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编三笔字教程教学教案(58页).docx

    • 资源ID:35471651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编三笔字教程教学教案(58页).docx

    教学 目标学习目标:了解三笔字的概念及意义;认识学习三笔字书法的意义;r解中国书法开展史.掌握各种字体产生的基础知识。教学聿占三笔字概述;中国书法史教学 难点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与审美教学 手段播放视频 小组讨论教学学时2教学 内容与 教学过 程设计注 释工程一三笔字基础知识 任务一三笔字概述 一、三笔字的概念所谓三笔字,就是指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书法。写好三笔字是教育部对师范专业学生 提出的素质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通常来说,三笔字包括以下分类。(一)毛笔字毛笔字即软笔书法。所谓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字,而不是说用毛笔随意写出的 字。(二)钢笔字钢笔字即通常意义上的硬笔书法。(三)粉笔字粉笔比毛笔硬,比钢笔软,属于硬笔范畴,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用它可以书写楷、行、隶、 篆等各种书体。二、学习三笔字书法的意义(一)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有利于培养遵章守纪的个人意识(三)有利于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五)有利于身心健康任务二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与审美一、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1 .汉字的造型特征中国汉字的成字方式有六种,即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2 .书写的行为特性(1)不可重复性。(2)空间的节奏化。(3)书写行为本身的功力化。(4)书写的情感表现功能。3 .书写工具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是汉字书写能成为艺术的又一个关键元素。毛笔有弹指将润开的笔的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般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地看清笔毫的长度是否一 致,好的笔的笔毫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差的笔的笔毫往往高 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之为“贼毫”。健,指笔毫要有 弹性,笔力挺健。将笔重压后提起,以笔亳即能恢复到凝聚状为妙;差的笔按下去提起来后就聚 不起来了,这说明杂毫多,笔力不健。(四)毛笔的使用及保养(1)新笔应装入纸盒或木盒内,并放些樟脑丸,以防虫蛀。(2)启用新笔,首须开笔。(3)写字前必须润笔。(4)润笔之后才可开始写字,写字时的“入墨”也有讲究。(5)书写之后应立即洗笔。(6)洗笔完后将笔置于阴凉处阴干,以保持笔毫原形及特性。一里墨是写毛笔字的黑色颜料,其主要原料是烟料、胶及中药等。(一)墨的开展史墨的产生与人类书写或描绘的行为紧密相关,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用朱砂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这证明朱砂和墨在商代就已经 被用来书写文字了。在出土的商代石器、陶器的外表也曾发现过墨书的遗存。秦汉及魏晋时期是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以松烟墨的大量流行及韦诞(三国魏书法家) 制墨方法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后进入成熟期,墨的质量不断 提高。隋唐时代,制墨更加受到重视,政府设官办厂,当时最著名的墨官叫祖敏,其制墨之妙名闻 天下。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亦随之转移。此后,徽墨雄踞 天下,在制墨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开展和书画艺术的繁荣,文人学士对墨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刺激 了制墨业的开展,墨的生产以徽墨为龙头,范围不断扩大。明代和清代前期是徽墨生产的盛世,墨模图案的绘制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到达了登峰造 极的境界。清代墨那么柔妍精细。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四位制墨名家先后盛名一 时,后人称之为“四大墨家”。晚清时期,随着现代科技的开展,谢松岱融合传统工艺创造了墨汁,墨汁更加方便易用。(二)墨的分类1 .松烟墨松烟墨是用松树枝烧出来的烟灰掺以动物骨胶捣制而成的。由于骨胶会腐,故配以麝香、 冰片、猪胆等药材防腐,并能解胶而增强墨的渗透力。