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轮扣式高支模施工方案(24页).doc

    • 资源ID:38726575       资源大小:32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轮扣式高支模施工方案(24页).doc

    -轮扣式高支模施工方案-第 22 页目 录第一节、编制依据2第二节、工程概况2第三节、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3第四节、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4第五节、轮扣式支撑布置.5第六节、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6第七节、操作工艺8第八节、模板质量标准10第九节、成品保护13第十节、模板施工安全要求13第十一节、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求15第十二节、施工监测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15第十三节、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17地下室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方案(轮扣式脚手架)第一节、编制依据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对整个砼工程质量,对下道工序的施工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选用模板体系,做好模板接缝和细部处理,严格执行“三检制”,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主体结构达到合同标准。本工程高支模计算依据为牧千里时代广场建筑及结构图纸,及以下标准、规范: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建筑工程荷载规范。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J84201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第二节、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牧千里时代广场建设单位:牧千里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公司监理单位:河南拓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包单位:河南宏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中牟县文通路与明阳路交叉口2.2结构特征本工程共有1#、2#、3#楼3栋高层,5#、6#楼2栋多层,和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87955.92平米。该5栋楼的地下车库结构属高支模施工,须按有关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以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因此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1-5#楼(单位米)楼号1# 2#3#5#、6#车库板顶标高-0.05-0.05-0.05-0.05-1.5地下室层高8.28.28.28.26750.000板厚0.180.180.180.180.25支模高度7.817.817.817.816.29 2.3柱、梁、板尺寸:柱子截面:矩形柱截面尺寸为600 mm×600mm、650mm×650mm、800 mm×1100mm。梁截面:300×500、400×1800、400×2650、300×900第三节、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轮扣式脚手架是新型的一种便捷式支撑脚手架,它有点类似碗扣架又优于碗扣架,其主要特点是: 1、具有可靠的双向自锁能力; 2、无任何活动零件; 3、运输、储存、搭设、拆除方便快捷; 4、受力性能合理; 5、可以自由调节; 6、产品标准化包装; 7、组装合理,它的安全性、稳定性好于碗扣式;8、实践中表明,作为梁跨度在15m以内,净空层高度在12m一下的单跨、多跨连续梁、框架结构房屋模板支撑体系,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好于碗扣式脚手架。缺点: 1、轮扣式脚手架搭设不宜在基层不硬实,地面不平整和不进行混 凝土硬化的地面上;2、不宜直接在土质差的软土层、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设;3、只能作为落地式脚手架使用,不能作为悬挑脚手架使用。本工程使用条件: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顶板为250mm厚、主楼180mm厚C40 钢筋混凝土板作为一层支模支架的基础,具备轮扣式脚手架的搭设条件。第四节、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4.1施工要点1、前期应做好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并由总包单位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以保证后期剪刀撑和整体连杆的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2、轮扣式脚手架安装基础必须要采取混凝土硬化措施。3、轮扣式脚手架宜使用同一标高的梁板底板的标高范围,对于高度和跨度较大的单一构件支承架使用时对横杆进行拉力和立杆轴向压力(临界力)的验算,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架体搭设完成后要加设足够的剪刀撑,在顶托与架体横杆300-500mm之间的距离要增设足够的水平拉杆,使其整体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证;5、轮扣式脚手架附图片。4.2轮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轮扣式脚手架严格按照GB 249112010标准执行一、规格、型号名称型号A(MM)理论重量材质、壁厚立杆LG2.5米250015.02材质为Q235壁厚为3.0MM立杆LG2.1米210012.21立杆LG1.8米180010.67立杆LG1.5米15008.91立杆LG1.2米12007.41立杆LG0.9米9005.6立杆LG0.6米6004.06立杆LG0.3米3002.03横杆LG1.5米15006.28横杆LG1.2米12005.12横杆LG0.9米9003.91横杆LG0.6米6002.82横杆LG0.3米3001.674.3、设计荷载1、支撑立杆设计荷载:当横杆竖向步距分别为600、1200、1800时,框架立杆荷载(Pmax)分别为:40、30、25KN。2、横杆设计荷载:HG90 Pmax6.77KN Qmax14.80KNHG120 Pmax5.08KN Qmax11.11KNHG180 Pmax3.39KN Qmax7.40KN在悬臂集中荷载作用下,横杆接头的抗弯能力为2KN.M。3、支座设计荷载:可调底座Pmax60KN,可调顶托Pmax60KN,可调早拆Pmax60KN。第五节、轮扣式支撑的布置5.1轮扣式脚手架的布置首先进行满堂轮扣式脚手架的搭设,立杆离墙边0.35-0.4米,设计立杆横距为0.9米,纵距为0.9米(纵横距可按实际情况调整),歩距1.2米,纵横向满设扫地杆,立杆顶部设置可调顶托撑,底部可按实际情况增加垫块。