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pdf

    • 资源ID:4026394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pdf

    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 发展报告(2019)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2019年12月 法财库()首家和您一起涨知识的金融社群服务平台,主要为金融行业高管、资深职场人事 提供一站式的社群服务平台,覆盖金融行业的社群服务、行业报告、干货分享及金融人脉服务。是一家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社群服务平台,目前持续运营 1000+天,已经聚集了 30 多万金融从业人员。 扫 码 加 入 法财会员福利: 1:每日行业早报分享 2:每周 15+金融&互联网报告更新; 3:每周 15+干货文章分享; 4:10000 份报告随时搜索和下载,并持续更新; 5:加入金融行业微信群,拓展业务人脉; 咨询请加客服微信:“live1636”,备注:公司-姓名-业务,方便审核。 2019年,以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加速了金融与科技的 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焦 点,各国金融科技竞争更加激烈。金融科技蓬勃发展, 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9年,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金融科技来说是不平凡的 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进行集体学习;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首份规范金融科 技发展的顶层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 划(2019-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 (DCEP)呼之欲出;北京首家金融科技社会组织 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成立;第一家外资支 付机构正式进军中国市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又 添新成员,民营银行获批再度“开闸”.所有一切重 大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运行逻辑,都为 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构筑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中国 金融科技发展依然是全球“领头雁”,更多城市和地区加快 金融科技产业布局;“ABCD+”技术生态逐步成型,关键底 层技术融合更加深入,发展特色更加突出;银行数字化转型 提速,保险行业已经由渠道变革转向运营和服务变革,智能 投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监管科技稳步 发展,竞争更加激烈。 站在2019年的高度上展望2020年,我们发现,金融科技发展 “双稳”结构基本成型,数字普惠金融生态系统更加健全,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融合加快,区块链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期,生物识别技术的金融安全保障作用更加凸显,构建开放 银行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更加多元,“中台”战略将得到更加 广泛的实施,互联网企业“去金融化”趋势更加明显,监管 科技的主导角色强化,中国版监管沙盒模式逐渐成型。 前言 2 01 02 03 04 目目 录录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篇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实践篇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篇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趋势篇 3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篇 以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加速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8-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态势较 好,金融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布局加快,各国金融科技投融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各国也在不断调整手段、创 新监管方式,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 国际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市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全球金融科技平均普及率为64% 独角兽多,亚太百强企业多 中美区块链产业布局领先全球 数据保护再升级 虚拟货币Libra计划实现道阻且长 融资:态势迅猛 总量:2018年融资金额为405亿美元,数量 1895笔;2019年上半年融资额151亿美元 分布:融资额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亚洲、欧洲, 融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和非洲 阶段:仍以早期投资为主 监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秉“适度监管、鼓励创新”的监管理念 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加强监管 立法 “监管沙盒”效能提升(英美新),普及 程度进一步提高(韩国印度等)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金融科技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和交易量都有所提升。金融科技投融资发展态势迅猛,北 美洲和亚洲、欧洲最为活跃。“适度监管、鼓励创新”的监管理念已成共识,更多国家开始采用监管沙盒机制、设立专门监管 机构、完善相关立法等措施。 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等重点国家或地区依然发挥着一定示范作用。 金融科技重点地区发展 美国:“创新+监管”双轮驱动 英国:制度先行 新加坡:开放包容 中国香港:稳中求进 日本:宽松监管 5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融资 金额持续上 升,支付业 务倍受青睐 市场 监管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依然是全球“领头雁”,在市场规模、融资金额、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支付领域开放 加快了整个产业“走出去”步伐。金融科技监管不断完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不断展开,中国版“监管沙盒”逐渐成型;数据保护 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产业发展位 居世界前列 产业发展领先全球 企业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市场规模不断创新高 金融科技专才培养持续增多 科技风险性较金融风险性更突出 支付领域开放加快金融科技开放步伐 体系完善 制度化建设 投融资活跃度仍然较高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 为主要技术支撑的金融科技领域 关注度比较高 支付业务备受金融机构投资青睐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 融风险的底线 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 本规则体系,打造中国版 的监管沙盒 数据保护进一步制度 化、规范化 个人金融信息(数据) 保护试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有关 个人金融信息和金融数据 保护的多项标准,也已立 项编制 6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北京:优化布局稳步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基础扎实;金融科技人才 集中;各区金融科技发展各有侧重;以“监管 沙盒”为核心的金融科技监管创新工作正在加 快推进;综合实力领先全球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发 展领先城市;雄安新区、成都、重庆、广州、南 京、青岛等地也在积极布局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深圳:力争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主角” 部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区域中处于重要位置;金融科技产业 持续发展;政府对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政策支持 上海:打造金融科技国际化品牌 金融资源聚合;集聚智力资源;中国人民银 行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杭州:“政策+人才”再造城市发展新活力 拥有打造“金融科技中心”强大基础;人才流入为 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政策支持为杭州金 融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雄安新区:集聚多种资源为金融科技城建 设蓄力 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驱动金融科技发展;政 策支持为金融科技发展提速;区块链技术的布 局和应用已全面展开;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都以政策支持推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 重庆江北嘴和渝北区成为金融科技发展主阵地 广州金融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南京南京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青岛金融科技发展后劲充足 7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实践篇 “ABCD+”技术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融合更加深入,生态正在逐步完善。