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岩土施工组织勘察报告.doc

    • 资源ID:2527029       资源大小:113.7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岩土施工组织勘察报告.doc

    ,.贵州理工学院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单 位: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 指导老师: XXX 课设地点: 贵州理工学院 姓 名: XX 学 号: XXXXXXXXXXX 日 期: 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月20日 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报告编写:项目负责: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 勘察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B1510000005X目 录(一)拟建工程概况1(二)勘察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1(三)勘察目的及任务2(四)勘察等级及方法2(五)完成实物工作量3(六)勘察工作质量评述3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一)地形地貌4(二)地质构造4(三)岩土构成及特征4(四)岩溶4(五)水文地质条件4三、岩土地基参数5(一)土质单元5四、场地岩土工程评价5(一)场地稳定性评价5(二)场地均匀性评价5(三)场地适宜性评价6(五)抗震条件评价6(六)边坡稳定性评价6五、结论及建议6(附图部分)序号 名称 1、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布置平面图 1张2、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柱状图 2张3、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工程地质剖面图 2张 4、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基岩面等高线图 1 张 一、工程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受贵州理工学院委托,我公司承担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的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建筑场地位于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大楼前,交通方便。具体位置见图1。 图1:工程区交通位置图建设用地面积398.16平方米。建筑面积3185.28。 拟建建筑物平面分布、尺寸详见“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平面图”,其相应的高度、结构类型及地下室情况如下: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1#公寓最高层为8层,高24m,无地下室设置。结构类型为砖混砌体结构,拟选用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建筑物详细情况如下表1:表1 建筑物工程特征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长、宽结构类型高度及层次基础形式基础荷载地下室0.00标高1#公寓398.16(31.6m12.6m)砌体H=24m/6桩基础最大轴力荷载(单柱):6000kN无1057.50工程勘察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勘察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三)勘察目的及任务1、勘察目的针对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委托书的任务要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确反映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建筑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A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2、 勘察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本次勘察工作任务如下:1、 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应查明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并判定下卧软弱层的形状及厚度,以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2、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腐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岩层的物理特性及地下水的分析情况。3、 判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判定场地的地震效应及可能存在的砂土层的地震液化效应,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4、 提供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并对基础的施工提供建议。5、 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四)勘察等级及方法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1及条文说明,拟建物设计层数为8层,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质环境已经受到一般破坏,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内存在特殊性岩土,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据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勘察委托任务、拟建物建筑特征、荷载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为采用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调查、工程钻探、钻孔超声波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及成果如下:1、 工程地质调查调查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当地建筑经验,并收集临近场地勘察成果,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本次地表调查工作量约1.0km2。