其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2 .油烟墨油烟墨主要用桐油、菜油、猪油(现多用煤油)等烧烟,加入胶、麝香、冰片、金箔等制成, 具有色泽黑润、渗透力强、耐水性好、入纸不晕、经久不褪色的优点,书画皆宜。3 .油松墨油松墨是由松烟和油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墨色乌黑,且有光泽。(三)墨的选择1 .质细选墨首重质地,质地应细致,无杂质、气泡,或气泡极少、极小,结构紧密,研制出的墨粒细 腻柔滑,易于书写。2 .胶轻胶轻指含胶不宜过多,过多那么黏而滞笔;过少那么附着力差,易渗化且无光泽。3 .色黑色黑指墨色黑亮。墨以色泽光润、黑中泛紫光的墨为最好,纯黑色的次之。4 .声清声清指磨墨时听不到研墨的声音,说明墨无杂质。另有一说是敲击墨锭,声音清脆,说明是 好墨。(四)墨的使用及保养1 .研墨时逐渐加入清水研墨时应逐渐加入清水,假设水中混有杂质,那么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加水时,不宜一次性加 过多,以免将墨浸软,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值得注意的是,研墨可以用带苦涩味并含碱 性的井水,这种水可以“发墨”使墨增加黑度和光泽度,且用这种墨写出来的字更有附着力。2 .磨墨力匀而急缓适中在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 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那么墨粗,色亦无光。3 .浓度适中即使是书法作品中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异在于蘸墨的多寡,而不在于墨的浓淡。如 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假设用洁 白纸,以浓墨为佳;假设用有色纸,那么可以稍淡些。4 .随磨随用书写时必须用新磨的墨,墨汁假设放置一日以上,胶就会与墨煤逐渐脱离,这会使得墨光既 乏光彩,又不能持久,以宿墨作书也极易褪色。同时,还要注意勤洗砚,在未研墨之前先把砚池 洗得干干净净,防止宿墨与新墨混合。5 .妥善储放墨最怕潮湿,也怕风吹。受潮的墨是胶坏而烟并不坏,风吹容易碎裂,尤其是新制的墨。储 放墨时,必须将其用纸包起来,放在比拟干燥的地方,最好是用原匣收储。三、纸(一)纸的开展史造纸术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东汉蔡伦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 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开展。在汉代,书写记事依然是使用绿帛和简牍,纸只是一种刚兴起的新型材料,帛简没有被取 代。至西晋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洁白、平滑又方正的纸,人们不再使用昂贵的绿帛和笨重的 简牍了,而是逐步习惯于用纸,纸逐渐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隋唐五代所用的造纸原料,除家麻和野麻外,还有藤纸。从历史文献上看,桑皮纸、楮皮纸虽古老而悠久,但唐以前的实物那么很少见到,隋唐以后皮 纸才渐渐多了起来。唐代在继承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这便 是硬黄纸。五代造纸业继续开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是公认的最好的纸,这一直维持到北宋 时期。明清时期造纸业更加兴旺,造纸技术不断创新。清朝时期,纸的制作已到达精美绝伦的地 步,各种笺纸开始盛行,纸色推崇白色和淡雅色,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 纸等。(二)纸的分类(1)按原料的配比分,宣纸有棉料、净皮和特净皮三大类。(2)按吸水的性能分.宣纸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熟宣三大类。(3)按厚薄分,宣纸可分为扎花、棉连、单宣、夹宣等。按纸纹分,宣纸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白鹿等。(三)纸的选择与使用宣纸是写毛笔字的最正确材料。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水滴在宣纸上,假设水 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就是生宣,假设水滴没有立即扩散就是熟宣。宣纸买回来后应放一些时日,且放置时间越长越好,但必须保管好,不要暴露在阳光下四、砚(一)砚的开展史砚是研墨、盛墨和搽笔的工具。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砚可上溯至黄帝时。史料记载,砚 在汉代以前称作“研”,从汉代开始才改称为“砚”。砚在西汉时期有了显著开展。西汉砚大多为配置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的长方形石砚。东汉时期,砚的开展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在造型上,砚大多为圆形、三足、有盖,有的还附 有磨石,其工艺水平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魏晋南北朝到隋统一的300余年中,瓷器大量出现,替代了昂贵的铜、漆器。