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oc

    • 资源ID:17412863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精品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2-5-28 发布 2012-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1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1168毫米 1/32 印张:81/8 字数:223千字2012年9月第一版 20l2年9月第一次印刷定价:48.00元统一书号:15112·21878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网上书店:http:/www.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09-2012,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2、3.1.3、3.2.3、3.2.4、5.1.1、5.1.2、5.3.1、5.5.1、5.5.2、7.1.1、7.1.2、8.1.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5月28日 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文)的要求,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在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了近年来的设计经验,参考了国外规范和国际标准的有关内容,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建设主管部门以及设计、科研和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0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永久荷载、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偶然荷载。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的规定;2,增加偶然荷载组合表达式;3,增加第4章永久荷载;4,调整和补充了部分民用建筑楼面、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修改了设计墙、柱和基础时消防车活荷载取值的规定,修改和补充了栏杆活荷载;5,补充了部分屋面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情况;6,调整了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和山峰地形修正系数;7,补充完善了风荷载体型系数和局部体型系数,补充了高层建筑群干扰效应系数的取值范围,增加对风洞试验设备和方法要求的规定;8,修改顺风向风振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和计算参数,增加大跨屋盖结构风振计算的原则规定;9,增加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计算的规定,增加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组合工况的规定;10,修改了阵风系数计算公式与表格;11,.增加第9章“温度作用”;12,增加第10章“偶然荷载”;13,增加了附录B“消防车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14,根据新的观测资料,重新统计全国各气象台站的雪压和风压,调整了部分城市的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值,绘制了新的全国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图;15,根据历年月平均最高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经统计给出全国气象台站的基本气温,增加了全国基本气温分布图;16,增加了附录H“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17,增加了附录J“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统科学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金新阳(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 建、王国砚、冯 远、朱 丹、贡金鑫、李 霆、杨振斌、杨蔚彪、束伟农、陈 凯、范 重、范 峰、林 政、顾 明、唐 意、韩纪升本规范主要审查人:程懋堃、汪大绥、徐永基、陈基发、薛 桁、任庆英、娄 宇、袁金西、左 江、吴一红、莫 庸、郑文忠、方小丹、章一萍、樊小卿目 录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5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8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83.2 荷载组合94 永久荷载135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145.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45.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175.3 屋面活荷载185.4 屋面积灰荷载195.5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215.6 动力系数216 吊车荷载236.1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236.2 多台吊车的组合246.3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246.4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247 雪荷载267.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267.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268 风荷载308.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308.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318.3 风荷载体型系数338.4 顺凤向风振和风振系数578.5 横风向和扭转风振608.6 阵风系数629 温度作用649.1 一般规定649.2 基本气温649.3 均匀温度作用6510 偶然荷载6610.1 一般规定6610.2 爆炸6610.3 撞击67附录A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69附录B 消防车活荷载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87附录C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89附录D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94附录E 基本雪压、风压和温度的确定方法99E.1 基本雪压99E.2 基本风压100E.3 雪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101E.4 基本气温102E.5 全国各城市的基本雪压、基本风压和基本气温103E.6 全国基本雪压、风压及基本气温分布图151附录F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152F.1 高耸结构152F.2 高层建筑154附录G 结构振型系数的近似值155附录H 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157H.1 圆形截面结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157H.2 矩形截面结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158H.3 矩形截面结构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163附录J 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165J.1 顺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165J.2 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166本规范用词说明168引用标准名录1691 总则1.0.1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1.0.3 本规范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规定的基本准则制订。1.0.4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应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本规范仅对荷载和温度作用作出规定,有关可变荷载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温度作用。1.0.5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荷载,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2.1.2 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2.1.3 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的荷载。2.1.4 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2.1.5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2.1.6 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2.1.7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2.1.8 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2.1.9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2.1.10 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2.1.11 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2.1.12 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2.1.13 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2.1.14 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一个偶然荷载的组合,以及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固性验算时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组合。2.1.15 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1.16 频遇组合frequent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1.17 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1.18 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不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在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荷载。