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41《电解原理1》教案(旧人教第三册).docx

    • 资源ID:18771067       资源大小:19.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1《电解原理1》教案(旧人教第三册).docx

    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 电解原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电解原理。2.使学生了解铜的电解精炼。3.使学生了解电镀铜。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自学等能力。5.使学生认识电解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电解原理。教学难点1.离子放电的实质。2.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比较、讨论、自学等。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25% CuCl2溶液、水、CuSO4溶液(或铜氨溶液)、铁制钥匙、电镀制品(如镀件首饰、水龙头等)、小烧杯(3个)、电流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3个)、锌电极、铜片、KI淀粉试纸。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电解原理第二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实验引入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实验的组成装置(如图),并分析实验产生的现象。演示实验1把一根锌电极和一根碳电极平行地插入盛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用导线连接,并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如图,观察发生的现象。演示实验2在另一个小烧杯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如图连接,观察现象。演示实验3把图装置改成图样,并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向学生指明电源的正负极),观察现象。甲同学答复的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碳电极上有红色物质出现。乙同学答复的现象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丙同学答复的现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电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电极上有气泡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教师对学生的答复作出评价师请大家思考并答复实验1、2所发生现象的原因。学生思考后答复实验1的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其中锌电极为负极,碳电极为正极,形成闭合回路时,锌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进入溶液,电子沿导线流入碳电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碳电极上得电子变成铜析出,这也是碳电极上析出红色物质的原因。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是由于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的缘故。实验2因不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故不发生化学反响。追问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生两根活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教师总结很好!原电池是我们高二学过的内容,其特点是可把化学能自发地转变为电能,其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响(草板书:Zn2e=Zn2),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草板书:Cu22e=Cu),发生复原反响,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恰恰相反,即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想一想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运动方向如何答案: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如在图中,Cu2离子移向正极碳电极上得电子,为保持电荷平衡,Cl移向负极锌电极,因其周围有较多的阳离子锌离子)。议一议实验2和3的装置有何区别引起它们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实验3中出现的现象你能解释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进行交流答案:实验2和3的装置区别在于:实验3比实验2多了一个直流电源装置;这说明实验3产生的现象皆是因通直流电的缘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电极上出现的红色物质,清楚是铜,这说明溶液中的Cu2在该电极上得电子被复原成了铜单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体放出,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分析溶液的组成并结合现象,可推得该气体一定是氯气,且必定是溶液中的Cl在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所致。教师总结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知,实验3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由于通了直流电的缘故,即通电导致了化学反响的发生,亦即,电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在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化学上,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电解。而电解原理及其应用便是我们本单元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板书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过渡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电解原理。板书第一节 电解原理一、电解原理讲解我们刚刚所做的实验3,实际上就是在电解CuCl2溶液。电解时,两根相同的碳电极上分别发生了不同的反响,产生了不同的现象。为了区别这两根电极,我们把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把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阳极。请大家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写出阴、阳两极发生反响的电极反响式,并标出是氧化反响还是复原反响。学生练习,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学生板书阴极:Cu22e=Cu(复原反响)阳极:2Cl2e=Cl2(氧化反响)师上述电解反响的总反响式可写为:板书CuCl2CuCl2师于是,我们可以把电解定义为:讲解并板书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程叫做电解。讲解这种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板书2.电解池(电解槽):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想一想电解池通电发生反响时,其阴极得到的电子总数和阳极失去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答案:相等思考电解池通直流电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怎样运动与原电池中的离子运动相比较。