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福建三大渔女之_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_童友军.pdf

    • 资源ID:3045091       资源大小:696.3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三大渔女之_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_童友军.pdf

    福建三大渔女之 埔女头饰文 化的解读 童友军, 卢新燕 (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系, 福州福建350108) 摘要: 蟳埔女和湄洲女、 惠安女并称闽南三大渔女, 服饰和头饰都以美丽和独特著称。蟳埔女的鲜花头饰 “簪花围” 却是三大渔女 中最鲜艳迷人, 有 “行走的花园” 之美誉, 本文透过对蟳埔女头饰的特点解析地域民俗的文化的特征, 和蟳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 点的异域文化的渊源。 关键词: 蟳埔女; 头饰; 民俗文化; 异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 TS941 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44X( 2011) 02010805 埔女是对生活在埔村的女人们的称谓,埔 女和惠安女、湄洲女一起被誉为福建的三大渔女。 埔村是闽南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个小渔村, 埔原称前埔,缘因该地海滩上遍布红鲟洞,世人便 取鲟和埔合称而得名。 埔女又称 “鹧鸪姨”和 “埔阿姨” 。埔位 于晋江的入海口,著名的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刺桐港口就在那里,埔东北有一鹧鸪山,到了清康 熙从祥芝移迁来的巡检司在浔埔,又命名为 “鹧鸪 巡检司” ,因此埔女又称为 “鹧鸪姨” ; “埔阿 姨”的称谓是源于当地的风俗,一般人称 “阿姨” 是一种礼貌和尊敬,而埔的 “阿姨”却是 “妈妈” 的代名词,不知道是源于何时的风俗,温柔谦逊的 埔妇女生儿育女之后,并不是教自己的孩子喊自己 “妈妈”或者 “阿母” ,而是教他们称自己为 “阿 姨” 。头戴 “簪花围” ,耳佩 “丁香钩”穿梭忙碌在 弯弯曲曲的古老巷道中,被喻为 “行走的花园”的 埔女头饰,还有那透着海洋文化气息的 “蚵壳 厝” ,仿佛来到一个时空转换恍如隔世的境地,埔 女是海的女儿,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们的牵挂和 希冀,从小下海捕鱼捞虾捉螃蟹,挑到城镇沿街叫 卖,她们因特定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 801 第 25 卷第 2 期 2011 年 6 月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Vol25 No2 Jun2011 *收稿日期: 2011 05 11 基金项目: 纺织服装技术与海西服饰文化应用研究,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 闽教高 2009 8 号) 作者简介: 童友军( 1970 ) 男,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系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服饰文化; 卢新燕( 1974 ) , 女,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系讲师,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服饰文化。 DOI:10.15958/ki.gdxbysb.2011.02.002 史积淀,形成别具一格的服饰习俗。 一、蟳埔女头饰的造型特征 埔女的头饰被誉为 “头上的花园” 、 “行走的 花园” ,清一色象牙筷盘头,一轮一轮的鲜花簪在头 上) ,无论年轻老少全年个个沁香满头、鲜艳妩媚。 埔女人头戴 “簪花围”这个既古朴而又特殊的头 饰习俗也不知源于何时,有人说是源自宋元时代住 居泉州的阿拉伯、波斯商人遗留下来的风俗;也有 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 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 桃花搭渡 的唱词中就有 “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 眼;还有官兵围剿说法,从前有一队官兵到这里围 剿,当地老百姓慌成一团,到处乱窜,慌乱中头发 散乱,随手把乱成一团的散发卷几圈,就地把能抓 到的硬枝条随手往发髻横向一插,就一直延续下来。 虽然不能确定 “簪花围”来自哪种传说,但每种传 说似乎都有其特征的因素。