剂或病毒钝化剂,如可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高峰期至发病显症初期用药1 12 2次;用8%8%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450450675mL/h675mL/h或50%50%灭菌成(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600600900g/h900g/h,加水450450600kg/h600kg/h喷雾,以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减轻为害程度。注重本田期灰飞虱防治在二、三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防治,防治二代灰飞虱若虫应在移栽后5 57d7d开始用药,间隔5 57d7d进行第二次防治。分蘖期和孕穗期应加强三代灰飞虱若虫防治。使用药剂与秧田期相同。防治灰飞虱要尽量做到统一、集中、连片,还要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其对吡虫啉等药剂产生抗药性。 六、水稻其他病害防治六、水稻其他病害防治 ( (一) )稻恶苗病 发生规律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其次是带菌稻草。播种带菌种子或用病稻草做覆盖物,当稻种萌发后,病菌即可从芽鞘侵入幼苗引起发病。病死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传播到健苗,从茎部伤口侵入,引起再侵染。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选用无病种子选用无病种子 2.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 用用16%16%恶线清恶线清(16%16%咪鲜咪鲜. .杀螟)可湿性粉剂杀螟)可湿性粉剂200200400400倍液浸倍液浸种种60h60h,25%25%咪鲜胺咪鲜胺乳油乳油30003000倍液或倍液或10%10%浸种灵乳油浸种灵乳油50005000倍液倍液浸种浸种484860h60h 3. 3.处理病稻草处理病稻草 4.4.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 催芽不可太长(以免下种时受伤),拔秧时尽量避免秧根损催芽不可太长(以免下种时受伤),拔秧时尽量避免秧根损伤过重;伤过重; 肥床旱育秧要尽量缩短苗床盖膜时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肥床旱育秧要尽量缩短苗床盖膜时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等。等。在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产生明显抗性的地区要停用咪鲜胺,换用二硫氢基甲烷、乙蒜素等。 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4001200倍液浸种48小时,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100%。而且对水稻出芽安全无药害。 ( (二) )稻干尖线虫病 发生规律以幼虫或成虫潜伏在谷粒的颖壳和米粒间越冬,借种子传播。水稻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播种后半个月内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1.严防带病稻种调运,不从病区调种 2.2.种子处理 16%16%恶线清可湿性粉剂15g15g,对水4 45kg5kg,浸稻种4 45kg5kg,或用4.2%4.2%浸丰(二硫氢基甲烷)乳油2mL2mL,对水8kg8kg,浸稻种6kg6kg,浸种时间为72h72h,然后催芽播种。50%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4g4g,或95%95%杀螟丹可溶性粉剂2g2g,对水16kg16kg,浸稻种10kg10kg,浸48h48h,捞出后清水冲洗,再催芽。 (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规律 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规律与白叶枯病基本相同。病菌在病谷、病草上越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病斑上的菌脓,可借风、雨露等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暴风雨或洪涝侵袭后病害容易流行;长期深灌,偏施或迟施氮肥的稻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进有病稻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及时处理有病稻草。加强管理与施药防治等其他措施可参照白叶枯病。 ( (四) )稻粒黑粉病 发生规律以冬孢子在土壤、种子和粪肥中越冬,水稻孕穗至开花期,水面或湿土面上的冬孢子萌发,随气流传播,侵入花器。氮肥重及花期雨水多、湿度大等有利于发病。糯粳稻发病轻,杂交稻制种田,特别是花期不遇的制种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制种基地合理轮换,年限保持3年以上,以水稻与旱作物基地轮换为最佳,轮作区之间距离宜在500m之外。