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重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 资源ID:2951130       资源大小:71.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七)、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六、重庆一中5月月考试题、重庆一中期中考试、重庆市名校联盟 “二诊”模拟(A)、重庆市名校联盟 “二诊”模拟(B)、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4月联考、巴蜀中学暨西南名校2020年“3+3+3”一诊)语文试卷汇编而成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织妇叹宋戴复古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二句以“夏”与"春”字对举,以“重”与“复”字相照应,突出了织妇之勤。B.三四句道出了织妇的处境。绢丝未成,就想着用它们去缴纳赋税和赎回典当之物。C.五六句与宋代张俞蚕妇中的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七言律诗以织妇口吻,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通篇饱含强烈慨叹,感人肺腑。15.本诗题为“织妇叹”。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叹"的含意。(6 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在仔细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人“叹”的含义。【解答】(1)D“通篇饱含强烈慨叹”有误,应是层层递进,逐步表达出织妇的感叹之情。(2)诗人首先感叹了织妇命运的悲苦。从春到夏,妇女都在为养蚕而忙碌着,而到头来自己没有穿上用蚕丝做的衣裳,仍旧穿着粗布的衣服。“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绢尚未织成就准备拿去交纳给官府,丝还没有下车就要把它拿去赎回典当的东西。为了生活,女子在养蚕未成之前已经典当了东西,可见生活负担的沉重;“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这里说道有布衣穿已经算可以了,只怕今年连布衣也穿不上。诗人在这里层层铺叙了女子的悲惨命运,最后这句“今年无麻愁杀我”更是其悲惨命运的缩影。诗人感叹了社会的不公。织妇勤劳能干,一整年都在忙碌,但是到头来甚至连最劣质的粗布衣服都穿不上,而她织的是美丽的丝质衣服,却不能穿上,在对比中突出了其命运的悲惨,社会的不公。答案:(1)D(2)感叹织妇命运的悲苦。织妇的悲叹,不在“输官”、不在“赎典”,也不在“布衣仍布裳”,只在“今年无麻”的情况下,才发出“愁杀我”的喟叹,逐层铺垫,深刻表现出织妇连最低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悲苦境遇。感叹社会的不公。织妇一年到头“为蚕忙”,织的是绫罗锦绣,穿的却是“布衣仍布裳”,对比中表现出社会的不公。(或:“输官”“赎典”句,暗示了官府租税和高利盘剥是导致百姓贫苦的社会根源,拓宽了“叹”的内容,寄予了诗人的深切同情。白话译文:春天织妇养蚕剥茧抽丝又织成绢,夏季再次养蚕剥茧织绢。绢尚未织成就打算拿去向官府交纳,丝还没有下车就考虑拿它去赎回典当的东西。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自己却穿着布衣裳。有布衣穿的时候还算可以,但今年无麻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诗歌赏析: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劳动者的劳而无获的凄苦处境,揭露了统治阶级盘剥的苛酷。首两句写蚕妇长年无休的辛劳,一“复”字一“重”字,揭示了蚕妇由春至夏的艰辛劳碌。三四句接着写统治者盘剥的沉重,一“拟”字一“图”字活画出织妇面对沉重生活负担时的无奈、痛苦情绪。后四句写蚕妇处境,整日养蚕织丝,自己仍是布衣布裳,而现今连穿麻衣都成问题,其遭遇的悲惨,社会的黑暗不公写得入木三分。 此诗之“叹”重点不在织妇的贫寒,而在其长年辛劳却无衣蔽体的荒谬,即统治者盘剥的沉重,社会的黑暗不公,作品对百姓的同情正建立在对统治者的抨击、对社会的指斥之上,因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卢照邻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篇用“顾步”一词赋予春天以人格化特征。三春将尽,却又徘徊不忍离去。 B诗人将蝶、竹、花刻画得精灵可爱,这些山村常见之物照应了诗题“春晚山庄”。 C“独坐一园春”既写春色满园,又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是乐景衬衷情的手法。 D黄莺不在乎树木高低,自由地鸣唱,游鱼不惧怕垂钓之人,尽情嬉戏,尽显生机。15.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4(3分)C 【解析】“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是乐景衬哀情的手法”错,“独坐一园春”独自占有一园春色,不能传达孤独寂寞的哀情。15(6分)同:两首诗都刻画了春日山庄生机勃勃、逍遥自在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各得其所的喜爱之情。(2分)异:第一首诗,诗人面对自然美景,多愁善感,发出了“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的感慨。“当了”一词写出了诗人欲以“诗酒”终了一生的感伤与失落。(2分)第二首诗,诗人观山赏水,抚曲尽情,频频举杯,畅饮为乐,“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写出诗人流连忘返之意。(2分)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杨先辈登第还家欧阳修解榻方欣待俊英,挂帆千里忽南征。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用典,表达出作者对杨君才华的欣赏。