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20页).doc

    • 资源ID:38873463       资源大小:34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20页).doc

    -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第 15 页 密级: 公开 NANCHANG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THESIS OF BACHELOR(2007 2011 年)题 目 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 级: 高分子071 学 号: 5701107104 学生姓名: 朱 宏 峰 指导教师: 孙 玲 起讫日期: 2010.122011.6 目 录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专 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 号:5701107104学生姓名: 朱 宏 峰 指导教师: 孙 玲摘 要本论文对多壁碳纳米管/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MWNTs/PBT)的熔融混炼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利用表面电阻计、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混炼转速和MWNTs的添加量对MWNTs/PBT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品防静电性能的影响,并发现随着MWNTs含量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呈S型下降趋势,MWNTs含量为6%时为复合材料的导电阈值;还发现随着混炼转速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呈下降趋势。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 PBT塑料试样混炼改性前后耐热性能提高。关键词: 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混炼转速MWNTs / PBT composite mixing process and properties researchAbstractThis thesis were studied and optimized th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e materials (MWNTs / PBT) melt mixing process. Use of surface resistance met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zed the mixing speed and the addition of MWNTs on the anti-static properties of MWNTs / PBT composite extrusion products,and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MWNTs content,surface resistivity of the composite was a S-type downward trend, MWNTs content of 6% as the threshol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also found that as the mixing speed increases, the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 materials performance decline. Determination of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and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PBT plastic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mixing modification,the heat resistance of PBT plastic sample were improved.Key word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materials; Surface resistivity; Mixing speed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一种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在传统的聚合物基体共混工艺基础上改变聚合物组分或填料品种1。这种工艺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大优势是无限制的特性组合,更好地为产品扩展市场,与新型高分子均聚物比较其价格更能被消费者接受。碳纳米管是这些功能填料之一。自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Iijima 教授在给Nature杂志的信中宣布合成了一种新的碳结构2。该结构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片卷曲而成的无缝中空管结构,两端由半球形的大富勒烯分子封闭,这种结构一般被称为碳纳米管 3。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以及所呈现出的纳米特性而被许多研究者关注。近年来,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在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学、电学、力学等性能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碳纳米管/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中的碳纳米管极易聚集和缠结,到目前为止,其导电及防静电性能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仍相距甚远。