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doc

    • 资源ID:18827566       资源大小:3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doc

    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 雷蓬勃(陕西教育学院 中文系 陕西西安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述了该语法理论的内涵以及三个平面之间的联系,并且充分肯定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价值。 关键词:三个平面;成长;联系;价值 汉语语法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到格语法等,汉语语法研究日益完善与成熟。上世纪八十年代,胡裕树和范晓提出的“三个平面语法研究”,更是结合汉语语法实际,从理论上对语法结构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三个平面研究已成为语法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参与其中,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成果也层出不穷,这个理论在中国语言学界已经把语法研究推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不论赞成还是反对此理论,我们都不能否认他的价值,都不能绕开他,或就此理论补充新看法,提出新认识,或构建别的理论体系。正鉴于此,我想谈谈对这个理论的粗浅认识。 一、三个平面的成长 汉语语法的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中,往往是侧重于这一方面,又忽视了另一方面,形成了一边倒的片面研究现象,主要是: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从本质上说,形式与功能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仅仅从形式上或从功能上的研究与运用都是不够的。近来语法学家更多地试图全面研究,在继承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的优点基础上,又受到西方符号学、现代语义学、语用学的影响,形成了一个融合东西方先进理论,博采众长的新理论系。 1、萌芽期 三个平面理论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7月至1956年3月关于主语、宾语大讨论,已有意无意间涉及到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此时的讨论尽管“百家争鸣”,但从客观上使人们意识到只从句法平面或从语义平面去分析主语、宾语是片面的。许多学者如张志公、张其春、周祖谟、陈望道、高名凯、胡附、文炼都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坚持形式与意义的统一。讨论中,尤为称道的是岑麟祥先生指出的“讨论主语、宾语的问题,要把逻辑、语法修辞加以区别。”这可以说是三个平面理论的雏形。 接着,由于语义研究的深入,而导致对语用的研究。最早对语用层面展开研究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在说“一点”(1959、9)和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1979)中对“差点没”的研究是语用分析的典范,“差点没”有两种相反的意思。如: (1)差点没赶上早车。(赶上了,表肯定意义) (2)差点没吓死。(没吓死,表否定意义) 朱德熙先生用说话者是否期望发生的规则揭示了这个问题。 60年代也偶有这方面的见解,陈志韦的试探汉语语法学上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1961)。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陆丙甫先生在读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9、9)中首次提出了要区别三个平面。陆先生认为:语法研究中,语义与语法的关系纠缠不清,虽然学者们历来主张严加区分,但一直未能明确分开。所有这些理论,都成为三个平面理论形成的先驱。 2、创立期直到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1中指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此后,胡裕树又与其学术合作伙伴文炼相继合作或各自发表系列文章把三个平面理论思想逐渐阐发。1982年,文炼在其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根据结构平面和语气平面把句子分为抽象的句子和具体的句子。同在这一年,胡附、文炼在句子分析漫谈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区别。”并主张“必须区分一般主语和话题主语。”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三个平面定位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将原来的“语法”改为“句法”,句法、语义、语用并列,表明三者都处于语法研究的同一个层面,使三个平面真正与语法研究接轨,从此为三个平面理论的发展树立了正确的方向。他们还在汉语语序中的几个问题(1984)中指出:“在语法研究中既要把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区别开来,又要把他们联系起来。”此时期,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出版,书中提出:“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表达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3他的观点对三个平面理论的建立有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语言学家有了上述实践心得,又有了对国外各种先进语法理论的消化、吸收和兼容并包,胡裕树、范晓终于在1985年发表了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文章明确提出了“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的区别开来,又相互兼顾的结合起来。”4这样一个新观点,并指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5该文第一次把语法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语法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创立,使语法学界刮起了有关三个平面理论大讨论的旋风。这理论一诞生就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很多人或用这一理论作指导,多侧面地研究具体问题,或按照自身理解做进一步深入探讨。到此时试论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发表,三个平面理论从萌芽、创立逐渐走向发展。 3、发展期 1985年至今,二十多年的成长,使三个平面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1991年施关淦在中国语文上发表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对三个平面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由来、渊源及发展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三个平面理论做了提纲挈领式的阐发,对推动理论迈上一个新台阶有重要作用。正如范晓、胡裕树(1992)所说“富于建设性和启发性”。由此引发胡裕、范晓进一步思考,使三个平面理论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章中作者就施关淦所提出的问题作了认真地回答,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三个平面理论。1994年,胡裕树又发表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对三个平面理论做了全面地阐释。