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执行力落地.doc

    • 资源ID:17602277       资源大小:48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执行力落地.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执行力落地.精品文档.最痛苦的并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想法执行不到位。执行力引擎()制度落地我们和中国经济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的。于7月10日前正式出版。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各个网络书店(卓越、当当等)及各地新华书店(地市级以上能保证)都会陆续上架1、可以作为销售工具,帮助我们引导企业高管2、可以作为市场工具,在参加某些活动(尤其是管理类活动)的时候,作为宣传资料发放3、我们员工自己看,以及其它书的简单介绍就是,用管理的语言来讲ezOFFICE的价值,从管理的角度来展示ezOFFICE的功能目 录前言:执行力的物质引擎5根系不茁壮,枝叶不会茂盛5制度落地是必经之路6上篇:制度的推行与完善8第一章.如何让制度真正产生实效9第1节.制度落地的现状9第2节.让员工自觉的遵守制度10第3节.治水原理及“烟灰缸”的价值11第4节.“烟灰缸”搞不定的时候怎么办12第5节.专业的“石板路”“烟灰缸”13第二章.如何持续的完善制度17第1节.制度不能违背人性17第2节.大师的故事及启示17第3节.用人性来完善制度18第4节.ezOFFICE的价值19中篇:制度“落地”对执行力的价值21第一章.有效授权需要制度落地22第1节.闭眼执行与封口授权22第2节.执行中的“我以为”心理23第3节.如何应对人性问题25第4节.让员工做正确的事情25第二章.制度不落地,知识管理起不来29第1节.什么是知识管理29第2节.过程型知识的价值33第3节.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35第4节.完善的知识体系37下篇:制度“落地”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40第一章.信息化的背后是管理发展41第1节.企业管理的“左右手”41第2节.对国际管理模式的体验期42第3节.对国内业务管理的探索期42第4节.对组织行为管理的渴求期43第二章.制度落地对软件的要求46第1节.学软件有难度,但上网人人都会46第2节.80%标准化+20%自定义的绝配48第3节.“用户、角色、权限”三维管控还不够50第4节.没有并发数上限的平台52第5节.把整合用到极致54后记:用易经智慧将制度推行到底57制度“落地”的秘诀57乾卦蕴含的实用智慧57咨询过程与实施技巧58附录60参考应用点60部分应用点展示61前言:执行力的物质引擎根系不茁壮,枝叶不会茂盛曾经在一个公园里见过两棵树,大点的,可能是经历过什么灾难,其主干有一段几乎被挖空了;小一点的,在一棵岩石边,枝干很茂盛。当时,我情不自禁的同情那棵大树,很可能不久它就会死去,而那棵小树一定会占领它的地盘。两年后的一天,当我再次来到这个公园,却惊讶的发现,那棵中空的大树依然矗立,而小树却已经频临死亡。我非常不解的询问公园里的一位老人。他告诉我,虽然大树的主干受到损伤,但其树根早已深深的植入土里,牢牢的占领着这块土地。而那棵小树,虽然枝干看上去没有问题,但其根系在地下却并不茁壮,因为一边是岩石,一边是大树庞大的根系霸占了土地,使得其根系一直得不到发展,最后活活被大树挤死了。顺着老人指的方向,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小树依稀可见的根系,确实远没有大树的发达和健壮。这让我非常震惊。大自然中,一棵树,根系不够茁壮,就会在枝叶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甚至最终导致死亡。但是,由于根系深埋在土里,很难被人看到,反而不容易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许多时候,当我们看到树的枝叶有问题时,往往只是在枝叶上做文章,从而治标不治本。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企业管理。现实中,面对管理问题和枝叶问题,我们的处理方式和习惯居然如此的相似。我们总觉得执行力低下,觉得员工能力不足,心态也不够好,于是,我们花钱请老师来作培训,甚至还特意请咨询专家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可是,老师走了,员工还是老样子;专家走了,企业也还是老样子。接着,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挤出时间,亲自走进大学MBA、EMBA课堂,可是,我们还是没能解决执行力低下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应该走进那个公园,把目光从枝叶转到树的根系上,好好的、静静的思考一下。执行力的高低是一种看得见的表象,和树的枝叶是否茂盛一样。