许多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Bauhofer等4,对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实验和理论导电阈值的工作进行回顾并系统地对公开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曹等5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中碳纳米管添加量为6%时表面电阻率为105/in2,达到抗静电材料的使用要求。祝等6对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中MWNTs含量为3%时为复合材料的导电阈值。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装备。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电磁感应和摩擦所产生的静电对各种微功耗、低电平、高集成度、高电磁灵敏度微电子产品的破坏可能是灾难性的;静电累积产生的高压放电,已成为电子设备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对这些敏感元器件的运输和存储必须采用具有防静电和电磁屏蔽功能的防护性包装7。静电主要是以摩擦、感应、传导的方式产生。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摩擦产生静电。对于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果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离子就会转移而产生静电;如果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也产生静电8。目前,高分子材料以其质轻、抗腐蚀能力强、价格低廉、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等性能特点在包装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此类材料表面因摩擦或撞击时很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所以高分子包装材料防静电至关重要9。1.2 碳纳米管1.2.1 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SWNTs)、双壁(D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它具有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和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其直径大约在130nm之间,长度可达到10m以上。由于碳纳米管直径和螺旋角不同, 它既可呈金属导电性, 亦可呈半导体特性。还表现出和经典理论完全不同的导电特性,其电阻和其长度及直径无关,电子通过时不会产生热量加热碳纳米管10。它还是一种永久性导电材料, 具有大比表面积, 静电荷很容易在其表面聚集和定向移动, 且直径和端头为纳米尺寸, 隧道效应显著, 极有利于释放自身所携带的静电荷。因其具有非常大的长径比,沿着长度方向的热交换性能很高,相对的垂直方向的热交换性能较低,通过合适的取向,碳纳米管可以合成高各向异性的热传导材料。由于碳纳米管有着较高的热导率,只要在复合材料中掺杂微量的碳纳米管,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将会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些实验显示碳纳米管可赋予聚丙烯15W/(m·K)的热导率,这就为替代高填充聚合物或金属结构开辟了道路11。1.2.2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特别适合作为导电功能体来制备导电和防静电复合材料,如防静电涂料、防静电塑料、导电橡胶等12。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是用于防静电包装、运输、晶片加工、磁盘制造及无尘厂房等领域的理想材料;静电屏蔽功能,由于电子设备外壳可消除外部静电对设备的干扰,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碳纳米管/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有溶液、熔融共混以及原位聚合法。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应用在洁净生产车间,保证车间无静电吸尘现象。因为在洁净生产过程中,无尘坏境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电子厂,医疗器械,化妆品,实验室等。例如:数码相机生产及维修过程中,要保证镜头无尘粘上就必须要在无尘坏境中工作。用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生产的静电鞋通常也叫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鞋,是电子半导体器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医药行业等工业的生产无尘车间和高级试验室、研发中心、为减少及消除静电危害而穿着的一种工作鞋。1.3 PBT 塑料1.3.1 PBT 塑料简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BT。一种结晶性热塑型聚酯。白色、无味、无臭、无毒,相对密度1.311.32。玻璃化温度45-48 oC,热变形温度58-66 oC (1.82MPa)流动温度225 oC,使用温度120 oC维卡软化点177 oC。耐化学药品性及耐油性优良,在二氯乙烷、醋酸乙酯中溶胀,不溶于四氯化碳。具有很好抗冲击性能,电性能优良。由对苯甲酸二甲酯与1,4-丁二醇进行酯交换、缩聚制得。1.3.2 PBT 塑料特性PBT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仅为0.1%,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电绝缘性,但体积电阻、介电损耗大。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缺点是缺口冲击强度低 ,成型收缩率大 。故大部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或无机填充改性,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可提高一倍以上,热变形温度也大幅提高。可以在140 oC下长期工作,玻纤增强后制品纵、横向收缩率不一致,易使制品发生翘曲。PBT 结晶速度快,最适宜加工方法为注塑,其他方法还有挤出、吹塑、涂覆和各种二次加工成型,成型前需预干燥,水分含量要降至0.02%。 增强、改性PBT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聚合物合金、共混工业。