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doc

    • 资源ID:17450223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精品文档. 二甲子 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二桠,每桠长出一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    二杠茸 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十大九糠 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丁拐 指果实上的一种肉质突起呈芒刺状,如曼陀罗。    刀削痕 指药材在产地采收时用刀除去无用部分或除去粗皮及边材后留下的痕迹。    九眼独活 为五加科植物食用 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九眼独活。    三划    三花 指人参播种后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 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三岔 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三叉茸 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大贝 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大理石纹 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大挺 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小子 指小的花苞。    小托盘 指掌叶覆盘子果实上的宿存萼,形如托盘而得称。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马头 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马牙贝 指川贝母中炉贝的鳞茎呈长圆锥形,状似马牙,故称马牙贝。    马牙窟窿 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如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马牙芦 指山参根茎脱落后留下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马牙,称马牙芦。    马牙边 指 罗角药材自底外边向上高约3cm处有环形的凹凸不平,排列较齐的收边带,称马牙边。    马牙柱 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称马牙柱。    马尾 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连 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具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马尿臭 天麻块茎折断后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因略似马尿,故称为马尿臭。    子仁 指种子药材中的种仁,包括子叶或胚乳和细小的胚。    子眼 指动物角类药材锯口处呈现的蜂窝状小孔或指麝香仁呈现的颗粒状;又指植物性药材橘类的外果皮密布透明的油室,习称子眼。    子眼清楚 指麝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均匀,习称子眼清楚。    千子连 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四 划    云头 指白术根茎顶端下陷的圆盘状茎基或芽痕,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的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或因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头。    云头鸡腿 指云头状白术根茎上细下粗呈鸡腿状,俗称云头鸡腿。    