作者热情接待,而杨君却归家心切。B.杨君及第,家中父母亦倍感荣幸。二者相互映衬,既写还乡之乐又写献寿之荣。C.尾联写作者既理解杨君急切的归意,又劝杨君要不忘朋友情谊,莫惜停船倾酒。D.全诗有不舍,有感伤,有欣赏,有羡慕,有理解,有劝留,多种情感真实交互。15全诗以写惜别为主,而颈联却着意写景,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4(3分)B 【解析】“家中父母亦倍感荣幸”错,应该是杨君荣幸;“映衬”亦错。15(6分)天寒浪高,也不能阻挡杨君归路,说明杨君归家心切。风吹淮水,白浪汹涌,喻指杨君科场高中,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情景相生,手法灵活,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每点2分)重庆一中5月月考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415题。当窗织 王建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三、四两句写出织妇因为忙于给富人家织布,无力照顾近在咫尺的公婆的无奈。B. 五、六两句写天气寒冷不能自如操作,蚕丝易断难接,织妇为此异常烦恼焦躁。C. “两日”句写织妇织布速度快,两天就能织成一匹半,着力突显其技艺不凡。D. 此诗语言浅近而寓意深远,表达作者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慨与对劳动者的同情。15. 本诗为新乐府名篇,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为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6分)14.C 曲解文意,注意“催”字,诗句着力表现的是织妇被急切地催逼。15. (1)反复。开头“叹息复叹息”反复咏叹,强化情感色彩,为全诗奠定了低沉伤感的基调。(2)起兴。开头二句托物起兴,以“园中有枣行人食”发端,引出下文表达织妇劳动果实为富人占有的现实,表达婉转别致。(3)细节描写。选取水寒手僵丝涩易断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表现织妇天寒时节依然不得停歇的劳苦,令人倍加同情。(4)典型意象。“草虫促促机下啼”,选取蟋蟀促织的意象,艺术化地表现贫家女赶织布匹的辛劳。(5)心理刻画。重视对诗歌主人公进行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真切可感。前有“续来续去心肠烂”,直接表现天寒丝断难接的焦愁烦乱;结尾两句表现织妇羡慕青楼倡女十个指头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表现出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6)对比。织妇与青楼娼女生活境遇的鲜明对比,前者劳苦织作却无衣可穿,“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上缴官府后剩下的零碎布料还不够给婆婆和自己做衣服,后者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强调突出了社会的不公。(7)第一人称。以织妇自述口吻,叙说其劳动的艰辛、痛苦和生活的贫困,显得真实可感,富有艺术感染力。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重庆一中期中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原创)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六月十七日昼寝黄庭坚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州白鸟双。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14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结构谨严,承转有序,在字里行间表达了鲜明而强烈的感情。B“僵卧孤村”写诗人无所作为的处境;“不自哀”更进一层,写无人同情自己,更显凄凉。C“席帽乌靴”,在诗中代指不自由的官宦生活,与下句“沧州白鸟”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D两首诗都写到了梦,这两个梦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突出反映,又与客观的环境有关。15两首诗最后两句都写到了“风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多后结合诗句意思,把握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进而准确答出表达技巧的种类。【解答】(1)B“写无人同情自己,更显凄凉”错误,选项对“不自哀”理解有误,它 意思是并不哀叹自己,与前四字构成转折,同时引出“尚思”一句。故选B。(2)第一首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这是实写风雨。结合后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可知作者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未能上阵杀敌的伤悲。第二首诗中,“梦成风雨浪翻江”的意思是到了梦中,却置身在风雨吹打着的江边,欣赏着滔天巨浪。这是虚写风雨。此句呼应第二句“想见沧江白鸟双”,寄托的是作者希望归隐的心情。答案:(1)B(2)虚实不同。第一首诗中“风雨”是实写,诗人夜听风雨,梦到了铁马冰河的征战情景。而第二首是虚,午睡时听到马吃草的声音,于是梦到了风雨翻江的情景。情感不同。陆诗“风雨”表达作者对不能报国的忧愤;而黄诗则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话译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六月十七日昼寝我戴着席帽穿着朝靴混迹在京城,一心只向往回到家乡的渺渺水滨,伴随着白鸟双双。午间就枕,倾听着户外马儿咀嚼干草的声响;到了梦中,却置身在风雨吹打着的江边,欣赏着滔天巨浪。