轮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本工程梁截面采用梁板合支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图中梁底横杆为扣件式钢管搭设,可根据梁截面尺寸调整高度,由扣件连接于两边轮式脚手架立杆。第六节、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6.1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柱钢筋加工制作及模板的配置柱钢筋绑扎内架搭设梁底模及梁侧模的安装平板模板安装及柱模板的安装模板验收梁钢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柱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柱及剪力墙模板流程:清理柱内杂物弹边线及门洞口位置线钢筋绑扎、预留洞口自检、互检及隐蔽验收后工序交接手续安装洞口模板安装柱侧模调整固定自检、互检验收移交砼工种。梁板模施工工艺:弹线内架搭设调整标高、剪力墙及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龙骨铺底板模堵缝、清理绑梁钢筋绑板底筋、水电管线安装绑板板面筋、预埋件、插筋、封边模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移交砼工种。6.2施工准备6.2.1 材料准备(1) 各类材、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2) 根据施工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3) 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4) 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5) 模板材料进场计划见下表。模板材料进场计划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进场时间114mm木胶合板915×1830块140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2木 枋40×80×3000条220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3轮扣式立杆6002500mm个120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4轮扣式横杆1200、900、600个480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5顶 托L=740mm个60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6钢管48×3.5吨200零层板浇筑完后分批进场(6) 模板放置:模板在工地加工成型后,下面用木方垫平,防止变形,并应对模板型号、数量进行清点。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6.2.2 轮扣式支撑体系技术交底工作在轮扣式支撑体系架子搭设前,应该对工人进行新工艺的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重点如下;1.轮扣式支撑体系扣件必须插牢固,保证不能自拔。2.按规范要求(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每隔五跨设置剪刀撑。3.可调支座伸出最顶层水平杆的距离小于650mm。4.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高度小于550mm。第七节、操作工艺7.1支模方式梁板:其平整度及接缝等质量要求达到砼结构按清水构件模板制作及安装。7.2支撑体系 轮扣式支撑体系 本着创新工艺、新产品的原则。本工程部分支模体系采用轮扣脚手架支模体系。我们对高大支模采取最不利荷载进行验算。对层高为8.2m,板厚为180mm;梁最大截面为400×2650进行支模体系稳定性验算。立杆和水平杆采用48×3.5的轮扣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00mm×900mm,水平步距为1.2m,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支撑,上部托梁采用48×3.5双钢管,钢管上铺50×70×1500木枋间距为250mm。做扫地杆用得水平杆离地高不得超过550mm。对一层结构部分每隔5跨由底到顶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设置角度4560。7.3模板支设的要求7.3.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7.3.2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须准确无误。7.3.3柱子模板接缝控制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周转三次后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7.4模板拆除7.4.1拆除前的准备拆除前必须对操作工人作好技术及安全交底;全面检查内架的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前对整个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现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作业队在得到项目部下发的内架拆除许可令,明确拆除部位、拆除时间及拆除的顺序后方可进行拆除。7.4.2拆模时间规定: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7.4.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1)、梁板模板拆除前应先在满堂架适当部位横杆(满足操作要求)铺上脚手板以满足操作时安全需要及防止拆下的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落。2)、拆模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拆除部位的正下方,并用专用撬棍拆除梁板模,禁止野蛮施工。3)、拆下的模板由人工往下传递,层高超过4m楼面底模由人工通过绳子吊运落地,严禁往下扔,以防止模板损坏。4)、当天拆下的模板当天转运至指定地方并及时清理干净,撬出铁钉并刷脱模剂,禁止待一楼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一次清运。第八节、模板质量标准8.1保证项目模板支撑体系、杉木枋在使用前应认真挑选防止锈蚀或有节疤,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8.2基本项目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柱模)拼装过刨,模板与砼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模板支设便于模板的拆除。8.3允许偏差项目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项 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移3表面平整度5标高-5+2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截面尺寸-5+2预留、预埋件中心线位移3每层垂直度3预留洞截面尺寸0+108.4模板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2)、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产生蜂窝麻面。