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

    • 资源ID:2298976       资源大小:17.6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2.明确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书写工整。3.积累两首古诗,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2.朗读体会: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回顾拓展:你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并和同学交流。二、词句段运用(一)第1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1)同桌之间交流体会。(2)师生一同明确:动作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爱之深切,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袁明将军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情义所感动,现在他不是以一个首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请孩子们吃菜。2.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1)学生独立动笔写一写。(2)同桌之间交流分享成果。(3)教师指名分享答案。期待落空:他的头慢慢地低垂下来,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来,仿佛星光被乌云遮掩,没了光彩。周遭的气息也仿佛舒缓下来,一切成了慢镜头。刚才心里的期待成了伤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过山车一样,高高的扬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终归于让人无奈的平静。嘴角慢慢牵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颇有些让人心碎的味道。久别重逢:周围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微风吹着脸颊,心里激动极了,脑子里马上回忆出与老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而我们相视一笑。(二)第2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1)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准确、通顺。(2)同桌之间互相体会句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指名学生分享成果。明确:连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颤抖了,说明这场手术难度大,令人紧张。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与以往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我”的表现显得很焦躁、郁郁寡欢。说明这件事比以往要不顺心。(4)师点拨:句子中人物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特点。2.请同学们仿照例句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举例。教师指名回答。例:他一向说话做事大大咧咧,这次居然温柔地安慰起同桌来。三、书写提示1.(课件出示刘湛秋的帆)自由读刘湛秋的散文诗帆,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思考: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3.师生一起明确:(1)标题和作者的位置要写在醒目的位置。(2)段落要分明。(3)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4.学生动动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5.抽一两名优秀学生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欣赏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一)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1.谈话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这其中的优秀代表。(板书课题,简介作者)2.感悟诗意,朗读体会(1)划分节奏读古诗。读准确、通顺,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6.“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名。7.请写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3.品读古诗(1)学习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评议。读完第一句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学习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这一句诗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诗人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万仞高山的衬托下,用“座”显得单薄;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用“片”更显得单薄和孤单。)(3)学习第三、四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征人有怨吗?怨什么?(因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而怨)为什么又何须怨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们保家为国的心声,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二)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释题导入(板书课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诗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故事等。)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古诗。读准确、通顺。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2)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3)师生明确诗句的意思。3.感悟诗境,品读古诗(1)学习第一、二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结合地图,了解黄鹤楼和广陵的方位。(课件播放江南美景)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2)学习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啊望,他在看什么啊?(孤帆)可那是盛世唐朝啊,长江是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多来往的船只。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多么深厚的友谊啊!)“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没有尽。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4.背诵两首古诗,交流积累古诗的方法。教学反思由于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认真落实了“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一学习要素,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与“语句段运用”的内容又是对前面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回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日积月累”增加了一首古诗,时间上比较紧凑。在操作过程中,朗读方面效率低,培养学生想象画面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侗****源)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