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教育史.doc

    • 资源ID:33873339       资源大小:199.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教育史.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教育史【精品文档】第 58 页中国教育史讲稿(共四讲)第二讲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到鲁国。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这部书中,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雍也)的社会理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既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也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这种双重的哲学思想,与他所处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形态有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论语又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从而又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但我们还不能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3、关于教学的思想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3)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论语·阳货)4)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2)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3)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4)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5、关于教师的论述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而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论语·阳货所载:“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是无声胜有声。3)要相信学生会超过教师,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一)孟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生于贵族家庭,父亲早死,由母亲抚养教育成人。相传他的母亲教子有方,为了改善他的成长环境,曾三次迁居,并曾引刀断织来训诫他读书,要他有恒心。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一生崇拜孔子,以学习孔子为志愿。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是儒家的唯心主义学派,成为儒家学派的“正宗”。孟子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封建统治者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仁政”的中心是“重民”。他认为一个国家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能否得民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甚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王道”观。他反对“霸道”,认为“霸道”只能“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而“王道”则“以德服人”,能使人“中心悦而诚服”,能“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当然,他的“仁政”主张在当时也只是一种空想而已。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建立起了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性善论”。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人生来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些他称为“四端”,亦即四种萌芽,发展起来就可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二)孟子的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的作用、目的和内容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只要肯学习,不断扩充“四端”,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另外,孟子还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他还说:“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所以,教育既要培养“人伦”,又要培养“才干”。就教材而言,孟子是以诗、书、礼、乐、春秋为主。2、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由博反约,深造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2)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并要求教师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3)专心有恒,循序渐进。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他以下棋为例,认为下棋只是小技术,如果不专心致志,那也学不会。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又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还认为教学应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他举了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要想使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3、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1)持志养气。孟子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何谓“尚志”?孟子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孟子·尽心上)。孔子称之为“杀身成仁”,孟子称之为“舍生取义”。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他还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与“持志”密切联系的是“养气”,他认为“志,气之帅也”,但“气”也影响“志”,“气一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一般的人只要注意“养气”,通过量的积累可逐渐养成所谓的“浩然之气”。他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2)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还认为人的祸福,也决定于本人的作为。他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3)改过迁善。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他说:“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上)。4)磨炼意志。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他还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他还认为大丈夫应能做到在各种考验面前毫不动摇,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三、荀子的教育思想(一)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荀子名况,号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月不详,据游国恩考证(荀卿考),荀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14年,卒于公元前217年。但一般认为,他的政治、学术活动年代主要是在周赦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到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之间。荀子在年轻时就崇拜孔子,是儒家子弓的私淑弟子,研习儒术很有造诣,而且他还接受了墨、道、兵、农诸家思想的影响。他曾两次到齐国稷下学宫研讨学问和讲学。现存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劝学篇也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学习和教育问题的文章。