圆形三足的 青瓷砚成为魏晋南北朝砚的主要品种。隋唐时期,瓷砚更加盛行,除了圆形三足砚外,还出现了多足砚。唐代除瓷砚外,出现了端石、歙石等著名的专用砚材,红丝石和澄泥也相继成为制砚的材 料。此时,制砚工艺迅速开展,诞生了我国的四大名砚。宋代石砚日益普及。明砚的制作和工艺装饰指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功能由实用为主转变为以艺术为 主,成为文人墨客的收藏品。清代是砚石制作的辉煌时期,所用的砚材除延续前代著名的砚材外,还出现了水晶、漆砂、 翡翠、象牙、料器等质料,其中有一些是不能研磨的。(二)砚的分类1 .端砚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誉为“群 砚之首”。端石制砚,以石质要到达温润如玉、眼高而活、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 毫者为佳品。2 .歙砚歙砚又称龙尾砚,因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一带而得 名。3 .洪河砚洗河砚因产于中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洗河而得名。洗河砚因取材于深水之中,故非常难 得,极其珍贵。4 .澄泥砚澄泥砚是泥陶砚的一种非石砚材。(三)砚的选择与使用1 .砚的选择(1)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等。修补过的砚补过的地方 的颜色与砚的原色会有差异。(2)摸。拿到一方砚后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的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 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石质较差。(3)敲。将五指托空轻轻敲击砚面,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假设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 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能表达出端砚石质的嫩与老。而歙砚那么以清脆的“铛铛”金 属声为最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声,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4)洗。砚最好是清洗过的,尤其是古砚,砚面上墨痕斑斑会遮掩砚的自然纹,分辨不清砚 石的坑口年代,因此应该洗掉砚的墨痕,仔细查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5)掂。用手掂砚的分量。一般来说,同样大小的石砚,重的砚石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胶结 松。掂的方法对歙砚特别适用。(6)刻。确定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应考虑石质的好坏,在砚石上轻轻地刻几道可以判断砚 石的优与劣。2 .砚的使用(1)最好不要往砚台里倒墨汁,建议使用墨块研墨。(2)应及时清洗砚,砚池中假设有宿墨,一那么伤笔;二那么胶重,书写时笔不舒畅;三那么书作时会 跑墨。(3)洗砚要讲究方法,一不可用开水洗砚,二不可用硬布或杂物擦洗。(4)对于松烟墨和油烟墨,最好分别使用不同的砚台,不宜混合使用。(5)可将砚台定期放在水中养一养,长时间不使用时,应该用报纸包好置于干燥的地方。(6)好的砚台要配优质的墨块,劣质墨块可能会划伤砚台。研墨的时候要画大圆,而且不要总集中在一个区域。五、其他书写工具(1)笔架。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2)皆搁。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是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而垫于臂下的用具。(3)诗筒。诗筒是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4)笔筒。笔不用时插放笔筒内。(5)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其多为钵盂形,也有的为花叶形或塔形。(6)墨床。在研磨墨的过程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其可供临时搁墨之用。(7)墨匣。墨匣用于储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做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 嵌。(8)镇纸。镇纸又称书镇,可供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做各种动物形 状。(9)水注。水注可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做圆壶、方壶,有嘴,也常做辟邪、蟾蛛、天鸡等 动物形。(10)砚滴。砚滴又称水滴、书滴,储存砚水供磨墨之用。(11)砚匣。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檀、乌木、豆瓣楠及漆制者为佳。