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义乌生物介绍全.doc

    • 资源ID:17451982       资源大小:179.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乌生物介绍全.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义乌生物介绍全.精品文档.各场馆生物介绍热带雨林馆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东南亚、非洲大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地区。在这些地区里,常年有大量且规律的降雨,因此常保持密林的状态。林中栖息了超乎我们所能想象的各式各样生物。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的生物种类约在3000万8000万之间,其中有2/3以上的物种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也是呼吸空气中二氧化碳,供给氧气,维持生物生存环境平衡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热带雨林也被称为“陆地之肺”这里的森林树冠高耸、遮天蔽日、葛藤缠绕、郁郁葱葱,置身其中犹如开始了一次原始雨林的探险之旅。一、鲶鱼展缸红尾鲶:在我国南方,也叫它狗仔鲸,它的故乡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体扁呈圆形,体色蓝黑色,尾鳍为红色,嘴扁平有3对长须用来探测食物。性情温和,但对小鱼凶暴。贪吃,肉食性,小鱼是它最偏爱的食物。体长可达1.5米。适应力极强,活动范围以水域的底层为主,喜欢较暗的环境。属世界著名的大型淡水鱼种之一。虎鲶: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鱼体呈优雅的流线型,体表有十几条横向斑纹,头稍扁平,吻大,食量大,生长快。每次蜕皮生长,蜕下的皮会被其吃掉,这是它的独特习性。杂食性。长嘴鳄: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至墨西哥一带,体形修长,长满牙齿的颌部比雀鳝更长,因而得名。身体两侧各有一黑色条纹,鳍有黑色斑点。属大型鱼类,肉食性,体长可达1.5米。二、娃娃鱼展缸娃娃鱼:学名大鲵,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其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睛小且不发达,没有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面有五个后面则是四个,有微蹼,体表光滑,有黏液。肉食性,消化能力强,新陈代谢低,耐饥饿力强,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进食也不至于饿死。在自然界中,会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隐匿在山溪石隙间。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出现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常遭捕杀。三、雀鳝展缸雀鳝:在英国撒克逊语中是长矛的意思)雀鳝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属原始型的硬棘鱼类,其化石可以追溯到二迭纪时代。雀鳝生活在北美五大湖区,全身长满了菱形鱼鳞,看上去像武士穿的盔甲一样异常坚硬,实际上它是由无机盐组成的。它有着长长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这种鱼会攻击它所遇见的所有鱼类,捕食时,它会一动不动的装死,直到猎物靠近它时才发起致命的一击,然后围着被咬死的鱼转一至两圈后再将其吃掉。雀鳝通常在水中用鳃呼吸,但若水质浑浊缺氧时,就会将长嘴探出水面,直接吸取氧气。是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珍贵“活化石”鱼种。雀鳝,目前发现的有十几个种类。多数种类的口尖如鳄鱼。当地渔民都将其视做不祥之物,因为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当地渔民一般都不愿意吃这种鱼,同时它也不太适合食用。雀鳝卵有巨毒,人类或其他热血动物不慎食用将导致死亡。雀鳝和弓鳍鱼有近缘关系,是从古代就生存下来的鱼类。现在只分布在北美洲及其附近,而在古代时却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淡水区域,在欧洲曾发现1.2亿年前的化石。四、七个精品鱼展缸大勾扯旗鱼:比较胆小,适合群养。生长速度快。电光美人:一般性格很温顺,不会主动攻击其他鱼类翎电鳗: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也叫黑魔鬼。体型非常怪异,无背、腹鳍。臀鳍很长,呈波浪型,后部与棒状小尾鳍相连,有发电器官,它们主要是利用尾部产生的电流将猎物电死,然后再吞食。同时发出的电流还能使水分解产生的氧使血液富氧以适应水中氧的不足。翎电鳗的眼睛已经退化,几乎看不到东西,只能辨别明暗。