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以10%盐水或泥水选种,汰除病粒。母本盛花始期和高峰期各用药1次,如花期相遇不好,出现父早母迟的情况,第二次用药应提前12d;反之则推迟12d。选用20%三唑酮乳油1200mL/h ,对水450kg/h,小孔喷片,手动喷雾;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灭黑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粉唑醇、三唑醇(百坦)等喷雾。 ( (五) )稻胡麻斑病 发生规律病稻草和病谷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翌年潜伏病谷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病稻草上越冬或由越冬菌丝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散布,侵入秧田和本田的稻叶。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一般在土地贫瘠、缺肥时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增施钾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害发生。后期病害严重时可喷药保护剑叶,药剂防治方法可参照稻瘟病。 ( (六) )稻细菌性基腐病 发生规律病菌可在病稻桩、稻草和杂草上越冬,翌年主要从植株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可多次再侵染。一般粳、糯稻发病重于籼稻,常规稻重于杂交稻,秧苗素质差、受伤重、氮肥过多、长期深灌及高温条件均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用80%80%乙蒜素乳油20002000倍液浸种48h48h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药剂蘸秧起秧稍干后放在80%80%乙蒜素乳油10001000倍中浸1 12min2min后再栽插 ( (七) )稻叶鞘腐败病 发生规律病种和病草是主要初侵染来源,翌年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孕穗初期侵入剑叶叶鞘。氮肥过多或后期脱肥引起早衰,穗期雨水多、螟害重等均可加重发病。一般杂交稻制种田母本及某些晚粳稻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处理病种、病草合理施肥及时治虫适期喷药孕穗后期喷施40%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7507501125g/h1125g/h或20%20%三唑酮乳油600mL/h600mL/h 项目三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模块二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模块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2 水稻害虫防治水稻害虫防治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一、稻螟虫防治一、稻螟虫防治(一)发生规律生活史生活史成虫习性成虫习性幼虫为害习性幼虫为害习性代数代数越冬越冬趋性趋性产卵产卵共同点共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三化螟三化螟34代代/年年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内越冬趋光性强趋光性强趋嫩绿,产趋嫩绿,产于叶片中上于叶片中上部部钻蛀为害;钻蛀为害;转株习性;转株习性;集团状分集团状分布;布;初孵幼虫初孵幼虫(蚁螟)(蚁螟)就蛀茎就蛀茎二化螟二化螟23代代/年年4龄以上幼虫在稻桩、龄以上幼虫在稻桩、稻草上越冬稻草上越冬趋稀植、茎趋稀植、茎粗、秆高、粗、秆高、浓绿,产卵浓绿,产卵于叶片、叶于叶片、叶鞘上鞘上初孵幼虫初孵幼虫先群集在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叶鞘内为害,造成害,造成枯鞘,枯鞘,2、3龄后分龄后分散蛀茎散蛀茎大螟大螟34代代/年年3龄以上幼虫在稻桩、龄以上幼虫在稻桩、稻草、杂草、茭白稻草、杂草、茭白等处越冬等处越冬趋光性弱趋光性弱趋茎粗、包趋茎粗、包茎较松的稻茎较松的稻株,产于心株,产于心叶下叶下1、2叶叶鞘内侧叶叶鞘内侧1.生活史及习性生活史及习性2.2.发生条件发生条件1气 候4 4、5 5月份多阴雨 三化螟发生受抑7 7、8 8月份多暴雨二化螟发生受抑2 2生育期(危险生育期) 分蘖期 、孕穗末到始穗期3 3耕作制度由单纯变复杂三化螟上升、二化螟减少由复杂变单纯二化螟增多、三化螟减少粳稻更适合三化螟发生籼稻更适合二化螟发生4 4天敌 (二)防治方法v水稻螟虫的防治,要坚持“农业措施为基础、科学用药为关键、压低基数与控制危害相结合”的综合治螟策略,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一水稻主栽品种和栽培技术,避免不同生育期品种混栽,适当推迟播栽期。推广旱育秧、直播稻、小苗抛栽等播栽期相对较迟的轻型栽培技术。选用抗虫良种,提高种子纯度,科学肥水管理,促使水稻生长正常,成熟一致,缩短易受害的危险期。拾毁稻桩,及早处理稻草,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茭白残株。