(12)印章。印章多用于在书法、绘画作品上铃名,可分为名号章' 闲章等,多以寿山石、 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象牙章等。(13)印盒。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多为瓷、玉质。(14)笔捺。笔拣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任务二钢笔字书写工具一、钢笔(一)钢笔的开展史在自来水笔被创造以前,欧洲人一直用翎管笔(羽毛笔)进行书写,它是使用鸡、鸭、鹅、 鹰等的翎制作的,最常用的是鹅翎。后来,人们在翎管笔尖上包上一层金属薄片,金属笔尖应运 而生。再往后,木杆、金属杆又逐渐取代了翎,演变为蘸水笔。初具现代自来水笔结构的笔距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是由英国人沃特曼(Waterman)在 1884年创造的。后人对沃特曼的创造进行了改进,将加装墨水的滴管改成了能自动吸墨水的 胶皮软管,使笔用起来更加方便。(二)钢笔的分类1 .按笔尖材料分类(1)金笔。金笔笔尖采用黄金合金,笔尖较软,弹性好,手感舒适,但造价昂贵,笔尖软,不好 掌握,因此初学者不宜使用。(2)钺金笔。钺金笔笔尖不含黄金,局部笔尖镀金,笔尖较硬,但物美价廉,适合初学者使 用。2 .按笔尖型号分类(1) EF (extrafine),超细,笔尖的宽度为0. 240. 28亳米。(2) F (fine),细,笔尖的宽度为0. 29*0. 34毫米。(3)M(medium),中,笔尖的宽度为0. 350. 44毫米。(4)B(broad),粗,笔尖的宽度为0. 450. 54亳米。(5) BB (doub I ebroad),双粗,笔尖的宽度为0. 660. 86毫米。3 .按笔尖形状分类(1)标准型。标准型通常包括细、中和宽三种。(2)斜体型。斜体型笔尖有比拟锋利的横刃。(3)偏斜型。偏斜型笔尖的左边切线为15。角,适合于握笔时有一定角度的人,这样握笔 会使笔尖的一侧承受更大的压力,使墨水不规那么流动。(4)反斜体型。反斜体型的笔尖的形状与斜体型笔尖的恰好相反,一般是给左手写字的人 使用的。(5)偏斜斜体型。使用偏斜斜体型笔能更随意地表达斜体风格,写出的字更美观。(三)钢笔的使用及保养(1)使用钢笔书写时落笔不要太重,超过了弹性限度,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尖端缝槽分开的 现象,使书写的笔迹变粗,书写不流利。书写时,还要注意角度,不要偏左或偏右,要用笔尖的正 面来书写。吸墨水时,切忌将笔尖接触瓶身或瓶底,以免损坏笔尖。旋转或插笔套时不要过急、 过重,以防笔尖触及笔套后使依粒受损。不可在有油垢的纸上或在蜡纸上书写,这样油蜡会嵌 入笔尖缝槽,影响出水。(2)不要乱用墨水,不同牌号的墨水的成分或配方各不相同,如穿插使用,会引起化学反 应,产生沉淀,伤害皮袋,阻碍通水。当不得不换另一种墨水时,要将原存在皮袋内的墨水用清 水彻底洗尽。皮袋内要经常存有墨水,以免皮袋内空气增多,书写时出现出水太急或漏水现象。(3)笔尖、笔项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次吸完墨水后要将笔擦拭干净,皮袋要常用水清洗。如 果有一段时间搁置不用,必须先用清水将各个部位洗净甩干后方可吸水使用。(4)钢笔笔杆大都为塑料所制,不可重压、猛摔,更不可接触高温,不宜与酒精、汽油等溶 剂接触,以防变形、毁坏。(5)使用过后应立即将笔帽套上,以免笔尖干结。(6)一般新钢笔吸墨水后即可正常使用,不必用温水泡。二、墨水(一)墨水的开展史在国外,最早的墨水是染料的水溶液。公元前1200年,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 天然染料制成墨水。有人利用没食子生产没食子墨水。1834年,含铁的没食子墨水的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英国的Stephens公司研制出了 一种蓝黑墨水,这种墨水很快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墨水之一。苏木可产生糅酸,曾被广泛用于制造墨水。1848年,苏木素墨水开始被投放市场,并逐渐 流行起来。1856年,出现了淡紫色的苯胺墨水,苯胺由煤焦油制得。1867年,水溶性苯胺墨水被大量 生产,这种墨水的优点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并且有一定的持久性,流动性好,书 写流利,不会腐蚀笔;缺点是不能到达没食子墨水那样的深蓝色,遇湿会扩散,不适于书写正式 文件。染料工业开展后,各种颜色的彩色墨水相继问世。在墨水制造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是生产出了快干墨水,这种墨水在1912年出现,在1917年 获得了专利,它的成分中被加入了碳酸钾和偶氮染料。我国于1913年开始有了自己的墨水制造业,上海华昌恩记墨水厂最早推出国产钢笔墨 水。1925年,上海民生工厂创立,开始从事现代墨水的研制和生产。碳素墨水于20世纪60年 代开始研究,70年代进入市场,80年代取得开展,90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抢劫下,生产厂家 和产量越来越多。(二)墨水的分类(1)糅酸铁墨水。鞅酸铁墨水即通常所用的蓝黑墨水。蓝黑墨水具有由蓝变黑、经久不褪 的特点,是我国最常用的书写墨水。(2)染料墨水。染料墨水又称颜色墨水,主要利用染料的水溶液进行显色。(3)碳素墨水。碳素墨水采用不溶于水的材料制成,它具有显著的抗热、耐寒、抗化学药 品和耐水性等性能;同时它还有较强的遮盖力,不易沉淀,字迹经日晒或在42以上的环境中 也不会褪色。