游泳行为特殊,前后、直立均可,特别是在竖直时,臀鳍的扇动像风吹动的大羽毛。性情较为温和,属夜行性鱼。珍珠马甲:珍珠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大,微尖。口亚上位,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从吻端下部及胸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纵向条纹。珍珠鱼腹鳍胸位,而且已经演化成为一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可向各个方向自由转动,有触觉功能,能探测周围有无障碍物和辨别食物,平时随着身体的游动,时而在前方摇晃,时而转至两侧摆动,或上或下,犹如盲者探路的手杖,十分灵活敏锐;在不游动时,触须也会轻轻飘动,好像女孩在梳理自己长长的辫子,异常美丽。臀鳍长而宽,占到体长的2/3,始于腹鳍后,越向后越宽,直至尾鳍处。铅笔鱼:南美洲脂鲤科。铅笔鱼习惯从水底或水生植物体表寻找动物性食物。多栖于缓流水体,均生活于淡水。游动迟缓,有些经常尾部朝下与水面呈一个角度而游动,有的与水面平行游动,也有的尾部朝上游动。生长速度非常快。七星刀:(弓背鱼)属古代鱼。身体的前半部宽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体色灰黑,体侧由头到尾有3-10个镶白边的黑色斑点,数目不定,因鱼而有所增减。幼鱼期体表并无黑色斑点,只有10-15条淡淡的斜纹,长大后才变成黑色斑点。性情温和,幼鱼有些胆小,喜欢隐藏在阴暗的地方。夜行性,喜食小鱼,小虾、泥鳅等活食。清道夫:“清道夫”原产拉丁美洲,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属夜行性鱼类。“清道夫”是杂食鱼类,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而且目前“清道夫”在江河中没有天敌。反游猫:(倒游鲶)来自非洲的刚果河,身体呈黄黑相间的花条纹,嘴有触须,犹如猫。反游猫,性情温和。是一种非常趣怪的热带观赏鱼类,它的色彩和体型都不是很美丽,但吸引人的是它游动的姿态-当它们明目张胆地肚子朝天敏捷地游动地时候,只要是看到的人都会发出一声惊奇的感慨,这也是反游猫吸引了众多水族爱好者饲养它们的原因。反游猫的雌雄鉴别和繁殖都非常困难。根据一些国外资料显示:一些种类的反游猫会在产卵季节,将鱼卵借助于口孵性慈鲷代为孵化,而这些鱼卵不慎被口孵慈鲷将自己所产的鱼卵一同含入嘴中孵化的结果就是,它们会提前孵化,先行孵化的反游猫幼鱼便开始吞食尚未孵化的慈鲷鱼卵维持生长,等生长到一定程度,自慈鲷嘴里游出来的时候,慈鲷的鱼卵反而所剩无几玻璃猫:名字的由来源于全身透明和生长在嘴部的两根长长的状若猫须的触须。鱼体透明如同玻璃,可以清晰地数出体内骨头,犹如骨骼标本。它们的游姿快捷,停留不动时呈上倾的40度角,水晶般透明的躯体轻微地摆动,偶尔在适合角度的灯光的折射下,会映现出如三棱镜折射阳光所产生的如彩虹般梦幻色彩平时,不仔细观察,是很不容易发现它们的踪影的,至多看到一付鱼类骨骼在飘动,也因此,它的另一个名字被称为“幽灵鱼”玻璃猫习性温和,较胆小,不喜欢游动,经常躲藏在阴暗的角落中,它的雌雄鉴别和繁殖都很困难,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彩虹鲨:别名红鳍鲨。原产于泰国。体态和红尾黑鲨相似,长达12厘米。吻端有短须,游动迅速,体呈长梭形,稍侧扁,尾鳍呈叉状,幼鱼阶段体色是很浅的混合色,接近成色时呈青灰色,各鳍均呈红色,但不艳丽,在光照之下,闪闪生辉。所以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欢。彩虹鲨适应力强,容易饲养,但性格较凶猛好斗,同类之间经常争斗,有时也吞食其他品种小型鱼。珍珠魟:是目前水族馆中较常见的魟科鱼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身体呈圆盘状,全身布满如珍珠般的圆形斑点,形似珍珠,故名,但很难找到在花纹及颜色上表现一致的两只魟鱼。珍珠魟的尾部有棘刺,带有巨毒。常栖息于海域底层,偶尔也会钻入泥中。体长可达60厘米。泰国虎:是一种很强壮的鱼种,虽名为泰国虎,性情却温和胆怯,所以容易受到光线的改变刺激而改变体色。有一定的地域性,捕捉活饵时性情凶猛。花恐龙:也被称为多鳍鱼。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鱼种,约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主要分布于非洲尼罗河一带。外型和泥鳅非常相似,但是背上却有许多呈三角状的鳍,多鳍鱼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它们一般白天喜静不动,而到了晚上就会活跃起来。体长可达40-150厘米非洲肺鱼:体长形,被覆较小的圆鳞。偶鳍退化,呈鞭状,鳔很发达,整个鳔的前端部分合并为单室,长度很短,随即分开成对,达体腔后端;鳔内中央腔的侧壁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气室(肺泡),各小气室又复分为许多小气囊(肺小泡),构造与陆生动物的肺十分相近。只生存于非洲热带淡水中。在干旱期钻入泥中。由皮肤分泌很多粘液和泥混合,形成一个坚硬的泥壳,有一个或几个孔和外界通气,鱼在其中进入休眠状态,直到下次降雨时才复苏。产卵期一般在雨季开始时,它们在水底挖有坑状的巢穴。雄鱼保护鱼卵和仔鱼。