如作为汽车中的分配器、车体部件、点火器线圈骨架、绝缘盖、排气系统零部件、摩托车点火器、电子电器工业中如电视机的偏转线圈,显象管和电位器支架,伴音输出变压器骨架,适配器骨架,开关接插件、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电机端盖、轴套。另外还有运输机械零件,缝纫机和纺织机械零件、钟表外壳、镜筒、电熨斗罩、水银灯罩、烘烤炉部件、电动工具零件、屏蔽套等。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碳纳米管作为聚合物的添加剂,可以在加入量少的情况下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已经得到了科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承认,已经有不少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进入到了工程应用阶段,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销售。熔融混炼加工工艺是生产聚合物的主要生产工艺,但是进行这种加工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工艺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所以进行这方面的工艺研究对提高碳纳米管在聚合物成型中的应用很有必要。2. 实验方法2.1 实验原料PBT 420 母粒,由美国GE生产,注塑级,南昌市利宏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多壁碳纳米管(MWNTs),CVD方法合成,直径10-30nm,长度1-10µm,纯度大于90%,由南昌太阳纳米公司生产 。2.2 实验设备和仪器HL-200型混炼机,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HC-TP11-1型架盘药物天平,上海精科;101-2型电热干燥箱,上海意丰电炉有限公司;ZC25B-4型兆欧表,中国·红旗仪表有限公司;PC-180型强力塑料碎料机,BIM宝德国际机械;单螺杆挤出机,武汉怡扬塑料机械厂;自制塑料板材模压成型成机,南昌大学机电学院纳米技术实验室;SL-030型表面电阻计,德国King Glory Technology公司;H-600 Htach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日本日立公司;QUANTA 20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美国FEI公司;XRW-300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2.3 复合材料的制备2.3.1 混炼过程HL-200 型混炼机(图1)的技术参数:一次最大混炼量为100g ; 加热温度范围为室温至350 oC ; 转子速度为 11110 r/min ; 加热功率为1kW ; 驱动功率为交流220V、50Hz、1.5kW ; 工作环境为室温至 50 oC ,相对湿度不超过 85% ,周围环境无腐蚀性气体。试验不同的混炼温度、混炼转速和混炼时间对复合料的影响。试验操作如下:将PBT母粒和MWNTs置于电热干燥箱中在120 oC下干燥12小时,按照MWNTs的不同质量分数称量MWNTs与PBT,并混合均匀,将干燥的混合料加入预热好的混炼机中,使MWNTs充分分散于PBT当中,混炼完毕后取料,在取料过程中抽取一部分薄膜状试样留作透射电镜分析用。图1 HL-200 型混炼机构造图Fig 1 HL-200-type mixing machine structural2.3.2 挤出成型图2 单螺杆挤出机Fig 2 Single screw extruder将混炼后的料在PC-180型强力塑料碎料机中粉碎,用单螺杆挤出机(图2)挤出。根据资料13及在不同温度和挤出速度下多次实验,并用SL-030型表面电阻计测定挤出制品的表面电阻率,根据实验数据调整挤出机的工艺参数。挤出机的参数最终设置为:一段温度240oC、二段温度250 oC、模头温度220 oC、转速5 r/min。2.3.3 模压成型将混炼后的料在塑料碎料机中粉碎,然后使用自制塑料板材模压成型机在240 oC下成型,冷却成型后取出,并制作成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试样。图3 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实验室自制塑料板材模压成型成机Fig 3 A plastic sheet molding machines made by Nano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Nanchang University2.4 试样性能表征用SL-030型表面电阻计测表面电阻率,评定复合材料的导电及防静电性能随MWNTs的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并分析试样在高混炼转速和低混炼转速下的导电性能变化;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MWNTs在PBT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分析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变化的原因。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分析PBT塑料混炼改性前后试样的耐热性能的变化。3. 结果与讨论3.1 导电及防静电性能静电防护材料通常以其电阻率作为类别划分标志,分为静电导体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14。静电导体材料指其表面或物体内部导电的材料,一般将表面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1 × 105 /m2的静电防护材料划归静电导体材料类。其中,又将表面电阻率小于1 × 104/ m2的材料定义为静电屏蔽材料,即静电屏蔽材料属于静电导体材料的一部分。静电耗散材料指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物体内部静电荷的材料。表面电阻率大于 1 × 105 / m2但小于或等于 1 × 1012 / m2的静电防护材料为静电耗散材料。绝缘材料是指那些其电阻率超过静电耗散材料的上限的材料。具有表面电阻率大于 1 × 1012 / m2的材料属于绝缘材料。