(4)绘图墨水。绘图墨水使用酒精作为溶剂,由于酒精易挥发,因此在使用绘图墨水时不要 将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三)墨水的选择与使用(1)要选择符合书写要求的墨水颜色。(2)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应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墨水。(3)应定期清洗使用碳素墨水的钢笔。(4)忌用墨汁。(5)每次使用完墨水后,应立即旋紧墨水瓶盖,以防墨水挥发。任务三粉笔字书写工具一、粉笔粉笔是用于在黑板上书写的工具。国内使用的粉笔主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 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o选购粉笔时,一要看,好的粉笔笔体柱面光洁无渣滓,颜色纯粹;二要听,好的粉笔笔体横 落桌面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三要试,好的粉笔书写时不折不滑,得心应手。粉笔储存时,应防潮、防摔、防压。长期使用粉笔书写,即使是无尘粉笔,也会对肺部和皮肤产生危害。因此,经常使用粉笔的 人要注意保护肺部、手部皮肤,定期做肺部检查,多吃梨、木耳、百合等清肺的食物,勤擦护手 霜,等等,将粉笔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二、黑板目前,学校使用的黑板有水泥黑板、木制黑板、磨砂玻璃黑板、纸质黑板和磁性黑板。黑 板以外表平整(易写易擦)、不反光、不打滑、乌黑均匀、无杂色、有一定涩度为佳。三、黑板擦毛刷黑板擦和毡板黑板擦使用广泛,但是使用时会造成粉尘飞扬,不利于身体健康。现在 市场上出现了集尘黑板擦、电动吸尘黑板擦等,但防尘效果不是很理想。另外,还可以用湿抹 布擦抹,但要注意擦抹完成后,须等到黑板上的水分干后才能使用。学习目标:教学 目标了解学习毛笔字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毛笔字书写姿势与执笔、运笔技巧; 解毛笔字的练习方法,掌握的毛笔字书写技能教学 聿占 教学 难点毛笔字书写字数与执笔、运笔;毛笔字的练习方法毛笔字书写字数与执笔、运笔教学 手段实践小组讨论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工程三 毛笔字基础知识任务一学习毛笔字的意义一、传承民族文化二、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三、培养良好习惯任务二毛笔字书写姿势与执笔、运笔一、书写姿势1 .坐姿坐姿通常是在写的字较小、篇幅也不大的情况下采取,如图37所示。(1)头正。头要正,不可歪,微微俯视笔尖。(2)身直。稳坐凳子上,腰和背部自然挺直,胸部离桌边约一拳的距离。(3)臂开。写字时双臂弯曲摆放于桌面上,肘关节向左右撑开,左右保持均衡。(4)足安。双腿分开,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与双肩同宽,也可适当放 宽一点,但是不可分得太大,自然放松即可。2 .站姿写比拟大的字时通常采用站姿,如图3-2所示。(1)俯桌式。书写时站在桌前,将纸平铺于桌上挥毫。(2)题壁式。题壁式指书写时将纸挂于墙壁上站着书写。二、执笔方法比拟正确合理而又切实可行且符合人的手腕生理特征和用笔规律的是五指执笔法(图 3-3),五指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之后由唐代陆希声传承,至宋代钱假设水公开于世。1 .指实指实,即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 骨节向外突起,使虎口圆如马镣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2 .掌虚掌虚,即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屈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不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 个鸡蛋。3 .掌竖掌竖,即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那么四面势全,运转自如。4 .腕平腕平,即手腕与桌面要平行。5 .管直管直指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与纸面垂直,使笔画保持中锋。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运腕方法,即枕腕法(图3-4)、悬腕法(图3-5)和提腕法。(1)枕腕法。枕腕法指右手枕于桌面,左手背垫在右腕下。初学书法时,往往握笔的手稳定 不住,另一只手也不知置于何处,此时用枕腕法会相对增加运笔的稳定性。(2)悬腕法。悬腕法指以肘着桌面而虚提手腕,多用于写中等大小的字。由于腕提起而肘 部着桌面,不能尽全身之力.因此为大多数书家所不取。(3)提腕法。手腕不依靠桌子提起,肘部着案,虚提手腕,此为提腕法。通常用该方法写中 等大小的字。三、运笔方法(一)起笔起笔是指毛笔的笔尖落到纸上的动作,又称落笔、下笔。起笔时,主要有逆锋和顺锋两种 笔法。1 .逆锋起笔逆锋起笔也称取逆势,即起笔时笔锋先向笔画的反方向入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2 .