我国各个民族对头发都 有不同的关爱,对它赋予不同的含义,中国许多民 族认为头发授之父母,不可割伐。如藏族为保护头 发,每一个康巴男性成人都要戴上红色或黑色的穗 子,来保护头发。 1 埔女从小就留长发,十一、二 岁起就将秀发梳在脑后,梳之前用手沾着茶油或芦 荟汁,轻轻涂抹在乌丝之上,再长的头发也不会蓬 乱,在偏头部二分之一处横插一根象牙筷,有的还 另加一根红筷子,以此固定盘起一圈一圈的长发, 象螺旋团结到脑后形成一个发髻,也有人认为象树 的年轮又称为 “树髻” ,埔女发型前面不留刘海和 碎头发,可能是由于刘海经常下海被海风吹起不便 于劳动的缘故,然后以螺旋团发髻为圆心周围用鲜 花的花苞或花蕾用麻线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 多则四、五环,一环比一环大,戴在脑后,被称为 “簪花围” 。埔阿姨不仅仅满足这些鲜花做成的 “簪花围” ,发髻上还会插上一朵朵漂亮的独枝花来 装饰,这些独枝花大都是绢花、塑料花,也称为 “熟花” ,给原本排列整齐对称的花环增添了不少生 机。有的埔阿姨还会在发髻上插一把金制的半月形 梳子,做工精致的金梳子不仅显示人的高贵气质, 也可以随时拿下来整理一下被海风吹乱的发型,还 有金钗、银针、金簪等首饰。 埔女 “簪花围”用的鲜花一般都是采用四季 鲜花制作,由于有了埔女簪花的这个市场需要, 附近还有村庄专门为她们种植簪花围四季更替的 花,成为市场交易品种之一,一般是 15 元左右一 串,所以埔女一年四季都有花的来源,“簪花围” 花饰品种主要有素馨花、玉兰花、菊花、含笑花、 粗糠花等,一般日子戴上 2 3 串花环,如果遇到 节日或喜庆,她们要戴 5 到 7 串各种不同颜色的花 环。如图 1 头饰有 “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白色 的花朵含苞欲放,数十朵小白花一朵朵紧紧挨在一 起,有球状紫红色的粗糠花;比素馨花环要小些, 整整齐齐、安放在中间环,最靠近发髻的那串一般 选鹅黄色的含笑花,埔女头饰 “行走的花 园”给古老的渔村呈现出一抹古朴而又绚丽的风 情。 图 1蟳埔女头饰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 金制的小发簪更是成了她们头上靓丽的装饰。害怕 生产中的风吹日晒或是这些贵重的饰品被风吹掉, 埔阿姨通常还会在额头靠上包一块色彩鲜艳的头巾, 这就更增添了她们头饰的抢眼度。埔女耳环同样透 着迷人的特色,清一色的丁勾耳环,酷似 “ ? ”号, 也有人说像精明的埔女卖海鲜用的秤钩,也有人说 像鱼钩,不仅耳环造型特别,从耳环耳坠特征还可 以看出埔女婚姻和年龄,未婚的女孩子只戴耳环而 不加耳坠,结婚后的女子就可以在丁勾耳环下加上 各种耳坠,成为 “丁香坠” ,做奶奶后就改戴 “老妈 丁香”耳饰了,耳环也就成了辈份的象征。 901 第 2 期童友军 卢新燕福建三大渔女之 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 二、蟳埔女头饰是我国古代 多种发式综合特征的沿袭 埔女头饰中固发的梳子、金钗、银针、金簪还 有 “象牙筷” ,都是我国古代发饰中最重要的也是最 常用之物 。“簪 ” ,辞海里的解释:簪,古人用来 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 的首饰。 2 女人早在新时期时代就用簪来固定发髻, 使之不散,殷商时期,骨簪普遍出现,就有了 “骨 针安发”之说,秦汉时期发簪已多以金玉制作了。 唐宋时期发簪以各种材质珠宝做装饰,而且各种造 型簪插满头,清代发簪无论工艺和造型装饰都达到 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杜甫有诗 “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 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 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埔阿姨头饰上的 “象牙笄”或 “骨簪”的传统能保留到现在,也算是 全国独有的 “活化石”了。 埔女头饰插梳装饰还沿袭了我国古代梳饰的习 俗,以梳为饰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了唐代,在唐文 化博大兼容的背景下,梳饰由一把发展到几十把, 唐诗人王建的 宫词为证 :“玉蝉金雀三层插,翠 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 梳” ,可见当时以梳为尚。宋代妇女头饰中梳饰数量 比唐代要少,但梳的体积却越来越大,有时长达一 尺以上,到了南宋,当时的临安,不仅有现成的冠 梳出兽,还有以 “接梳儿、染红绿牙梳”的民间艺 人,元代以后插梳的风气渐渐减弱。 簪花习俗,在魏晋时期,发髻插花已成为人们 一种日常装饰,西汉陆贾 南越行记对当时女子 喜戴茉莉花的记载 :“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 香,此二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 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彼之女子以丝带穿花心、 以为首饰。 ”唐代更是盛行簪花习俗,唐代妇女常以 牡丹、石榴、蔷薇、梅花、杏花等插于发髻上,唐 朝诗人杜牧 杏园就有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 多少插花人”簪花盛行的记录,可见当时簪花习俗 之倡,宋代宫廷更是重视簪花、赐花,皇帝赐花按 官位的等级赐不同的花,可见花也有因人而贵。簪 花在民间更是蔚然成风,人们买花、簪花、以花会 友。 2 宋代簪花盛行的风气下,为了常年都有花戴, 假花就应运而生,最有名的一种叫 “一年景” ,是由 罗娟、通草、金玉、玳瑁杂合桃花、杏花、菊花等 四季花制成花冠,不仅妇女,男子也戴,埔女头饰 的簪花围更接近宋代这种花冠。元、明、清代簪花 之风一直盛行,当时妇女首选鲜花有兰花、茉莉、 玫瑰、玉兰、含笑、素馨花等与现代埔女簪花围鲜 花如出一辙,而且都有把含苞待放的花蕾插在头上, 使其花香漫漫散发的喜好。 三、蟳埔女头饰的民俗文化内涵 ( 一)蟳埔女头饰是劳动创造的美 图 2节日里的蟳埔女 埔阿姨这种传统又特殊的发饰,当地俗称 “粗脚头” ,是因为埔阿姨被附近的人称为 “粗脚 氏” ,这是相对于古代缠脚的 “小脚氏”而言的。 埔妇女与各地不同,封建社会妇女缠足被视为一种 美德,男权社会的这种对于妇女的束缚,使 “三寸 金莲”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标准,埔女却是从来 不缠脚的,为了生活,埔男人都从事出海捕鱼或从 事海上运输贸易,绝大多数家务农活都由勤劳的埔 女来承担,埔妇女还要从事下海抓鱼虾,上滩涂敲 蚵,挑海味贩卖等与男子一样的体力劳动,这样高 强度的劳动不仅需要强壮的体力,更需要一双健康 “粗脚”来支撑。常年的海浪冲击和海风侵蚀,她们 的 “粗脚”也就成了深深的烙印了,粗脚头” 属于埔阿姨的骄傲和荣耀。埔阿姨的 “粗脚头” 是劳动创造的美,她们常年在海边劳作,低下头来 捡海砺,弯下腰来撒渔网,头发太长不仅容易浸到 海水里,而且容易挂破渔网,于是她们就把头发全 部盘在脑后,随手插上筷子或者光滑的树枝、鱼骨, 01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第 25 卷 干净利落又方便劳作。 3 勤劳的 埔女虽然每天劳累 奔波,但是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她们也没有失去 作为女人爱花爱美的天性。 ( 二)蟳埔女头饰的区域文化族群象征 埔阿姨的头饰特征已成为区域文化族群的象 征,埔阿姨挑卖的海鲜在当地被视为上乘的海鲜, 特别是( 海蛎)被称为 “阿姨” ,能买到 “阿姨 ” ,就说明他买的是行货,因此鲟埔女的打扮似乎 成了一种招牌一种广告,在菜市场,买海鲜也往往 不约而同地奔往鲟埔女装束的摊位。只有她们独特 的打扮才能使顾客清楚地找到正宗的埔海鲜,她们 的这种奇特打扮也就成了一种 “商标” 。 “簪花围” 的鲜花围在埔可谓是倍受的喜爱,埔这里不仅每 天早上都会有花贩担一娄一筐的鲜花和串好的花环 来卖,根据当地的习俗,谁家有了喜事,就要备上 上千串的花环,代替喜帖的报喜方式连同喜糖一起 分赠村里的乡亲,而且当哪家有什么喜事的时候, 主人都会提前准备许多鲜花,一串串的送到亲戚街 坊的手里,这种恐怕也是埔所独有的。接到鲜花的 埔阿姨,在喜事当天一定要早早的起来打扮,头戴 鲜花去主人家道喜。埔女的头饰特征具有族群的特 征,在交易关系上是一种判别的 “商标” ,在族内则 是对簪花围的一种认同,清一色的鲜花,清一色的 象牙筷,清一色的丁勾耳环,这种统一造型、统一 材质是族群关系结构最明显的表现。 四、蟳埔女头饰与 “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 唐宋至元初,住居泉州的广大阿拉伯、波斯商 人、伊斯兰教徒等对泉州海交外贸的发展,促进中 阿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作出重大的贡献。泉州 刺桐港在唐代就是我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在宋元 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走向世界 ,“海上丝绸之路”在 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历史上 埔女所戴鲜花,来自附近云麓村,该村原是南宋阿 拉伯人蒲寿庚的私家别墅 “云麓花园” ,园中的茉莉 花、素馨花等奇异花卉系从西域引进延续至今,不 仅让埔女四季飘香,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海洋文化气 息。埔村的老妇人还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 “番巾” ,鲜花和头巾数百年来成了埔女头饰的时 尚,也让我们看到了明显的伊斯兰遗风。而埔村 “蚵壳厝”更是见证了 “海丝文化”的繁华,2002 年 10 月 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亨利来泉州沿 海考察,指出在西欧的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曾见过 类似的 “蚵壳厝” ,可见泉州先民曾把对外贸易扩展 到地中海沿岸。