3.1.1 表面电阻率随MWNTs加入量的变化在PBT塑料中加入不等量的MWNTs时,对MWNTs/PBT混合料进行熔融混炼,混炼后得出的混合料用ZC25B-4型兆欧表测定体积电阻得大部分混合料不导电而少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把这些料打碎都经过挤出成型后用SL-030型表面电阻计测表面电阻率得图4 MWNTs含量(wt%)与表面电阻率Rs (/in2)的关系:图4 MWNTs含量(wt%)与表面电阻率Rs (/in2)的关系Fig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WNTs content (wt%) and surface resistivity Rs (/in2)图4是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与MWNT含量的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当MWNTs的含量增加时MWNTs/PBT复合材料试样的表面电阻率呈S型下降趋势。在一定的范围内, 随着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呈急剧下降的趋势,但超出一定的范围后表面电阻率下降不明显。分析图表可得出MWNTs含量6%时为MWNTs/PBT复合材料挤出制品的导电阈值。 添加7%的MWNTs时MWNTs/PBT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107-109/in2,达到了良好的防静电材料的要求,故在制备MWNTs/PBT复合防静电材料时应添加7%的MWNTs。3.1.2 表面电阻率随混炼转速的变化经过对7%MWNTs/PBT混合料进行不同混炼转速的实验得图5混炼转速与表面电阻率的关系:图5 混炼转速(r/min)与表面电阻率Rs (/in2)的关系Fig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xing speed (r/min)and surface resistivity Rs (/in2图5是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Rs与混炼转速的关系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随着混炼转速的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增大,导电性能逐渐下降。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混炼转速下降到小于20r/min时,MWNTs与PBT塑料母粒混合及其不均匀。因此以20r/min为最佳混炼转速,一方面保证物料混炼均匀,另一方面保证混炼后MWNTs/PBT复合材料导电性能良好。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图6中(a)和(b) 是6%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TEM照片, 从图中可以看到,MWNTs稀疏分散于复合材料薄膜中,但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相互缠绕连接成网状结构的很少,因此导电通道没有形成,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高。图(c)和(d)是7%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T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到,MWNTs之间相互缠绕、桥连形成了很好的网状结构,导电通道已经形成,因此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下降,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通过TEM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只有当MWNTs含量达到一定量时,MWNTs才能在PBT中分布得比较均匀,形成导电网络,使材料具备防静电性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论是MWNTs含量6%还是在7%,MWNTs都有不同程度的团聚现象,MWNTs并不是完全理想的均匀分布在PBT中,这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很大的长径比和很高的表面能。MWNTs的分散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若提高MWNTs分散性能,复合材料的导电阈值能进一步下降。(a)6%MWNTs/PBT放大倍数40000 (b)6%MWNTs/PBT放大倍数35000(c)7%MWNTs/PBT放大倍数30000 (d)7%MWNTs/PBT放大倍数40000图6 透射电镜(TEM)观察6%、7%MWNTs/PBT复合材料的TEM照片Fig 6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observation of 6%, 7% MWNTs / PBT composite TEM photos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图7中(a)是混炼转速为20r/min时7%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断面中心的SEM照片, 从图中可以看到,MWNTs稀疏分散于复合材料中, MWNTs的方向分布杂乱,既有径向又有横向排列。图(b)是混炼转速为20r/min时7%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断面边缘的SEM照片, 从图中可以看到,MWNTs均匀密集地分散于复合材料中,而且几乎都是沿径向排列。图(c)和 (d)是混炼转速为30r/min时7%的MWNTs/PBT复合材料的S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到,MWNTs稀疏分散于复合材料中,可能是MWNTs径向和横向分布杂乱而在SEM下很难观察到。(a) (b)(c) (d)图7 扫描电镜(SEM)观察在混炼转速为20r/min(a)(b)、30 r/min(c) (d)时7%MWNTs/PBT复合材料挤出制品的断面SEM照片Fig 7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bservation of when the mixing speed is 20r/min (a)(b) and 30 r / min(c) (d) the 7% MWNTs / PBT composite extrusion products cross-section SEM photos通过SEM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混炼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高,复合材料中MWNTs受到的剪切力越大其长度越短,挤出成型时越难在聚合物基中形成定向排列,使材料导电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低的混炼转速下,MWNTs长度得到保持,在聚合物基中更易形成导电网络,使高分子材料达到防静电及导电性能的要求。