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0届高三化学六月强化冲刺精练——氧化还原反应.docx

    • 资源ID:2990551       资源大小:582.8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高三化学六月强化冲刺精练——氧化还原反应.docx

    2020届高三化学六月强化冲刺精练氧化还原反应选择突破1. 四氧化钌(RuO4)是金黄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和Ru3+.酸性介质中固体Na2RuO4与NaClO溶液或NaClO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Ru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NaClO3与Na2RuO4物质的量之比1:3,则还原产物为Cl2B. Ru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11.2LCl2转移电子数为NAC. 酸性介质中氧化性:RuO4>ClO3>Cl2D. 在稀硫酸环境中,Na2RuO4与NaClO反应制备RuO4的化学方程式为Na2RuO4+NaClO+H2SO4=RuO4+Na2SO4+NaCl+H2O2.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中含有1%3%的CO和0.02%0.04%的NO,在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可消除CO和NO两种有害气体,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在反应过程中CO可被O2氧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害气体消除B. O2浓度越大催化除杂效果越好C. 催化反应的速率由氧化吸附过程决定D. 总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3. 工业上可用铁盐溶液溶解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发生如下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过程I每溶解120gFeS2,理论上消耗6molFe3+B. 过程每生成1molSO42转移8moleC. 总反应为FeS2+14Fe3+8H2O=2SO42+15Fe2+16H+D. 反应过程中鼓入大量的空气有利于反应的进行4. 化学反应中绚丽的颜色变化往往展现了化学的神奇,体现了化学之美。下列变化中的a、b、c、d可以是混合物,关于物质类别或者反应类型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变化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变化得到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盐C. 物质c中一定不能含有铁红或磁性氧化铁D. 物质d可能是某有机物的水溶液5. 已知氧化性:Cl2>IO3>Fe3+>I2,则对实验结果分析或预测正确的是()A. 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入少量白醋和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可能是IO3B. 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后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色,说明不可能是IC. 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一定有Fe3+生成D. FeCl2溶液中滴加足量碘水和KSCN溶液,溶液一定变红色6. 亚砷酸(H3AsO3)与氯化亚锡(SnCl2)在浓盐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62+6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M为H2OB. 还原性:Sn2+>AsC. SnCl62是氧化反应的产物D. 每生成1.5molSnCl62,H3AsO3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7. 向浓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三种固体,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对比实验和可知还原性:Br>ClB. 对比实验和可知氧化性:Br2>SO2C. 对比实验和可知酸性:H2SO4>HCl>H2SO3D. 由实验可知浓硫酸具有强酸性、难挥发性、氧化性、脱水性8. 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 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先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Ksp(AgI)B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证明氧化性:H2O2>Fe3+C常温下,用 pH计测定 0.1molL1NaA溶液的 pH小于 0.1molL1Na2CO3溶液的 pH能证明酸性:HA>H2CO3D取 ag铝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测其体积为 VL(标准状况下)测定铝箔中Al2O3含量A. AB. BC. CD. D9. 在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2Cu2+4I=2CuI(白色)+I2反应:2Cu2+2Cl+2I=2CuCl+(白色)+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每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4mol电子C. CuI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可能只有CuO、NaI和H2OD. 滴KI溶液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苯能更好地观察白色沉淀10.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过程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C. 基于LDH合成NH3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 该过程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O2则转移0.4mol电子11.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实验步骤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实验现象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A. 实验、中均涉及Fe3+被还原B. 对比实验、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的阴离子种类有关C. 向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D. 实验、中加入蒸馏水后cCu2+相同12. 磷化氢气体(PH3)是一种强烈的储粮害虫杀虫剂,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空气中磷化氢气体达到2PPM以上时就会造成人畜中毒。氧硫化碳(COS)可替代磷化氢而被用作熏蒸剂。氧硫化碳水解及部分应用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M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如图是反应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Na2S初始含量为3m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氢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A族B. 反应中生成S2O32的离子方程式为C. 由图像分析可知,a点时M溶液中除S2O32外,无其他含硫微粒D. 