顺锋起笔顺锋起笔,即起笔时笔锋顺着笔画的方向自然落下前行,与逆锋起笔相对,顺锋起笔写出 的笔画笔锋外露,显得活泼, 妍丽。(-)行笔行笔是指起笔后推动笔锋前进的过程。1 .中锋与侧锋在制作毛笔时.以长而有锋的兽毛做主毫置于笔头的中间,周围辅以副毫,主毫形成的笔 尖即为锋。行笔时让毛笔的锋始终在笔画的中线上运行,即为中锋行笔。侧锋又称侧笔,即行 笔时笔锋在笔画的一侧。中锋与侧锋行笔如图3-6所示。2 .顿笔与挫笔(1)顿笔。顿笔是在书写点画的行笔过程中以腕力在需要顿笔的地方重按笔锋,使笔画在 该处变粗变大的笔法。(2)挫笔。挫笔也称挫锋,是紧接顿笔之后,将笔略提使笔锋转动,做微小的位置移动,离开 顿处。顿笔与挫笔如图3-7所示。3 .转锋与折锋(1)转锋。转锋是在运笔过程中使笔锋旋转的方法,多用在笔画的转折处。折锋。折锋的运笔形式同转锋差不多,区别是在转折处顿笔,以使字方正刚劲、锋芒棱 角外露。4 .涩笔与疾笔书写过程中,行笔速度有快有慢,行笔时逆推缓行称为涩笔,行笔快速称为疾笔。只有涩笔 与疾笔恰当结合才能使字抑扬顿挫、富有灵气。(三)收笔收笔是指笔画书写结束时通过提笔使笔锋离开纸面的动作。藏锋。藏锋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如图3-9所示。阳露锋。露锋即书写时将笔锋显露在笔画外,如图3-10所示。笃j )藏锋与露锋的运笔要领。藏锋与露锋运笔的要领分别如图371、图372所示。任务三毛笔字的练习方法一、选帖初学毛笔字最忌盲目自练,正确的做法是择师而从之。如果身边有书法基本功扎实、对书 法艺术有专门研究的人,初学者尽可拜而师之。在身边无人能师的情况下,将一本好帖视为“老 师”是可行的方法。所谓好帖,是指经得起历史检验、历来被书家公认、真正能作为范本临习的名家字帖。二、读帖1 .观察中选中一本好的字帖范本以后,不要急于动手临写,而要认真地阅读字帖,通过这个过程 认识字帖。性,笔画有粗有细,有顺有逆,可方可圆,可转可折。二、书法艺术的审美1 .整体形态美汉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 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2 .点画结构美点画结构美的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各种点画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成各 种美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另一种是将各种部首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字形。3 .墨色组合美书法结体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指墨色组合的秩序性。任务三中国书法史概述一、汉字的萌芽汉字的雏形并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最初,这些刻画符号只能表示混沌的概念, 只能满足大致的记事需要,并没有确切的含义。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距今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裴李岗文化、磁 山文化,在裴李岗出土的手制陶器上有许多符号。原始文字的出现源自人的模仿本能,这些原始文字用于将具体事物形象化。它们尽管简 单,但已经具备了文字应有的功能和一定的审美意趣,这一时期的书法可以称为史前书法。二、先秦及秦代书法1 .甲骨文甲骨文(图17)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因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现代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盘庚、武丁时 期,此时的甲骨文书风雄浑;第二时期为祖庚、祖甲时期,此时的甲骨文书风谨饬;第三时期为 縻辛、康丁时期,此时的甲骨文书风柔弱;第四时期为武乙、文丁时期,此时的甲骨文书风劲逸; 第五时期为帝乙、帝辛时期,此时的甲骨文书风严整。2 .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刻于青铜器物或钟鼎盘彝上的铭文,是大篆的一种,以西周青铜器 铭文为代表。西周金文制作考究,保存了较多的书写笔意。现存金文中最著名者当推大盂鼎 毛公鼎散氏盘和虢季子白盘。3 .石鼓文石鼓文(图1-6)是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刻在十个鼓形石头上,每个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 古诗,因诗中记述的是秦王游猎的事情,故又名“猎碣文字”。石鼓文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自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后,历代备受推崇。2 .思考思考读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字写得如何完全靠感悟,只有通过思考才能产生感悟。3 .动手在观察和思考之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用笔墨在纸上表现出来,首先力求同字帖上的范字 在形上到达基本一致(形似),深刻体会用笔技巧、用墨规律、结构法那么等;然后比照字帖找差 距、改缺乏,力求在神上与范字相似(神似)。三、临帖4 .