云锦花纹 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元宝贝 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形似元宝,故称元宝贝。    方通 大通草方形药材的别称。是由五加科植物通脱木茎髓作纵向旋创而成的厚约0.5mm的薄片,再切成约10cm见方的片状,表面白色微有光泽。    方胜纹 指蕲蛇躯干两肋的二十四块斜方格子格纹。因其形似古代妇女用斜方形彩绸等缀合成的方形采胜之饰物,故称方胜纹。    五花层 指矿物药材信石中以红、黄、白、褐等色相间夹杂而成的花纹。    五形全美 特指山参的芦、艼、体、须、腿五个方面齐全且样式密好的形状。    无影纹 指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质嫩的透视有血丝或呈紫黑色、无裂纹。    天丁 为皂角刺的别名。指皂荚茎上的棘刺。    天沟 指在铣罗角的前面自底起顺马牙边向上,有一条纵长的凹陷沟,此沟长 310cm,深0.53cm,此沟即称天沟。    瓦楞身 指海马躯干表面的体环节纹,形似屋脊瓦纹而得名,    水泡 指新鲜果实的表面突起,因形同水泡发亮而得称,可用于佛手。    水波纹 指羚角除尖端部分外的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习称水波纹。    开口子 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不抱合,俗称开口子。    支腿 指根类药材主根下的第一次侧根分枝,如人参。    少数腿 指仅有23支支根的山参,称少数腿。    车轮纹 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巴掌 指人参播种后第三年生出的一枚掌状复叶,成完整的叶片,称巴掌。    乌药珠 指乌药药材中呈纺锤形,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者,俗称乌药珠。    乌鸦头 专指草乌块根千燥后枯瘦有棱,一端渐尖形似乌鸦头喙,俗称乌鸦头。    乌金农 指牛黄药材中有时外部有一层薄膜,呈黑色光亮者,称乌金农。    乌金黄 指被有乌金农的牛黄。    心材 指茎木类药材中木材的中央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且重的部分。在生长过程中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树脂、鞣质或色素等物质。    升药底 指生产红粉时锅底留存的残渣。    毛笔头 指辛夷花蕾未开放时的形状,因似毛笔头,外被长柔毛而得名。    毛脡 指虎骨的四腿连有脚部皮毛和钩爪者。    毛球 劣种马宝的别名。    牛奶头 指覆盘子的聚合果呈圆锥形或球形,因状如牛奶头而得名。    牛眼 指水鹿未分叉的角。    分心木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果核种隔的中药名。    仁 指种皮内部的整体或泛指核果的核内部分;又指动物皮囊内的物质。    凤眼 指虎的前肢上节粗壮肱骨,下端靠近骨环处内侧的椭圆形小孔 (髁上孔),习称凤眼;或指种子药材的种脐部分。    凤眼圈 泛指较细小的中药横断面呈黄色,形成层部分为一圈棕色环,称风眼圈。    月石坠 指硼砂加工时结在绳上的干燥结晶,似石坠下,称月石坠。    月石块 指硼砂加工时结在缸底的干燥结晶块,称为月石块。    贝壳又称介壳。 系软体动物所特有的无生命性质的结构,有保护作用,为外套膜的分泌物所形成。    五画    玉带束腰 特指山慈菇假球茎外的12圈明显的金黄色环纹,因似带束腰而得名。    平口砂 为人工合成朱砂的别名。    平肩 指园参根端部分较平截,称平肩。    正骨 指虎的后肢下节并立两骨中较粗大的胫骨,称主骨、又名正骨。    龙头虎口 指蕲蛇的头部高出蛇盘,鼻吻向上,张口较宽大,俗称龙头虎口。    龙头凤尾 指峨媚野连单枝药材的根茎较细,结节密集,弯曲如虾,称龙头凤尾。又指石斛商品中加工后的枫斗呈弹簧条形,头尾伸直而中间弯曲者。    节盘 指川芎药材顶端地上茎痕的凹窝,或少数12个地上茎突起的节所形成的凹陷,形似盘,呈节状,称节盘。    艼 指山参根茎部分附芦而生的不定根。    艼变山参 山参生长时,主根受外界条件影晌遭到毁坏或腐烂,成为有不定根(艼)而无体无主根的形状,称于变山参。    扒货参 根人工种植参籽时,只做除草、施肥,不做倒茬任其自然产长而成的圆参,称扒货参。    四大名药 指犀角,牛黄,羚羊角,麝香四种名贵中药。    四大怀药 指河南产的牛膝,地黄,菊花,山药。    四批叶 指人参生长多年后分出四桠的称四叶,分出五桠的称五批叶,分出六桠的称六批叶。