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浅谈教师惩戒权(2).ppt

    • 资源ID:26679923       资源大小:177.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教师惩戒权(2).ppt

    教师惩戒权的合理使用教师惩戒权的合理使用与依法执教与依法执教井冈山大学 教育学院傅才文故事一:无知无畏的教育是失败的故事一:无知无畏的教育是失败的 l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不是为了出售,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还是不听?”说带他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望,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当时形成了一个僵局,最后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从楼上下来,问明原由,轻轻地走到孩子身边,附耳说了一句话,孩子像触电一样,连忙下来,牵着母亲的手仓皇离去。事后有人问专家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专家说:“我说的是你要是不下马,我打碎你的脑壳!”专家不愧是专家,所实行的方法的确是立竿见影。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惩戒是必要的 。实例二:实例二:l澳大利亚一家私立学校读书,该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早晨几点起床,一定要把被子都叠好,然后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三次没有叠好被子,周六就会没有假放,要到农场劳动去。这就是一种惩戒,不要以为惩戒就是打 。实例三:英国学校及教师体罚学生实例三:英国学校及教师体罚学生8点要求点要求 l1.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2.必须备有惩罚记录簿,列明体罚原因及处理过程,经过校长签署核准许可,并接受查验;3.实习教师、代课教师、临时聘用教师等均不得施行体罚,至少具有三年以上教师资格者才能实行体罚;4.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5.绝对禁止在班上或众人面前施行体罚;6.施用打手心的体罚,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7.女学生只限于打手心,而且只能由女教师来执行,如果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8.对患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必须事先获得医护人员许可才能实行体罚。 一一.教师具有惩戒权教师具有惩戒权l含义:是教师依法对学生的不合范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其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教育权力。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力,这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之一。(教育教学,评定学生,自我进修等权利一样)依据一:法理依据依据一:法理依据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中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 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l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指导权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处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惩戒权教师惩戒权的肯定。l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明确提出“禁止体罚学生”,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又将其扩充为“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些法律明文禁止体罚,但并未否定教师拥有惩戒权。依据二:教育目的实现的需要依据二:教育目的实现的需要l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全面发展,使其由自然人逐渐发展为社会人。这一社会化过程非常复杂而持久。 l一群个性各异、生动活泼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既需要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又需要纪律、制度的严格约束。 l需要依靠个人的素养、威信,还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秩序和组织管理形式作保证。因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有个别学生不仅无理想、不愿学习,而且经常违犯校纪校规,损害其他同学的受教育权。个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社会有权力要求其接受教育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一些学生只知享受权利却不愿履行义务,这从客观上就要求教师合理使用惩戒权。 依据三:教育制度化的需要依据三:教育制度化的需要l学校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目标和严格等级制度的准科层组织,班级成为制度化教育结构中的典范范例 。l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教育活动过程的实现。这自然就需赋予学校、教师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的权力:对于学生违犯规章制度、有损集体利益、有碍顺利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实施惩戒。 依据四:社会现实的要求依据四:社会现实的要求l2002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组“关于惩戒认同度”的调查数据或许能够说明这一问题。参与调查的教师总数为198人,学生总数为204人,家长总数为145人,其调查结果为 :l 教师组: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的,占91%; 认为惩戒很难把握,占2%;认为惩戒就是体罚的,占7% l学生组: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占83%;认为惩戒很难把握,占54%; 认为惩戒就是体罚,占30%l家长组: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占65%;认为惩戒很难把握,占82%; 认为惩戒就是体罚,占35%。 二二.