仔鱼具有外鳃和粘合器官,在鳃盖形成后,仍有3对外鳃伸出体外,直到成体时才消失,但仍留其痕迹。以各种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为食。新引进鱼:非洲十间:原产于非洲西部的狮子山,从眼睛到尾鳍约有8-10条暗黑色环带绕身因此而得名。鱼的色泽会依其健康情况或浓或淡,十分明显。属好斗型的慈鲷科,亲鱼对小鱼极为慈爱,把鱼卵含在口中孵化。五、南美慈鲷慈鲷科鱼色彩丰富,品种繁多,目前知道的已经有上千种。慈鲷鱼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这里展示的是南美洲的大型慈鲷鱼类。慈鲷鱼有两大特性:1、亲鱼对小鱼极为慈爱,甚至把鱼卵含在口中孵化,口孵期间拒绝进食。孵化后也会看护仔鱼,遇到外敌侵犯会把仔鱼含在口中,危险过后再吐出仔鱼,这种呵护直到仔鱼长成幼鱼为止。2、发情期的雌雄鱼会互相吸口表示亲热,但假如同处的雌雄鱼性情不合,则会不停地格斗,甚至杀死对方。地图鱼:(白地图、红地图)别名奥斯卡鱼、红猪鱼,属丽科鱼,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巴西、委内瑞拉及圭亚那。因体表鳞片花纹像地图而得名。又因它们贪吃,所以也被称为“猪仔鱼”。饱食以后,若处在相对拥挤的环境中时,它便会懒洋洋地侧卧在水底休息。游速较快,反应敏捷,捕食灵活,性情凶猛。肉食性,喜食小鱼、虾、红线鱼。帝王三间:主要分布南美洲,又称皇冠三间,慈鲷科。身体上部为青黄色,下半部黄白色,体侧有数条黑色直条纹。性情凶猛且食量惊人,体长可达90厘米。花老虎:大型南美慈鲷鱼。也是很受人喜欢的品种。在原产地更加是一种受人欢迎的食用鱼。体形巨大,身体上的斑纹与其说是象老虎,还不如说是象豹子。所以,它也叫花豹石头鱼。 花老虎的领地观念很强,它们通常不喜欢别的鱼打扰它们的清修。加上它们巨大的体形。所以,最好不要同种鱼混养。毕竟它们是强壮的杀手级的鱼类。 紫兰火口:原产于中美州危地马拉,属慈鲷科,观赏类雄性新成员,性情凶猛,而且身体色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六、银龙鱼展缸银龙:又名龙吐珠、银带、银船,早在石炭纪时即出现在地球上,属古代鱼骨咽鱼科。与巨骨舌鱼一样已被列入世界华盛顿公约保护鱼种。鳞片半圆形呈粉红色,个体较大。银龙食量很大,但在产卵期间会停食。雌鱼产卵之后,雄鱼会将卵含于口中施行口孵,香港人因此称龙鱼为为“龙吐珠”。小银龙在长成成鱼之前,都跟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一旦遇到惊吓,小银龙就迅速游回母亲的嘴巴里,等危险过后,母亲又把它们从嘴里吐出来,人们戏称这种现象叫“吞吞吐吐”。食虾、鱼等肉食性饵料,性情凶猛。淡水白鲨(蓝鲨):该鱼分黑、白、灰三种体色,体长侧扁,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隆起,头扁平呈圆锥形。该鱼种并不是鲨鱼,而是其身体呈流线型,和鲨鱼很相似而故此得名。七、银鲳展缸:分布于东南亚。银鲳的体形卵圆而侧扁,吻圆钝,眼眶后下方至臀鳍,散布着许多深浅不一的星形斑点,随着鱼体的成长。这些斑点会逐渐变淡直到完全消失。银鲳的下颌上翘并且发达,牙齿坚固而锋利,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性情非常凶猛,很容易受到血腥味和泼水声的刺激而发起群攻。银鲳的体色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其长相和习性似东南亚的食人鱼而得名“东南亚食人鱼”。八、锦鲤鱼展缸:也称“绯鲤”,属于鲤科。锦鲤是野生鲤鱼的变异种经人工培养演化而来。其体态幽雅高贵,鱼体修长,幼鱼时背部略微成弓形,成鱼胸鳍则成鱼雷形,稍圆。头大,嘴宽,嘴部有两对触须。性情温和,喜好群游,杂食性。日本国宝,但最先产自中国,有“水中瑰宝”之称。成鱼体长约80厘米。不挑食,所以寿命很长,是鱼类的老寿星。九、非洲慈鲷以及彩虹鱼展缸:非洲王子:属慈鲷科,分布于非洲马拉维湖。鱼体呈金黄色,背鳍、腹鳍、臀鳍边缘有一黑边,非常美丽,有些种类体侧会有许多浅黑色垂直条纹。口孵。非洲十间:属十分争强好斗的非洲慈鲷。红尾皇冠:南美慈鲷,主要分布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的河川水域中。是一种大型慈鲷,大者可长达23厘米,但个性温和,拥有鲜艳体色,头部额头较高,下半部自吻到两边鳃盖有绿色笔画纹。体表蓝宝石底色,整齐排列棕黑斑点,背鳍和尾鳍边缘呈橘红色,非常鲜艳。领地意识强,有自卫性攻击行为。杂食性。其中雄鱼的头部顶着一个暗红色的肉瘤,像戴着皇冠的霸者,给人一种长寿、富贵的感觉。彩虹鱼:在澳洲和新几内亚的水域中,生活着一种小鱼,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小鱼的身体散发着炫目的彩光,当地土人称它们“彩虹鱼”。彩虹鱼虽然早在1840年就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激流中被发现,但也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彩虹鱼科也称虹银汉鱼科,此类鱼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彩虹鱼有双色彩虹、红苹果、蓝美人、斑马彩虹等。这些色彩艳丽喜欢群居的小鱼,既能能生活于水流湍急的清澈小溪中,也能栖息在与周边不相连的孤立池塘中,大多数彩虹鱼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四季均能产卵,不过每次产卵数量很少。