至此,可以说三个平面理论渐趋完善了。与此同时,许多学者热情地投入到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讨论期,具体表现在: (1)各种语言学期刊、学报或出版社推出了大批力作。 具有代表性的有邵敬敏的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解模式(1992)、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1994),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1996)等。 (2)许多语言类的著作及相关专著,都涉及到了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理论。典型的是吴晓峰的从语言理论到文学理论? (1992)等等。(3)热烈的讨论、会议,形成了活跃的学术氛围。 语法的研究对象问题,语法学与语义学,语用学的关系问题,各个平面的界定问题等等,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使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期。二、三个平面理论的内涵 “三个平面”指的是: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这个理解是大家普遍公认的三个平面。产生以来,大家的理解存在分歧,正如学者所说:“三个平面是金矿,我们都想做淘金者。”在一个新领域,语言学家各自的理解不同也是难免的,也正是由于存在差别,才能使得更多的人去关注与研究。差别表现在:(1)对三个平面的组成部分的理解不同。尽管胡裕树、范晓在1982年就改撒“语义、语用、语法”中的“语法”为“句法”,并一直延用这种提法,但后来许多语法学家仍然把三个平面理解为 “语法、语义、语用”。如:邢福义在他的“三角学”中说:“语表、语里、语值,在被当作三个平面的时候,通常叫做语法、语义、语用。”史锡尧在1991年,还撰写了论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进行语言研究。虽然“语法”与“句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的确大相进径庭,“三个平面理论”也就成了语言学理论。 (2)把三个平面理论理解为“句法、语义、语用”的语言学家,在看待这三个平面的关系上有分歧。如:施关淦(1991)提双层模式。更有甚者,提出了全新的三个平面,如:邵敬敏的词汇、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等等。 我们所继承的是胡裕树、范晓等人提出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 句法平面讲的是对词组(短语)进行句法分析,研究句中词语与词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在任何语句中词语和词语之间总是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层次组合的,所以句法分析包括:一是成分分析,二是层次分析。句法分析的实质是要判明一个句子有哪些成分,按什么方式和层次组成的,进经而判明每一词语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如“星期一 ,大个子张村长严厉的批评了胖子小刘一番”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是把句中的各类实词充当的句子成分分析出来,并根据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结构类型。分析结果为:星期一,(大个子)村长严厉地批评了(胖子)小刘一番。其中,“大个子村长”、“胖子小刘”是名词性偏正关系,“严厉地批评”是动词性偏正关系,“批评了一番”是补充关系。“星期一”是全句修饰词,整个句子构成主谓关系。层次分析,是把句中的词语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按照关系的远近分出不同的层次,从而说明词语与语词之间的关系。语义平面讲的是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就是词语与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任何句中词与词之间不仅发生句法结构上的关系,由于词语总与一定的事物相联系,因此词与词之间还发生意义上的关系。所以,弄清句子表达的真正意思,需要句法分析,更需要语义分析。如:猫吃老鼠 ; 老鼠怕猫其句法结构都是“名+动+名”式,但语义联系不同。第一个句子中“猫”是施事,“老鼠”是受事,第二个句子刚好相反。语言运用中,由于语境、说话人强调的重点,有时相同的语义用不同的句法结构,相同的句法结构又表达出不同的语义。语用平面研究的是人们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进行交际,句子中的词语与使用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属于语用关系,它属动态的分析。范晓、胡裕树把跟句法有关的语用概括为:主题与述题、表达中心和焦点、语气、口气、评议、句型或句式的变化。6范开泰、章一鸣却并不赞同此观点,范开泰先生认为包括话语结构分析、心理结构分析、信息结构分析、语气结构分析和言外之意分析。章一鸣先生认为两种观点都不属于自己理解的范围,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总之,三者之间不同的语法学家理解或表述方式不尽一致,但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三个平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从研究的角度说,句法是核心,是个轴,也可以说是个纲。”所以“在研究一句子时,要紧紧扣住句法,以句法为基础,向隐层挖掘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内层和外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7三、三个平面之间的关系在传统语法中,对句法、语义、语用都曾涉及过,但往往相互纠缠,含糊不清,各持一端,做无意义的争论。实则,三个平面是三位一体的,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既然是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那么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并列关系,无所谓轻重,在语言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袁晖先生就认为:“其中句法是基础,是杠杆,通过它来联系语义和语用。具体表现为:(1)语义、语用关系只有通过句法关系才能体现出来;(2)句法分析不能取代或包含语义、语用分析。”8也就是并列关系,但在分析中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语用平面和句法平面的关系表现在语用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关系上,句法结构是语用结构的母体,一般语用成分是附于这一母体之上的,同时,语用结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是句法结构所不具有的。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关系是通过句法得以实现,但并不是直接的关系。表示各种语义成分(对象、结果、处所、施事、受事等)的词语都可以充当语用成分。要透彻理解语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所指称的内容以及所负载的信息。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是一种表里关系。句法是外在的,显层的,语义是内在的,隐层的。语义如果没有一定的句法呈现,它就无法表达,如果句法不表达一定的语义,它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四、三个平面理论的价值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是从多角度、多视点、多侧面研究语句的构成情况,帮助人们对汉语语法地认识得到了深化和提高,也揭示了语句结构的多元性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语法甚至对语言的认识。