防止办法:大于700mm梁高的侧板,宜加穿对拉螺栓。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2。3)、板接缝处出现高低差及漏浆防止办法:模板应过刨清缝,杉木枋在使用前过刨,过刨后高度统一为75mm;同一板跨内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模板,厚度均匀;尽量消除标高引测误差,同时在同一板跨内先定出板边两侧高度,中间部位拉线即可;板缝大于2mm时先用快干粉封堵,再贴30mm宽粘胶带。4)、梁侧板或板模夹在砼内防止办法:模板压向必须正确,即板底模压往梁(柱)侧模上口;正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操作:即安装梁柱模梁侧模从梁柱处向中间安装板模从梁边向中间安装。5)、楼梯踏步高度、宽度不均匀,中间外凸防止办法:选用熟练的木工技工操作,人员相对固定;正确确定楼梯踏步的起止位置,并在侧面画等分线;踏步侧板采用50mm厚木板,每跑宽度超过1.0m时中间钉反扶梯基。6)、爆模或外凸原因分析:1)墙体螺杆(柱抱箍)间距过大;2)螺杆使用时间长,滑丝或螺杆与螺帽套接不吻合;3)砼未分层浇筑及分层振捣或振捣顶部砼时,任振捣棒沉入底部振捣。防治措施:1)墙体螺杆(或柱抱箍)间距严格按模板方案执行;2)螺杆加工先做样品,检查与螺帽套丝是否吻合,否则对加工螺杆的钢筋退货重新选购直至符合要求;螺杆每次使用前应清洗丝口,保证丝口清晰,下部2m范围内增加保险螺帽,增大抗滑力;3)柱子、核心筒墙体砼水平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50cm左右,第二层浇筑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深即可。7)、垂直度偏差大原因分析:1)钢筋偏位未处理直接封模;2)安装完毕后未检查验收;3)四周未搭设斜撑,浇筑砼时向一侧倾斜;4)输送泵输送砼时水平推力将墙体加固体系破坏。防治措施:1)柱(墙)边线测放完毕后,应先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否则纠正后再焊接及绑扎钢筋,绑完后,吊线检查其垂直度,若存在倾斜、扭转情况采用10#钢丝对称拉住校正;2)加强工序交接:木工接收时钢筋、木工专业工长应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砼工接收模板时,砼专业工长也应检查模板,办理交接手续;3)模板安装完毕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垂直度在5mm内方可要求作业队质检员校对检查,无误后提请项目部质检员抽查,合格后方可在砼浇筑令上签字;4)柱模、墙模每侧要求不少于两道斜撑,间距2m内(墙体)与水平夹角控制在60°左右。第九节、成品保护1)、模板存放场地(清理、维护)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枋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枋,搬运柱模(模板)要轻起轻放,不得碰撞,防止模板变形。2)、模板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楞角。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面层损坏变形应及时维护或更换。4)、每次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干净,并均匀涂上脱模剂,以免随用随刷时污染钢筋。5)、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禁止打落钢筋上的砼垫块及移动钢筋。第十节、模板施工安全要求9.1安全保证措施9.1.1一般注意事项1)、木枋、模板进场后应有防雨措施或入库或加盖编织布,避免受潮变形,影响安装质量。2)、模板支撑架与外架应分离,楼层外脚手架应高出作业层。3)、上料平台作成落地式平台,由专人拆除和安装,不能图方便擅自搭设。4)、立杆、木方、穿墙螺杆、柱箍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板模架应加防滑扣件。5)、模板上堆放钢筋,砼必须分散堆放,不得集中堆放。6)、模板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7)、层与层之间的支模立杆基本上要上下对齐。8)、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9)、拆下的模板木枋及时将铁钉拔出,以防扎脚。10)、吊装模板时应使模板稳定后,操作人员方可协助就位,禁止在摆动中硬拉硬扯。11)、严禁木工顺手拆除或搬运搭设外架的专用钢管、扣件。12)、高支模拆除时应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13)、模板拆除时应画出警界线,并派专人指挥操作,闲杂人等不得入警界线。9.1.2人员要求1)支撑体系搭设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2)操作工在作业时严禁喝酒或带病作业。3)操作工在上架时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9.1.3模板支撑的检修安全措施1)支撑体系检修安全措施:至少安排两人轮流检查支撑体系,防止长时间作业因疲劳引起安全事故;严禁酒后作业;严禁穿拖鞋上架,必须穿防滑鞋;根据砼浇筑位置,及时进行检查,出现较小问题,如倒枋、爆模,立即停止上部作业,增加人手加固处理;出现较大问题,如大范围塌陷、整体位移严重立即撤离,并及时通知上部作业人员撤离作业区域。9.2环境保证措施1)、模板装卸、模板拆除、电锯施工操作应控制好施工噪声。模板装卸时应人工一张张搬运,并轻拿轻放,不得直接将模板、木枋向下抛掷;模板拆除时,应人工向下传递模板、木枋,不得从高空向下抛掷。2)、圆盘锯处锯木灰排放,造成环境施工现场粉尘的排放。锯木灰每隔2天用汽车将木屑运至城市环境垃圾存放点;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对锯木灰浇水三次,防止木尘飞洒。3)、模板施工产生的现场不可利用的旧废模板、木枋固体废弃物。现场不可利用旧模板、木枋与环境垃圾管理站联系,运出施工场地外处理。对废对拉螺杆、钢模、螺丝等分类堆放,统一回收后转卖。第十一节、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要求根据房屋的结构特点,混凝土浇筑按后浇带的区域进行分段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专人负责跟随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变形情况,如果发现模板或支架有明显变形的,立即要求停止现场混凝土浇筑,对变形处模板与支架进行加固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及支架进行变形观测,并及时把变形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对变形大的模板立即要求进行支架与方木的加固处理。严格控制砼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高,及时将砼振捣铺平。第十二节、施工监测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12.1施工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满堂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状况、梁、柱模板浇筑时模板受力变形状况、浇筑砼时模板沉降变形情况等。2、监测方案:a、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b、砼浇筑作业时安排专人检查支撑系统受力情况,检查梁、柱模板受力变形情况;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用预备好的千斤顶恢复,若无法恢复则立即拆卸模板重新安装。