或称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又称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    田鸡头 指黄连根茎条短多岔枝的较次品,或指末去心的标志梗部带有毛的部分;习称田鸡头。    甲片 指穿山甲从串甲壳上取下的鳞甲片。甲壳 指穿山甲剥下后剔净肉渣,用片竹撑开晒干后带鳞甲的整个甲皮,称甲壳。    白心 指药材加工时蒸煮时间过短,中心未透,部分淀粉未糊化而形成的白色斑块状,习称白心。    伯眉 指扁豆种子一端具白色隆起的珠柄,形似眉睫而略弯曲,称白眉。    白颈 指广地龙药材体前端的白色生殖环带,称白颈。    白芹花 指蝉花头顶生有的菌座。    白瓤 指茎中央海绵状的白色髓,如广霍香的茎。    生长纹 指细密波状的横层纹,能随生长长大而增多,称生长纹,如乌贼骨的表面纹。    乌喙状 指种子药材的一端较尖似鸟喙。    归头 指当归根部上端有茎痕的部分。    归身 指当归根部主根较粗的部分。    归尾 指当归根部的支根或主根较细的部分。    片酥 指加工时涂于玻璃板或箬竹上晒干而成的蟾酥。    凹点 指种子侧面的脐点,或泛指表面的凹下成点状部分。    凹肚脐 指天麻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形疤痕,称凹肚脐或肚脐眼。    凹窝 指种脐的凹痕,多见于砂仁类中药的种子表面;或指根头部地上茎脱落后留下的凹陷部分。    对花芦 指多年生的山参茎基左右交错,层迭相对而生。    边材 指茎木类药材中木材的周边颜色较浅部分。    皮孔 指茎类药材表面呈裂缝状的小孔。是植物茎部的通气结构。    皮刺 指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尖头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    皮孔样 指根类药材表面突起的一种疙瘩丁,称皮孔样,如白芷。    发汗 又称出汗。对有些因个大不易干燥或欲使色泽变深、质变柔软的中药,将它们堆积后经一段时间热闷而使其发酵,此过程称发汗或出汗。 六划    耳脚 指白木耳子实体的花朵状基部与寄生部分连生时留下的根脚,称耳脚。    地岗 指犀角与天沟相对的一面底盘上有一凸起的凸脊,长67cm,高12cm,习称地岗。    压迭线 指狭叶番泻的叶片等药材经加压打包时形成的皱折线。    尖子 指鹿茸的顶端部分。    尖蒂 指积壳药材果皮顶端的花柱残基。    红小辫 指天麻顶端的红棕色干枯残留芽苞,因其较长皱缩似辫状,古称红小辫。    红升 指橙红色片状结晶和粉末状的红粉。    纤维状 指药材横向折断时面上有细的丝状物露出,称纤维状。    收边带 指铣罗角的基部略向内倾的边缘似带子状束缚,称收边带。    全当归 指当归根的全体,包括归头,归身及归尾。    竹节 指根茎类药材节与节之间的细长部分,形同竹秆,称竹节。    竹节芦 指山参的芦头细长,节与节间明显,形如竹节,称竹节芦。    竹节羌 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环节疏生似竹节状的根茎,称竹节羌。    合把 指羚羊角基部的环节用手握之、各闸隙约为一指所容,称合把。    老鸦枕头 指苦石莲种子长而两端钝圆,形似古时用的木枕而色黑,故称老鸦枕头。    扫帚头 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叶基维管束,形如扫帚,故称扭帚头,如防风、禹州漏芦等。    血板 指略带血迹的龟板。是捕捉后杀死,除去筋肉时于腹甲上留有血迹的。    朱宝砂 朱砂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者,因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称朱宝砂    吐丝 特指菟丝子种子药材经加热煮沸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因状似蚕吐丝而得称。    吐脂 又称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所含f3-按油醇成分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喝青角 指鹿角自然脱落于山地,被青草所覆盖,受风雨潮湿的摧残、侵腐的角。    同心层环 指断面上沿同一中心向四周逐渐扩展形成的纹理,如天然珍珠。    同心层纹 指沿一点逐渐向一边扩展形成的半弧形纹理;如蛤壳。    同心鳞片 指沿同一白点逐渐向一边扩展形成的鳞片状,如牡蛎。    朵子 指未开放的花蕾,用于蜡梅。    因酥 指加工时用圆形模型晒千而成的蟾酥。    