少(免)耕地区实行浅旋耕灭茬。适时灌深水,可消灭一部分虫蛹。防治大螟还可在田边栽稗诱卵,在卵块盛孵5 57d7d,幼虫分散前拔除销毁,同时拔除田边1m1m内的稗草。 2 2物理防治 结合其他害虫的防治,用黑光灯、双波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秧田期在螟虫成虫盛发期间,覆盖无色防虫网,可阻隔螟蛾进入产卵繁殖。摘除卵块、拔除枯心苗等。 3 3生物防治 卵孵高峰后2 25d5d或一、二龄幼虫期;用100100亿活芽孢BtBt悬浮剂150015002250mL/h2250mL/h,并加25%25%杀虫双水剂1125mL/h1125mL/h ,加水750kg750kg喷雾;一般喷施1 12 2次,并注意保护其他天敌。二化螟“狠治一代,决战二代”三化螟“狠治一代,兼治二代,决战三代”大 螟“兼治一、二代,狠治三代”4 4药剂防治防治策略三化螟一般在卵孵高峰期,第1 1次用药苗情好、螟卵多时,卵孵始盛期第1 1次用药 隔5 56d6d后再防治1 1次二化螟、大螟卵孵高峰期后3 35 5天内防治白穗破口抽穗510用药,如果螟虫发生量大或水稻抽穗期长,则隔45d再用药1次防治枯心苗在螟卵盛孵期内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原则适期螟卵盛孵前已经抽穗而尚未齐穗的稻田,则掌握在螟卵孵化始盛期用药 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防治适期防治适期 用25%25%杀虫双水剂300030003750mL/h3750mL/h 、90%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25525750g/h750g/h、20%20%三唑磷乳油150015002250mL/h2250mL/h 、50%50%稻丰散乳油150015003000mL/h3000mL/h 、48%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20012001500mL/h1500mL/h 、50%50%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乳油7507501050mL/h1050mL/h,加水750750900kg900kg喷雾。 在螟虫对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类药剂已产生抗性的地区,应停止使用此类药剂,没有产生抗性的或抗性已减退的地区,可将此类药剂与上述有机磷药剂轮换使用。 药液喷洒要均匀周到,施药时田间要保持5 56cm6cm水层3 35d5d。 稻桑混栽区勿用沙蚕毒素类药,在水产养殖区要慎用氟虫腈。 4 4药剂防治选用药剂二、稻飞虱防治二、稻飞虱防治(一)发生规律1.生活史及习性生活史及习性 褐飞虱7/207/20前迁入的成虫第四(1 1)代迁入代7/7/底8/8/初低龄若虫 盛期(8/8/中短翅型成虫高峰)第五(2 2)代繁殖代8/8/底9/9/上低龄若虫 盛期第六(3 3)代主害代9/9/底10/10/上低龄若虫 盛期(南部晚稻区暖秋年份)第七(4 4)代隔代暴发型喜阴湿,不很活泼,趋嫩、趋光。卵成条产于叶鞘肥厚部分,在老的稻株上也有产在叶片基部中肋和穗颈下方的茎秆上的。长翅型:迁飞短翅型:居留大发生预兆白背飞虱7/207/20前迁入(迁入高峰7/7/中前后)第四(1 1)代迁入代7/7/底8/8/初(早发年)第五(2 2)代8/8/中(迟发年)第六(3 3)代主害代8/8/中9/9/上当代暴发型绝大多数主害代成虫外迁灰飞虱越冬若虫3/中、下旬 开始羽化4/下旬 羽化盛期原田为害1代成虫羽化盛期2代成虫羽化盛期5/下旬6/上旬从麦田或其他越冬寄主迁入水稻秧田6/下旬7/上旬从秧田大田迁入传毒关键时期 每月一代水稻成熟收割,转至越冬寄主上越冬趋光,趋嫩绿,趋边行 2 2发生条件 虫源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影响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迁入虫量的多少。如果虫源基地虫量大,迁入季节又雨日频繁、雨量大,降落的虫量就多。灰飞虱则为当地虫源。食料在一定的虫源基数下,充足的食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飞虱的繁殖。 气候褐飞虱喜温暖高湿,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白背飞虱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褐飞虱广,在15153030温度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在苏南稻区,凡夏初多雨,盛夏干旱,发生为害就较重。灰飞虱耐寒怕热,最适宜的温度在2525左右,冬春温暖少雨,有利于其发生。 天敌寄生于卵的有稻飞虱缨小蜂、褐腰赤眼蜂等。寄生于成虫的有稻虱螯蜂、稻虱线虫等。捕食性天敌有黑肩绿盲蝽、蜘蛛、步甲等。 (二)防治方法 1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高产良种水稻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搁田,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 2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人工搭桥助迁蜘蛛和稻田放鸭食虫 3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防治策略防治策略 褐飞虱褐飞虱“压前控后压前控后”或或“狠治主害代狠治主害代” 白背飞虱白背飞虱“挑治迁入代,主攻主害代挑治迁入代,主攻主害代” 灰飞虱灰飞虱“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狠治一代,控制二代” 一般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 可选用药剂:25%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0450600g/h600g/h、25%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300450g/h450g/h 、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300450g/h450g/h 、48%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20012001800mL/h1800mL/h 、5%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750mL/h750mL/h 、25%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225022503000g/h3000g/h 、20%20%异丙威(叶蝉散)乳油225022503000mL/h3000mL/h 、50%50%混灭威乳油150015002250mL/h2250mL/h ,对水750750900kg/h900kg/h喷雾。3 3药剂防治防治适期及药剂对白背飞虱,可选择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异丙威、乙虫腈、吡虫啉、烯啶虫胺等;对褐飞虱,推广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异丙威、烯啶虫胺等高效低毒单剂及其复配剂。施药时要先灌水,药液要均匀喷撒到稻丛基部。水稻中后期提倡粗喷雾或大水泼浇,用足水量。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三、稻纵卷叶螟防治三、稻纵卷叶螟防治(一)发生规律迁入日期迁入日期代数代数为害为害6/20前迁入前迁入第三(第三(1)代)代 常年虫量极少常年虫量极少 6/217/20迁入迁入第四(第四(2)代)代 该代幼虫,多盛发于该代幼虫,多盛发于7 7月上、中旬月上、中旬, ,主要为害分蘖期的单季中、晚稻主要为害分蘖期的单季中、晚稻主害代主害代7/218/20迁入迁入第五(第五(3)代)代 幼虫常于幼虫常于8月上、中旬盛发,主要为月上、中旬盛发,主要为害拔节孕穗期的单季中、晚稻害拔节孕穗期的单季中、晚稻 主害代主害代8/219/20迁入迁入第六(第六(4)代)代 幼虫于幼虫于9月上、中旬发生,对后季稻月上、中旬发生,对后季稻及部分迟熟晚稻造成一定危害及部分迟熟晚稻造成一定危害大量南迁大量南迁9/20以后迁入以后迁入第七(第七(5)代)代 全部南迁全部南迁1.1.生活史及习性具有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远距离迁飞特性, ,在我省每年初次虫源主要来自南岭北在我省每年初次虫源主要来自南岭北部地区部地区产卵趋嫩绿,栖息趋荫蔽,卵散产于叶片的中上部产卵趋嫩绿,栖息趋荫蔽,卵散产于叶片的中上部初孵幼虫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初孵幼虫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二龄缀成小虫苞,一般不超过二龄缀成小虫苞,一般不超过5cm5cm,称为,称为束叶期束叶期三龄虫苞长度多超过三龄虫苞长度多超过13cm13cm,称为,称为纵卷期纵卷期 四龄后则转移换苞频繁四龄后则转移换苞频繁 2.2.发生条件气候适温高湿梅雨季节雨日多,湿度大,二代发生重凉夏多阵雨,三代发生重 9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高于2323),四代发生重食料同一品种,幼虫取食分蘖至抽穗期的成活率高天敌卵期有赤眼蜂,幼虫期有绒茧蜂,蛹期有寄蝇和姬蜂等 (二)防治方法 1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的优良品种,加强肥水管理。 适当调节搁田时期,降低幼虫孵化期的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灭蛹。 2 2生物防治 幼虫孵化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B.t)可湿性粉剂225022503000g/h3000g/h,加水9009001125kg/h1125kg/h喷雾。 有条件地区在成虫始盛期到产卵高峰期内,每隔2 23d3d一次,分批释放赤眼蜂,每公顷每批放蜂4545万6060万头。 3药剂防治 防治策略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各地确定主害代进行防治,采取的防治策略为:“治好二代,狠治三代,挑治四代”。 防治适期:一般在2龄幼虫高峰期查发蛾高峰日 ,定防治适期 (发蛾高峰日产卵前期卵期1龄幼虫历期2龄高峰期)防治指标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对象田(百穴虫(卵)量)2代达150200头(粒)3代达100150头(粒)4代达100150头(粒) 选用药剂用50%杀螟松乳油7501500 mL/h、25%杀虫双水剂30003750mL/h 、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2001500mL/h、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150200mL/h,或50%丙溴磷乳油9001050mL/h,加水750900kg/h喷雾。