当我们一直仰望枝叶,修剪枝叶的时候,枝叶不一定就能更加持久的茂盛。执行力也是这样,当我们就执行力而“执行力”的时候,执行力似乎也总是不尽如人意。树的问题要先看其根系,根系的问题不解决,枝叶就茂盛不起来。同样,企业制度是否真的产生实效,是否真的“落地”了,恰恰就像树的根系一样。如果制度只是摆设,那么其它管理就很难真正推行到位,也就很难真正获得较高的执行力:l 知识管理要建立体系,于是我们为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专门出台了一套执行制度,制度不落地,知识管理就只是梦想;l 执行管控要推行,同样要将相应的模型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上,比如“计划-执行-汇报-考评”体系,制度不落地,执行管控就是空谈;l 为了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我们特意设定了绩效考核制度,制度不落地,积极性的提升无从谈起,甚至反而出现负作用;l 类似的,我们还有为了实现财务管控形成的财务制度,为了行政管理形成的行政制度制度在企业管理中与执行力密切相关,绝大多数的执行力在实现的过程中都需要制度坚实的支撑,所以,制度“落地”是解决执行力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制度“落地”应该更重视“落地”,而不仅仅是制度本身。事实上,许多企业制定出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制度,但是却在推行中让一个好制度变成了摆设,这同样会产生执行力低下的问题。制度落地是必经之路我们常常说一句熟话:“小企业靠老板,中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有人把这句话作为区分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得其真意。这里的“小-中-大”更多的是在表述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大小(事实上,仅从规模上考量企业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很难有实际的价值)。当企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往往是老板凭借自身的能力和个人魅力,带领一帮人征战。此时最大的目标便是生存,所以,个体的行动力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当企业度过了温饱线,进入发展期时,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组织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时核心管理者突然间发现,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来了。自己的能力显得如此的有限,个人魅力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了。于是,管理制度摆上了日程,制度“落地”的价值越来越显著。接着,当企业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成为庞然大物时,做强做大已经不再是最首要的问题,核心管理者越来越渴望着企业如何才能更长久,如何才能成为“百年老店”?这时发现,企业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这就是企业发展中核心动力源泉的转变过程:个人魅力制度规范企业文化。而制度“落地”作为这个过程的“腰”变得至关重要,同时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把制度与文化看成是组织执行力的两个核心动力之源,也就是说,组织执行力具有双核驱动,制度落地是物质层的引擎,企业文化是精神层的引擎。本书将把目光聚焦到制度落地这个引擎上,并将在另一本书中探讨企业文化。所以,本书将重点探讨:制度如何“落地”和制度“落地”对组织级执行力的价值。作者2010-5-21上篇:制度的推行与完善在正式探讨制度如何“落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什么是制度“落地”达成共识。现实中,大中小各类企业,可能都会有自身的制度。而且,由于业务、领域、人员结构等的差异,企业间的制度在细节上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制定制度,并推行制度的基本目的:规范整个组织所有成员的基础行为。在这种统一的认识下,制度“落地”也就能达成共识:只有当现实中,组织所有成员在行为中都能够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我们的制度才算真正“落地”了。