有趣的是,它们鱼卵上有奇特粘丝,能粘附在水生植物上,七到十天左右,小鱼就孵化出来了。十、血鹦鹉展缸:原为产于中国台湾,但并非天然鱼种。大约十六七年前,一位名叫蔡建发的台湾观赏鱼爱好者将自己鱼场里的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的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鱼种来,这就是血鹦鹉了。因其大红大紫的颜色,深受鱼类爱好者的喜爱,因此也被称为“招财鱼”。由于血鹦鹉是两种不同的物种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所以他们自身是无法繁殖后代的,正因如此,再加上人为地研发改良,血鹦鹉也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一颗星血鹦鹉、蓝鹦鹉等好多品种。十一、咸淡水鱼展缸射水鱼:大名鼎鼎的咸淡水鱼,又称高射炮。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它们喜欢在沼泽或淡海水的交汇处生活,射水鱼十分爱动、 调皮,色彩鲜艳。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长着一对水泡眼,眼白上有一条条不断转动的竖纹,在水面游动时,不仅能看到水面的东西,也能察觉空中的物体。一旦有捕食对象,便偷偷游近目标,先行瞄准,然后从口中喷出一股水柱,将昆虫打落水中。它能把水射到2.85米之高,距离30厘米内的飞蛾很难逃命。它不仅能把苍蝇、蜜蜂、蝴蝶之类的小昆虫击落,还能把人的眼睛打伤。射水鱼这种本领,全靠一张嘴。它的嘴很特别,嘴沿上生有一道很细的槽,用舌尖能形成“水枪管”。只要把吸进的水从“枪管”中逼射出来,化成一束湍急的水柱,就能达到射击昆虫的目的。红尾平克:原产亚马逊河。喜欢在水上层活动,成长快。肉食性,是具有领域观念的杂食者。蝙蝠鲳:又名黑带大眼鲳,分布于非洲的西岸地区。是银鲳鱼的近缘种,体形较宽呈扇形,高度略大于长度。背鳍、臀鳍肉质化,被体上的皮肉覆盖。体色银灰色。体侧有数条横向的黑色粗条纹,随着成长条纹会逐渐变浅。个性胆怯。体长可达20厘米。十二、巨骨舌鱼:巨骨舌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种,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热带丛林水域中,常见于巴西、秘鲁的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水系的支流中。巨骨舌鱼,又名海象,体长可达四到五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鳞淡水鱼之一。头部像蛇,脊鳍和胸鳍长的很靠后,有如一枚待发的鱼雷。身体浑圆健硕,呈浅黑色,成长过程中,尾部的红色会逐渐加深,看上去仪态万方,华贵异常。喜跳跃,可跳出水面六到七米,去捕食飞翔的小鸟。虽然巨骨舌鱼体型巨大,但它的泳姿优雅,通常作为水族馆中的观赏鱼也作为用以人类食用的经济鱼类。不幸的是,巨骨舌鱼因此遭到过度捕杀,现在这一鱼种已经受到了国际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协会(CITES)的保护。十三、匙吻鲟展缸:匙吻鲟:匙吻鲟原产地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又被称为“太空鲟”。它是匙吻鲟科唯一的一种鱼,属冷水性软骨鱼类。这种鱼有一个扁平发达的长吻,吻上有大量感觉细胞,能帮助它准确的探测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和食物的密度,并能有效的保持平衡。匙吻鲟是一种滤食性鱼类,嘴里长有许多红色的鳃,而没有牙齿,它们无法像鲨鱼那样,利用锋利的牙齿来捕食,而是用鳃耙来过滤食物。在自然界,它们一般以浮游生物为食。匙吻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用它的鱼子制成的鱼子酱,在西方国家享有“黑色金砖”的美誉。不过现在匙吻鲟已被国际公约规定为二级保护动物,应当受到人类的保护。中华胭脂鱼:属于鲤科。胭脂鱼是我国长江一带特有的鱼种,又名“中国帆鳍鱼”、“玉环鱼”。黑色的身体略呈三角形,身上有三条宽大的黑色直条纹,幼鱼的体型及色彩和成鱼不同,雄性胭脂鱼的体色会比较鲜艳。每年3-4月是胭脂鱼的产卵期,它们在上游急流石滩处产卵,卵约会在7-8天孵出。我国仅产亚洲胭脂鱼一种。胭脂鱼性情温和,由于它游动时背鳍会高高的竖起,所以又称它们为“一帆风顺”。现在胭脂鱼已经被列入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俄罗斯鲟:产于前苏联,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最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其洄游性种群生长快于定栖性种群,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十四、鳄鱼:鳄鱼:鳄鱼属于恐龙家族。大约在1.4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恐龙 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逐渐灭绝,只有鳄鱼顽强地坚持繁衍至今,但它历经劫难也使原来的23个品种中的15个绝迹,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幸存下来。