荀子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在政治上不仅提倡儒家的“仁义王道”,而且主张王霸结合,礼法并称。“以不敌之威,辅服人道”。(荀子·议兵)他说:“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荀子·议兵)荀子的礼、政观成了由礼到法的过渡桥梁。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唯物主义哲学观,并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和“意志之天”,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发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并提出了积极的“制天命”的思想。荀子还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儒效)。(二)荀子的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的作用他首先提出了“性伪之分”的命题,他说:“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而“性”是恶的,“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荀子·性恶)。他还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惟学乎!”(荀子·儒效)“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他还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荀子·性恶)。荀子还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从“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思想出发,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礼论)。所以他特别重视礼义教育,经过隆礼之化,则“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守之,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犯)也” (荀子·强国)。通过“明德慎罚”,达到“国家既治四海平”的政治目的。但同时他又指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即认为礼义教育只能对上层阶级的人,而下层的百姓则要依法治理。这种思想是要批判的。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荀子的教育目的观就是要培养推行礼、法结合的封建官僚“卿相士大夫”的后备军。这种人是“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的“贤能”之士。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三类。俗儒是最低一等,为荀子所鄙视的一类。雅儒是中间的一等,是荀子要培养的最基本的人才。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大儒”,这一类人才,正是荀子所要培养的理想中的“圣人”。荀子关于教育的内容,首先他很重视读经。他对孔子的六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完成了孔子以后孟子所大大不及的传经事业。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他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乐姚(佻)冶以险,则民流慢鄙贱矣”(荀子·乐论)。3、关于教学的思想1)学、思、行结合。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他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儒效)。2)虚壹而静,锲而不舍。他说:“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解蔽)“虚”即“虚心”。“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所谓“壹”和“静”都是指“专心不二”。“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蟺(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他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所谓“蔽”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还辩证地看待事物,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利有“蔽”。他说:“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荀子·解蔽)。何以解蔽?荀子提出“兼陈中衡”的方法。“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全面了解。“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不失偏颇。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自存自省,培养德操。荀子说:“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葘(淄)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即强调从自存、自省、自好、自恶四个方面来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德操”。2)适时教育,因材施教。荀子说:“礼恭而后可以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他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潜)深,则一之以易(坦率)良(即谅,忠直);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涅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荀子·修身)5、关于教师的思想首先,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肆意),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荀子·大略)其次,荀子明确提出了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六十岁)艾(五十岁)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但荀子也修正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的条件之一,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专制意志的体现者。其三,荀子认为教师应正确地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地给予表扬或批评。他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他还认为,通过老师的教育,学生最终应超过老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四、老子、庄子的教育思想(一)老子的教育思想1、老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6年,大概活了一百岁。一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毫州(安徽涡阳)人。一般学者认为老子就是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做过周守藏史,掌管东周王朝图书典籍。他见闻广博,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过周礼。晚年过着隐居生活,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即今流传的老子一书(汉以后被称为道德经)。老子所指的“道”即“无为之谓”;“德”亦是“不言之谓”。所以“道”可通于“德”,“德”也可通于“道”。老子理解的“道是自然万物的本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顺应遵循自然之“道”即是“为道”。他还说“道可道,无常道;名可名,无常名。”说明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他的哲学思想含有丰富、生动的辩证法内容。政治上他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他的思想在我国以及世界都有广泛影响。2、老子的教育思想1)道德教育的内容虚静无为。“无为”是老子道德观的中心,也是道家“道”的思想核心。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要做到“无为”首先要“寡欲”。他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他还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柔弱处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水可攻坚,“柔弱胜刚强”。所以他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因此处上位者,只有恭谦宽厚,虚怀若谷,心胸方阔,才能有如江海包罗百川,以真正得到百姓的拥护。知足不争。