描红描红即以毛笔蘸墨把红色双钩线条的笔画或单字一笔或逐笔填写完成,体会笔的起收、运 行和提顿、轻重,初步掌握运笔要领和笔画特点,了解结构。5 .摹帖摹帖环节较之描红更进一步,即将练习用纸(通常为较薄、透明的纸)拓在范帖之上,以笔 蘸墨把隐约显现的字迹一次性写出来,注意不可如“素描”般细描细填。摹帖可以加深对范本 的记忆,进一步理解、掌握书写要领。6 .对临对临是在摹帖的基础上,对照字帖上的范字逐笔逐字模仿,写完一遍又从头再来,直至完 全熟练地书写。经过这种练习后,练习者对字帖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能够自主地运笔,独立地完 成每个笔画、每个字的书写。7 .背临背临(忆临)即脱开字帖,以回忆的方法默写出字帖上的范字,力求风格特点与字帖相同。 通过背临,初学者可以牢记字帖上范字的写法,掌握所学内容和要求。8 .意临意临是学习毛笔字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意临,练习者能够写出字帖上所没有的字。一本 字帖的容量有限,因此对于如何写好字帖上所没有的字,书写风格特点与字帖相统一、相协调 是十分关键的。教学 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毛笔楷书、行书和隶件的基本内容:从点画结构开始,掌握毛笔楷书、行书和隶书的书写方法“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毛笔楷书训练;毛笔隶书训练毛笔行书训练教学手段实践小组讨论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工程四毛笔字训练任务一毛笔楷书训练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楷”含有模范、规矩之意,是汉字的一种主要书体。一、楷书简介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因其形体方正可为楷模而得名。它产生于汉末,盛 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更是楷书的黄金时代。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开展演变慢慢进化而 成的。楷书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体优美。从总体上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比隶书紧 密,用笔丰富细腻。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长方形,形成 了楷书体势的外在美和情态的内在美。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 的。由于楷书写起来比隶书灵活,从楷书创立之后,它就代替了隶书的正统地位。长期实践证 明.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较好的一种书体,长时间被作为官方的正式字体,是书法史上 的一大宗。二、毛笔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一)点点是基本笔画中最小的,是字的眉目。一个字乃至通篇,都可以因为点的矫健和灵动而使 上下、左右顾盼如神。点画虽小,却包含着运笔的三个过程.通过延伸还能变成别的笔画。毛 笔楷书点画的运笔方法如图47所示。1 .基本点的写法(1)斜点。斜点又称侧点,其写法是逆锋向上起笔,后转锋落笔,再向右下行笔,至尾顿笔回 锋,呈圆形向左上方收笔。(2)垂点。垂点又称竖点,因形似垂露而得名。垂点的写法是:由上而下,由轻而重,稍顿即 向上收笔。书写时要取由上而下、由右而左的动势.使点圆满丰润。(3)撇点。撇点形似短撇,但比短撇稍短。撇点的写法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落笔,稍顿后 即向左下撇出。(4)提点。提点的形状同挑画,但笔画较短。提点的写法是:落笔由上而下,稍顿后用力向 右挑出。(5)长点。长点的形状略似斜点,只是行笔较长。长点的写法是:落笔后,随着笔的运行不 断将笔下按,当到达所需要的长度时稍微顿笔收结。2 .组合点的写法(1)两点水。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因两点水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 沿要垂直对齐,以避提点过长占用右部的空间。(2)三点水。三点水用作左偏旁。三点水是在两点水的中间加一个斜点而成的,这个点应 靠近第一个点并斜对齐,以便提点的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保证三点水右边沿垂直对 齐。(3)相向点。相向点多用作字头。其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平齐,故撇点起笔 要高于斜点。(4)顺三点。顺三点多用作字头。顺三点是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而成的,分布原理 与三点水相同,以保证下边沿平齐。(5)相背点。相背点多用作字底。其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以保证上边沿平齐。(6)上下点。上下点由上、下两个斜点组合而成,书写时,两点要略有变化以显得生动。(7)四点底。四点底用作字底。