2、钻孔定位测量本次钻孔定位测量由我公司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钻孔平面布置图,通过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拟建物规划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测放,依据的控制点坐标及高程分别为:GPS1号点:X=2946273.63m,Y=358459.11m,H=1256.9m;控制点GPS2号点X=2946229.74m,Y=358394.56m,H=1256.6m;控制点坐标、高程均由委托方提供。点号X(m)Y(m)建筑角点12946246.99358411.08建筑角点22946258.39358441.63以上1#公寓角点坐标均由设计方提供。控制点GPS1、GPS2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图上标注。3、勘探点布置及工程钻探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要求,拟建筑物钻孔根据设计方提供的钻孔位置及数量进行布置,共布置钻孔点6个。 钻探深度: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提供的荷载值、拟采用基础形式,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4.1.18条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第6.2.4条、表6.2.4-2规定考虑,进入中风化基岩,级岩体,桩墩基础勘探深度为3D且不小于5m。条形基础3B且不小于5m,加上本场地基础埋深及考虑桩基的嵌岩等因素,控制性钻孔在一般性钻孔的基础上加深3-5m,若在持力层范围内遇岩溶洞(隙)等,需增加钻孔深度,确保满足以上岩石深度。因基岩面起伏较大,需考虑各柱(桩)位之间的起伏高差,基岩埋藏浅的柱位钻孔深度要作相应的调整。4、钻孔超声波纵波速测试钻孔超声波纵波速测试: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第6.2.7条规定,为划分岩质单元、确定岩体质量等级,评价岩体完整性,对该场地具有代表性的6个勘探钻孔作超声波测试。测点间距0.20m,共计测试283点,测试井段5m,现场测试和资料整理于2016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日结束。试验内容及数据详见附件声波测试报告声波数据表。5、剪切波试验土层剪切波试验:为了建筑场地土和场地类别的划分,现场对ZK1、ZK3、ZK6孔进行了测试,土层剪切波速检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执行,依据其规定综合评价该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软弱土-中软土。试验内容及数据详见附件土层剪切波速度及场地类别评定报告0006、取样与室内试验(1)土样试验:由于杂填土结构松散,未取样而是共采取6件红粘土土样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对试验结果计算分析,提供场地地基土层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见附表土工试验报告。(2)岩样试验: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6.2.9条规定,本次勘察共取采取6件岩石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并通过对试验结果计算分析,提供场地地基岩层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见附表岩样报告。水样试验:本次勘察未取水样。因建筑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基础持力层内无地下水影响,取水实验无工程意义。(五)完成实物工作量勘察施工于2016年12月20日进场,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共完成钻孔施工6个,钻探总进尺100.2米。完成勘探工作量见表2:表2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测绘与搜集资料km21.02定点测量勘探点测量及高程引测点/组日6/13钻探进尺米土层32.8100.2米/6个米岩层67.44室内试验岩石样件6土样件6(六)勘察工作质量评述上述各项勘察工作均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版)的有关规定执行。工程测量:测量工作以建筑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形图为依据,经现场校核,控制点误差均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版)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共完成钻孔施工6个。本次测量方法正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地质测绘: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约1.0km2,使用1:500的大比例尺。观测点的精度符合现行工程地质测绘规程、在图上不超过3mm。主要是调查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当地建筑经验,并收集临近场地勘察成果,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钻探: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钻进过程中严格按钻探操作规定进行,对土层、岩石强风化层及采样段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岩土心采取率达到填土60-65%、硬塑粘土65-70%、基岩强分化层65%、中等风化层80%。取样和试验:本次勘察总计采集岩样6组,岩石试样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采集,采样过程中,对易崩解的泥质岩样及时采用封口胶封包,并装箱保存。对于贵州特殊性土-红黏土,在土层厚度三米以内的地段进行红黏土取样6组,并进行常规的土工试验。试验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操作,试验数据可靠,保证了本次勘察成果客观性及其可信性,能真实地反映本场地岩土工程特征。采样及送样满足有关规定要求。室内资料整理:报告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写,勘察文件图件清晰,文字简明扼要。总之,各项勘察工作均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详细勘察的目的,完成了委托任务,经内业整理的勘察成果质量合格,可供施工设计使用。