也可用5%杀虫双颗粒剂22.5kg/h加湿润细土撒施。1.8%阿维菌素乳油600mL/h、31%三唑磷.氟虫腈微乳剂750900mL/h等对纵卷叶螟均有较好防效。施药时,田内应保持37cm水层34d。江苏近年防治稻纵卷叶螟,强调坚持“治早治小”的药剂防治策略;掌握在卵孵高峰至1、2龄幼虫期防治;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稻丰散、丙溴磷、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等单剂及其复配剂。 四、水稻其他害虫防治四、水稻其他害虫防治 (一)中华稻蝗 发生规律在江苏1 1年发生1 1代,以卵在土表层越冬。成虫飞翔力强,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卵成块产于1.21.21.6cm1.6cm深的表土层中,以稻田田埂两侧及沟边、渠坡等处为多。稻蝗产卵以湿度适中、土质松软的环境为宜。初孵化的幼蝻多聚集在原产卵场所附近活动取食,二龄开始向稻田扩散,三龄时危害近田埂1 11.5m1.5m处的稻苗;四、五龄可扩散至全田。一般沿海、滨海滩涂面积大的地区稻蝗发生重,岗坡稻区发生轻;田埂、田边发生重,田中间发生轻。 防治方法采取有计划治理荒滩、开垦荒地,调整茬口、水旱轮作;冬春铲除田埂及附近杂草,连土刨起,能杀伤越冬蝗卵,压低虫口基数。药剂防治要采取“集中用药,统一防治,治田边,保全田”的对策,防治适期在蝗蝻盛孵期至三龄之前。蝗蝻一龄盛期,对虫口较密集的越冬田埂、沟渠施药,二龄末期对秧田和早栽大田的田边2m2m左右宽幅内用药防治。可选用50%50%辛硫磷乳油1500mL/h1500mL/h、25%25%杀虫双水剂3000mL/h3000mL/h等加水常量喷雾或低容量喷雾。 (二)稻象甲 发生规律在江苏1 1年发生1 1代,主要以幼虫在稻根附近2 24cm4cm的表土层中越冬。成虫有假死性,喜食甜物。其用喙在离水面3cm3cm左右的水稻叶鞘上咬孔产卵,在稻苗基部叶鞘浸水情况下,成虫能潜入水中产卵于基部叶鞘上。幼虫孵化后,沿稻株潜入土中3 35cm5cm处,取食水稻根系。翌年老熟幼虫在稻根附近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仍蛰伏于土室内,2 23d3d后外出活动。田间杂草及稻桩的大量存在,免耕或少耕播种,均有利于稻象甲越冬存活;早稻中后期田间无水层,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一般旱秧田比水秧田发生重,砂质土田块比黏质土田块发生重。 防治方法提倡免少耕与深耕轮换,早春及时沤田,多犁多耙;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在成虫盛发期,按水: :糖: :醋比例为5:1:15:1:1加少量白酒混合后浸湿草把,放入秧田或分蘖期大田,再在草把下撒一层毒土,能够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应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成虫控幼虫”的策略。用药适期在成虫羽化期至产卵盛期之前。一般掌握在秧苗三叶期和拔秧前2 23d3d用药,水稻移栽后5 510d10d当虫量达防治指标时立即用药。选用90%90%晶体敌百虫1500g/h1500g/h、10%10%醚菊酯乳油750750900mL/h900mL/h,或用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300g/h,加水600kg/h600kg/h喷雾。 (三)稻苞虫(直纹稻弄蝶) 发生规律江苏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沟、塘边杂草上过冬。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水稻,7月下旬到8月中旬第三代幼虫为害最重。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能力很强,喜取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喜在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稻田里产卵,卵散产在叶片上。幼虫12龄时卷单叶苞,3龄后能缀叶成多叶苞,幼虫取食苞周围叶片,清晨、黄昏及阴雨天爬出苞外取食。老熟后在苞内或稻丛基部丛间缀苞化蛹。冬季气温偏高,越冬虫量就大。68月份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多,雨量分布均匀,时晴时雨,有利其发生。蜜源多的地区发生重。 防治方法铲除田边、沟边等处杂草,消灭越冬幼虫;用虫梳梳落虫蛹,也可人工摘除虫苞;在蜜源植物集中处捕杀成虫。在2 23 3龄幼虫高峰期,百穴有虫3030头左右的田块,应及时用药防治。选用80%80%敌敌畏乳油225022503000mL/h3000mL/h、40%40%毒 辛乳油120012001500mL/h1500mL/h、17%17%阿维 毒120012001500mL/h1500mL/h,或用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BT)(BT)水剂150015002250mL/h2250mL/h等加水750kg/h750kg/h喷雾。在山区可喷粉防治。 (四)稻蓟马 发生规律在江苏1年发生1014代,以成虫在麦田和禾本科杂草等处越冬。