对震动导致扣件松动,派人检查加固。c、在已浇筑楼面顶部安排专人用水准仪检查模板变形情况,观测频率不得大于1次/30min,保证施工作业在受控状态;d、在 梁1/2跨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布设1个支顶水平位移监测点、1个支顶沉降观测点。观测方法:1)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2)浇砼前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并作好记录。d、严格控制砼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高,及时将砼振捣铺平;e、支撑架内部备用木枋及长短钢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加固处理。3 变形监测预警值:支架垂直位移为10mm,大梁支架水平位移为8mm,大梁支架沉降位移为10mm。12.2安全应急预案根据本项目项目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中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如下制定:(1)、目的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 特制定本预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孔令侠 组员: 邓全星 、 柴承智 、陈肖飞、能李彦(3)、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6、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9、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10、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响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颈托、担架、止血带、氧气袋等物资。(5)、通讯联系医院急救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 有关负责人电话:李卫生 手机:13598876721项目负责人:孔令侠 手机:13333850928安 全 员:赵建 手机:13810818889技术负责人:邓全星 手机:13460907262施 工 员:能李彦 手机:13939015375(6)、注意事项1、应立即停止施工2、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4、其余管理人员立命等待,听后组长调令。第十三节、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7.81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a取0.9m,横距l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1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7.81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100mm,高100mm,布设间距0.3m。(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 48×3.5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8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1.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900×182/6=7.81×1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9 =0.27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2×24×0.9 =2.592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2×1.1×0.9 =0.119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9 =0.9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9=1.8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1.2=(0.27+2.592+0.119)×1.2=3.577kN/m; q1 =(x4+x5)×1.4=(0.9+1.8)×1.4 =3.78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c2+0.1q1lc2 = 0.08×3.577×0.32+0.1×3.78×0.32=0.06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c2-0.117q1lc2= -0.1×3.577×0.32-0.117×3.78×0.32= -0.072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Mmax=0.072kN·m;(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 =M/W<f =0.072×106 /(4.86×104)=1.481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1.481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m =15N/mm2,满足要求。(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c+0.617q1lc=0.6×3.577×0.3+0.617×3.78×0.3=1.344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 3Q/(2bh)fv =3×1343.531/(2×900×18)=0.124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 =0.124N/mm2小于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4N/mm2满足要求。(4)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模板惯性矩 I=900×183/12=4.374×105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max=0.677(x1+x2+x3)lc4/(100EI)+0.990(x14+x5)lc4/(100EI)<min(lc/150,10)max=0.145mm;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max=0.145mm小于挠度设计值 =min(300/150,10)mm ,满足要求。2.