其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书写,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左、右 两边的点应稍长而斜,四点的上边沿要平齐。(8)向心四点。向心四点用在某一笔画的两边。其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与斜点,右下的斜 点稍大。(二)横横画是汉字中使用最多的笔画,在字中起骨架、横梁的作用。横画的好坏直接影响字的结 构和重心的平衡。虽然横画强调横平竖直,但多呈左低右高、微微向上倾斜之势。横画的运笔方法:向左上逆锋起笔,向右下转笔顿之,稍驻,向右行笔至横画末端,笔锋转 向右上方,略提笔即下按,稍顿,就势向左上方回锋,形成圆点状,如图4-15所示。.一1 .长横除了按起笔, 行笔、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写长横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向上倾斜,行笔刚过左半段时要及时压平,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 型。(2)中段略细。行笔至中段时笔锋略提,笔画自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那么成为“蜂腰横” 病笔。(3)收笔上方下圆。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更富有神采;最后的转笔一定要圆,与方 角形成比照,既和谐又有变化。2 .短横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相似,只是比长横稍短,角度常取上倾之势。(三)竖竖与横同样为字的骨架,如同支柱。根据横平竖直的原那么,竖画通常要求直立。但是,如果 过于垂直,就显得呆板、缺少力度,最好是直中求曲,曲中有直,既保持平稳,又强劲有力。竖有 垂露竖、悬针竖、左短竖、右短竖及短中竖之别。1 .垂露竖垂露竖因其形似木棒下悬着一滴露珠而得名,如图479所示。垂露竖的写法是:逆锋向左 上方运笔,折锋向右下轻顿,调整笔锋向下中锋行笔,至收笔时,略顿后回锋收笔,尾部呈滴露 状。其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略细。垂露竖要写得平直、踏实。甲都即下2 .悬针竖悬针竖的上部的书写方法与垂露竖的相同,区别在于最后要露锋收笔,收锋要在正中。甲都即3 .左短竖左短竖起笔较轻,边向右微倾边行笔,笔画由细到粗,至终端回锋收笔。5 .短中竖短中竖起笔与垂露竖相同,但收笔不回锋,要求形短体壮,或略右弓形。 左短竖、右短竖、短中竖及例字如图4-21所示。(四)撇撇画通常位于一个字或某个局部的左侧,它同捺画相配合,不仅具有修饰作用,而且直接 关系字的重心和神态。撇画的运笔方法:逆锋起笔,转锋向右稍顿,即向左斜下方行笔,并渐行渐提,行笔速度渐 快,至末段加速下行,至锋尖稍带卷势向左方空收,如图4-24所示。6 .长斜撤写长斜撇时,侧势向右下落笔,顿而转笔向左下,由按至提,由重而轻,由慢而快顺锋撇出, 力送撇尖。整个撇画向左上微弯,撇尖富有仰意。7 .短平撇短平撇的角度要平,其取决于带笔方向,即点之后要向左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8 .短斜撤短斜撇的特点是短而略斜,类似撇点。具体的写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顿而用力向左下撇 出。9 .竖弯撇竖弯撇的转弯幅度要大,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 转弯。因为转弯幅度大,所以转弯时笔锋指向要用手指顺时针捻动笔杆跟踪调节,否那么转弯时 笔画变粗而不协调。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进行。(五)捺捺通常位于一个字或某一局部的右侧,同撇画一样,具有修饰作用.且直接关系字的重心、 气势和风度。毛笔楷书捺画是较活泼的笔画,一波三折、蹲锋蓄势,行笔雄健有力,毛笔楷书捺画的运笔方法:逆锋起笔,向右上转锋稍顿,即蓄力向右下斜势行笔,渐行渐加 力按笔,行至出捺驻笔加力,并就势向右水平方向出锋,使捺脚呈雁尾状,注意收笔要稍快空 回,如图4-26所示。1 .斜捺书写斜捺的关键是拐弯处下方上圆。此处采用长横起笔的带法、转法,即换向时保持原来 的按笔力度水平向右带笔,形成下方上圆的效果,这样捺脚既饱满又锋正。2 .平捺平捺的起笔采用横的点带法,注意要略细、短、平;第二段下坡要长、缓,勿陡:捺脚要稍 长,上边沿要平。3 .反捺反捺的写法与长点相同。在一个字中,如果出现两个重叠捺画,那么,宜将其中一个捺画写 成反捺,防止雷同。(六)提提又称挑,是向右斜上方挑出的一种笔画,一般位于字的左下侧。挑画的好坏直接影响字 的造型和取势,因而要顿挫有力。提画的运笔方法:逆锋起笔,转锋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锋、收住,并蓄力向右斜上方行笔, 并渐行渐提,减力快挑出锋。(七)折折画是由两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由于组合的成分和方式不同,因而其写法也不相同。 折画要写得曲折刚劲、雄健有力。折画种类较多,大致可以分为连笔折和断笔折两大类。连笔 折起笔画横至折笔处,按笔略向内推并迅速下行。断笔折分为两笔书写,用笔要准确、迅速。4 .横折横折的运笔方法:逆锋起笔,稍顿向右横行至折处,向上蓄势,转向右下蓄力不按,要使外 围形成切面,再

    注意事项

    本文(新编三笔字教程教学教案(58页).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