出枪老茸 指白鹿茸中的一种老茸,上端毛脱落,显出骨尖如枪矛,故称出枪老茸。    羊角 指玄参药材弯曲,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弯曲似羊角状,称羊角或角参。    羊肚子 指冬虫夏草药材的子实体顶端膨大部分,微凸似肚状而称羊肚子。    灯台子 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三桠,每桠着生一枚掌状复叶、名为灯台子,一般自第五年以后才有。    灯盏窝 指草茸加工时将顶端的尖子作成杯形的枝端,习称灯盏窝。    池底参 种植园参时,将参起走后遗漏下的参籽或幼苗,在原参畦中经多年自然生长而成    过桥 又称过江枝。指黄连根茎的节间呈细长光滑圆柱状;两端节部略膨大,其细长部分称过桥或过桥杆,桥杆又称跳秆。    观音座莲 指松贝颗粒圆整而均匀,粒粒含芽苞,因置桌面上不倒,形似观音座莲台而得名。    芝麻点 指铣罗角顶端有较明显密集圆形的鬃点;或指纵向、斜向镑片时对光照视见到的透明点,因状似芝麻而称芝麻点。    七划    豆壳心 指猴枣敲开后,同心圆层纹之间形成间隙而呈壳状,称豆壳心。    豆瓣砂 指朱砂中的较大块状,颜色发暗或灰褐,质重坚而不易碎者,称豆瓣砂。    辰砂 指昔时以湖南辰州(今沅陵)等地集散的朱砂。    芦头 指根类药材近地面处残留的根茎部分,俗称芦头。    芦根蒂 指春麻块茎上残留的地上茎基,因干瘪皱缩似芦根状而得名。    芦碗 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钉头 指三七药材根头部钝圆瘤状隆起的支根呈钉状,习称钉头,或指矿物药材赭石的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突起。    钉包 指春茸基部时肉质突起,称钉包。    钉角 泛指药材表面具瘤状突起的支根,呈圆锥形而尖似角,称钉角,如川乌、附子等。    钉刺 指茎枝表面具突起的扁形皮刺,如海桐皮。    针眼 指块茎药材的表面周围密布凹点状细小须根痕,因似针扎小孔而得称,如半夏。    针鼻子跟 指木质茎横切面上导管直桂较大,用肉眼能分清的小孔。    谷茴 指茴香双悬果干燥后分开的两个小分果形似谷粒,而习称谷茴。    乱筋 指芸香科多种柑桔果实桔络剥下时不成束而呈乱丝状,习称乱筋。    佛手 指款冬花由五个花朵着生在一起的药材个体,称佛手。或成为一个名词,指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    佛指甲 指蕲蛇尾部末端的一枚长三角形角质鳞片,因尖长侧扁、状似指甲而称佛指甲。    角质 泛指淀粉糊化后形成的一种角状质地。也指叶片或其他器官表面被有的一层蜡质物质。    龟背盘 指铣罗角的底面向内凹陷成形同龟壳的盘状。    龟裂纹 指老树皮外部的死亡组织缺乏弹力不能增大,随着树干的加粗,受内部压力而开裂产生纵横较深的裂纹,形似乌龟背壳上的纹理,匀称龟裂或龟裂纹。    条羌 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类圆柱形,粗细尚匀的条状者。    层状 指药材折断面裂为与表面皮片平行排列的二至多层薄层,如密陀僧。或指断面可撕裂为多层片状的现象,如苦楝皮。    君米 使君子果实剥去外壳的净种子别名。    花心 泛指花的中心部分;如菊花中指外沿舌状花以内的管状花。    花米 指未开放的花蕾,专用于槐花米的别称。    花白点 又称花点。指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生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与周围形成色彩对比,称花白点,如胡黄连。    怀中抱月 指川贝母中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一大一小,大瓣紧抱小辩,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岗纹 特指泽泻块茎表面节上的环形突起,称岗纹。    肚脐点 指果实顶端的环形圆筒状宿存花尊,用于石榴皮。    鸡头 指黄精根茎药材的地上茎着生处膨大而尾部细圆,形似鸡头而得称。    鸡眼 指鸡头黄精根茎上着生的地上茎脱落后留下的圆点状痕迹,形似鸡眼。    鸡爪形 根或根茎呈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称鸡爪形,如味连。    鸡舌香 为丁香树成熟果实的别名。    鸡肠风 指巴戟天药材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心(木质部),其形似病鸡之肠,故称鸡肠风。    