24CuSO4+11PH3+12H2O=8Cu3P+3H3PO4+24H2SO4,当吸收2.2molPH3时转移4.8mol电子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试剂X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离子组试剂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K+、Na+、HCO3、AlO2少量HClH2O+H+AlO2=Al(OH)3B.NH4+、Fe2+、Br、SO42少量H2SFe2+H2S=FeS+2H+C.ClO、Na+、Ca2+、NO3少量CO2CO2+Ca2+H2O+2ClO=CaCO3+2HClOD.I、Cl、Na+、SO32少量稀硝酸6I+2NO3+8H+=2NO+4H2O+3I2A. AB. BC. CD. D14. 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 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 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D. O2是氧化剂,S2O32与Fe2+是还原剂1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O2、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B.验证I还原性强于Cl向NaI溶液中依次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C.配置0.1mol/L的FeCl3溶液称取16.25gFeCl3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D.制备纯净的SO2向Na2SO3中加入浓硝酸,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A. AB. BC. CD. D16.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的还原性强于ClB.相同条件下,分别向20mL0.1molL1KMnO4溶液和20mL0.5molL1KMnO4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和体积的草酸溶液(过量),0.5molL1的KMnO4溶液紫色褪色的时间更短(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无影响)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蓝色褪去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D.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A. AB. BC. CD. D17. 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Ca(OH)2B. X可以是过量的空气C.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和N2D.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4+5NO2+4H+=6NO+4H2O18. 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 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3D. 在钢管表面镀锌可减缓钢管的腐蚀19. 某学习小组,探究不同pH废水中铬元素去除率,设计实验原理如下,在几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0mLpH不同的含铬废水(Cr2O72的浓度相同),再加入质量相同的FeSO4,测得废水中六价铬(Cr2O72)的含量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原理为Fe2+Cr2O72+H+Fe3+Cr3+H2O(未配平)。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pH=2的酸性废水中,则上述方程式配平后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B. 根据本实验原理,也可用铁作阳极,电解酸性含铬废水,而除去铬(Cr2O72)C. pH大于7时,随着pH的增大,铬去除率越来越高D. 氧化性:Cr2O72>Fe3+20. 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的总反应为:B. 该过程中BMO+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C. 和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等21. 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mg/m3.银一菲洛嗪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其原理为:Ag2O将甲醛氧化为CO2;产生的Ag与酸化的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FeSO4;FeSO4与菲洛嗪(一种有机钠盐)形成有色配合物,一定波长下其吸光度与Fe2+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下列关于ac的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2Ag2O=CO2+4Ag+H2Ob.理论上吸收的HCHO与消耗的Fe3+的物质的量比为1:4c.取1m3空气,经上述实验后共得到Fe2+1.12mg,室内甲醛含量达标A. a正确,b、c错误B. a、b正确,c错误C. b、c正确,a错误D. 全部正确22. 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所采取的措施。疫情防控中要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lO2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为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浓盐酸B. 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H4+6e+3Cl=NCl3+4H+C. 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 当有0.3mol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时,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1.12LNH323. 如图为硼氢化钠(NaBH4)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获取氢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中,生成BH3分子B. 步骤中,H2O作氧化剂C. 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和表面积,可以控制氢气的产生速率D. 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24. 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过硫酸根离子如下图所示)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制模型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KspFe(OH)3=2.710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下,中间产物Fe(OH)3溶于水所得饱和溶液中c(Fe3+)为2.71018molL1B. 若56gFe参加反应,共有NA个S2O28被还原C. 1mol过硫酸钠(Na2S2O8)含2NA个过氧键D. pH越小,越有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25. 某小组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资料:i.MnO4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ii.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实验可知,Na2S被还原B. 取实验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SO42,得出S2被氧化成SO42C. 实验中反应离子方程式:2MnO4+3Mn2+2H2O=5MnO2+4H+D. 实验中反应结束后溶液呈淡黄色,有MnO2生成26. 