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题库(共84页).doc

    • 资源ID:14057076       资源大小:219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题库(共8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卫生学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1环境介质是指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和_。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三类。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和_。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    )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    )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    )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3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大气;水;土壤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三、选择题1.C2.E3.B4.D5.C6.B7. C8.B9.D10.A11.A12.E13.D14.D四、问答题1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2(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4)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3(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4)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环境卫生学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一、填空题1按环境是否受过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_和_;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为_和_;在我国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把环境分为_和_。2生态系统的生物,可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_、_和_。3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_、_和_三个主要阶段。4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_、_和_。5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将生物标志分为_、_和_。二、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2生活环境3生态环境4生态系统5食物链6食物网7生物放大作用8生态系统健康9剂量效应关系10易感人群1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2环境流行病学13暴露14环境暴露水平15生物标志三、选择题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E都不是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A是异养型微生物B是草食动物C是肉食动物D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3“食物网”的概念是(    )A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B多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食物关系C多种生物因食物不同,形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D多种污染食物与健康的相互关系E复杂的食物之间的关系4生态系统健康是(    )A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B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C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D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E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5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    )A12.0左右B0.2左右C0.01左右D1.0左右E5.0左右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环境决定人类B人类改造环境C互为因果D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E无特殊关系7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B两头小大,中间大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E都一样大8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    )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E生理异常的变化9人群易感性是(    )A遗传决定的B后天获得的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D是不会改变的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10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    )A历来存在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C依然存在D将继续长期存在E将逐渐消失11.气候成为某些流行病的重要流行因素,以致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病(    )A秋冬季多见B冬春季多见C春夏季多见D夏冬季多见E夏秋季多见12哪项不是天气与气候对健康的影响方式(    )A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B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C影响污染物的吸收D对人体的物理作用E影响环境质量13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   )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B主要产生神经毒性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D主要是致癌性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14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    )A透明质酸酶B糖苷C霉菌毒素D生物碱E毒蛋白15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E以上都不是16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DA+BEA+B+C17.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    )A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B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C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D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E以上都是18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    )A地方性氟中毒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D伦敦烟雾事件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19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    )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全是20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    )ADDT、PCBs等B氰化物C汞D镉E铅21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    )A1类:对人致癌B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C2A类:对人可能致癌D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22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B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C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D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E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23化学致癌的促进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B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测定的阈剂量。C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D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E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与引发剂同时给予才发挥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24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在(    )A城市居民中B乡村居民中C燃柴农户的居民中D燃煤农户的居民中E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25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    )A三卤甲烷B次氯酸C氯乙酸D溴乙酸E卤化酮26.