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共27页).doc

    • 资源ID:14020257       资源大小:65.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共2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 、共工触山、后羿射日 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 淮南子 中。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2、诗经本来只称 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3、诗经是按 风 、 雅 、 颂 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4、诗经共有 、 、 、 等十五 “国风”,共 篇。5、诗经中的“雅”分 和 ,前者有 篇,后者有 篇,共 篇。6、诗经中的“颂”包括 颂、 颂、 颂,它们分别有 篇、 篇和 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 、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 毛亨传,东汉 笺,唐 疏。诗集传是南宋 注的。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 、 、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 、 、 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 、,它们和 、 、 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 ,“ ”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 、 和 5篇。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7、讲析东山。五论述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 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 5、左传记事起于 年,止于 年。 、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 、 、 、 。 、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五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解释:1、说理散文2、百家争鸣3、论语 4、孟子 5、庄子6、荀子7、韩非子 二填空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 。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 。 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 、 、 、 、 。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 篇。 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 。 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 、 、 。 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 。 7、“天问”意思是 。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 、 、 、 。 四简答 1、你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论述 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 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汉赋和楚词 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 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 楚词章句 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 吴王刘濞 、 梁孝王刘武、和淮南王刘安 。   4、 武帝 曾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 淮南子 一书。   5、汉代 乐府 、 洛阳东观 、 鸿都门学 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 司马相如 ,   司马迁 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西京杂记。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 自强不息、 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 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 历史 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以对 现实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 独立到 依附 、再到 独立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 楚地 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 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 现实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 北征赋 、班昭的 东征赋 、 蔡邕 的述行赋、 赵壹 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 武帝 时期经 公孙弘 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 的藩篱, 毛诗序中主张诗歌“发乎情, 止乎礼仪 ”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 赋 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 诗歌 和 散文 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 吊屈原赋, 枚乘 的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 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张衡 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 传记 文学的新纪元, 吴越春秋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马第伯 的 封禅仪记 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 初创期、 全盛期、 中兴期和 转变 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   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   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   二解释:1、吕氏春秋2、李斯3、过秦论 4、淮南子5、论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 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书分 、 、 ,再加一篇序文,共 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 ”,其中主要包含了 、 、 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 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 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 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 先生曾言:“秦代文章, 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 段,最精彩部分是 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 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 篇,收录于 。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 ,他的作品可分为 、 、 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 和 。论贵粟疏是 的作品,它上承 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 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 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 ”。   7、淮南子原称 ,东汉 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 思想的继续。其 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 句子,与陆贾、 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 之先河。   8、董仲舒的 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 ,东方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 等俱为名篇。   10、 、 和 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 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 ”、 、 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 ,是一部 之作,其 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汉代辞赋   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   二解释:1、骚体赋2、新体赋3、京都大赋4、抒情小赋5、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扬雄9、两都赋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  2、枚乘是 群体的杰出代表, 载乘赋九篇,其 、 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 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 ,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6、 去世和 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 、   、 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 、   和 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领起,中间用 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 ,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 、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 、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 乃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 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 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和 。扬雄赋作中, 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 、 、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 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 作了 ,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 , 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 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开了后代 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 ,代表作品为 。另外, 的 和 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 ,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 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 的 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 创作的 、 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一解释:1、司马迁2、史记3、汉书4、吴越春秋4封禅仪记。   二填空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 篇,大都出自 之手。它们分别是 、 、 、 、   、 、 。其中除 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 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 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 、枚乘的 、司马迁的 和杨恽的 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 、 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 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 中称它是“ ”。   5、司马迁,字 ,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 学习古文 ,向 学习公羊派 。后任 ,并参与制定了 ,因 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 年。   6、司马迁曾在 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 , ”。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 为中心的 通史,全书由 、 、 、 、 组成,记述了从 至 年间大约 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 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它在 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 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 ,行文 ,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 的一部 散文,作者是 。其书今存 卷,主要叙述 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 和 史书的特点,是 的雏形。   11、成书于 的历史散文 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们都以 为主线索,又都出自 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 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 代 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 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 的学问品格。   的 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   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 和 。   13、 的 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 、 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三简答   1、简述秦代刻石文。   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   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   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   四论述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   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   二解释:1、汉乐府2、乐府诗集3、寓言诗   三填空   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 或相当于 职能的 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 。   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 ,隶属于 。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构是 ,隶属于 ,主管 。   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 十七章,另外, 的 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   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 时进一步加强,至 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 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   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 ,一个是 ,后者在 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 的作用。   6、沈约编篡 时,其 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 编的 ,把汉代至 的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 、 和 中,而以 数量最多。   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 、 17章、 19章和 18首等等。   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 、 、 等,乐有 、 、 等。 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 影响较深,有 、 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 的传统,是 、 的遗响。   10、两汉乐府诗都是“ 、 ”的,诗中既有 诗,也有 诗,其中以 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 类型,主要作品有: 、 、 、 、 等等。   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 言诗,安世房中歌是 诗,铙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 。成帝时长安流传的 和 ,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   13、从西汉 到 ,再到 ,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四简答   1、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程。   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五论述   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   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2、“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的 ,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 和 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 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  2、张衡的五言诗 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 的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 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 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 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 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 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 ,张衡则长于 。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 为主的基本走势, 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 向 、由 到 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 之美。   5、 时期 、 、 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 二首和 ,其中后者又是一篇 诗歌。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 之中,它代表了 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 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 , ”,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   四简答   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   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论述   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 年到公元 年,它共经历了 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 、刘勰的 、钟嵘的 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 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 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三曹”是指 、 和 ;“七子”是指 、 、 、 、 、 和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和 。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两晋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陆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陶渊明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风3、五柳先生传 4、桃花源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2、“西曲”3、西洲曲4、木兰诗5、敕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 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 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3、邢卫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 四简答 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别赋4、水经注5、洛阳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衒之的 。  四简答 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论述 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解释: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搜神记 4、世说新语 二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共2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