一般来讲,对这个认识达成一致不难,但对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却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最典型的有两种:l 认为制度“落地”只在理论中有,现实中只能把它作为努力的方向,但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l 认为现实中,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手段正确,制度“落地”真的可以实现。如果您更倾向于第二种认识,那么我们一起来具体的探讨一下。如果您更倾向于第一种认识,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一起来较个真。第一章. 如何让制度真正产生实效第1节. 制度落地的现状 现实中,如果我们有兴趣做个调查,问问员工们都能记住哪些制度?一般来说,上下班时间几乎人人都会记得。出差流程及报销标准可能就只有一部分人记得了。而婚假、产假具体的细节,恐怕能记住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个现象几乎在每个企业都司通见惯,甚至让许多管理者也觉得见怪不怪了,现实中,大多数员工连制度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制度能“落地”吗?H集团总部在上海,全国各地分布了几十个分公司和办事处,每个月末各地的销售们就都回到了总部。此时财务部就开始头疼了。这帮销售们往往会在20号到25号期间集中来报销,200多人,还经常贴错票,填错单据。财务怕销售,销售也怕财务。08年,财务部新来了个研究生,经历过一次后,想出了一个主意。在20号之前,将那几条报销制度打印出来,还在报销单表格样式中形象的做出示范,并总结性的给出注意事项。复印了200多份,在每个销售的工位前贴上。销售们回来了,纷纷看到工位上多出的这么一个小提示。从那个月开始,销售们报销时出错的情况大大减少了,财务部门也轻松了许多。看来,管理中,我们指望员工真的去记住这些制度是不现实的。作为管理者,或许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员工在需要使用制度时,方便、及时、准确、形象的获取到相关内容和指导。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至少也不能让制定好的制度变成一本本厚厚的书或资料,静静的被锁在办公室的某个柜子里头。更进一步去思考,是不是让员工都知道制度内容了,制度就能“落地”了呢?我们看看图1-1来体会一下。图1-1这张图片是我在北京某所著名高校内“偷拍”的。我们都知道一点,大学校园内草坪是不允许踩的,这张图片至少说明一点,在这个地方,不能踩草坪这条制度并没有落地。这里值得重视的一点是,我们在此处竖起了显眼的制度牌子,这就让绝大多数走到这里的人“记住”有制度了,可是,为什么依然不能杜绝踩草坪的事件呢?原因很简单,制度牌子只是让人们知道了“哪条路是正确的,哪条路是不正确的”,但是人们具体的行动并不是由制度牌子所支配的,完全由当时自己的意识所驱使。于是,我们就只能期盼员工自觉了。当员工自觉时,他就会按照制度牌子所指的“正确的路”去做,反之则踩草坪。这也正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推行制度时,经常强调“要自觉”的原因所在。第2节. 让员工自觉的遵守制度既然许多企业在强调“要自觉”,那么,如何才能让员工更自觉的遵守制度呢?S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山西、陕西运煤到秦皇岛和天津,而后通过海轮将煤卖给日本的某个大型钢铁企业。这个业务本身非常挣钱,但是,让老板李总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法杜绝员工在运煤的过程中私自卖煤的现象。在运输的过程中,尤其是快到港口的时候,国内也有许多煤炭的用户。对于员工来讲,虽然每次不敢多卖,但只要卖一点点,就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外快”。当公司查询的时候,一句“自然损耗”就可以搪塞过去了。李总虽然心知肚明,但也毫无办法,即使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制度,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后来,李总不再一个劲的开会强调制度,而是做了一件事情:通过信息手段,记录下每一批次的详细数据。每批煤在山西、陕西装车时是多少吨,而到了港口装轮时又是多少吨,都详细的记录下来。而且,这些数据李总知道,当事人也知道。在这个基础上,李总刚开始是半个月统计一次,并将这段时间内运煤的损耗率最高的几个员工(只写数据,不写人名)进行排序,在公司最显眼的地方公布出去。虽然大家不一定知道这次上排行榜的都是谁,但是当事人非常清楚,李总也很清楚。自从这个排行榜公布之后,煤的损耗率迅速下降,杜绝私自卖煤的制度顺利“落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匿名的排行榜就能让员工自觉的遵守制度呢?假如有个员工小王有一次以第一的名次上榜了,他会怎么想?“下一次,我得收敛点,不能卖太多。”原因很简单,“自然损耗”所产生的排行榜应该是无序的才对,如果小王连续几次都上了榜,那就算真的是“自然损耗”也说不清楚了。于是,紧接着的一次,小王收敛了许多。