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CuCl2。已知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步骤2:在制得的CuCl2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M、N分别为Fe2+、Fe3+B. a、b、c之间的关系式为:2a=b+cC. 步骤1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CuO是为了除去Fe3+D. 若制备1mol的CuCl2,理论上消耗标况下11.2LO227. 科学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可形成“暖冰”。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将酸性KMnO4溶液换成FeCl3溶液,烧杯中溶液颜色无变化,但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B. “暖冰”密度比水大,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C. 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D. 在上述变化中,KMnO4作氧化剂,FeCl3作催化剂28. 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利用双催化剂Cu和Cu2O,在水溶液中用H将CO2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氧化反应实现的B. 该催化反应过程中涉及了化学键的形成及断裂C. 有可能通过调节控制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D. 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29. 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右移动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 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30. 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度(NaOH溶液的滴加速度恒定)来滴定该浓氯水,使用离子浓度测定仪测量有关离子浓度的变化。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的ClO、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实践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OH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B. a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3)c(OH)C. b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D. t2t4,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发生歧化反应:2ClOClClO3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酸性介质中固体Na2RuO4与NaClO溶液或NaClO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RuO4,则该反应中Na2RuO4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剂,转移电子数=3(86)=6,NaClO3被还原,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每个氯原子转移电子数=61=6,所以还原产物为Cl,故A错误;B.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故B错误;C.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酸性介质中固体Na2RuO4与NaClO溶液或NaClO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RuO4,则氧化性:ClO3>RuO4,四氧化钌(Ru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和Ru3+,氧化性RuO4>Cl2,所以氧化性ClO3>RuO4>Cl2,故C错误;D.在稀硫酸环境中,Na2RuO4与NaClO反应制备RuO4时二者反应还生成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RuO4+NaClO+H2SO4=RuO4+Na2SO4+NaCl+H2O,故D正确;故选:D。A.酸性介质中固体Na2RuO4与NaClO溶液或NaClO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RuO4,则该反应中Na2RuO4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剂,转移电子数=3(86)=6,NaClO3被还原,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确定还原产物成分;B.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C.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酸性介质中固体Na2RuO4与NaClO溶液或NaClO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RuO4,则氧化性:ClO3>RuO4,四氧化钌(Ru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和Ru3+,氧化性RuO4>Cl2;D.在稀硫酸环境中,Na2RuO4与NaClO反应制备RuO4时二者反应还生成氯化钠。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基本概念内涵、转移电子守恒及氧化性强弱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B为解答易错点,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C【解析】解:A.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较大,温度很高时催化剂可能失去活性,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B.氧气浓度越大,CO和氧气反应生成CO2而抑制NO和CO反应,所以氧气浓度不是越大越好,故B错误;C.慢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NO和氧气的反应为慢反应,决定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氧气也参加反应,慢反应为2NO+O2催化剂2NO2、快反应为4CO+2NO2催化剂N2+4CO2,则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催化剂N2+4CO2,故D错误;故选:C。A.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较大;B.氧气浓度越大,CO和氧气反应生成CO2而抑制NO和CO反应;C.慢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D.氧气也参加反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反应历程,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原理、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B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B【解析】解:A.过程I每溶解120gFeS2,其物质的量为120g120g/mol=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理论上消耗Fe3+为1mol22(1)(32)=6mol,故A正确;B.过程每生成1molSO42转移e为1mol(62)=4mol,故B错误;C.由图中转化可知总反应为FeS2+14Fe3+8H2O=2SO42+15Fe2+16H+,故C正确;D.反应过程中鼓入大量的空气,可作氧化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故D正确;故选:B。