所以,科学家也称它为活化石。鳄鱼是脊椎类两栖动物,属爬虫类。淡水鳄生存在江河湖沼之中,咸水鳄主要集中在温湿的海滨,它一般身长45米,头部扁平,有个很长的吻,全身长满脚趾鳞片,长长的尾巴呈侧扁型,四肢短,前肢无趾,后肢四趾,趾间有蹼,冷眼看那形象,还真和恐龙差不多。鳄鱼入水能游,登陆能爬,体胖力大,被称为“爬虫类之王”。它以肺呼吸,由于体内氨基酸链的结构,使之供氧储氧能力较强,因而具有长寿的特征。一般鳄鱼平均寿命高达150岁,是爬行动物中寿命很长的。(乌龟平均寿命152,是最长的)据记载,世界上现存的鳄鱼类共有20余种,我国的扬子鳄、泰国的湾鳄以及逻罗鳄,都是较有名的品种。俗话说“鳄鱼的眼泪”,其实倒是不假。鳄鱼真的会流眼泪,只不过那并不是因为它伤心,而是它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泰国湾鳄:泰国湾鳄主要分布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凶猛的爬行动物,属世界一级保护动物。泰国湾鳄以吃肉食性动物为主,寿命一般50年以上,在南方饲养8-10年后,可成为种鳄。鳄鱼肉是上等佳肴,内脏可以制药,主治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皮可以制作高级皮具系列。我湖现存有湾鳄180多条,最重最大一条为4米多长,重量达700多市斤。我湖已成功繁殖一批幼鳄,为今后大规模养殖鳄鱼打下良好基础。十五、龟早在2亿年前,龟类动物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龟与恐龙在经受自然界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后,恐龙灭绝了,龟凭借特殊防御功能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本领而没有被淘汰,且繁衍生息、种族多样至今,这的确是生物始上的奇迹,故龟类动物享有“活化石”的美誉。龟类也称为“龟鳖类”,是一类包括陆栖、水栖、和在海洋中生活的爬行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躯体短、宽而略扁,包容于坚固的骨质甲壳之内,甲壳表面被覆盖质盾片或皮肤,被称为“龟壳”,头、四肢和尾可以从龟壳边缘伸出。龟类的这个特点,是脊椎动物的中所特有的。全世界现生龟鳖种类270中左右,而在我国的现生龟鳖种类只有38种,在这里为大家展示的是淡水龟类中的水龟、陆龟家族。龟类与人类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龙、凤、麒麟、龟组成的“四灵”之一,当做长寿的象征。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570年的殷商后期,用刀在龟甲以及兽骨上刻写占卜文辞,就是现在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珊瑚海生物馆热带雨林和珊瑚礁堪称世界上两大生物种群最多的生态系统。珊瑚被誉为“海洋中的雨林”,珊瑚礁是由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的钙质骨骼、石灰质藻类和有机体胶结而成的礁体,这个“雨林”为生活在这里的鱼类、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和丰富的食物等诸多有利的生存条件。珊瑚礁虽然仅占地球大洋地面积的0.17,但其中居住着占总数1/4的海洋生物,全世界近10的鱼类以珊瑚礁为家。耀眼的群鱼栖息生活在这里,小型珊瑚礁鱼类时常躲在珊瑚枝干中。在阳光的照耀下,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的鱼类和珊瑚礁构成了一幅惊人的海底景观。四个圆形展缸黑色:圆燕:学名尖翅燕鱼,俗名燕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鱼体侧扁,幼鱼体态极美、常成群游于海岸边。大多在礁区活动,幼鱼喜栖息在珊瑚礁或礁岩区域,成鱼则在较深的珊瑚礁坡外缘活动。以藻类、浮游生物、小虾及小鱼为食。体长可达30厘米。燕鱼类的背鳍和臀鳍十分特殊。由侧面观察时,它们的姿态就像展翅而飞的燕子,故又名燕鱼。通常成群栖息在珊瑚礁或岩石上,体色极为鲜艳。在成长的过程中,体色与斑纹有极大的变化,成长后,身体周围的红色会消失。魔鬼炮弹:属皮剥鲀科。又称红牙炮弹、黑炮弹。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鱼体漆黑,成鱼有两颗红色的长牙,面部外形好像西方国家流传的吸血鬼的样子,故称魔鬼炮弹。群居在自然海域,一旦遇到危险或是被敌人捕捉,就会发出“咕咕”的声似恐吓敌人。杂食性。成鱼体长约35厘米。红色:大目仔:全身桔红色,一双大而乌黑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有群居习性,数十条鱼共栖一洞。一般晚上集体外出,不过胆子很小,遇到陌生人就喜欢躲到岩石的缝隙中。蓝色:黄尾蓝魔:属雀鲷科,分布于菲律宾。体型较小,鱼体是蓝色,尾柄至尾鳍则是黄色。喜群居或小群聚集。食浮游生物和甲壳类。成鱼体长58厘米。蓝倒吊:粗皮鲷科,分布于太平洋热带海域。鱼体颜色为耀眼的深蓝色,体侧有黑色钩状的黄色斑纹,鲜黄的尾鳍呈三角形。