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三角形的奥妙.doc

    • 资源ID:1835222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三角形的奥妙.doc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三角形的奥妙三角形的奥妙一、课题的确定一、课题的确定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平时学生很少注意到不是任意三条边都可以拼成三角形。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拼摆、观察、思考更加深入地认识三角形。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我先确定下初步的研究课题:请你试着用一至十厘米小棒中的任意三根来拼三角形,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研究任务一布置,学生积极性特别高,仅过了一天,学生将 110 厘米小棒哪些能摆成三角形就列举出来了,不能摆成的也进行了罗列;还有的发现1、2、3 厘米根本无法拼摆成三角形。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我进行了分组,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继续深入研究,并且每个组侧重点也不同,如一组根据记录的数据,研究发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我引导他们继续研究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研究的问题更深入了;另一组发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后,我指导他们找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个特点,将研究从拼摆延伸到一般三角形中。还有一个组发现 1、2、3 厘米拼不成三角形,我引导他们再深入研究为什么拼不成三角形?多举几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研究看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研究中我没有干预他们的研究结果,但会及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程。三、课堂教学实录三、课堂教学实录(一)引入谈话:同学们,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找一找吧。(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的屋脊、红领巾、三角板等等。)三角形不仅用处广泛,而且蕴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评析评析:教师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问:什么是三角形?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学生: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在一起。学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提问: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准备了 110 厘米的小棒动手拼摆,进行实验。下面我们请研究小组的同学向大家汇报一下。【评析评析: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明确研究任务。为下面学生的汇报做了铺垫。 】(二)汇报展示1、一小组汇报研究成员一:我们利用 110 厘米的小棒进行实验。我们任选其中的 3 根进行了 10 次拼摆。(这位学生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 10 次拼摆的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上一一拼摆。其他学生直观地发现有几次能围成三角形,有几次不能围成三角形。)通过实验,我们小组的第一个发现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研究成员二:我们想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其中两根小棒连接起来比不上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我们思考: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小棒有什么关系呢?在老师指导下我们进一步研究。我们将实验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一类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在每种情况中,我们都将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进行了比较。(首先展示第一类情况的计算数据,发现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没有围成三角形;然后展示第二类情况的计算数据,发现其中任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我们研究的结论是: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研究成员三:那么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展示计算的数据)发现: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评析评析:学生在起初研究时,只研究了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在了解他们的研究过程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引导他们研究一下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拓展了他们的思路,开发了智力。】学生质疑:我们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他们说得不全面,的确有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如 1+46,但是 6+14,其中两条边的和也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呀?【评析评析:学生的大胆质疑,说明学生确实融入到课堂中来了,确实是在认真地倾听同学的汇报。 】学生解释:我们同意你说的情况,我们的意思是必须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其中一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就不成立。教师提问:你们需要每两条边长度之和都要与第三边比较,要进行三次。有更简便的方法吗?2、四小组汇报研究成员一:我们小组有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发现只要计算最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研究学生从小棒中任选三根,运用结论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再用小棒亲自摆一摆。同学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对的。)研究成员任选三根小棒让大家运用这种方法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方法不仅正确而且很方便。教师:多么巧妙的方法,他们多么善于发现哪!其他小组还有新的发现吗?【评析评析:研究小组的汇报掷地有声, “只要最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简便方法的得出,得益于课前他们经历了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无数辛勤的汗水凝结成了智慧,收获胜利的喜悦之情,只有真正参与了探索的同学才会深有体会吧。 】3、第二小组迫不及待的汇报研究成员一:我们同意以上小组的观点。我们组的同学特别了不起,进行了 20 次拼摆。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拼摆。如 2、3、4 厘米,3、4、5 厘米等等,这些相邻的三个自然数长度的小棒一定能拼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但 1 厘米、2 厘米、3 厘米除外,因为他们在拼摆中围不成三角形。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等不能围成的原因。研究成员二(一边汇报一边展示):用两根同样长的小铁丝,其中一根做三角形的一条长边,另外做为两条短边的和,无论怎样折,也无法让三条边首尾相连,所以两边只和等于第三边无法围成三角形。研究成员三(一边汇报一边画图):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从 A 点到 B 点近,还是从 A 点经过 C 点近呢? CA B显而易见,两边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教师评价:这一小组在拼摆活动中发现了规律,还特别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进行研究,理由非常充分。大家对他们的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可以提出来。【评析评析: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抄近路”来说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理论联系实际,相当有说服力啊。 】4、第三小组汇报研究成员:我们认为以上小组说得有道理。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有这一特点呢?我们在生活中找了许多三角形物体,如红领巾、三角形卡片等,我们还画了几个三角形。(展示测量的数据及计算公式、数据)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发现所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我们还发现三角形中长边对的角大,短边对的角小。【评析评析:学生的汇报异彩纷呈,透过学生实实在在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到闪耀着每个研究成员智慧的火花,可以看到他们在研究中合作探究意识增强了。在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的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总结延伸教师:同学们经过研究,发现三角形这么多奥秘,老师真佩服你们。三角形中边与角还有什么关系?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四、课后研究及成果展示交流四、课后研究及成果展示交流研究小组将研究结果制成手抄报,在班级公示栏里展览。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学生的研究虽然有些粗糙,但有了老师的参与指导,这些孩子的研究更深入了。由于学生课下研究时间很充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对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让结论在学生的交流中不断提高、修正和完善,学生的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总评:总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在本节课有很好的体现。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要通过大量的实证才能得出结论,所以本课非常适合采用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在课下研究过程中,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真正的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得出这节课所汇报的一系列结论,特别是简便方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充分地操作活动与计算中感知、体验,经历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了思维内在的动,使认知更为完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以后,在学生小组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不管不问,而是时刻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与结论,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学生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一下“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及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拼成三角形的原因。一步步地引导不但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三角形的奥妙.doc)为本站会员(阿宝)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