5月下旬至6月迁入秧田、本田危害,第三、四代危害最重,主要危害秧苗,部分年份危害早栽大田。7月中旬以后,因受高温影响发生量下降。成虫活泼,稍受惊动即飞散。成、若虫均畏光怕旱,多隐匿在寄主的心叶、卷叶内活动取食,卵散产在叶片表皮下的脉间组织内。一、二龄若虫行动活泼,是若虫取食为害的主要阶段。三、四龄若虫行动呆滞,取食甚少。暖冬年份有利其越冬和早春繁殖。凡初夏气温偏低,梅雨期长的年份,稻蓟马发生期长,为害重。苗情好,长势嫩绿、多肥的田块发生重。 防治方法尽量避免水稻早、中、晚混栽,相对集中播种期和栽秧期;清除杂草,合理施肥。药剂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以秧田期和本田分蘖前期为防治重点。选用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150225g/h225g/h、25%25%杀虫双水剂3000mL/h3000mL/h、90%90%晶体敌百虫1500g/h1500g/h加水喷雾。也可用吡虫啉拌种。 (五)稻黑蝽 发生规律江苏1年发生1代,以成虫及少数高龄若虫在稻田附近的杂草丛根际、枯枝落叶下、土壤砖石缝隙中和稻桩内越冬。越冬成虫57月迁入稻田取食产卵。成虫、若虫均具有群集、避光、假死、坠落习性。成虫行动迟缓,在田间扩散距离短,有明显的为害中心。卵多产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或稻茎上,若虫孵出后围聚于卵壳四周,2龄后开始分散,潜伏稻株下部为害取食。高龄若虫和成虫晚间或阴天爬到稻株上部取食稻叶,抽穗后为害稻穗。夏季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生量大。 防治方法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越冬成虫迁向稻田期间,以灯光诱杀成虫。7 7月产卵盛期先放掉田水,以降低产卵部位,然后每隔4d4d灌1 1次深水,每次24h24h,连续2 23 3次,浸杀虫卵。在低龄若虫期,平均每穴水稻有虫0.50.5头时用药防治;选用90%90%晶体敌百虫1500g/h1500g/h、1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300g/h,加水750kg/h750kg/h喷雾。施药时田中要有3 37cm7cm水层。 (六)黑尾叶蝉 发生规律江苏1 1年发生4 45 5代,主要以3 34 4龄若虫及少量5 5龄若虫和成虫在绿肥及田边、沟边、塘边和其他越冬作物田中的杂草上越冬。7 7月下旬至8 8月中旬为二、三代成虫和若虫重叠发生时期,达全年虫量最高峰,是主要危害时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冬季气温偏高,有利其越冬,虫口基数大。夏秋晴热、少雨干旱的年份,发生量大,为害重。 防治方法结合冬、春季积肥,铲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肥水管理和合理密植。成虫盛发期,点灯诱杀。狠抓在早稻秧田集中为害期防治,压低全年的发生量。适用的药剂及用量参照稻飞虱的防治。项目三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模块二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模块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拓展知识拓展知识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如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等都是重要的检疫对象如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等都是重要的检疫对象 (二)播前农业防治(二)播前农业防治 1 1种植抗(耐)病虫良种种植抗(耐)病虫良种 选育和推广抗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虫或病虫兼抗的优选育和推广抗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虫或病虫兼抗的优良品种。良品种。 2 2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茬口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茬口 力求连片种植,尽量避免不同熟制的水稻混栽,实行水旱轮作。力求连片种植,尽量避免不同熟制的水稻混栽,实行水旱轮作。 拓展知识拓展知识 3 3消灭越冬病虫源消灭越冬病虫源 (1 1)减少病虫源基数)减少病虫源基数拾毁稻桩,及早处理稻草,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茭拾毁稻桩,及早处理稻草,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茭白残株,春耕灌水整田时,打捞田边四角浪渣。白残株,春耕灌水整田时,打捞田边四角浪渣。 (2 2)及时春耕灌水)及时春耕灌水在螟虫春季化蛹期间,将休闲或绿肥稻田,及时翻耕在螟虫春季化蛹期间,将休闲或绿肥稻田,及时翻耕灌水沤田,可以闷杀稻根内的虫蛹,减少虫源。灌水沤田,可以闷杀稻根内的虫蛹,减少虫源。(三)秧田期防治(三)秧田期防治防治对象防治对象:恶苗病、稻瘟病(苗瘟)、稻条纹叶枯病、:恶苗病、稻瘟病(苗瘟)、稻条纹叶枯病、地地 下害虫、稻瘿蚊以

    注意事项

    本文(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