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沉降观测正文.doc

    • 资源ID:17645130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沉降观测正文.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沉降观测正文.精品文档.任丘市石化新村小区车库及住宅楼沉降观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场地平整,建筑物轴线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到建筑物主体施工和细部结构安装等,都需要施工测量。建筑工程竣工后,为了便于管理,维护和改建或扩建,需要进行“竣工测量”。某些高大或重要的建、构筑物,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还须进行变形测量,为工程建筑的安全施工和使用提供依据。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工程自始至终顺利进行的工作,施工测量方案是预控质量、全面指导测量放线工作的依据。因此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控质量的施工测量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二编制依据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3、依据甲方提供J2、H=8.225m;J5、H=7.744 m;J7;H=7.847 m;高程控制点,现我方选用J2、H=8.225m为基准点,现场引测各工作点位置见附图一(采用闭合环形方法施测)。三人员、设备的配备3.1、人员组织 所有参加测量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的要求进行现场施测。要求测量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独立完成各种测量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个有不同分工,责任到人,加强每个人的主观能性,以便能使更好的方法、更高精度的完成施工测量任务。3.2、设备配备3.2.1、精密水准仪1台(型号:ZDL700,精度0.7mm/km),配套脚手架1个。3.2.2、配套铟钢尺1把3.2.3、遮阳伞1把等随身用品。四变形测量的实施程序与要求4.1、应按测定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的标志及建立高程控制网,也可建立三维控制网。4.2、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和重要建筑,应从某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到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为止。4.3、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应选取与实际的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值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对重要的监测成果,应进行变形分析,并对变形趋势作出预报。五设置建筑变形测量点的要求和精度等级5.1、变形测量的点位分为“控制点”和“变形点”,“控制点”又分为“基准点”和“工作点”。基准点为设立于建筑物变形影响区之外,其位置相当稳定的点。变形点为设立于被监测的建筑物上,其位置变化对于该建筑物有代表性的点。工作基点为可于基准点联测并又靠近建筑物变形点因而便于进行变形测工作的点。5.2、各种测量点的选设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5.2.1、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的位置。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和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5.2.2、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但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测定总体变形的工作基点当按两个层次观测布点时,使用前应利用基准点或检校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5.2.3、当基准点与工作基点之间需要进行连接进应布设联系点,选设其点位应顾及连接的构形,位置所在处应相对稳定。5.2.4、对需要单独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点或基准点应布设检校点。5.2.5、对需要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定向点,并应选择稳定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5.2.6、观测点应选择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可以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他工作基点对其进行观测。5.3、建筑变形测量的精度等级应符合下表规定。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 变形测量级别沉降观测位移观测主要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特级±0.05±0.3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测量一级±0. 15±1.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型市政桥梁等变形测量等二级±0.5±3.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建筑的变形测,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及运营中变形测量;大型市政桥梁等变形测量等三级±1.5±10.0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六、高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设置6.1、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和竣工后,由于地基负载的增加,产生沉陷,使建筑物的高程减小,称为建筑物沉降。6.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高程点进行的。高程基准点是埋设于建筑物沉降区以外的23个水准点(业主提供),与城市水准点联测后,获得城市统一高程、系统的高程。基准点之间的高差,要经常进行检核,以验证其高程的稳定性。6.3、在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上的代表性部位,要埋设沉降观测点(筒称“沉降点”)。为便于再次观测,沉降点与基准点之间设置若干工作点(见附图一)。6.4、建筑物上沉降点的数量和位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沉降点上要便于竖立水准尺,一般埋设在外墙的墙脚或基础平面上,材料为圆钢材1620钢筋,头部磨成半球形。(见附图二)七、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7.1、水准点的布设与埋设7.1.1、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7.1.2、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7.1.3、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米。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及松软地带。7.1.4、为防止水准点受到产冻胀土的影响,水准点的埋深至少要在冰冻线下脚料0.5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进行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点。7.1.5、水准点的埋设。当观测急剧沉降的建筑和构筑物时,若建造水准点已来不及,可以在已有房屋或结构物上设置标志作为水准点,但这些房屋或构筑物的沉降必须证明已经达到终止。当场地为砂土或其他不利情况,应建造砼埋水准点或专用水准点。7.2、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根据厂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采用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1n mm(n为测站数)或(±4L为测站公里数)。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点的距离超过2000米,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用假设高程。7.3、观测点的要求7.3.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定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7.3.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体保持一定的距离;7.3.3、要保证在点上能重直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与基础边缘的间距不小于50米八、建筑物沉降观测8.1、沉降观测的方法和规定8.1.1、沉降观测工作要求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8.1.2、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1、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筑、回填土等)均应进行观测。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土方等,均应观测。8.1.3、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测定和对使用仪器的要求1、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2、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倍率不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秒每2mm(有符合水准仪的可放宽一倍)。可以采用适合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N2或N3级的或电子精密水准仪。8.2、建筑沉降观测8.2.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8.2.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年1020米处或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米或小于15米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有暗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2.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志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8.2.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有关规定确定8.2.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1、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 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情况下,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3、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每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4、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妆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以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执行。8.2.6、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技术要求,除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特级、一级沉降观测,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四节的规定执行。2、对二级、二级观测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长度。3、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边不宜设站。4、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荷载量变动,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8.2.7、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8.2.8、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列成果1、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2、沉降观测点分布图;3、沉降观测成果表;4、时间荷载沉降曲线图;九、施工测量的质保措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测量工作又是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制定如下措施。9.1、测放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的要求,安排现场测量工作,并做好施工测量的施工日志。测量方案、测量方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测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9.2、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使用管理办法的在关规定进行检核、维护、保养并随仪器设备持有效的证件鉴定证件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9.3、测量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专检部门验收,无误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9.4、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有可追溯。十、安全注意事项10.1、进入现场测量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遵守施工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10.2、做到“三不伤害”,高层作业时上面人员要注意下面人员,严禁往下仍掉东西、杂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10.3、对使用的仪器设备每次完成作业时,要急时保养,仪器设备要专人保管、严禁外借他人使用。中冶集团华冶天津二建分公司任丘项目部2010年8月13日

    注意事项

    本文(沉降观测正文.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