杂食性,以藻类、浮游生物、小鱼虾为食。黄色:黄火箭:属蝴蝶鱼科,又被称为嗫口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喜欢在珊瑚礁洞区活动,有腹部朝向岩壁的习性,这种行为是为了保护腹部免受攻击。擅长以其尖吻取食岩缝中底栖小动物。黄三角吊:粗皮鲷科倒吊鱼,身体呈三角形,故为黄三角吊。胆小,喜群居。三个竖型展缸木瓜: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属箱魨科。体长1015厘米,幼鱼时身体呈圆球形,体色鲜黄上有黑点,随着成长体形拉长而成为长矩形,体色也渐渐转为暗棕色,黑点变小。背鳍后移到尾柄,与臀鳍上下对称。眼睛位于头顶,全身被一个坚硬的骨板外壳所包裹,不能活动。只有嘴部和尾柄露出壳外,可自由活动。鱼体游动缓慢,皮膜会分泌毒液。番王:学名黑横带龙,属隆头鱼科。此种鱼身上有不规则的横灰斑,外貌看起来似乎很凶猛,其实本种鱼并不凶只是活泼而已。主要吃底栖性、具有硬壳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与海胆。牛角:属箱魨科。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体表是一层骨板,无腹鳍,行动迟缓,受惊吓时会释放出一种有毒物质(对其自身也会产生致命的伤害)。头部长有两只“角”,身体腹部后端有2个突出的棘,体表常有蓝色斑点。鱼体短而扁,呈立方形,骨板代替了鳞,使鱼的外形看上去很僵硬。食甲壳类及蔬菜,胆小。体长可达50厘米。四个方形展缸水母:水母是珊瑚、海葵的近亲,它们都有刺细胞,所以被统称为刺细胞生物。水母是很低等的腔肠动物,没有大脑,只有一个相对简单的“神经网”,用来控制游泳和捕食等行为。水母的身体除了外面二层细胞,中间都是果冻状物质,整个身体的95以上是水分。水母的一生中会出现两种形态,幼小时为螅状体,身体像一根空心小管子,紧紧附在石头或植物上,顶端是触手和嘴巴。长大后,它变为浮游的伞状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水母。几乎所有的水母都依靠其他生物生存,捕猎手段是用刺细胞将漂浮在水面的生物刺晕。全世界的水母大概有250多种,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倒立水母和海月水母。鲨鱼的卵:大多数的鲨鱼在出生前都是在母鲨体内。可是,有些种类的鲨鱼却把卵产在海底的岩石和海草之间,这些卵就是我们所说的鲨鱼蛋。小鲨鱼由受精卵发育到孵出壳的过程在25时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刚开始时,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由一个巨大的、充满卵黄的卵囊所提供的,当这些营养物质被耗尽时,小鲨鱼就破壳而出了。珊瑚展缸:珊瑚看似植物其实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是由无数的珊瑚虫堆积而成的生命体。已知的珊瑚种类已经达到了6000多种,在这里展示的有榔头珊瑚、气泡珊瑚、香菇珊瑚珊瑚主要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食,珊瑚的触手很小,都长在口旁边,内腔被分隔成若干小的消化腔,海水流过,把食物带进消化腔吸收。活的珊瑚虫有吸取钙质制造骨骼的本领。活的珊瑚虫死去,新的又不断生长,日积月累,成千上万个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营造了珊瑚礁、珊瑚岛,它所形成的生态环境为数以万计的海洋生物得到了很好的生存和保护。但近数年十年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经成了珊瑚礁最主要的杀手,希望大家都能够认识珊瑚礁,热爱大海,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万花筒珊瑚:属造礁类珊瑚。分布于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生长良好是躯干可达510厘米,性情比较活泼。每个管状珊瑚虫上都有24双触手,好似开放的花朵,触手中央有锥形的突起物,通常为白色。颜色大多为褐色、灰色、绿色和蓝色。喜栖息在珊瑚礁底床上。滤食浮游生物。适宜温度为2326。花瓶珊瑚:属造礁类珊瑚。分布于印度洋、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沿岸海域,珊瑚体由波浪状的板叶构成,外骨骼呈圆筒状。触手多而密集呈圆形,上面长满了白色点状突起物。珊瑚虫的颜色会随共生藻而变化。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食浮游生物,适宜温度为2226。榔头珊瑚:属造礁类珊瑚。分布于台湾、菲律宾、琉球群岛。大型群体直径可达2米,生活在珊瑚礁邻近的沙地海域。以浮游生物为食,适宜温度2326。千手佛珊瑚:属非造礁珊瑚。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喜欢和鱼群共生,喜欢栖息在厚度在10厘米以上的沙地中,会挖洞藏身,害怕海潮,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宜温度为1524,以鱼肉、丰年虾等为食。香菇珊瑚:属非造礁珊瑚。分布印度热带海域。喜欢和大中型的虾共生,对于光线的需求依据地区深浅而定。介于中光带和强光带之间。