诗歌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六月十七日昼寝诗一、二句写现实生活,说自己穿着朝服在京城度日,感到局促不安,因而向往昔日乡村生活的自由自在。诗平平而叙,把现状作了客观的描述,以“想见”二字表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比很鲜明。席帽乌靴,在诗人的作品中往往是作为羁绊自由生活的象征,沧洲白鸟也一直是作为隐逸生活的代表。诗特地把这两个生活画面拈出来进行对比,以“想见”二字作为感情的维系线,强烈地反映诗人渴望脱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三、四句,写由马龁干草的声音引发出梦境。黄庭坚精于佛典,楞严经说:“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诗在这里就是化用了这个典故,说睡午觉时,听到马咬干草声,在睡梦中仿佛处身在江边,耳中是风雨浪涛声。梦境是人思想的反映,梦中在江边听风听雨,正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是以实例对前两句作延伸与证明。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晁君诚有“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龁残”句,黄庭坚见了很赞赏。后来黄庭坚作了“马龁枯萁”二句,非常高兴,认为很工整,举以示人。由此推论,黄庭坚这二句诗是有所本、有所意而作,未必真的有“梦成风雨浪翻江”事,黄庭坚也许是以梦说真,呼应第二句“想见沧江白鸟双”,寄托归隐的心情。然而,诗无达诂,细读此诗,又会使人产生怀疑,黄庭坚向往回到“沧江白鸟双”的恬静世界中去,何以会梦见风雨大浪呢?因此,末句又可理解为诗人以风雨急浪喻官场的险恶,与首句遥相呼应。 黄庭坚的诗喜欢拗折出奇,因此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说他的诗常有“矜持虚憍”的弊病。这首诗虽然也有追求奇峭的倾向,因为与自己的心情密相吻合,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虽奇而切,不觉得生造凑韵。【点评】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重庆市名校联盟 “二诊”模拟(A)(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橙子辅.导诗,完成1415题。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地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先注意审题,对于第一问注意抓住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把这些意象组合成一幅图景;对于第二问要注意体会与之相应的情感和意图,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着手分析。【解答】(14)C“壮志难酬”说法错误,诗歌塑造的是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但无“壮志难酬”之意。故选C。(15)对于第一问注意抓住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首先明确第二联的意象有:云、薄暮、雪、风。云用了一个“乱”字来形容,雪是急雪,风用了“舞”、回(回旋)来形容,综合以上分析,颔联描绘的是黄昏时候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对于用意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来把握。内容上联系全诗(“野哭多新鬼”等)、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作者等可以知道作者借哀景抒哀情,这样的景越发衬托出作者战乱中的悲凉,同时也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结构上,雪景的描绘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这一句情景交融,也为下文写个人感遇写对战事时局的忧虑做了铺垫。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答案:(14)C(15)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译文: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赏析:此诗一二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三、四句中“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五、六句中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写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多少柴火,剩下来的是勉强照红的余火。这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炉中只存余热的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七、八句中,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756年)至二载(757年),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重庆市名校联盟 “二诊”模拟(B)(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橙子辅.导诗,完成1415题。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注释)选自诗经国风。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指丈夫。朅(qi):英武高大。桀:同“杰”。殳(sh):古兵器。杲(go):明亮的样子。谖(xun)草:萱草,忘忧草。痗(mi):忧思成病。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兮与采薇都与战争有关,而写作角度不同。