可是他却没发觉,其他同事也是跟他一样的想法,结果,他又上榜了。“怎么办?”小王心里很自然的告诉自己:“不能再私自卖了”,而且为了清白,还不得不小心呵护,争取连自然损耗都尽量减少。接着,小王的损耗率大大降低了。而同样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整个公司的损耗率都大大降低了。这个过程显然有强烈的“自觉”的影子,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员工们争先恐后的“自觉”遵守制度的呢?在这个案例中,其关键性作用的是“自然损耗”这个理由已经大大失去了作用。在现实中,当“坏事”挡风牌(诸如“自然损耗”之类的借口、理由等)空间越大,作用越大时,员工们自觉遵守制度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员工们就会越自觉的遵守制度。我们不妨再看看图1-1,为什么制度牌没有效果呢?很大的原因在于,即使人们不按制度牌做,踩草坪过去了,心理也会自然的觉得“没有人知道我踩了草坪”,于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往往不会自觉的遵守制度。但是,如果我们安排一个带袖标的大妈,专门站在路口,即使不罚款,恐怕人们的自觉性也会大大提高。第3节. 治水原理及“烟灰缸”的价值 虽然,通过改善环境,将“坏事”挡风牌的空间挤到最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自觉性,但是,从制度“落地”这个整体话题上看,我们依然不得不说:这也仅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单凭期盼员工自觉是不可能让制度真正“落地”的,在现实中,我们:l 既不可能让所有员工都自觉;l 也不可能让员工永远自觉;l 更不可能让所有制度都被自觉遵守。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制度“落地”的核心原理。图1-2我们来看看图1-2。在拍摄这张图时,我特意在周围观察了一圈,没有发现有类似图1-1中的制度牌。另外,我还在此处呆了半小时,发现在这段时间内,一共有78人从这个石板路上走过去,没有一个人踩草坪。而且,我还特别观察了一下每个人的面部表情,有高兴的,有郁闷的,还有做幸福状的,但没有哪个人在走过去之前先背背“哦,这里有条制度,叫不能踩草坪”,所有人原来是什么样的表情,走的时候也是什么样的表情,非常自然的走过去了。很显然,这里,不能踩草坪这条制度“落地”了,而且并不是靠员工的自觉性“落地”的,因为,人们走到这里时,甚至大部分都没想到“不能踩草坪”这条制度。那么,是怎么“落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提到我国一则非常古老的经典传说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大禹的父亲)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这个传说中包含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治水原理:治水要靠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堵截。制度“落地”的核心原理恰恰就是这个治水原理。制度牌是一种简单的堵截手段,其效果只能是期盼自觉,就像鲧靠堵截,期盼洪水不害民众一样,结果只能是失败。图1-2中的石板路却不是在堵,而是在引,引导人们自发的不踩草坪,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现实中,银行让人们都能自觉排队很难,可是采用叫号系统后,大家一下子就自发的“排队”了。H公司,由于办公区不允许吸烟,使得许多员工都集中到厕所吸烟。厕所内便多了许多烟头和烟灰,而且在地上到处都是。于是,厕所墙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显眼的制度牌子:不要乱扔烟头烟灰,谢谢合作。可是,效果并不好。后来,行政部干脆买了几个漂亮的烟灰缸,直接放到了厕所的窗台上,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员工到厕所吸烟的时候,看到窗台上漂亮的烟灰缸,自然的就集中到窗台边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将烟灰习惯性的弹入烟灰缸。从那以后,厕所墙上的制度牌没了,地上也没有看到烟灰和烟头了。所以,制度“落地”的核心原理便是治水原理:不要一味的去堵截,而是想办法引导员工自发的遵守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制度真正“落地”。第4节. “烟灰缸”搞不定的时候怎么办 治水原理的核心在于引导员工自发的遵守制度,这正是现实中制度真正“落地”的关键。针对不乱扔烟头这样的制度,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几个精致而漂亮的烟灰缸达到引导员工自发的目的,但绝大多数制度并不像“不乱扔烟头”这样简单,比如一个最基础的报销制度就很难找到“烟灰缸”来实现引导自发。