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 ) 气象、水文1、气象: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7)资料,工程区所在的贵阳城区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3,最冷月1月平均4.9,最热月7月平均24.0,极端最高39.5,极端最低-7.8,年平均降水量1174.7毫米,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风速2.2米/秒,全年以NE风为主,夏季盛行S风,冬季盛行N风,>8级的风日数8天,静风频率为38%,50年一遇风速为23.4m/s(海拔高度为1074.3m),50年一遇风压0.3KN/m2,50年一遇雪压0.2KN/m2;100年一遇风压为0.35KN/m2,100年一遇雪压0.25KN/m2,荷载较大,建议进行预防处理。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日照数为1420.0小时,全年积雪深最大达8cm,年无霜期261天;全年平均雾日数9.1天。降雨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二)地形地貌 1#公寓建筑场地位于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1号贵州理工学院内,交通方便。拟建场地总体西高东低,场地高程为1256.05-1256.90m,高差0.85m。地形较平缓。地貌为低中山残丘缓坡地貌。自然条件下场地及其周围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三)地质构造拟建场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的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出露及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中厚层白云岩。岩层产状较缓,倾向265,倾角13。场区及临近地段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四)岩土构成及特征经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为杂填土、红粘土,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中厚层白云岩。各岩土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杂填土(Qml): 杂色,由块石、粘土、碎石等组成,结构松散,均匀性差,钻探揭露厚0.82.1m。2、第四系残坡积红粘土(Qel+dl): 黄、褐黄色,可塑,结构较致密,土质较均匀,网状裂隙发育。分布于整个场区,钻探揭露厚2.95.4m。3、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 (1) 强风化白云岩:灰白色,碎裂结构,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砂状,覆盖于中风化白云岩以上,下伏于硬塑红粘土以下。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其厚度范围4.39.1m,平均厚度为6.45m。(2)中风化白云岩:灰白色,中厚层,细晶质结构,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见方解石脉充填,岩体较破碎,分布于整个场地,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根据岩样试验数据数理统计(详见后述),中风化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a24.72Mpa,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2.2-1、3.2.2-3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1.3条,场地中风化白云岩属较软岩,场地岩体为较破碎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五)岩溶本阶段勘察共施工钻孔6个,共遇岩溶1个,见洞率16.7%,但基岩面起伏相对高差大于2m小于5m,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第7.1.3条,该地段岩溶中等发育。具体岩溶洞隙位置见下表3:表3 钻 孔 揭 露 岩 溶 现 象 统 计 表序号孔号岩溶形态层顶高程(m)层底高程(m)洞隙垂高(m)顶板岩体厚度(m)充填状态1ZK6溶洞1247.651247.350.30.1流塑状粘土(六)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所处环境类别为类湿润半湿润区,场区内无地表水系。根据场区地下水特征,将场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1)土层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杂填土、红粘土,具有分散分布,无统一水面、水量很小等特点,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季节性特征明显,蒸发及下渗排泄。(2)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白云岩,其含水量中等,含水性不均匀,主要赋存运移于岩石孔、裂隙和溶蚀洞隙内。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蒸发及下渗排泄,季节性特征明显,具有分布和水量极不均匀的特点。勘察期间钻探结束24小时后,实测钻孔内终孔水位,除部分钻孔有残余水外,均为干孔。故可以判断地下水埋藏较深,建议按土层孔隙水进行设防处理。 三、岩土地基参数(一)土质单元由于杂填土结构松散,故未取样。根据现场观察并结合地区经验:杂填土: 软塑红粘土: 硬塑红粘土: 根据所取6件硬塑红粘土样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其物理力学指标见表4: 表4 硬塑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天然含水率 W %45.5-50.151.133333.0296310.05925密 度 Kg/M31.68-1.891.73166670.07884580.0455318比 重 G2.74-2.812.78166670.02483280.0089273饱和度 Sr %95.05-99.6497.821666671.7140410340.0175221天然孔隙比 e1.432-1.5281.47750.0393992390.026666151液 限 Wl %76.6-78.977.8166670.93683870.012039塑 限 Wp %46.3-51.950.252.29499460.0456715塑性指数 Ip %26.5-34.629.453.47030260.1178371液性指数 Il0.01-0.250.120.10119290.843274含水比 aw0.59-0.690.65666670.03559030.0541984内摩擦角(度)8.3-10.39.0666670.7339390.0809498.460727凝聚力C KPa41.2-45.443.5833331.59927070.036694542.262976压缩系数a1-20.29-0.410.34166670.04833910.1414802压缩模量Es6.05-8.437.11833330.14148020.1216269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根据表4试验统计结果查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表A.0.3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230KPa。