答案:电解池通电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师电解质溶液在通电前后的离子运动情况我们可表示如下:电脑演示CuCl2溶液在通电前后的运动情况,可按以下列图设计成三维动画讲解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地移动着(如图所示);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改作定向移动。带负电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带正电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如图所示)。在阳极,Cl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Cl2,从阳极放出。在阴极,Cu2获得电子被复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石墨棒上。这样,电流就依靠溶液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该溶液的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电解时的两极反响及电子移动的情况我们可图示如下:投影展示以下列图电解池与直流电源的连接讲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电解池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复原反响;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响,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响方程式实际上就是阳极上的反响和阴极上的反响的总和。思考金属的导电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否一样答案:不一样。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设问在CuCl2溶液中,是否只有Cu2和Cl生不是!还有水电离出的H和OH。追问通电时,它们分别向哪一极移动生H向阴极移动,OH向阳极移动。进一步追问那么,在阴极为何是Cu2得电子而不是H在阳极为何是Cl失电子而不是OH难道这里有什么规那么吗请大家讨论后答复。学生讨论,并答复一定是Cu2比H更易得电子,而Cl比OH更易失电子,得失电子的性质,实质上就是离子氧化性和复原性的表达,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化性越强的离子越易得电子,复原性越强的粒子越易失电子。教师总结由大家刚刚的讨论可知,电解时,当电解质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离子时,应首先考虑何者更易得电子,何者更易失电子,然后再来分析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响。讲解阳离子得电子,阴离子失电子统称为离子放电。学习电解原理,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是很重要的。板书3.离子放电顺序。讲解离子放电顺序实际上是和阴、阳离子的复原性和氧化性相对应的,其大体顺序是:讲解并板书(1)阳离子放电顺序 (2)阴离子放电顺序投影练习写出用石墨电解以下溶液的电极反响式CuSO4 Na2SO4 H2SO4 HCl NaOH H2O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各写3个学生草板书CuSO4:阴极:Cu22e=Cu阳极:4OH4e=2H2OO2HCl:阴极:2H2e=H2阳极:2Cl2e=Cl2教师评价总结由以上电极反响式并结合离子放电顺序可以看出:含氧酸溶液、强碱溶液以及活泼金属含氧酸盐溶液的电解,实质为电解水。电解质本身起增强水的导电性的作用。想一想假设实验1的装置通上直流电,其现象与实验3是否相同呢学生思考后答复甲种答复:现象一样,因为电解的同是CuCl2溶液。乙种答复:现象不一样,因为它们所用电极不一样。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甄别。演示实验4用碳电极作阴极,锌电极作阳极电解CuCl2溶液。提示学生和实验3现象比较问上述实验与实验3的现象有何异同生相同点:阴极均有红色物质出现;不同点:实验3的阳极有气体产生,实验4没有。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必定是因为锌作阳极之故。师那么,你能写出实验4的电极反响式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得到下式阴极:Cu22e=Cu阳极:Zn2e=Zn2小结电解时,假设用金属电极作阳极,那么阳极首先是金属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金、铂做电极除外)过渡今天我们所认识的电解池与以前学过的原电池在能量转换方面正好是相反的。请大家以铜、锌原电池(稀H2SO4为电解质)和电解CuCl2溶液的电解池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原理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讨论、比较教师板书4.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投影展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根据讨论结果,填写上表答案:投影练习指出以下装置名称,写出电极名称、电极反响式答案: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且A为B的电解提供电能。A:C正极:2H2e=H2Fe负极:Fe2e=Fe2B:阴极:Cu22e=Cu阳极:2Cl2e=Cl2投影例题用石墨电极电解pH=3的稀硫酸溶液50 mL,通电1 h停止电解。此时测得溶液的pH=2,每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 C,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溶液密度均为1 g·cm3)A.阴、阳两极共产生84 L气体 B.阴、阳两极共产生3.75 mol气体C.电路中电流强度约为134 AD.溶液的质量减少25 g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讲解用石墨电极电解稀H2SO4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前后溶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有103×50=102×VV=5 mL。故参与电解的水的质量:m(H2O)=(505)×1=45 g,n(H2O)=2.5 mol,由2H2O=2H2O2,可知所得气体为2.5×3=3.75 mol,B项正确,D项错;由于选项A中气体未指明状态,故A项错误;电解2.5 mol水,转移电子数为2.5×2=5 mol,由q=It,可知I=134 A,C项正确。答案:BC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电解原理的知识,有关电解原理的应用,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学习。布置作业习题:一、3 三、2板书设计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 电解原理一、电解原理阴极:Cu22e=Cu(复原反响)阳极:2Cl2e=Cl2(氧化反响)CuCl2CuCl2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程叫做电解。2.电解池(电解槽):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3.离子放电顺序(1)阳离子放电顺序 (2)阴离子放电顺序4.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教学说明本课时主要采用了实验、比较、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做的理由是:1.可使学生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响原理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对二者的混淆。2.用实验做为理论的依据,可直观、形象地说明抽象的道理。在本讲中用电脑、投影等模仿溶液中离子的运动并形象地表达各极反响,也是为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3.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最终自己得出结论的做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及探究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本课时还特意补充了金属电极做阳极的知识,这主要是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加深学生对电解原理的认识。

    注意事项

    本文(41《电解原理1》教案(旧人教第三册).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