伯兮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而采薇则从战士的角度来写。B伯兮的第一章通过“朅”“桀”“为王前驱”等内容,赞扬了“伯”的形象、才华与地位,表达了女子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之情。C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所用手法完全相同。D诗歌紧扣一个“思”字,边叙事,边抒情,塑造了一个温婉的女性形象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但并没有过于激烈的怨愤。15伯兮的第二三章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表达女子的思念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概括。(6分)14C15全诗采用赋法,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表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第二章:绘肖像(用比喻)因思夫而无心梳妆。第三章:写心理(作类比)盼夫像盼雨般难,因思夫而头痛。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4月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注】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双旌,镇帅的代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16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解答】(1)D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2)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答案:(1)D(2)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点评】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巴蜀中学暨西南名校2020年“3+3+3”一诊试卷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海棠郑谷春凤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销得:值得之意。梁广:画家,善画海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春风着意勾染过的海棠花让人怎么都看不够,连蝴蝶都对其恋恋不舍,值得携酒对赏、赋诗称赞。B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风姿神采,着意刻画,表现出了花的形态和神韵,极具诗情画意。C诗人咏叹含苞欲放的海棠就像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虽“不着一字”,但“尽得风流”。D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海棠的魅力,语言清新自然,词意婉约细腻,不愧是咏海棠的佳作。(2)李清照代表词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海棠与郑谷笔下的海棠有什么不同?5、【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词中作者借意象传达感情的不同。要结合诗词中展现海棠形象的关键句子,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最能传情大意的字词进行分析。【解答】(1)C分析有误。诗人并不是把海棠比作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而是从侧面体现了海棠的美。(2)李清照写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一个关键词“应是”,所以词人笔下的海棠形象是想象的、揣测的。她料想海棠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应该已经凋零败落了,应该是残红遍地,一片狼藉了,“绿”与“红”色彩对比较为鲜明,这几句词流露出词人的伤春惜春之情以及面对花儿凋谢而生出的年华已逝的感伤。郑谷笔下的海棠是实写。经春雨洗礼的海棠,含苞待放时更是妩媚多姿,不仅让诗人流连忘返,甚至蝴蝶也久久不愿离去,诗人艳羡蝴蝶可以栖息在花枝上。表达了对海棠的赞美,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答案:(1)C(2)如梦令中的海棠是诗人想象的海棠。作者并未目睹海棠之貌,但她推测海棠因为一夜的风吹雨打而凋零败落,所以残红狼藉,叶肥花瘦,色彩对比鲜明。这海棠寄寓了诗人惜花伤春的心情以及对青春年华消逝的感慨,流露出了她内心的苦闷。郑谷笔下的海棠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海棠。诗歌中的海棠在春雨的浸润下,花色光洁秾丽,鲜妍欲滴,显得娇娆妩媚,使诗人流连忘返,使蝴蝶恋恋不舍。海棠受到诗人的赞美和倾慕,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译文:春风饱含情意吹匀了海棠的花色,美丽的样子让人禁不住拿着酒杯赋诗;艳丽的模样正适合雨后的时节,含苞待放的时候也最是妖娆多姿;不要愁着海棠在窗边懒着未全开,就像梁广的画最妙的一笔在更后的后面;一整日喝酒赋诗还是看不足,羡慕蝴蝶睡在花枝上。赏析:在大自然的百花园里,海棠花素以娇美著称。春风仿佛着意吹来一种特别鲜艳的颜色染红她,打扮她。难怪惹得诗人郑谷为之销魂,禁不住要携酒对赏,赋诗称赞了。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点评】读懂诗歌的技巧(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为本站会员(黄****学)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