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3=0.09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2×24×0.3=0.864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2×1.1×0.3=0.04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3=0.3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3=0.6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2 =(x1+x2+x3)×1.2=(0.09+0.864+0.04)×1.2=1.192kN/m;q2 =(x4+x5)×1.4=(0.3+0.6)×1.4=1.26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0.1×g2×la2-0.117×q2×la2= -0.1×1.192×0.92-0.117×1.26×0.92=-0.216kN·m;(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 W=bh2/6=80×802/6=8.533×104 mm3; =M/W<f =0.216×106/(8.533×104)=2.531N/mm2;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2.531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3N/mm2 ,满足要求。(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a+0.617q2la=0.6×1.192×0.9+0.617×1.26×0.9=1.344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 3Q/(2bh)fv =3×1343.531/(2×80×80)=0.315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 =0.315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满足要求。(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 E=9000 N/mm2;方木惯性矩 I=80×803/12=3.413×106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max=0.521×(x1+x2+x3)×la4/(100×E×I)+0.192×(x4+x5)×la4/(100×E×I)=0.147 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max=0.147mm 小于 挠度设计值 =min(900/150,10)mm ,满足要求。3.托梁材料计算根据JGJ1302011,板底水平钢管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材料自重:0.1kN/m;方木所传集中荷载:取(二)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即p=1.1g2la+1.2q2la=1.1×1.192×0.9+1.2×1.26×0.9=2.541kN;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托梁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2)强度与刚度验算托梁计算简图、内力图、变形图如下:托梁采用:10号槽钢;W=39.7 ×103mm3;I=198.3 ×104mm4;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 Rmax = 8.4 kN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0.618×106/39.7×103=15.57 N/mm2;托梁的最大挠度 max = 0.088 mm ;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57 N/mm2 小于槽钢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max=0.088小于最大允许挠度 =min(900/400,10) mm,满足要求!4.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计算简图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支架的自重(kN):NG13.84×4.72418.14kN;(2)模板的自重(kN):NG20.09×0.9×0.90.073kN;NG324×0.12×0.9×0.92.333kN;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20.546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活荷载标准值:NQ(0.30.6)×0.9×0.90.729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NG1.4NQ1.2×20.5461.4×0.72925.676kN(2)立杆稳定性验算。按下式验算 =1.05N/(AKH)f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按规程附录C采用; A -立杆的截面面积,取4.89×102mm2; KH -高度调整系数,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按规程5.3.4采用;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l0=h+2a=1.2+2×0.1=1.4m;l0=kh=1.167×1.427×1.2=1.998m;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5m; a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1m; -模板支架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参照规程附表D1,取1.427;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规程附表D2取值为1.167;故l0取2m;=l0/i=2×103 /15.8=126.6;查规程附录C得 = 0.417;KH=1/1+0.005(H-4)KH=1/1+0.005×(4.724-4)=0.996; =1.05×N/(AKH)=1.05×25.676×103 /(0.417×4.89×102×0.996)=132.689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 =199.752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满足要求。2、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取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计算。由前面的计算可知:Nut1.2NG0.85×1.4NQ25.523kN;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Wk=0.7zsWo=0.7×0.74×0.273×0.5=0.071kN/m2;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5 kN/m2; 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z= 0.74 ;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273;Mw=0.85×1.4×Mwk=0.85×1.4×Wk×la×h2/10=0.85×1.4×0.071×0.9×1.52/10=0.017kN·m;(2)立

    注意事项

    本文(轮扣式高支模施工方案(24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