鸡骨香 指沉香中半浮半沉与水面平的药材。    鸡骨常山 指常山药材质地坚硬,细长具曲膨大的节状,因外形枯瘦光滑,坚硬如骨而称鸡骨常山。    连丝 指药材折断时有白色细丝相连,取藕断丝连之意,如杜仲。    连珠 指根或根茎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其状如珠串而称连珠,如甘遂等。 八划    环纹 指草本植物药材横切面上的形成层或内皮层呈环状;或指本质药材横切面上的年轮,如乌药 。    背贝 指川贝中传统集散于四川省青川,平武等地的药材,呈类扁球形,预端多开口,颗粒歪斜。置桌面坐立不稳,称青贝,原植物为甘肃贝母。    青毛茸 为马鹿茸的别称。    青龙衣 为胡桃果实的外、中果皮和蛇蜕的别称。    青皮白口 指青皮药材外色青褐,内色黄白的优质品。    枣核艼 指山参根茎上的不定根较粗短,两端尖细,状似大枣之核,故称枣核艼。    枣皮 为山茱萸成熟果肉的别名,因果皮皱缩似枣而得名。    苦瓜楞 指三伏季节产的一种鹿茸(白鹿)表面形成的楞状突起,形同苦瓜果实的表面突起,称苦瓜楞。    顶指 指麝香仁用手捏之有硬物触指感,称顶指。    金井玉栏 又称金心玉栏。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桔梗等。    金毛狗 指狗脊药材的根茎粗大直立或平卧似狗形,表面密被金黄色具光泽的长茸毛,称金毛狗脊。    金包头 指知母药材顶端残留的浅黄色叶柄痕及茎痕,似金皮包头。    金丝黄连 指马尾连的表面因色泽金黄,须根密集细长,俗称金丝黄连。    金铃子 为川楝果实药材的别名,因似铃状而色黄得名。    金钱环 指果实药材顶端花柱基痕周围的一圈环纹,如作枳实药用的香圆的果实。    金线吊葫芦 指白术根茎有时留有细长的地上嫩苗,下部较粗大,习称金线史葫芦,多见于飞子术、又称金钱术。    念珠斑 指蕲蛇腹部白色中杂有多数黑色类圆形的斑点,状似念珠,故称念珠斑。    念珠状 指外形似僧人念佛时手握的珠串,称念珠状,如见于槐角等。    虎口 指鹿茸大挺与楣枝相交的结合处,称虎口;或指二杠茸的分叉间部位。    虎牙 指砍茸脑骨后端的一对孤形骨,习称虎牙。 -    虎皮斑 指炉贝药材的外表具有未去净栓皮的黄棕色斑块,似虎纹,称虎皮斑,此种炉贝又称虎皮贝。    虎胫 指虎后肢的膑骨(膝盖骨),前高后低,形同马鞍。    虎威 指虎的锁骨,俗称虎威。    虎掌 特指掌叶半夏扁球状块茎周围有多个突起的侧芽,形以虎掌,故称虎掌南星。    罗盘纹 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俗称罗盘纹。    果爪子 指附着的果序形同爪子而得称。    果核 指果实中的内果皮,奶杏、梅等。    果黄 据牛黄表面有龟裂纹,或麻而不光亮形似果者,称果黄。    底根 指鹿茸锯口的基部。    疙瘩丁 指根类药材表面散生的不规则皮孔样横向突起,称疙瘩丁,如白芷    疙瘩须 又称珍珠须。指山参须根上生长的长圆、方圆不等的小疣状突起,如疙瘩,状似珍珠,称疙瘩须或珍珠须。    疙瘩灵体 指山参主根粗、短;状似疙瘩,参腿不明显者。    轮节 指川芎药材的表面因节间极短缩而呈显著平行的结节状突起,使体表隆起,称轮节。    齿轮纹 指羚羊角的骨塞横截面四周呈锯齿状与其外的角质层密合,习称齿轮纹。    松泡 指药材质地疏松且有空洞,捏之下陷,称松泡,如南沙参。    松脆 指药材质地较疏松,折之易断。    枫勾 指铃藤药材中一种经火焙或冻货色变黑后的不合格品。    枪子积实 指枳实中一种颗粒细小,形似珠子而结实,或质硬似鸟铳用的小铁丸,称枪子积实。    油头 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称油头;又指龟板胶中现褐色略带微绿,上面有老黄色似猪崇之纹理。    有油条 指抗麦冬药材久置或经夏后色渐转红的一种视象。    油格 指老树树干凝结树脂部分的木质部,称油格。    油道 指伞形科植物果皮中一种含芳香性挥发油的管道。    空泡 指药材加工时用火烘烤过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称空泡。    细结皮 指人参的外皮紧结光润、皮质老,环纹深,细而不糙,习称细结皮。    细线纹 指横切面上呈放射状的木射线排列较细长,称细线纹,如川木通。    线芦 指山参具芦部分细长、直至顶端始有茎痕,俗称线芦    炉贝 特指产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集散于廉定打箭炉(古三国时诸葛亮曾在此设炉造箭,故地名为打箭炉)一带的贝母;习称炉贝。    单门 指具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九划    籽种山参 指人参种子人工植于林中,任其自然生长而成,其形状与山参不同,质松轻。    