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doc

    • 资源ID:33597696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精品文档】第 19 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目 录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3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5三、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之差异比较10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14内 容 摘 要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众所周知,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因为,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体制、控制制度等诸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现象;必须坚持贷款的“三性”原则,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培养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贷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对策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信贷业务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目前在风险管理中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包含了损失与不确定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有损失的一面,也有盈利的一面,狭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只有损失的一面,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本文所研究的也正是这种狭义的信贷风险。即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客观性。只要有银行业务活动存在,银行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存在,这一特性是由于市场信息非对称性和主体对客观认识有限性,客观上可能导致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产生,诸如人的机会主义天性和道德风险以及趋利动机等。二是扩散性。银行风险不同于其他经济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的的特征是,银行风险损失或失败发生,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或失败,就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这就是银行风险的传染性(扩散性)。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机构,它联结的众多的储蓄者、投资者。银行经营管理的失败,必然连锁造成众多储蓄者和投资蒙受损失;同时,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信用,如保证存款支取兑付的信用等。因而,银行风险不仅具有原生存款和初始投资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具有数量倍数扩散的效应。三是可控性。银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银行风险不是洪水猛兽,人们是可以控制的。所谓银行风险可控性,是指金融主体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控性的依据是:首先,风险可度量为可控性提供了基础;其次,技术手段的支撑;最后,银行制度的有效约束。正因为银行风险是可控的,才使人们不断探寻研究银行风险管理。从而使得健全现代金融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既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与产业变化及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信贷活动的内部操作环节包括信贷政策及客户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信贷风险的成因较为复杂,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分述如下: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 1、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有企业的所需资金长期由银行信贷提供,其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流动资金等投入都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这种情况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过高,长此以往使得企业经营困难,直接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放贷与收贷等行为的干预依然存在,从而产生信贷风险。2、信用文化淡薄。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时期,但是人们的市场信用观念还比较薄弱,这也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量产生。由于人们在信贷活动中的信用观念淡薄,使得客户对银行提供的信息不实,客户信贷活动不履行相应义务等情况不可避免地发生。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工商、税务、海关、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评审报告可信度差,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了健康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信息不对称,助长了企业和个人造假欺骗银行的行为,增大了银行防控风险的难度,带来巨大道德风险。4、立法监管不足。由于我国的金融立法目前尚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金融活动的充分进行。目前还未有对恶意逃废银行贷款的刑法,所以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由于客户的道德及信用问题,通过恶意逃废债务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从而产生严重的信贷风险。因此说,由于没有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约束,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二)来自银行自身的原因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仍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信贷营销和风险防范是一对矛盾,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收益是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实际发生后才确认,客观上造成了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贷款扩张冲动和“重贷轻管”的倾向。由于贷后管理成“事后管理”,出现实际风险,被动接受。有些信贷人员甚至过度依赖贷前调查,以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认为贷后管理是搞形式。对于上级行开发的集团性大客户,由于缺乏对等关系,怕得罪客户,不敢管,不会管,管理难落实。如此种种“重贷轻管”的观念成为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观念不转变,也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埋下隐患。 2、信贷管理权限、贷款对象过度集中,基层行业务拓展受到限制,带来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为了从总体上控制信贷风险,信贷资金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项目集中。在信贷资金管理上,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收,基层行的贷款权被剥夺,基本上无贷款权。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基层需要信贷资金的却没有审批权,而有审批权的却对实际需求情况不了解的矛盾,贷款权限的过度集中,与信贷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不相适应,造成基层行无权对有地方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作出信贷决策,上报上级行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甚至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此外,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贷款对象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几个大企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认为企业越大风险越小。企业规模越大、贷款银行越多、越是众多银行争“抢”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不能提供完整全面的财务资料,许多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其他银行的“抢贷”行为而打消这一疑虑,从而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盲目跟进状态,而忽略了对整体市场特性和风险的客观判断。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不一定能降低贷款风险。因为“大”不一定等于“好”,大有的大的弊端,大企业易得“大企业综合征”,韩国的大宇、美国的安然等庞然大物的倒闭,就是明显的实例。贷款过度投向大企业,显然不利于分散贷款风险,何况我国的大企业,目前尚是国有成分占主导地位,由于产权虚设,易得“国企病”,一旦发生贷款风险,对银行所造成的冲击也会不少,(过去国有企业曾给我们银行带来了不少的不良资产包袱)。由于贷款牵扯到的社会问题较多,当贷款出现不良以后也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的困难。 3、银行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和信贷分析的局限性所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商业银行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营权限与信贷策略,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才逐渐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地进行经营管理。但是,面对这一变革,缺乏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引导,导致信贷人员开拓信贷市场的能力及对外服务和营销策略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通过依靠送礼请客维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争揽优质客户,而不在信贷风险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此外,商业银行在信贷分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发放的主要依据是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通过财务分析使商业银行了解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发展趋势和还款保障。但是财务分析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是企业在过去的经营成果,过去的财务成果并不能一定代表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会产生逆转的可能性;第二,财务报告的分析并不能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当行业环境产生变动时,企业也不能幸免,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便会产生。 (三)来自客户的原因 1、客户的个人品质。客户的个人品质是决定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因素,其品质是指客户不仅应该有偿还其贷款的意愿,而且其在偿还债务期间要有主动承担相关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贷款客户必须诚实可靠,对企业努力经营。