3.4 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未改性的PBT塑料热变形温度58-66 oC (1.82MPa),维卡软化点177 oC。用7%MWNTs改性后其热变形温度60-69 oC (1.82MPa),维卡软化点182 oC。实验表明PBT塑料在7%MWNTs改性前后其耐热性提高。3.5 混炼工艺优化表1 MWNTs含量(wt%)与表面电阻率Rs (/in2)的关系Tabl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WNTs content (wt%) and surface resistivity Rs (/in2)MWNTs含量wt%3456789表面电阻率/in2101210121012109-1010107-109107-109107-108表2 混炼转速(r/min)与表面电阻率Rs (/in2)的关系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xing speed (r/min)and surface resistivity Rs (/in2)混炼转速r/min20304080表面电阻率 /in2107-109108-10101010-10111011比较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若要使得MWNTs/PBT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品达到防静电性能则MWNTs含量应达到7%以上,且混炼转速要在10-40r/min之间。(a) (b)图8 MWNTs和7%MWNTs/PBT复合材料的TEM照片Fig 8 MWNTs and 7% MWNTs / PBT composite TEM photos图8中(a)为的MWNTs的TEM照片,(b)为7%MWNTs/PBT复合材料的TEM照片。比较图(a)和(b),纯净的MWNTs长度约在3-10µm,而经过混炼的MWNTs/PBT复合材料中的MWNTs长度大部分为0.5-2µm。说明MWNTs在混炼过程当中被打断,被打断的MWNTs在一定加入量的情况下不容易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从而合理地解释了上述试验中混炼转速的增大导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下降的结果。以均一性及分散度来表征MWNTs的分散状况。均一性是指分散相浓度起伏大小,分散度是指分散相的破碎情况15。随着混炼转速的增大,一方面MWNTs被剪的越碎,提高了分散度;另一方面MWNTs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的更均,匀提高了均一性。在此我们希望分散度低(混炼转速低),而均一性高(混炼转速高),故混炼转速在某一范围内可达到最优值。综合PBT的熔点、参考文献、混炼仪器以及上述实验结果,本论文对MWNTs/PBT防静电复合材料的熔融混炼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混炼温度230oC,混炼转速20r/min,混炼时间10min。4. 结论1. 在MWNTs一定加入量范围的条件下,随着MWNTs用量的增加MWNTs/PBT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呈急剧下降的趋势,但超出一定的范围后表面电阻率下降不明显,加入量为6%时为MWNTs/PBT复合材料挤出制品的导电阈值。2. 随着混炼转速的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增大导电性能逐渐下降。3. 通过TEM和SEM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只有当MWNTs含量达到一定量时,MWNTs才能在PBT中分布得比较均匀,形成导电网络,使材料具备防静电性能。4. 低的混炼转速使MWNTs长度得到保持,在聚合物基中更易形成导电网络,使高分子材料达到防静电及导电性能的要求。5. PBT塑料在7%MWNTs改性前后其耐热性提高。附录一 基于XRW-300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的实验开发聚合物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理解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XRW-300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的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测定聚合物热变形温度及维卡软化温度。二、 实验原理热变形温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HDT),是将塑料材料放于液体传热介质中,等速升温条件和在简支梁式静弯曲负荷作用下,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温度。表示塑料材料在高温且受压力下,能否保持不变的外形,一般以热变形温度来表示塑料的短期耐热性。维卡软化温度(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VST)是将热塑性塑料放于液体传热介质中,在一定的负荷和一定的等速升温条件下,试样被1mm2的压针头压入1mm时的温度。维卡软化温度是评价材料耐热性能,反映制品在受热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能的指标之一。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虽不能直接用于评价材料的实际使用温度,但可以用来指导材料的质量控制。维卡软化温度越高,表明材料受热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热变形越小,即耐热变形能力越好,刚性越大,模量越高。三、 实验仪器(1)XRW-300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实验原理图:(2)XRW-300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主要技术指标:温度控制室温300oC升温速率A速:120 oC /h (12 ± 1 oC /6min)B速:50 oC /h (5 ± 0.5oC /6min)位移测量05 ± 0.1mm加热功率3Kw(最大)冷却方式水冷或自然冷却试样架数量3,使用试样长度120mm,热变形支点距离100mm压头热变形:压头接触半径3mm维卡:压头面积1mm2电源交流220/20A(3)仪器附件:传热液体(甲基硅油,加热范围室温300oC)、位移指示器(数显百分表,精度可达0.02mm)、砝码和温度计。