2.1.19 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考虑梁、柱等构件均布荷载折减所采用的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2.1.20 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icient承受动力荷裁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等效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的静力效应的比值。2.1.21 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2.1.22 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贝努利(Bernoulli)公式(E.2.4)确定的风压。2.1.23 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1.24 温度作用thermal action结构或结构构件中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作用。2.1.25 气温shade air temperature在标准百叶箱内测量所得按小时定时记录的温度。2.1.26 基本气温reference air temperature气温的基准值,取50年一遇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根据历年最高温度月内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最低温度月内最低气温的平均值经统计确定。2.1.27 均匀温度uniform temperature在结构构件的整个截面中为常数且主导结构构件膨胀或收缩的温度。2.1.28 初始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结构在施工某个特定阶段形成整体约束的结构系统时的温度,也称合拢温度。2.2 符号2.2.1 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Ad偶然荷载的标准值;C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Ad偶然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d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0结构重要性系数;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Lj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2.2.2 雪荷载及风荷载aD,z高层建筑z高度顺风向风振加速度(m/s2);aL,z高层建筑z高度横风向风振加速度(m/s2);B结构迎风面宽度;Bz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CL横风向风力系数;CT风致扭矩系数;Cm横风向风力角沿修正系数;Csm横风向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D结构平面进深(顺风向尺寸)或直径;f1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f1结构第1阶扭转振型频率;f*1折算频率;f*T1扭转折算频率;FDk顺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FLk横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TTk单位高度风致扭矩标准值;g重力加速度,或峰值因子;H结构或山峰顶部高度;I1010m高度处风的名义湍流强度;KL横风向振型修正系数;KT扭转振型修正系数;R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RL横风向风振共振因子;RT扭转风振共振因子;Re雷诺数;St斯脱罗哈数;S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T1结构第1阶自振周期;TL1结构横风向第1阶自振周期;TT1结构扭转第1阶自振周期;w0基本风压;wk风荷载标准值;wLk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wTk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坡度角,或风速剖面指数;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gz阵风系数;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H结构顶部风速;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s风荷载体型系数;sl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s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脉动系数;空气密度,积雪密度;x、y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脉动风荷载相关系数;z结构振型系数;结构阻尼比;a横风向气动阻尼比。2.2.3 温度作用Tmax、Tmin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Ts,max、Ts,min结构最高平均温度,结构最低平均温度;T0,max、T0,min结构最高初始温度,结构最低初始温度;Tk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T材料的线膨胀系数;2.2.4 偶然荷载Av通口板面积(m2);Kdc计算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的动力系数;m汽车或直升机的质量;Pk撞击荷载标准值;pc爆炸均布动荷载最大压力;pV通口板的核定破坏压力;qce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标准值;t撞击时间;u汽车车速(m/s);V爆炸空间的体积。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3.1.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柔以准永久值系数。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2.2)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3.2.3 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应从下列荷载组合值中取用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3-1)式中:Gj第j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条采用;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Q1为主导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条采用;Li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其中L1为主导可变荷载Q1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SGjk按第j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j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ik按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cj第i个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m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3-2)注:1,基本组合中的效应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当对SQ1k无法明显判断时,应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作为SQ1k,并选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3.2.4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2)其他情况,应取1.403,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满足有关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3.2.5 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L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L应按表3.2.5采用。表3.2.5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L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550100L0.91.01.1注:1,当设计使用年限不为表中数值时,调整系数L可按线性内插确定;2,对于荷载标准值可控制的活荷载,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L取1.0。2,对雪荷载和风荷载,应取重现期为设计使用年限,按本规范第E.3.3条的规定确定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或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3.2.6 荷载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6-1)式中:Sad按偶然荷载标准值Ad计算的荷载效应值;f1第1个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2,用于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固性验算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6-2)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3.2.7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舍,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2.7)式中: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例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等的限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3.2.8 荷载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8)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3.2.9 荷载频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9)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3.2.10 荷载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2.10)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4永久荷载4.0.1 永久荷载应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4.0.2 结构自重的标准值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4.0.3 一般材料和构件的单位自重可取其平均值,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或有利状态,分别取上限值或下限值。