由流程可知,过程I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过程II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D【解析】解:A.氧化铜、氢氧化铜都可以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铜使溶液呈蓝色,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物质b与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根形成的硫酸钡等,也可以是氢离子与硅酸结合产生的硅酸沉淀,故B错误; C.物质c可能是铁粉和铁红或磁性氧化铁的混合物,铁红和磁性氧化铁与硫酸产生硫酸铁,硫酸铁与铁粉反应最终得到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如硫酸遇到石蕊变红,石蕊是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根据框图信息,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说明物质a为含铜元素的化合物且能与硫酸反应;浅绿色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可知物质c中含有铁元素,铁单质及亚铁盐等都能与硫酸反应;物质b与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盐沉淀,也可能是硅酸沉淀;物质d与硫酸反应产生红色溶液,结合酸的通性判断可能是指示剂变色导致,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题考查酸的基本性质,酸具有酸的通性,包括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5.【答案】A【解析】解:A.IO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离子,IO3、I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淀粉试液遇碘变蓝色,根据实验现象知,该溶液中可能含有IO3,故A正确; B.氯水先氧化点离子生成碘,过量的氯水可以氧化碘单质,所以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I,故B错误; C.氯水先氧化I、后氧化Fe2+,所以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不一定有Fe3+生成,一定有碘生成,故C错误; D.碘不氧化Fe2+,则氯化亚铁和碘不反应,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A。A.IO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离子; B.过量的氯水可以氧化碘单质; C.氯水先氧化I、后氧化Fe2+; D.碘不氧化Fe2+。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实质、6.【答案】D【解析】解: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62+6M中,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 A.M为H2O,故A正确; B.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n2+>As,故B正确; C.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n2+为还原剂,生成的SnCl62是氧化反应的产物,故C正确; D.Sn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的SnCl62,所以每生成1.5molSnCl62,失去3mol电子,故H3As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D错误; 故选:D。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62+6M中,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n2+为还原剂,生成的SnCl62是氧化产物,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3AsO3为氧化剂,生成As为还原产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子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比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A【解析】解:A.实验生成了Br2,说明浓硫酸氧化了Br,实验中出现白雾,说明浓硫酸没有氧化Cl,对比实验和可知,Br能够还原浓硫酸,而Cl不能还原浓硫酸,则还原性:Br>Cl,故A正确; B.实验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无法比较Br2、SO2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实验利用的是氯化氢易挥发、浓硫酸的难挥发性,无法比较H2SO4、HCl的酸性强弱,且通过3个实验也无法比较HCl、H2SO3的酸性强弱,故C错误; D.实验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证明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实验证明浓硫酸具有强酸性,以上3个实验没有涉及浓硫酸的脱水性,故D错误; 故选:A。A.实验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Br2,说明Br被浓硫酸氧化,实验中出现的白雾,说明浓硫酸无法氧化氯离子; B.实验为强酸制取弱酸,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无法比较氧化性; C.实验利用的是氯化氢的挥发性,无法比较硫酸与氯化氢、氯化氢与亚硫酸的酸性; D.三组实验中没有涉及浓硫酸的脱水性。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浓硫酸的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沉淀生成、盐类水解、含量测定、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A.浓度未知,由操作和现象不能比较Ksp,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说明氧化性:H2O2>Fe3+,故B错误;C.Na2CO3溶液对应的酸为碳酸氢根离子,由操作和pH可知酸性:HA>HCO3,故C错误;D.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浓硫酸干燥氢气,由氢气的体积结合电子守恒可计算含量,故D正确。故选D。9.【答案】D【解析】略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难度不大,正确解读题中所给图示是解答关键。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属于置换反应,A项正确;B.该过程中,既有极性键(OH、NH)的断裂与生成,也有非极性键(NN、O=O)的断裂与生成,B项错误;C.基于LDH合成NH3的过程是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C项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0.4mol电子,D项正确。故选B。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为高频考点,注意实验过程的评价方法和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实验:少量铜粉加入1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少时,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离子氧化铜生成铜离子,实验:过量铜加入1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有余,溶液黄色褪去,铁离子全部和铜反应,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铜被氧化,产物有亚铜离子,生成CuCl白色沉淀,实验:过量铜加入1mL0.05mol/L硫酸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有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说明铁离子反应完全,生成的溶液中可能含铜离子和亚铜离子,A.