惩戒与体罚的区别惩戒与体罚的区别l其一,从目的上看,惩戒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悔过自新,从而“不愿”犯错;体罚则侧重于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不敢”犯错。l其二,从程度上看,惩戒是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的职业权利之一;而体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l其三,从手段上看,虽然二者都是通过施罚使学生身心感到痛苦来达到最终的目的,但痛苦的内涵不同 (内与外)l其四,从效果上看,惩戒能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掉错误,且能增进师生感情;而体罚虽然也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但学生完全是被动,学生往往还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违规行为。 体罚的种类:体罚的种类:l1.打手心,打臀部,打耳光.2. 维持固定姿势:罚站,半蹲,罚跪.3. 激烈运动:罚跑,交互蹲跳,伏地挺身.4. 过度从事特定行为:过度劳动服务,过度罚抄课文.l5. 不当限制:不准上厕所,不准吃饭.6. 其他:嘴贴胶带,嘴咬粉笔,罚吃过量食物,挂牌子,脱衣服,剃光头,在脸上画图写 字,对日抗战(罚站太阳下) 惩罚的方式:惩罚的方式:l1. 学生法庭 l2. 建立一套学校风格的常规制度 l3. 由学生开会决定处罚的内容及正当程序,经由家长会及教师会同意,或许 能让惩戒成为成人所期待的有效管教l世界上最高明的惩罚(故事)l魏书生惩罚学生的借鉴三:科学适度行使惩戒权三:科学适度行使惩戒权l(一)明确教育惩戒对象的特点 l虽然教育惩戒是教师的一种权力,是教师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它决非是教师首选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只有在认真全面地分析越轨行为的情况下,才可酌情使用。 (1)学生的越轨行为必须是违反了符合正当学生的越轨行为必须是违反了符合正当价值要求和合理社会规范取向的校纪班规价值要求和合理社会规范取向的校纪班规 l 这就要求学校和班级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必须考虑其合法、合理、合情,教师对学生的惩戒亦必须做到合法、公正,切不可想当然。 (2)学生的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学生的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l并不是说学生只要一犯错误,就一定要对学生实施惩处。对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要分析学生违规行为产生的后果、造成的影响及其程度,再决定惩处的方式和程度 (3)学生的越轨行为必须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学生的越轨行为必须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l学生的违规行为可分为故意违规和无意违规两种。教师在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时,必须考虑其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学生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就要施以比无意违规更为严厉的惩处。 (二)教师使用惩戒权应遵循的原则(二)教师使用惩戒权应遵循的原则 l(1)惩处必须合法 l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权利,滥用自己的权力,以致侵犯学生的权利。比如:语言暴力,侵犯的是学生的人格权和名誉权:行为暴力,侵犯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开除学生,侵犯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干预过度,则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乱收费、乱摊派、随便没收学生的东西,则侵犯学生的财产权;等等 (2)惩处必须要有教育性惩处必须要有教育性 l惩戒的目的不在于“惩”,而在于“戒”,“惩”只是“戒”的手段,即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l由于学生年幼、经验不足、心理水平低下、认知能力缺失等原因,他们有时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处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反省自己的错误,使之在受到惩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 (3)惩处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惩处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l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惩处与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是矛盾的,而是辨证统一的。 l马卡连柯曾说过,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 。l在马卡连柯的学生“公社”里,只有取得社员资格的人才能接受诸如禁闭这样的惩处。当公社社员违背了某项纪律而被关进禁闭教室时,他不但没感到自尊受到损害,反而认为自己作为公社集体集体光荣的一员居然违犯纪律,简直太不应该了。 (4)惩处必须公正、合情、合理惩处必须公正、合情、合理 l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处时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把工作、生活中的不悦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也容易受到权威性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以致惩处失去公正性;或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依据自己以前对学生的印象加以判断,致使惩处不合情理 。(也要注意个体差异)教育的本质是爱心教育的本质是爱心l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用爱心关照着游客,不一会儿,游客“感动”得自动脱下斗篷到树阴下乘凉。 (伊索寓言 )l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有效,教育的本质是要有一颗爱心。l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儿童。l敬请批评指正!敬请批评指正!l祝你们成为出色的班主任!祝你们成为出色的班主任!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教师惩戒权(2).ppt)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