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    )A着床前期B着床期C器官形成期D器官形成后期E胎儿期27影响致畸物经胎盘转运作用的因素是(    )A化学物的分子大小B化学物的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C胎盘的结构D胎盘中生物转化酶E以上都是28高危人群即(    )A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B易感人群C抵抗力低的人群D多病的人群E年龄幼小的人群29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好指标(    )A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D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30生物有效剂量是(    )A个体暴露量B靶部位的污染物量C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D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E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31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    )A儿童B妇女C老年人D高危人群32生物标志物是(    )A暴露剂量的指示物B有害效应的指示物C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一系列关键事件的指示物D人群易感性的指示物E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改变的指示物33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的优点,除外(    )A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剂量B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时间C更能反应对人的有害效应D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进行研究E效应观察的指标不受限制34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    )A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B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C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D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E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35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A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B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健康C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DA+CEA+B36下面有一项不是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它是(    )A危害鉴定B污染来源鉴定C暴露评价D剂量反应关系评定E危险度特征分析37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危害鉴定中,有害效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除外(    )A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B致生殖细胞突变C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D非特异损伤E发育毒性(致畸性)38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有阈化学物可计算出(    )A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B人群年超额危险度C人群年超额病例数DB+CEA+B+C四、问答题1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2人群健康效应谱分为哪五级?3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4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5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优点及其研究内容和任务有哪些?6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定义和特点?7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生环境;次生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引发;促长;进展4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5暴露生物标准;效应生物标志;易感生物标志二、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2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3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5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    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6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7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称为生物放大作用。8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具有活力和自调节能力、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9剂量效应关系:是指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而随之增强的相关关系。10易感人群: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1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原因使得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摄入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2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从宏观上研究外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13暴露: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14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15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三、选择题1.A2.D3.A4.D5.B6.D7.C8.E9.C10.E11.B12.C13.A14.A15.A16.E17.E18.A19.E20.B21.A22.C23.D24.E25.B26.C27.E28.A29.D30.B31.D32.C33.C34.E35.D36.B37.D38.E四、问答题1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与环境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人体关系极其复杂,但人类总是和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处在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中。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环境与人体密切联系的另一体现,是环境与人的相互依存性。从生物圈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看,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之间互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环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和环境对人的双向作用。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通过自净或自调控等作用对其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如对环境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对其干扰表现出一定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但是,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强度上超过其环境容量或抵抗力和恢复力时,则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构成及状态的任何改变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机体会动员其生理调节机能对其变化加以适应。2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已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3(1)对人体的物理作用(2)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3)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4)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5)对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4其复杂性表现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迁移、富集和转化,以污染物母体形式或转化后形成的新污染物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可有相加、协同、拮抗和独立作用等多种联合方式表现出来;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探索敏感而特异的反应指标困难;受污染影响人群反应的个体差异大,包括老、幼、病、弱甚至胎儿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敏感人群。5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环境毒理学是十分有用的手段。这是因为毒理学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可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水平和强度(包括污染浓度和暴露时间),并能使研究因素单一、准确,避免了人群调查中存在的众多干扰因素;效应观察指标不受限制,能利用实验动物的任何组织和器官来观察环境有害物所产生的病理改变,以便了解在体内作用的靶及毒作用机制。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更有利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研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1)环境污染物(毒物)接触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等基本毒理学特征。(3)污染物毒作用的机制及在机体内产生的主要生物学效应。(4)污染物的特殊毒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性)检测和评价。(5)研究和探索污染物在机体反应中出现的特异、敏感的测试指标,即生物标志,为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手段。(6)对已造成健康危害,并通过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的可疑致病因素,建立动物模型予以证实。(7)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或即将进入环境的化学物(化工产品、污染物、农药等)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8)应用于环境生物监测。6健康危险度评价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健康保护观念的转变。安全是相对的,在任何情况下要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将有害健康的污染物完全清除,只能逐步控制污染,使对健康的影响处于一般人可接受的危险水平。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或危害不仅是“有”或“无” 、“是”或“否”的判别标准,而是定量地阐明危害健康的程度。7现行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应用在下列几个方面:(1)预测、预报在特定环境因素暴露条件下,暴露人群终生发病或死亡的概率。(2)对各种有害化学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危险度进行比较评价,排列治理次序,用于新化学物的筛选,并从公共卫生、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论证及各种经济效益、利弊分析,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有害物质及致癌物环境卫生学标准的研制,提出环境中有害化学物及致癌物的可接受浓度,同时研制有关卫生法规、管理条例,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环境卫生学第三章 大气卫生 一、填空题1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_、_、_、_和_。