但是,客户的个人品质难以用分析方法加以计量和确定,这与客户的责任感,学历、经验和年龄密切相关,还与其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否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以往与银行的行为记录紧密相关。客户的个人品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其个人品质是银行难以全面了解的。 2、偿还贷款实力。贷款企业的实力是到期偿还贷款的保证,但是如果贷款企业经营出现巨大问题,导致资不抵债,那么相应的会产生信贷风险。即使是抵押和保证贷款,如果对抵押资产的价值判断出现失误,对保证人的实力判断出现问题,这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因此,由于客户偿还贷款的实力出现问题,那么即使借款人有偿还贷款的意愿,也同样无法偿还贷款,从而产生信贷风险。 3、客户行业环境。对于长期贷款来说,期限越长,其行业环境的变动对其影响就越大,因此信贷风险也就越大。对于客户的企业经营来说,其经营业绩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程度,还会受到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行业的经济前景、产品的未来趋势、技术的创新进步、市场竞争加剧、需求的市场变动都会影响到客户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行业环境的变化在评估信贷风险时都要加以考虑。三、 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之差异比较(一) 在银行组织机构上,外国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商业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监管,如信贷政策制定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 在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一是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二是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三是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四是通过动态评估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理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三)在人员管理手段上,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外资银行重视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的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四、 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管理防范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首当其冲的措施就是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首先,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其次,借鉴欧美的信用体系模式,加快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征信数据的开放;第三,建立科学信用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第四,培育专业的市场化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五,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 (二)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强化在企业信贷管理上的法律建设,应该在经济法、合同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中对信用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信贷中的失信行为要明确其民事和刑事的处罚标准。一定要从法律上为信贷诚信问题提供保障,在根本上改变当前信贷活动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的情况。同时,为实现信贷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应该努力完善包括规范中介机构,金融信贷职能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银监会对信贷风险的监督管理。银监会应该从注重监管合规性到向注重风险性进行转变,真正重视信贷风险的监管工作。以风险性监管为主要工作,以合规性检查为辅助工作,将合规性与风险性进行结合,改进并提高监管的效能,保持监管的持续性。建立科学和规范的非现场监督体系,进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建立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对银行报表的分析,也要考虑进行风险性和合规性评级。 (四)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坚持贷款“三性”有机统一。首先,牢固确立依法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商业银行不能不计质量的追求规模和速度;其次,遵循审慎的办事原则,在经营每项贷款业务时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理念,保持对信贷业务各方面风险的清醒认识和敏感性;再次,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特点,明确本银行的信贷指导意见,切实可行地来指导信贷业务的健康,协同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至少制定两种管理政策,即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信贷政策。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要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此外,通过金融业务的创新降低流动性风险:一是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自主进行产品定价,可以控制负债的期限和品种,调节资产负债比例和管理期限缺口;二是资产业务的创新,在逐步增加优质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三是中间业务的创新,大力开办各种委托代理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在信贷政策方面,要实施客户授信管理,不断优化贷款结构。实施客户授信管理,就是收集市场动态和客户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充分评定客户偿债能力和意愿,审慎地确定授信额度,减少信用风险的一种方法。一要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二要合理核定客户综合授信额度;三要运用信贷组合管理原理,分散贷款风险。通过授信业务的对象风险评级组合,行业企业类别组合,授信业务品种组合,业务回报率和期限组合,来防范和分散授信业务在某一客户,某一行业或某一产品上的集中风险,也要尽可能规避社会经济环境和周期的风险。同时根据市场和客户经营变化,资金往来情况等适时调整客户授信额度,一般每季确定调整计划一次,从而保持贷款安全性和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统一。 (五)学习国外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但同样带来了先进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也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国际先进方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交流和学习,学习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与运作方法,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能力,锻炼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素质信贷风险管理人才。 (六)培养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信贷风险潜在于每次信贷业务之中,是商业银行每次信贷业务必须面对的方面。这就是要求每家商业银行构建起一个稽查和控制信贷风险系统的原因。这个信贷风险管理系统需要用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作为支持和引导,因为商业银行这种以防范信贷风险为核心的信贷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能决定其承受信贷风险的大小。因此,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就是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需要信贷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思想品质、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较高的宏观政策水平和较精的微观分析能力,这对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严格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创造“以人为本”、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激发信贷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商业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应当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使银行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以银行的使命目标、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为使银行整体效益极大化、金融风险极小化而努力工作。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责任心和基本业务能力。责任心是指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能主动积极地为银行着想,并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以工作为重。业务能力是指在具体要求完成各项工作时,职员应当具备的知识修养。此外,在努力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素质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才是防控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贷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参 考 文 献1、 赵庆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商业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 出版社,2004(6)2、 任继鸿,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之防范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 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03。4、 朱强标,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机制D.湖南:湖南大学.2003:1765、 代桂霞,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及业务流程 机制的对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4.10:65686、 罗伯川主编,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指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 何五星,银行风险与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 宾爱琪,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9、 最新银行信贷风险分类管理与防范化解及客户信用额度调查分析实用全书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9(10)10、 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11、 李燕,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J.青海师专学报2005 (S3)12、 沈红梅、胡士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J.合作经 济与科技,2009(4)13、 陈四清,试论商业银行风险全过程控制,国际金融研究,2003 年第7期

    注意事项

    本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