实验、中溶液黄色变浅或褪去,均涉及Fe3+被还原,故A正确;B.对比实验I、可知,白色沉淀CuCl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对比实验、可知,白色沉淀CuCl的产生与溶液的阴离子种类有关,故B正确;C.向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CuCl沉淀,故C正确;D.实验、中,分别有氯化亚铜沉淀生成、无氯化亚铜沉淀生成,加入蒸馏水后c(Cu2+)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侧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电子转移的计算,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判断方法为解题关键,难度一般。A.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氢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为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A族,故A正确;B.反应中生成S2O3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S2O32+4H2+2OH,故B正确;C.a点时生成10mmolH2,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20mmole,Na2S初始含量为3mmol,3mmolS2全部转化为S2O32失去12mmole,得失电子不守恒,则a点时一定有更高价态的含硫微粒,故C错误;D.24CuSO4+11PH3+12H2O=8Cu3P+3H3PO4+24H2SO4,当吸收2.2molPH3时,生成1.6mol的Cu3P、0.6mol的H3PO4,则转移4.8mol电子,故D正确。故选C。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离子共存条件及离子性质、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详解】A.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H2O+HCO3+AlO2=Al(OH)3+CO32,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因FeS与可与强酸反应,所以不能发生Fe2+与H2S的反应,故B错误;C.本组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后,生成次氯酸、碳酸钙,离子方程式为:CO2+Ca2+H2O+2ClO=CaCO3+2HClO,故C正确;D.四种离子互不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还原性:SO32>I,故少量稀硝酸应先与SO32反应,故D错误。故选C。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电子守恒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可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反应中3Fe2+Fe3O4,当3molFe2+参加反应时,有2molFe2+化合价升高,反应中Fe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为氧化剂,以此解答该题。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4,故A错误;B.1molFe2+被氧化时,失去1mol电子,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4mol,所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B正确;C.反应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中,Fe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为氧化剂,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故C正确;D.S2O32S4O6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2O32和部分的Fe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A。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A.二者均氧化KI生成碘,则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氯水与NaI反应生成碘,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分层后上层为紫红色,可验证I还原性强于Cl,故B正确;C.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则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6.25g固体,且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FeCl3固体在稀盐酸中溶解防止FeCl3水解,容量瓶的容积应选用1000mL,故C错误;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钠,不能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硫,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盐类水解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B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A.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加入氯水后上层呈橙红色,说明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溴离子是还原剂、氯离子是还原产物,所以Br的还原性强于Cl,故A正确;B.应用同浓度同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与同体积不同浓度过量H2C2O4溶液反应,通过测量褪色的时间长短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否则高锰酸钾浓度越大,褪色的时间反而长,故B错误;C.蓝色褪去的原因是过量氯气将碘单质氧化,且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室温下,相同浓度的不同钠盐,溶液的pH越大,弱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的pH大于亚硫酸氢钠,说明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弱,故D错误;故选:A。17.【答案】A【解析】本题以三废处理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各物质成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Ca(OH)2,故A正确;B.通入空气不能过量,不然会生成NO3,故B错误;C.通过分析,气体2为N2、CO的混合气体,氮气无污染,所以捕获气体为CO,故C错误;D.根据图知,NH4+、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水,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错误。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金属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防止金属被腐蚀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或电解原理保护金属,会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题目难度不大。A.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A正确;B.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SO4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高三化学六月强化冲刺精练——氧化还原反应.docx)为本站会员(黄****学)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