虽然语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符号系统,但是通过三个平面理论我们越来越廓清语言的内在规律,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那些制约言语生成的种种因素,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三个平面理论完善了句子分析系统,句子的隐含语义得到了深入地挖掘。过去的汉语语法研究仅仅停留在句法平面上,揭示的是词语的显层关系,对词语的隐层关系揭示得不够。这主要受到结构主义语法的影响,使得语法研究支离破碎,难以自圆其说。三个平面的理论,实际是针对句子中三组关系提出的:句法平面;它研究符号和符号的关系,也就是语表关系。语义平面;它研究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即语里关系。语用平面;它研究符号和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组关系分别对应了三个平面,使得我们不仅仅单从句法上来分析。如:分析句法结构成分、结构关系、结构类型等;理清成分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等);再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因素考虑进去,如:语气、倒装、重音、停顿等。用这几方面来统领,观照汉语语法研究。从以前单平面或双平面分析到三平面分析,使过去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研究得到了改善,也做到了由表及里,逐层分析,层层递进,相互验证,达到了句子结构的全面分析,有效地解决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1)句子结构规则有了更科学地说明和解释。如:“同学们直直的排成一列长队。”早期语法学家划分句子成分,把“直直地”处理成定语,但是近年来语法学家把“直直地”处理成状语,区别了句法和语义层面,语义上它指向“队”,但在句法上是处于谓语动词前是状语。这种处理方法确实比把“直直地”处理成定语更利于说明句子的结构规则。(2)一些口头语言的特殊句式研究有了初步发展。如:对举格式“男不男,女不女”的研究,有了初步成果(3)句法结构的描写更加细致。如:“台上放着鲜花”与“台上唱着京戏”两句都可以描写成“N1+V+N2”,却不能显示出结构的差异。如果把第一句描写成“N1+V(+附着)+N2”,第二句描写成“N1+V(-附着)+N2”,则二者的结构小类就显示出来了。(4)句式之间的变换有了更合理地说明。如:“他喝完了饮料”,变为“他喝饮料喝完了”,作用在说明补语在句法上比宾语更有依附性,不仅仅在说明宾语、补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语用上补语比宾语也更具有作句子焦点的资格。2、三个平面理论拓宽了语法研究的范围,深化了语法研究的内涵,延伸了语法研究的外延,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胡裕树、范晓认为:“三个平面既是理论问题又是方法问题,即使本体论,又是方法论。”10三个平面理论使我们的语法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语言的分析不再只停留在句法层面一个点的研究上,而是在句法层面上对句法的结构意义和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语义层面上对语义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在语用层面上对语用形式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三个平面相结合探讨研究。例如对短语的研究,人们从句法上对其结构形式进行描写。“饿坏、弄懂、好起来”,从句法上看,都是“动补”结构,分为“形+动、动+动、形+形”等几类。语用上,短语的结构中心虽然在动词上,但补语往往是其表达的重心。当然不同的语境下,结构中心由于表达重心也可能表现在动词上。对三个平面的深入认识,也更注重了它的概念下的属概念,人们不再把主语、施事、话题等混淆乱用。注重对句子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也更注意到把凡出现在句首的名词性成份全看成主语的错误观点。总之,三个平面理论“促使人们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汉语语法规律和现象作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观察描写和解释。”11 3、语用平面的提出,把语言的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对语言的运用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语用平面地提出可以说是使汉语语法研究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使人们打破了以往僵硬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胡裕树、范晓先生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此有以下论述:“研究主题和述题,有助于了解句子所表示的旧信息和新信息,知道说话者关心的是什么。”“研究句子的口气,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所陈述内容的主观情态。”“研究句子中评议性词语,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估和态度。” “研究表达重心和焦点有助于了解说话者的表达意图。” “对变式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具体句的说话语境,也有助于分析句型或句式的语用价值。”“研究句子的语气有助于了解句子的表达用途和说话者的言语行为类型。”4、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些长期争议不休的问题,在三个平面理论指导下得到不同程度地解决。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在语法研究时自觉地寻求所研究问题属于哪个平面。“语义和语用研究的长足发展,为许多语法现象找到可更合理的描述方式或解释方法。”12如:主语的问题,现在已区分了主语、施事、话题三个层面,使主语的确定也就清晰了。“传统的语法分析注意到句法和语义关系的说明。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语法分析中是经常以语义分析代替句法分析。或者说,先了解句子的意义,在确定句子的成分。”13这种理论理解就曾影响到主语。现在我们终于根据三个平面,明白了主语属于句法层面,实施属于语义层面,主体属于语用层面。使我们解决了关于主语长期运用混淆,不能辨别的局面。以及句中定语后置,动态句子分析,省略中等具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三个平面理论都得到了合理地解决。 参考文献: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2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3朱德熙汉语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5页45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第2期67胡裕树,范晓有关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8袁晖,戴耀晶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角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9许小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论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1011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袁晖,戴耀晶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角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2王飞华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2期13胡裕树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