枯芩 指黄芩药材的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者,称枯芩。    枯角 指鹿角自然脱落后,在野外山上经多年风吹雨淋后而拾得者,称枯角。    枯枪 指肉苁蓉的肉质茎因结实后茎中空,形成的药材质次而称枯枪。    树皮 指皮类药材中形成层以外所有组织的总称。    珍珠果 指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总状花序上留有的扁圆形小蒴果,形似珍珠而得名。中药名为透骨草。    珍珠盘 指银柴胡的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而称珠盘。    挂甲 指取牛黄涂于指甲上时呈黄色,能染黄指甲且经久不褪,这种现象称挂甲。    挡门子 指较大的麝香仁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位于囊口者,称挡门子。    挺胸口 指一种切面皮厚,内瓤很小,中央突起形似挺胸的柚子枳实。    封口线 指鹿茸虎口处具有的一条短而黑色的筋脉,称虎口封口线。    帮骨 指虎的后肢下节并立两骨中较细长的腓骨,称帮骨。    亮星 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而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而称亮星,如土茯苓。    亮圈 指僵蚕干燥虫体断面下见到的四个丝腺环。    亮银星 指牡丹根皮内表面由于丹皮酚(Paeonol)析出而形成的结晶,因于光下显亮银光而称亮银星。厚朴树皮内析出的厚朴酚(Magnolo1)结晶也称亮银星。    草结 为劣种马宝的别名,剖开后有毛。    砂眼 指药材表面凹陷的须根痕,因较细小而习称砂眼,如银柴胡。    砂底 指犀角的底部窝子内布有细密砂粒状小孔,称砂底。    砍角 指鹿猎获后砍下的角。    顺体艼 指山参根茎上的不定根上部稍粗,向下渐均匀而细长者。    顺筋 指桔络成束状整齐,顺着中心向四周延伸。    炸心 指加工时未蒸煮熟透的药材贮存过久而外皮皱缩,内现裂缝,称炸心。    扁斗 指石斛的一种商品规格,茎扁形,加工品分归金斗和无芦金斗。    星点 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因呈星散状排列而称星点。    冒槽 指检查整麝香时用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上槽香仁先平槽后高出槽面,这种现象称冒槽。    骨豆 指鹿茸茸体基部突出的形同豆粒大小的突起,习称骨豆。    骨钉 指三伏季节采的一种鹿茸上中段部位生出的骨质突起,因呈钉状而称骨钉。    骨针 指取自金乌贼内壳的海螵鞘末端突起的细长如针部分,称骨针。    骨脉 泛指动物腿骨中呈丝瓜络状的骨髓,习称骨脉,如虎骨。    脉纹 指花瓣、果皮外突起的维管束。    胞果 指果实药材中一种膜质的囊,内含有异枚瘦果,有时也指整个结实结构,如地肤子等苋科、藜科植物。    胆仁 指干燥的胆汁,如熊胆。    胆皮绵 指熊胆胆囊皮外有多道如水晶石中的棉条,呈云状彩卷、习称胆皮绵。    胆黄 指产生于胆囊中的牛黄,称胆黄。    狮子头 又称狮子盘头。指根类药材顶端芦头处残留的密集茎痕;或指顶端的疣状芽痕呈瘤样突起,膨大成蜂窝状,形似舞狮头上的装饰,称狮子头,如党参多年生时野生品。    绒根 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文根,习称绒根。    结子斗 又称耳环斗。因加工时由工人做成体如小圆粒的环扣,称结子斗,用于石斛。    结香 指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经虫蛀,兽咬或人为损伤的部位受曲霉菌感染而产生防御性升泌树脂的过程,称结香。    剑脊 指金钱白花蛇背部的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因高耸成剑脊状而得称。    剑鞘 指皂夹的不育果实外形革质光滑,形似剑鞘。    钩刺 指果实的外果皮突起呈钩状而尖,称钩刺、如南鹤虱。    钢毛 指犀角马牙边上带有未去净的硬刺及少量稀疏的鬃毛,坚硬粗挺刺手,习称钢毛。十划    莲花 指马鹿茸体的侧枝有两个分枝,称莲花。    菜花胆 指熊胆仁呈黄绿色,质地酥脆者,称菜花胆。    珠贝 指浙贝母的完整鳞茎,外层鳞叶二瓣,互相抱合,中央有芽。因呈算盘珠状而习称珠贝。    珠光 指珍珠表面平滑,半透明,具有五彩光泽,称珠光;或指贝壳类药材的内表面有彩色光泽。    起筋 指较老的鹿茸表面有纵行的楞纹,习称起筋。    