常用材料和构件单位体积的自重可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4.0.4 固定隔墙的自重可按永久荷载考虑,位置可灵活布置的隔墙自重应按可变荷载考虑。5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5.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5.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表5.1.1的规定。表5.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项次类 别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c频遇值系数f准永久值系数q1(l)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2.00.70.50.4(2)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医院门诊室2.00.70.60.52教室、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2.50.70.60.53(1)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3.00.70.50.3(2)公共洗衣房3.00.70.60.54(1)商店、展览厅、车站、港口、机场大厅及其旅客等候室3.50.70.60.5(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3.50.70.50.35(1)健身房、演出舞台4.00.70.60.5(2)运动场、舞厅4.00.70.60.36(1)书库、档案库、贮藏室5.00.90.90.8(2)密集柜书库12.00.90.90.87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0.90.90.88汽车通道及客车停车库(l)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和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3m)客车4.00.70.70.6消防车35.00.70.50.0(2)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6m)和无梁楼盖(柱网不小于6m×6m)客车2.50.70.70.6消防车20.00.70.50.09厨房(1)餐厅4.00.70.70.7(2)其他2.00.70.60.510浴室、卫生间、盥洗室2.50.70.60.511走廊、门厅(1)宿舍、旅馆、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住宅2.00.70.50.4(2)办公楼、餐厅、医院门诊部2.50.70.60.5(3)教学楼及其他可能出现人员密集的情况3.50.70.50.312楼梯(1)多层住宅2.00.70.50.4(2)其他3.50.70.50.313阳台(1)可能出现人员密集的情况3.50.70.60.5(2)其他2.50.70.60.5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2,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 kN/m2确定;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仅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4,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5,第12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6,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的每延米长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且附加值不应小于1.OkN/m2。5.1.2 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本规范表5.1.1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取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设计楼面梁时: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1)第1(1)项应按表5.1.2规定采用;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3)第8项的客车,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表5.1.2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墙、柱、基础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123456892020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1.0(0.90)0.850.700.650.600.55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5.1.3 设计墙、柱时,本规范表5.1.1中第8项的消防车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考虑;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常用板跨的消防车活荷载按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可按附录B规定采用。5.1.4 楼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5.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5.2.1 工业建筑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由设备、管道、运输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墙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对设各位置固定的情况,可直接按固定位置对结构进行计算,但应考虑因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效应。工业建筑楼面堆放原料或成品较多、较重的区域,应按实际情况考虑;一般的堆放情况可按均布活荷载或等效均布活荷载考虑。注:1,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包括计算次梁、主梁和基础时的楼面活荷载,可分别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确定;2,对于一般金工车间、仪器仪表生产车间、半导体器件车间、棉纺织车间、轮胎准备车间和粮食加工车间,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本规范附录D采用。5.2.2 工业建筑楼面(包括工作平台)上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包括操作人员、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载2.0kN/m2考虑。在设备所占区域内可不考虑操作荷载和堆料荷载。生产车间的楼梯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采用,但不宜小于3.5kN/m2。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活荷载,可采用3.5kN/m2。5.2.3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除本规范附录D中给出的以外,应按实际情况采用;但在任何情况下,组合值和频遇值系数不应小于0.7,准永久值系数不应小于0.6。5.3 屋面活荷载5.3.1 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表5.3.1的规定。表5.3.1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项次类 别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c频遇值系数f准永久值系数q1不上人的屋面0.50.70.50.02上人的屋面2.00.70.50.43屋顶花园3.00.70.60.54屋顶运动场地3.00.70.60.4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类型的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但不得低于0.3kN/m2;2,当上人的屋面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应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5.3.2 屋面直升机停机坪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屋面直升机停机坪荷载应按局部荷载考虑,或根据局部荷载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考虑。局部荷载标准值应按直升机实际最大起飞重量确定,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可按表5.3.2的规定选用局部荷载标准值及作用面积。表5.3.2 屋面直升机停机坪局部荷载标准值及作用面积类型最大起飞重量(t)局部荷载标准值(kN)作用面积轻型2200.20m×0.20m中型4400.25m×0.25m重型6600.30m×0.30m2,屋面直升机停机坪的等效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5.0kN/m2。3,屋面直升机停机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5.3.3 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可不与雪荷载和风荷载同时组合。5.4 屋面积灰荷载5.4.1 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的厂房及其邻近建筑时,对于具有一定除尘设施和保证清灰制度的机械、冶金、水泥等的厂房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积灰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应分别按表5.4.1-1和表5.4.1-2采用。表5.4.1-1屋面积灰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教项次类别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c频遇值系数f准永久值系数q屋面无挡风板屋面有挡风板挡风板内挡风板外1机械厂铸造车间(冲天炉)0.500.750.300.90.90.82炼钢车间(氧气转炉)0.750.303锰、铬铁合金车间0.751.000.304硅、钨铁合金车间0.300.500.305烧结室、一次混合室0.501.000.206烧结厂通廊及其他车间0.307水泥厂有灰源车间(窑房、磨房、联合贮库、烘干房、破碎房)1.008水泥厂无灰源车间(空气压缩机站、机修间、材料库、配电站)0.50注:1,表中的积灰均布荷载,仅应用于屋面坡度不大于25O;当大于45O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当在25O45O范围内时,可按插值法取值;2,清灰设施的荷载另行考虑;3,对第1

    注意事项

    本文(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