(二)岩质单元场区内岩层为白云岩,共采取6件中风化白云岩做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统计成果见表4:表5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岩石单元指标统计数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中风化白云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624.56-26.3525.26 0.6491430250.0256950660.97878616524.72740116确定场地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下: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2.4条,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公式计算:farfrk=0.1224.72=2.966MPa=2966Kpa。其中,r是折减系数,取0.12。frk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表5试验统计结果得到。四、场地岩土工程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据勘察可知,拟建场地地形较平缓。地貌为低中山残丘缓坡地貌,自然状态下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拟建场区无活动性断层通过。地层岩性比较稳定,未见地下埋藏物,场地及周边无边坡稳定性问题,故整个拟建场地地层比较稳定。(二)场地均匀性评价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在同一地貌单元上,持力层底面坡度小于10%,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小于0.05b。所以本场地属于均匀地基。(三)场地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覆盖层为杂填土和硬塑状红粘土,承载力较低。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白云岩,中风化白云岩分布连续稳定,承载力高,但在ZK6存在岩溶问题。根据岩面起伏形态和溶蚀洞隙的分布高程确定恰当的基础砌置深度以后,基底应力范围内无软弱夹层和临空面的存在。场地适宜于建筑。(四)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基岩层岩性为碳酸盐类白云岩,无断层破碎带、湿陷性土、液化土、土洞、不良人工洞穴存在,但存在岩溶问题,溶沟、溶槽、溶洞在水平方向上的展布较小,以垂直发育为主。溶洞经过地基处理后对地基的稳定性无影响。地基稳定。(五)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场地覆盖层土主要为杂填土及其下的红粘土,下伏基岩为白云岩, 本次钻孔揭露对ZK1、ZK3、ZK6三个钻孔进行剪切波测试,覆盖平均厚度为5.633m,小于8m,据土层剪切波波速检测得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和土的等效剪切波速150m/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确定场地土类型属软弱土-中软土,4.1.6表判定场地类别的划分规定,综合评价该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特征周期0.35s。拟建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六)边坡稳定性评价本次勘察期间,场地及其附近已进行平场处理,地形总体平缓,场地高程为1256.05m1256.90m,地形高差在0.85m范围,场地内不存在基坑边坡。(七)地基基础评价7.1持力层及基础方案的选择建议以中风化白云岩作基础持力层,用桩基础与独立柱基相结合的基础形式。基岩埋置深度小于3.0m的采用独立柱基,基岩埋置深度大于3.0m的采用桩基础。桩基础嵌岩深度不小于0.5m,溶洞、裂隙发育部位,基础须揭穿溶洞、裂隙,置于稳定的底板岩层上。对于溶洞较小且溶洞顶板满足8.0m完整基岩的柱位,可考虑不揭穿溶洞,但在基坑开挖完成以后需对本柱位做施工勘察。周围基岩面起伏较大的柱位,基础埋深适当加大,避免基底应力范围内有临空面存在。7.2 地基基础稳定性评价场地平面范围内的红粘土不满足作为基础的持力层的设计要求,故选择中风化白云岩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该白云岩岩性致密,岩体连续,虽受风化作用及构造活动影响节理较发育,但或呈闭合状,或已为方解石胶结,地基强度高,不产生沉降。虽局部发育溶蚀裂隙,岩溶发育对地基稳定性影响不大,易处理,处理后对拟建物安全使用无影响。在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应深入到中风化白云岩的0.5-1.0 m内,满足设计要求。7.3 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基础施工时应合理使用地勘资料,加强验槽,切忌盲目开挖。地基开挖至持力层后须按地方规范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规定补充相应的钻孔或采用钎探对持力层进行查验。因场地处于岩溶地区,通常情况下岩溶发育规律较复杂,施工时可能地质条件与本勘察报告产生一定差异,施工中若遇特殊地质现象,请及时通知我公司和有关单位到现场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五、结论及建议1、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2、场地及外围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场地内无断层通过,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良好,环境地质条件良好,宜于建筑。3、场地红粘土fak230KPa,Ck42.26KPa;k8.4;Es7.11(Mpa),中风化白云岩承载力特征值fa2966KPa。4、建议桩基础以中风化石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桩基础嵌岩深度不宜小于0.5m,个别基础由于受附近基底标高影响,基础埋深需要加深。5、若在雨季施工,基础施工时应做好基坑抽排水工作。6、基础开挖时严格按照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6.5及7.5岩溶地基岩土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监测、检测。7、按照相关规范,建议对所有桩基础进行桩基检测,以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8、施工阶段应加强地基检验和监测方面的工作,按照信息化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基槽开挖过程中若遇有地基方面的问题,望及时与我公司联系协商解决。基槽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注意事项

    本文(岩土施工组织勘察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