埔这个以捕捞业和滩涂养殖为主的 沿海渔村,其独特风味的 “簪花围”与 “埔蚵” 一起名闻遐尔。 埔女金银饰品的造型也同样透射着异域的文 化,埔女的耳饰是一般用金制的,一根细细的金 条,加工成问号的形状,问号下面的点和上面连成 一体,成一个结。这中造型的耳环在我国古代没有 发现类似耳环造型,我国隋唐五代中原地区,并不 流行穿耳,在五代时佩戴耳环成了区别番、汉的标 志,宋代妇女喜戴耳环,多以花叶、瓜果、蝴蝶、 蜻蜓等为装饰题材。而阿拉伯式的装饰花纹,以波 状曲线为主要的美学特征,由线条再衍变出各种几 何形状,这是伊斯兰美学的极致,埔女的这种符号 几何造型的耳饰,是不是也受航海而来的阿拉伯人 装饰纹样的影响,这还有待考证。另外埔女头饰的 一种发釵明显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其整体造型犹如 一根西域传教士的手杖 ( 如图 3) ,釵头波动旋转的 曲线纹样,相互套叠,颠倒错位,浑然一体,富有 节奏感的抽象线条连贯、密集而灵活是阿拉伯纹样 重要的艺术特征。我国传统的釵头装饰多以鸟兽花 纹为饰,如蝶釵、凤釵、蟠龙釵,还没有发现这种 曲线纹装饰的釵头,埔女头饰的这种金釵明显是异 域文化的产物。 图 3蟳埔女金饰品 111 第 2 期童友军 卢新燕福建三大渔女之 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 结束语 埔女头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征体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既吸 收消化外来文化中的丰富营养,又适应着本民族的 生活习俗和文化、审美的需要。埔女头饰及其民俗 文化记载着埔女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精神,更是 海洋文化记忆源远流长的标识。在劳动中产生的埔 头饰文化,见证了埔女勤劳与美丽,精致的簪花围 头饰,别致的丁勾耳饰,神秘的 “海丝之路”作为 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中西交融的文化,应该与时 俱进,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认 识埔,接纳埔文化,我们不仅需要宣传埔头饰 独特的文化内涵,更需要传承保护和创新这种文化。 参考文献: 1头 发 文 化 的 符 号OL http: / /www xici net/ d3342683 ht 2 管彦波 中国头饰文化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 社, 2006: 113 115 3 蟳埔女( 头饰) 文化探微 OL http: / /blog sina com cn/ s/blog_4b53b32001009fjb html A Study on the Hairdressing Culture of Xunpu Women in Fujian Tong Youjun,Lu Xinyan ( Clothing and Design Faculty,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Women from Xunpu,Meizhou and Huian are entitled as three major fishing women groups in Southern Fu- jian,and they are also noted for their beautiful and distinctive costume and hairdressing However ,“Zanhuawei” ,a flowery hair ornament of Xunpu women,is the most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renowned as a“walking garden” This pa- 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folk culture and the exotic elements embedded in Xunpu as the begin- ning of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through a study of the hairdressing style of Xunpu women Keywords:Xunpu Women,hairdressing,folk culture,exotic culture 清江晓色 21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第 25 卷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三大渔女之_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_童友军.pdf)为本站会员(卢**)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