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他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知足便能常足,必须坚决“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他还强调人应当激流勇退,因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知足,首先要做到“不争”。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他还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2)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不言之教。在老子看来,“不言之教”,一是靠外在“榜样”(正面与反面),二是靠内在的“自觉”。他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绝学弃智和观、明、玄览。老子所要绝的学,并不是科学之学,也不是见道之学,而是卜筮之学,巫守之学,术数之学。即当时的官学。故曰:绝学无忧。老子之弃智,乃反对统治者的巧伪,老子并不主张无知,而主张有真知灼见,亦即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为此他还提出了观、明、玄览的方法。观指直观或直接观察,即以物观物。观物之后,还要知其常,即知其条理法则。要知常,就得用明。明就是照见而把握其本质,即所谓知常曰明。知常仅知一类事物的条理法则,还是偏而不全,所以要融合诸法则一以贯之,那就要用玄览,即综合全体大用统观之,以知大道。总之,他的教育思想洋溢着自然主义精神。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他还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教学“为道”,既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细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从细小做起,从基础做起。损之有余,补之不足。老子议政施教都主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教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这是天经地义的“道”,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守的法则。教学中,不论是教和学,都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现象。高深了,或可降低一点要求,简略了,或可提高一点标准。多了不易接受,可适当损之;寡了不能满足学之所需,可酌量补之。总之,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于未有,治于未乱。他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六十四章)(二)庄子的教育思想1、庄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河南商丘,一说山东曹县)人。出身破落的小贵族家庭,道家学派主要代表。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可能在职不久就隐居了。遗有庄子一书,现存33篇,内篇系手笔,外、杂篇多系门人或后学所著,是我们研究庄子思想的主要材料。他继承了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并转向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他忿疾厌世、超脱世俗、思想解放、邈视权威。与老子一样,他把“道”视为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与老子不同的是:老子还主张“以道佐人主”(老子第三十章),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而庄子则以高度的“叛逆”精神,主张治身、完身和养生,追求自我的解脱。他说:“道之真以治身,共绪余以为国家”(庄子·让王)庄了始终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一种“出世主义”的教育思想体系。1)教育目的庄子主张教育应培养“至人”、“神人”和“圣人”。他不仅提出了多层次的人格培养目标,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人格准则,但核心都是“不争”。他在逍遥游中明确指出:“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圣人”是庄子追求的最主要的理想人格,体现其对现实人格理想的追求。他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最根本的态度就是超凡脱俗,与世无争,自我超越,无所欲求,一切顺乎其然。他认为“道”本来是无差别的,后来由于“道”的蒙蔽和亏损才出现了左、右、伦、义、分、辩、竞、争“八德”,这与“道”的本质对立的,理想的人不应去追求和辩论这些差别,而应“游心于德之和”。他还说:“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刻意)也就是说,一切无心、淡忘,一切都会得到。从而达到“乃合天德”的“圣”的境界。2)道德教育的内容虚静无为。他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庄子还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 “休心于恬淡之乡,息智于虚无之境,则履艰难而简易,涉危险而平夷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上刻意·疏,中华书局出版,1997)这样也就真正达到修养的目的“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了(庄子·刻意)。三齐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即认为是与与、善与恶、美与声丑都是相对的。他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庄子·秋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急跑),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也就是说,事物都是相对的,应辩证的看问题。四无无己、无功、无名、无情。“无己”的精神境界就是“逍遥游”,物、我两忘,自由自在。“无功”是不追求个人的功劳。“无名”是不追求个人名位。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他还说“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德充符)不以好恶喜善哀乐的情感伤害自己的身心,对一切都不用情,也不为情所动。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个逃避现实的超功利主义者。3)教学原则和方法心斋坐忘。“心斋坐忘”是道家最根本的修养方法,为庄子首创。“心斋”指心遵守的斋戒;“坐忘”是说静坐而忘掉一切。关于“心斋”他在人间世借孔子的话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思念)。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他又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也就是要心志纯一,排除杂念,忘掉自己的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去掉自己的知识与天地大道融通为一。后被称之为“不动心”。缘督为经。缘,顺也;督,中也;经,常也;意思是:顺守中道以常。他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据奇经的认识,身后之中脉为督脉,督,居静而不依于左右。也就是说,做好事不求名声,做恶事不触犯刑律,处于善与恶、好与坏的虚隙之中。他以庖丁解牛为例,教育人们做事要乘虚而入、游刃有余。他说“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神遇而不以目视。”“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精诚之至。这是庄子假托孔子拜一位“客”为师求教而“学大道”的故事,提出这条极为重要的原则。庄子认为:为师施教,必须真心实意,以情感人,就是要做到“精诚之至”,因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精诚的根本在于“真”,所以他又说:“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只有内在充满真善美的情操,才有真实的情感流于言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此,世上还有不能教之以善的学子吗?“知、谟、神、行”。“知者,接也。”(庄了·庚桑楚)庄子认为人学习知识,是从接触实际的感性认识开始的,这是认识的最初阶段。“知者,谟也。” (庄了·庚桑楚)这是学的第二阶段。谟有议谋、虑难之意。是指在实际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深入推究,求其本质。这也是“辩”的过程。他说:“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庄了·庚桑楚)只有辩明其本质,才能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了本质,达到“神遇”的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了·养生主)他说:“纯素之道,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教育史.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