2大气污染包括_和_两大类。3污染源可分为_、_和_三种类型。二、名词解释大气卫生标准三、选择题1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E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2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A色素沉着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3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4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    )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5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    )ASO2BH2SCCO2DO3EDO6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    )A气流、气压、光照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7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    )A排除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除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除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8大气发生逆温时(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0D>0E=09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    )A扩散B微生物分解C氧化D植物吸收E沉降10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11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    )A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    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1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13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    )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14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02D多发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15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5B56C45D30E以上都不对16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多环芳烃D二氧化氮E灰分17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18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    )的颗粒物A100µmB10µmC25µmD01µmE1µm19有关多环芳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BaP与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有正相关关系B大气中的致癌性多环芳烃主要是BaPC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D多环芳烃可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E多环芳烃中有强致癌性的多为四到七环的稠环化合物20下面关于C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中COHb含量无关B血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的CO浓度呈正相关C急性CO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D胎儿对CO的毒性比成人敏感E吸烟者血中的COHb浓度比非吸烟者高21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铅是铅内暴露的重要指标B铅只对神经系统有毒性C儿童对铅的毒性比成人更敏感D儿童血铅在100µgL时,可以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E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22下列有关二恶英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恶英类有免疫毒性B主要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C氯苯是二恶英类合成的唯一前体D人体内二恶英类的主要来源是食物E二恶英类可使雄性动物雌性化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准实质上等同于标准B基准有法律效力,标准无法律效力C基准和标准都有法律效力D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E基准是标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标准是基准的科学依据24有关0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属于二次污染物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C来自汽车尾气D可引起哮喘发作E儿童对03敏感25.我国制定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中包括,除了(    )A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B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反应C对人体无间接危害D选用最敏感指标E对大气的自净作用无影响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每个污染物的标准分为三级。二级标准不适用于(    )A风景游览区B居民区C农村地区D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E文化区27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下列除了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    )A捕捉烟波采样B烟波下方采样C棋盘式布点D四周布点E扇形布点28有关一次最大浓度的采样,错误的是(    )A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B在污染源的下风侧采样C当风向改变时停止采样D采样时间最短也要30分钟E在气象条件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采样29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内暴露指标的是(    )A血中碳氧血红蛋白B尿氟C尿羟脯氨酸D血DO血红素E血铅30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对几种污染物制定了限值(    )A2种B4种C6种D8种E10种31下面关于细粒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粒子易沉积于肺泡中B细粒子又称为漂尘C细粒子的某些较细组分甚至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D空气动力学直径25µmE易于吸附各种重金属元素3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规定,二级标准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A005mgm3B010mgm3C015 mgm3D020mgm3E030mgm333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是(    )ACO2BCOCO3DSO2EPAH34.下面哪项不是酸雨的有害作用(    )A使皮肤癌的发生率增加B破坏农田和植被的化学组成C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D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E增加输水管材中金属化合物的溶出35.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    )AN2O和NOBNO2和NOCNO和N2O3DN2O5和NO2ENO3和N2O36.下列哪种气体不能引起温室效应(    )ACOBCO2CCH4DN2OE含氯氟烃37.下列物质都可破坏臭氧层,除了(    )ACCl4BCFCsCN2ODCO2E哈龙类物质38烟囱的有效高度是指(    )A烟囱本身的高度B烟囱本身的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C烟气抬升高度D烟囱本身的高度的平方E烟囱的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乘积39下列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A气温高B天气晴朗C紫外线强烈D风速小E阴雨40大气颗粒物是指(    )A固体颗粒B液体颗粒C尘埃细粒D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E固体颗粒和尘埃细粒4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AO3B过氧苯酰硝酸酯C甲醛DCOE过氧乙酰硝酸酯42.下面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部位是上呼吸道B与可吸入颗粒物共存,其毒性大大增强C可以增强BaP的致癌作用D哮喘患者对SO2更为敏感E主要来源于硫酸厂43下面哪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    )A呼吸道炎症B微量元素缺乏C变态反应性疾病D机体免疫力下降E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44有关DO2的健康危害,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B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小C毒性比DO高D哮喘患者对DO2较敏感F.与O3有协同作用45光化学烟雾中最多的成分是(    )APADsBDOXCO3DHCsE醛类46关于大气卫生防护的规划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B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C工业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D城市绿化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E避免在山谷内建立有废气排放的工厂47下列哪种不是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A捕集B催化C燃烧D冷凝E吸附48有关逆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0,有利于污染物扩散B<0,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 . >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D<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E>d,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四、问答题1什么是大气的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题库(共84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