铁皮 指四川涪江出产的一种皮色较黑,个形较瘦长的附子,习称铁皮,有时亦指石斛商品中的一种铁皮斗。    铁皮货 指外皮颜色黑褐如铁的优质当归 。    铁杆木香 指川木香的根呈圆柱形,根头发黑,表面棕褐如铁,习称铁杆木香。    铁线纹 指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习称铁线纹。    铁胆 指熊胆中一种乌黑色的胆仁。    铁结白肉 指猪苓药材的皮黑肉白,习称铁结白肉。    涡纹 指马宝药材锯开后,断面灰白色的同心层纹,习称涡纹。    浙八味 指浙江省产的杭白芍,杭麦冬,象贝母,浙玄参,温郁金,白术,菊花,元胡。    海绵状 指药材具有大型的空隙,里面充满空气,其质地象海绵,如石菖蒲等。    穿蓑衣 指黎芦药材粗短的根茎外被残留的棕色叶基维管束,形如蓑衣裹头,故有黎芦穿蓑衣之说。此为藜芦的主要特征之一。    蚕羌 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略弯曲,长4-13cm,环节紧密似蚕状的根茎,习称蚕羌。    彩光 指珍珠断面具有多色光斑,习称彩光。    彩晕 指石矿药材表面不平坦,有淡黄或绿色等花纹相夹其间,如花蕊石。    圆斗指石斛的一种商品规格,因茎呈圆形细长而得名,通称川石斜。分归川斗、南川斗、省川斗、雅斗、嘉定黄草、贯州黄草、付川斗、恒大斗等。    圆芦 指多年生的山参根茎部分茎基蜕化而呈现圆柱形光滑无芦碗的现象,习称圆芦。    圆肚 泛指果实基部的果柄痕。    胶口镜面 指僵蚕干燥虫体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粉性似胶,中间棕黑色发亮似镜,因而称胶口镜面。    通天眼 指羚羊角的神经孔通过角塞顶端的角壳中心,向上呈一扁三角形的小孔直达角尖;习称通天眼。    通丝 指五加科通脱木的茎髓经刨成的长短不等,宽约3mm5mm的细长碎纸片状。    透甲 指取牛黄涂于指甲上有清凉感觉,能直透指甲,习称透甲。    十 一 划    乾斗 指石斛的一种商品规格,分环钗。云南霍斗,结子斗等。    菊花心 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的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等。    黄马褂 指红参中由于生长年限较长,加工后主根上部的栓皮木化不透朋,因色暗且黄,故习称黄习褂。    黄升 指呈黄色片状结晶和粉末状的升药。    黄香 指麝香中颗粒较小,色黄的香仁。    推灰 指检查真伪麝香的一种方法。检查时在杯子的水面上加适量草木灰,再在其上加少许麝香,可见草木灰不分散,如草木灰向四周移动则认有掺假。    梯状膜 指通脱木茎髓纵剖时见到的分隔髓,形同梯状而得称。    盔帽状 指白木香药材在采收时用刀雕挖去白色木质及朽木后形成的盔状凹陷。    朱砂点 指药材横切面上见到的棕红色或橙黄色分泌组织,因状似朱砂点面而习称朱砂点。常见于伞形科植物的根中。    脱节 指根茎类药材的节间细长部分,因节间明显而称脱节。如竹节羌。    麻点 指果实中的油室干燥后形成的有色凹陷小点,习称麻点,如枳壳。    剪口 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根茎,习称剪口。    蛇尾 指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似蛇之尾。将海马喻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较形象地描述出海马药材的性状。    蚯蚓头 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蚯蚓纹 指仙茅根茎表面细密连续的环状横纹,因似蚯蚓躯体的环纹而习称蚯蚓纹。    堂子 指蔷被科植物贴梗海棠果实横切面上的子房室瓤格,习称堂子。药材名皱皮木瓜。    铜皮 指四川涪江地区出产的一种皮色黄亮,个形较圆壮的附子;或指石斛的一种商品名称铜皮石斛。    铜皮铁骨 指三七药材表面光亮灰黄似铜色,断面棕黑似铁色,形同铜皮包铁骨,而习称铜皮铁骨。    铜胆 指熊胆中呈半透明橙黄色胆仁。    银皮 又称云皮。指毛壳麝香的棕色内层皮膜,内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皮膜组织,习称银皮、云皮或黑衣子。    绞合面 指贝类左右壳的接合面,因呈铰着状而习称绞合面。    铲筋 指剥取桔络时用刀子刮下带有桔白(内瓤及桔蒂)的药材,称铲筋。    猪大肠 (形似)指药材呈圆柱形弯曲不直,弯曲处具横沟而呈结节状,因形似猪大肠而得称,如粉防己。    