事实上,传统的办公环境中,针对大量整体制度的推行,治水原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要真正突破这个管理实战的瓶颈,我们首先需要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解析,制度到底有哪些核心要素?图1-3以图1-3这条制度为例,首先强调的是权限,什么样的职位能审批什么样的事情。其次是流程,什么样的事情,必须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审批。图1-4是根据制度内容画出来的流程示意图:图1-4制度还有第三个要素: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数据形式的规范标准,如图1-5所示。在同一个组织中,同一类事情,往往采用统一的形式来规范数据,而这种规范几乎都是用表格的形式来承载的。图1-5数据标准还有第二个含义,就是对数据大小的规范标准,比如,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级别的人,出差到不同级别的城市,其住宿标准很可能是不一样的。综上,制度的核心三要素就是:权限、流程和数据标准。我们要想让制度“落地”,实际上就是要让这三要素“落地”。显然,在传统的办公环境下,很难找到合适的管理工具让他们“落地”,但是一旦把办公环境转变到网络上去之后,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在虚拟环境中搭建出各种各样的“石板路”,从而不仅能控制权限、流程和数据标准,还能引导员工自发的遵守这些制度。第5节. 专业的“石板路”“烟灰缸”基于网络及软件技术的万户协同管理平台ezOFFICE就是制度“落地”很有效的管理工具。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找到判断是“期盼自觉”还是“引导自发”的标准。从图1-1可以看出,“期盼自觉”至少给了员工两种选择,我们只是告诉员工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的,但是员工到底怎么选就完全取决于他们当时的“自觉性”了。所以,如果给了员工两种甚至多种选择,那么,其效果就只能是“期盼自觉”。从图1-2可以看出,要达到“引导自发”的效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只给员工一种选择,而且就是正确的选择;其二,能够让员工自然而然的按照这条路去走。这就是判断是否达到“引导自发”的标准。现在,我们用这个标准先来看看传统办公环境下的报销过程。员工要报销,第一步是填表格,这显然是有选择的,因为不是所有的格子都可以填的,有的格子又是必须填的,所以能否填对就完全取决于员工是否用心了,也就是只能期盼员工自觉了。第二步是找领导签字,审核。这里也是有选择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额度,不同的报销项目,可能走的流程都不太一样,这也只能期盼员工自觉。现实中,正是因为步步都要靠员工自觉,弄得员工累,审批者也很累,经常看到“返工”的现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员工把表格递交上去就会惦记,领导批了没,什么时候批,而现实中往往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也没下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心理情绪,自然就影响了员工的执行力。从这些情况来看,传统的报销过程,我们就是在期盼员工自觉,如此是很难真正让制度“落地”的。再来看看用ezOFFICE实现的网络办公环境下同样的报销过程:员工要报销,第一步在【流程】界面(图1-6)找到报销制度,并打开,呈现相应的表单(图1-7)。图1-6图1-7从图1-7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相应的报销表格不用员工选择,而且,填表格时员工也没有选择没有权限的根本就填不了,带星号该填而没填就提交时,系统自动提醒并要求填写。在这一步,员工没有选择,但是也都会自然而然的去填写。这是引导自发的效果。接着是提交,让领导审批。这一步员工更没有选择了,完全靠系统根据岗位、权限和流程去选择,这也是引导自发的效果。图1-8图1-8就是根据制度内容在ezOFFICE平台中固化好的流程。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可以随时查看到已经提交报销申请的单据审批情况,走到哪个领导那去了,领导是几点几分如何批的等等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实现了网络化办公,领导审批各个单据不一定非要到公司,只要能上网就可以了,所以,往往以前要一周甚至一月的审批,在ezOFFICE环境中,一般只需要1、2天,甚至更短。这样一来,员工原来“石沉大海”的心理情绪就自然消失了。这就是软件作为制度“落地”工具的价值所在。

    注意事项

    本文(执行力落地.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