其他:砗磲贝:又称五爪贝,属软体动物的双壳类。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贝类。直径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0公斤。砗磲也是寿命最长的贝类,可活80-100年。这种大型的贝类,有一对厚厚的石灰质壳,壳的表面像一道道沟渠,像是车子碾过,故称为“砗磲”。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的用具,肉可以吃。一只巨大的砗磲就足以喂饱20个大人,西太平洋上的摩鹿加群岛生产这种双壳贝,当地人常常利用它的外壳当做小孩子的澡盆。1983年,国际上已把砗磲列为世界稀有物种,加以保护。白鹦哥:属隆头鱼科,分布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鱼体为白色,在眼睛和鳃盖上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红色斑纹,背鳍上有一黑色斑点。栖息在外洋珊瑚礁与砂地交接处,平时行动缓慢,遇危险时,也能在短距离内做瞬间的躲闪。同时还有蓝闪电、双色草莓也在此安家落户。圆柱形展缸:蓑鮋:又称狮子鱼。根据背鳍的长短有长狮、短狮、针狮等品种。蓑鮋长着一个丑陋的头,大大的嘴巴,上唇短,下唇长,模样非常吓人,像京戏里身上插满小旗子的武生,又像一个披着蓑衣的老渔翁。蓑鮋长长的背鳍中隐藏着剧烈的毒性,人一旦被蛰就像打了一针毒剂,重者甚至会不治身亡,所以,蓑鮋被人们称作海中的“毒蝎子”。有趣的是,当蓑鮋全家外出“旅游”时,一旦遇到敌害,亲鱼的体内就会释放出一股吸力,将幼鱼紧紧地吸附在自己身上,然后逃之夭夭。看来,蝎子再毒,为人父母还是可敬可爱的。飞机鱼: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等海域,是当地的一种“奇鱼”。这种鱼前躯呈三角形,腹面宽平,腹背隆起,胸鳍大而长,后体细圆偏扁。胸鳍展开时,鱼体形如飞机,故有飞机鱼之称。在水中不善游动,常俯卧在水底的石块上寻食。外科医生粗皮鲷色彩缤纷的粗皮鲷栖息在太平洋的热带珊瑚礁海域。粗皮鲷科鱼类俗称倒吊,英文原意是“外科医生”。这是因为它们身体的左侧及右侧靠近尾部附近各有一个或几个锋利突起的骨质硬刺,像外科医生使用的手术刀,这是它们的生存武器。它们通常用这种锋利的尾刀鞭打其他鱼类,使对方受到严重创伤。当它们突然转身用尾巴扫向敌人时,这根利刺可以像解剖刀一样,干净利落的切开敌人的身体。粗皮鲷的尾刺主要用于自卫,并不是主动攻击的武器。它们平时大多用胸鳍划水前进,在珊瑚礁和海藻丛中悠闲的觅食。它们是最虔诚的素食者。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有:蓝倒吊、大帆倒吊、天狗倒吊、红印倒吊等。海中的鸳鸯蝴蝶鱼当人们见到陆地上飞舞的蝴蝶时会赞声不绝,而蝴蝶鱼的美名,就是因为这种鱼犹如美丽的蝴蝶。人们若要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的话,那么最富绚丽多彩和引人遐想的当首推蝴蝶鱼了。蝴蝶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类,最大的可超过30厘米。蝴蝶鱼身体侧扁适宜伸进珊瑚洞穴去捕捉无脊椎动物。许多蝴蝶鱼有极巧妙的伪装,它们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过头部的黑色条纹中,而在尾柄处或背鳍后留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伪眼”,常使捕食者误认为是其头部而受到迷惑。当敌害向其“伪眼”袭击时,蝴蝶鱼将其一摆,逃之夭夭。蝴蝶鱼对爱情忠贞专一,大部分都成双入对,好似陆地鸳鸯,它们成双成对在珊瑚礁中游弋、戏耍,总是形影不离。当一位进行摄食时,另一位就在其周围警戒。黑影碟:分布在太平洋海域的一种大型碟鱼。鱼体为灰白色,背鳍延伸至尾出有一块半月的黑斑,背鳍、尾鳍与臀鳍均为鲜黄色。会随季节性大量的出现。体长约30厘米。人字碟:因其斜纹排列似“人”字因此得名,常在珊瑚礁,碎石区出现。网碟:体侧列有淡褐色网状花纹。栖息在珊瑚礁或内湾海域,生性胆小,肉食性。月光蝶:头小嘴尖。鱼体为银白色,背部接近尾柄处有一块镶白边的黑色斑纹,背鳍、臀鳍宽大,尾鳍为黄色。月眉蝶: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珊瑚礁海域,在肩部有块月形黑斑因此得名。白天多半停留在大石头的间隙,幼鱼则在珊瑚礁平台或港内静水海域。喜栖息在有岩石的浅水海域,是唯一夜行性的碟鱼。白关刀:又名头巾碟、马夫鱼。属蝴蝶鱼科。喜欢栖息在内湾或港内海域。俯瞰缸:法螺:世界上有许多民族用大法螺来做号角,与远方的人交换信息,其具有非常艳丽的色彩,但活着的时候外壳上大多覆盖一层纤维一样的细毛,敌人不易发现。唐冠螺:色彩丰富,壳身坚硬,像一顶古罗马战士的头盔。龙虾:通常在晚间觅食,骚扰“邻居”,白天则躲在珊瑚礁缝中,只露出两条触须。他那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受到掠食者的吞食。在成长过程中,龙虾会定期的脱换外壳。猫鲨:属鲨鱼的一种,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是比较温顺的鲨鱼之一。海星:属棘皮动物,海星的捕食方式很特别,当海星用腕和管足把食物抓牢后,并不是送到嘴里“吃”,而是把胃从嘴里翻出来,包裹住食物进行消化,有极具惊人的再生能力。海胆:属棘皮动物,他长着圆圆的一个石灰质硬壳,全身武装着硬刺。