四、 试样与测试条件(1)热变形温度测定试样:长度a=120mm,高度h=15mm,宽度b=3-13mm(取板材原厚度)。试样表面平整光滑、无气泡、无锯齿痕迹、凹痕或飞边等缺陷。每组试样为2,试样预处理可按产品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保持持续升温速度为50 oC /h或120 oC /h。使试样产生所要求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1.800Mpa或0.450Mpa,按照试样高度规定形变量大小如附录1。 (2)维卡软化温度测定试样:厚度为3-6mm,宽和长至少为10´10mm,或直径大于10mm。试样支撑面和侧面应平行,表面平整光滑、无气泡、无锯齿痕迹、凹痕或飞边等缺陷。每组试样为2,试样预处理可按产品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保持持续升温速度为50oC /h或120 oC /h,穿透针必须垂直地压入试样。压入载荷为1000g或5000g,他是砝码和加力杆及压头重量的总和。试样被1mm2的压针头压入1mm。五、 实验步骤(一)热变形温度测定1)测量试样中点附近处得高度(h)和宽度(b)精确至0.05mm,并按下述公式计算砝码重量M(kg):试验力(N)=2´´b´h2 / 3´L式中:M砝码质量(kg); 试样最大弯曲正应力(Mpa);b 试样的宽度(mm);h 试样的高度(mm);L 两支座中心间距离(mm);计算砝码质量M(kg)=试验力(N)¸ 9.80665注:压缩数显百分表消耗的力已在压头、托盘和压杆中给予补偿。2)把试样对称地放在试样支座上,高度为15mm的一面垂直放置;3)调整铂电阻,使其探测头在试样两支座中点附近,与试样相距在3mm以内,但不应触及试样,然后紧锁铂电阻,保证油箱内的起始温度与室温相同;4)把装好试样的样品架小心浸入油槽内,置入卡槽平稳放好。这时试样应位液面45mm以下,加砝码,使试样产生所要求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1.800Mpa或0.450Mpa;开始搅拌,5min后对数显百分表调零;5)按50 oC /h或120 oC /h的速率等速升温;6)当试样中点弯曲变形量达到0.21mm时,仪器自动记录下此温度。此温度即为该试样在相应最大弯曲正应力条件下的热变形温度;7) 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二)维卡软化温度测定1) 把样品放入样品架,其中心位置约在压头针之下,距试样边缘大于3mm;2) 调整铂电阻,使其探测头与试样相距在3mm以内,但不应触及试样,然后紧锁铂电阻;3) 将样品架小心浸入油槽内,置入卡槽平稳放好。这时试样应位液面45mm以下,起始温度至少低于维卡软化温度50 oC;4) 加砝码,使试样承受1000g或1500g负载,开始搅拌,5min后对数显百分表调零;5) 按50 oC /h或120 oC /h的速率等速升温;6) 当试样被1mm2的压针头压入1mm时,仪器会自动记录下此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7) 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如果同组试样测量结果大于2 oC时,必须重做。六、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1)将实验记录在下表中试样编号试样尺寸/mm升温速度oC /h载荷结果 oC长度 a宽度 b高度 hHDT 1HDT 2VST 1VST 2(2)结果分析七、 思考题1提高升温速率对测定温度有何影响? 2影响热变形温度和影响维卡软化温度测试结果的因素有哪些?附表1 试样高度变化时相形变量的变化表试样高度h(mm)相对变形量(mm)10.7-10.90.3012.8-13.20.2511.0-11.40.2913.3-13.70.249.8-9.90.3311.5-11.90.2813.8-14.10.2310.0-10.30.3212.0-12.30.2714.2-14.60.2210.4-10.60.3112.4-12.70.2614.7-15.00.21附表2 砝码、压头、压杆及托盘的质量表名称质量(g)名称质量(g)名称质量(g)砝 码 A786.5砝 码 D146.5圆角压头56砝 码 B2600砝 码 E300压 杆97砝 码 C1400针形压头56托 盘138附表3 XRW-300型砝码选配表试验方法组 合试验力(N)维卡压头+压杆+托盘+砝码A压头+压杆+托盘+砝码A+砝码B+砝码C热变形试样尺寸:b = 13 mm、h = 15 mm、 = 1.85 Mpa 压头+压杆+托盘+砝码A+砝码B压头+压杆+托盘压头+压杆+托盘+砝码D压头+压杆+托盘+砝码A+砝码C+砝码E注:压缩数显百分表消耗的力已在压头、托盘和压杆中给予补偿。参考文献1 Tobias Villmow, Bernd Kretzschmar, Petra Potschke. Influence of screw configuration, residence time, and specific mechanical energy in twin-screw extrusion of polycaprolacton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 70 (2010) :204520552 孙晓刚,曾效舒,程国安.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应用.J 中国粉体技术,2001,7(6):293 张诚,祝军,马淳安.聚合物/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38(1):14 Wolfgang Bauhofer , Josef Z. Kovac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electrical percolation in carbon nanotube polymer composites.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69 (2009) :14865 曹素芝.硕士学位论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20086 祝芳南,曾效舒,李梦华,苏立平.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J 塑料,2008,37(3):647 刘尚合等.静电理论与防护.M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8 郭鲜艳,孙跃.生电子产品的防静电应用.J 机械管理开发,2010,25(6):1029 张倩,高欣宝,韩其文,朱艳辉.膨胀石墨在防静电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6,27(5):7410 孙晓刚,曾效

    注意事项

    本文(MWNTsPBT复合材料混炼工艺及性能研究(20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