扁心性半圆环 指密花豆藤茎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异型维管束呈扁心性半圆状排列。    船锚 指钩藤茎的变态枝于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因形似船锚而得名。    鱼鳞甲 指黄连根茎呈连珠状,外被残留的鳞叶短而密。状如鱼鳞而称鱼鳞甲。    烫板 指乌龟捕获后用沸水烫死除去内脏及肉的腹板,因表面无光泽,皮已脱落或有脱皮痕迹而称烫板。    羚羊塞 又称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锯口面内的类圆形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称羚羊塞。    鹿角花盘 指一种用梅花鹿或马鹿锯茸后退下来的鹿角盘;亦作药用。    十二划    赖瓜皮 指天麻块茎表面皱缩,凹凸不平,状似赖瓜的外形而习称赖皮瓜;因又似蟾蜍之外皮,故又称蟾蜍皮。    雁脖芦 指山参生长年久庐根茎细长扭曲,状似大雁之脖,习称雁脖芦。    散瓣 指花类药材呈单瓣散在。    棒骨 指虎的后肢髋骨两侧连有的脱骨,俗称棒骨。    棕眼 指块茎药材顶端凹陷的四周有多数须根痕,称棕眼,如天南垦。    落肩膀 指山参根端部分的斜向生长由顶端骤然向下,呈滑落状而称盖肩膀。    筋脉点 指药材横切面上的星点状散在维管束,如龙胆,千年键等,    筋脉纹 又称筋脉花纹。指药材纵剖面上的维管束纹理,称筋脉纹。    筋条 指从三七主根上剪下的粗支根,习称筋条。    筋络 指果实中的维管束,如丝瓜络。    鹅管白前 柳叶白前的别称。因根茎细长圆柱形,节明显,带间细长,断面中空形似鹅管而得名。    鹅眼枳实 指小的、完整似鹅眼的一种酸橙帜实。    绑尾 指人参在加工时将参体自上而下用白线绑紧,称绑尾。    窝子 指犀角底盘下的长圆龟背状中央凹陷,深36cm,习称窝子。    滑角 指犀牛的第二支角,形小且钝,称滑角。    困山子茸 指死鹿头部的角,无气味,内部颜色不均匀。有暗黑色,麻枯色等,质次。    黑子 指麝香中颗粒大的香仁,称黑子。    隔瓤 指果实药材纵剖时中心部分凹陷的子房室。    蜘蛛网纹 指药材横切面上,在木质部中的大型导管呈针孔状多层整齐排列,与类白色的射线相间呈蛛网状纹,如木通。  翘鼻头 指蕲蛇的头在中央稍向上,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    十 三 划    鼓钉子 指较老的鹿茸下筒部分生出的骨质突起,习称鼓钉子。    鼓槌状 指花类药材近等径,高度至少lcm,末端不尖,上部比基部略粗呈圆头状,习称鼓槌,如金银花。    楣枝 指鹿茸茸体下部分出的小枝,习称楣枝。    新月形 指牙皂的形状如同新月而弯曲。    蜂巢孔 指鹿茸锯口中心的髓质部小孔,因似蜂巢而得称。    蜂窝状 根断面具有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蜂窝状,如硫黄。    骰子状 指自然铜断裂的小块状似方形的骰子。    绵纹 指药材平整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与周围的薄壁组织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如大黄。    缢缩 指药材形状突然变狭的,沿长度在一定间距收缩,似线缚紧重变狭的,如甘遂。    解角 指鹿角老后,自然脱落的角,习称解角。    猴脸状 指胡桃科植物核桃揪的树皮的树皮外表面叶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因似猴脸状而得名。此树皮曾误作秦皮用。    棱线 指小茴香等果实上突出的脊线,有主棱、副棱定分,主棱正对维管束,副棱正对油管。    槟榔纹 指大黄断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外围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其纹理似槟榔断面,习称摈榔纹。    蜈蚣足 指知母根茎下方的凹陷或突起的点状须根痕,略呈两行排列,似蜈蚣足。    蝉肚 (姜黄) 指姜黄根茎表面具多数点状下陷的环形须根痕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因似蝉腹纹理而称茎肚。    颗粒状 泛指基部直径不超过高度的一种突起。或指组织中具有石细胞群的植物药材折断时有砂砾样的小突起,如肉桂等。    管黄 指取于牛的胆管、肝管中的牛黄,因形似管状而得名。    鲜斗 指石斛药材的一种商品规格,分铁皮斗、铜皮斗、爪兰斗等。    十五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