对居住在海底的“居民”来说,它是难以侵犯的,没有哪个莽撞的家伙敢去碰他。海胆浑身是刺,有的种类棘刺上还有毒腺。海胆很笨拙,它主要是靠从腹部壳孔中伸出来的管足慢慢爬行。软骨鱼类:魔鬼鱼:学名赤魟,属于魟鱼的一种。他的长相很奇怪,圆圆大大的身体上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其尾柄棘刺上的毒腺可分泌毒液,在早期,当地居民视它为魔鬼的化身。黑背鳐:属于鳐鱼的一种,鳐鱼长相和魟鱼相似,它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和鳃裂在底侧,这些都是鳐鱼为了适应底栖生活而逐渐演化而来的。鳐鱼并不凶悍,也不会主动袭击人,不过许多鳐鱼都是不爱游动的底栖鱼。如果游泳的人不小心惊扰了它,它就会用尾巴上强壮而坚硬的毒刺刺向来犯者。其他:海鳗:海鳗一直被误认为是危险的海洋鱼类,事实上海鳗是一种夜间活动、生性胆小的鱼类。夜间海鳗像蛇一样的在水中悠游,捕食它喜欢的食物章鱼及龙虾。海鳗是籍由其嘴巴的张开与闭合来迫使海水经鳃而产生呼吸动作,其具有锐利的牙齿、强而有力的颚及敏捷的反射动作,经常徘徊、躲藏在珊瑚区,并以此为家。海鳗如同其他的动物一样,具有保护其居住地方的本能,如受到惊吓或威胁时,就会产生攻击性。群居鱼类:须鲹:分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体高而侧扁,略呈菱形,第二背鳍、臀鳍的数根鳍条延长成丝状,体侧有4-5条蓝色弧形横带。黄金鲹:鱼体上有粗细相间的黑色条纹,常随大型鱼类洄游,也会跟随潜水员巡游,因此有领航之称。五线雀:属雀鲷科,生活在热带海洋中,体型较小,如麻雀大小,故被称为雀鲷鱼。海龟池:海龟是海洋中龟的总称。生活在我国海洋中的海生龟有五种,它们分别隶属于棱皮龟。绿海龟的数量最多,体型较大,可以长到一米多长。蠵龟体长也能长到近一米。个体最大当属棱皮龟,能长到3米,重700多公斤,堪称海龟之“王”。海龟是现今海洋世界中躯体最大的爬行动物,其祖先远在2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和恐龙共同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每年的58月,是海龟的繁殖季节。母海龟不论漫游到哪里,都会千里迢迢的返回“故乡”产卵。它们会在夜晚悄悄地爬上僻静的海岛,在沙滩较高处用桨状鳍肢扒开一个较深的沙坑,陆续地将卵产入坑内。母海龟一边产卵还一边“流泪”,对此,人们赋予了无限的想象。海龟的眼睛旁边有一盐腺,它平时总要通过流泪的方式,不断地把血液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这是海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海洋生活的一种适应。刚出生的小海龟,它们的性别视温度而定,孵化的期间里温度高于28是雌龟,低于28则是雄龟。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海龟有:蠵龟、玳瑁(海龟的“侏儒”)、绿海龟。毒鱼展缸友好的海葵和小丑鱼:海葵五颜六色,非常美丽,又被人们称为“海菊花”。和珊瑚一样,海葵也属于低等的腔肠动物,海葵的口和肛门在同一个部位,四周生长着很细的触手,会分泌毒液麻痹动物。为什么在海葵周围还生活着很多的花纹斑斓小鱼呢?原来这些小鱼就是鼎鼎有名的小丑鱼了,它们自身会分泌一种粘液能有效地抵制海葵的毒液,所以海葵的触手对小丑鱼无害。海葵为小丑鱼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家,而小丑鱼亮丽的外表却可以为海葵吸引很多小鱼小虾,让它们饱餐一顿。相互利用的它们自然就相处得非常融洽了。海葵:公主海葵、地毯海葵、紫点海葵 狗头:属四齿鲀科。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海域。因头部似狗而得名。性情温顺,害羞,变幻莫测,白、黄、灰甚至黑色均有,腹部有不规则的黑色小圆斑点,狗头是鹿角珊瑚的天敌,也会吃一些甲壳类和贝类。为鲀类中少数无毒的一种。珍珠狗头:又名白点河豚。属四齿鲀科,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鱼体背部为灰褐色,腹部银白色,全身布满了白色斑点,胸鳍为浅黄色。当遇到危险时,鱼体会吞入大量的海水和空气,身体迅速膨胀呈球形借以自卫。以鱼肉、蟹类等为食,也会吸食珊瑚、海葵、海星等。日本婆:属四齿鲀科。游动时酷似日本女人行走时的模样,故此得名。以鱼、虾为食。遇到惊吓时身体会吸入大量的海水而膨胀呈球状。刺鲀:属二齿鲀科。全身布满硬刺,遇到危险时,会吞入大量的海水,使身体迅速膨胀呈球形,皮肤表面的硬刺便会根根竖起,如同刺猬一般,使敌害无法下口,弃之而去。梅花炮弹:属皮剥鲀科,张着一双似玻璃球般大小的眼睛,牙齿异常锋利,有敌人出现时会毫不留情的张开它的血盆大口去攻击对方。深海隧道馆豹纹鲨:中国南海。身上因为布满了像豹子一样的斑纹因而得名。喜欢在夜间行动,栖息于珊瑚礁区,行动较为敏捷,可穿梭在珊瑚礁穴。喜欢单独生活,性情比较温和,没有攻击人类的历史。护士鲨:体态笨重,体色呈灰色。性情较为温顺,是水族馆中常见的品种,护士鲨喜欢追逐鱼群摄食,没有攻击人类的历史。柠檬鲨:体色呈浅黄棕色,因似柠檬的颜色而得名。柠檬鲨属中型鲨,牙齿十分尖锐,眼睛比较小,体长可达3.4米,性情凶残,对人类有一定的威胁。

    注意事项

    本文(义乌生物介绍全.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