银行数字化转型持续加速,保险行业已 经由渠道变革转向运营和服务变革,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监管科技稳步发展。 8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 AB CD+ 人工智能 互联技术 安全技术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49.6亿美元;产业链下游应用 层的“人工智能+”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19年2月,中国共有745家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于京津冀、 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 移动互联 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经济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总融资额652 亿美元。金融支付行业仍有“下沉”机会 实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3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2.14%。物 联网技术专利申请量处于领先地位,5G对物联网的影响尚需时日。 云计算 区块链 量子技术 云计算创新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投资已经进入到战略调整期;自主研发能力持 续增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华北、华东、华南是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的主导区域。 区块链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持续升级,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投融资虽遇冷但回暖形势明显。区块链企 业数量和融资数量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发展态势 大数据 我国数据生产量大幅提升,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技术自研能力需增强,创新应用能力持续增长。大数据 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更加深入。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东西差异明显,出现“多点开花、协同共进”的格局。 密码生态系统的制度化建设稳步推进。金融行业密码应用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国量子技术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9年,我国科学家 团队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 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和融资额稳步增长。截止到2018年,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 模继续增长至170.1亿元,较去年增长19.6%。行业融资额达到163.81亿元,较去年增长了将近 3倍。 生物识 别技术 现代密 码技术 我国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实现创新能力和应用程度“双升”,“ABCD+”技术生态正在逐步完善。把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作为自主 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金融科技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9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人工智能 2018-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与市场规模扩展迅速,专利申请量依然世界第一。投融资额度持续上升,项目选择更加理性。 人工智能与各类产业、各类场景融合更加紧密,产业链下游的相关行业发展更加迅速。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 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 2019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超过49.6亿美元,同比增长 约32.6% 2018年总融资额和单个项目投资额相较上一年呈现爆 发式增长 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北京、 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国数量 的90%以上 10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区块链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 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2018-2019年,区块链产业规模和竞争实 力持续升级,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投融资虽遇冷但回暖形势明显。 区块链产业规模约10亿元,区块链相关产品交易、教育等衍生产 业的规模约为40亿元 截止到2018年,我国区块链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435件,申 请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82.1% 区块链行业投融资虽遇冷但回暖形势明显 区块链企业数量和融资数量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发展态势 11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2019中国区块链企业竞争力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12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云计算 2018-2019年云计算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云计算产业投资已经进入到战略调整期;产业链上游芯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中 游各厂商正积极推动研发,下游云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华北、华东、华南是中国云计算 产业的发展的主导区域 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与美国有较大差 距 2018年,国内市场全年共计308家云计算公司获得投资,云计算 产业投资已经进入战略调整期 华北、华东、华南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域 13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大数据 2018-2019年,我国数据生产量大幅提升,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技术自研能力需增强,创新应用能力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在跨 系统数据分析方面还在起步,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更加深 入。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东西差异明显,出现“多点开花、协同共进”的格局 数据生产量大幅提升。 2018年我国数据量达 到7.6ZB(同期美国数 据量6.9ZB),预计 2025年达到48.6ZB。 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扩 大。2018年,我国大数 据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 元。预计到2019年,我 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 到7150亿元。 大数据技术自研能力需 增强。2018年,我国大 数据领域专利公开量约 占全球的40%,位居世 界第二,但自研比例不 超过10%。 缺少跨系统的数据分析 非结构化数据治理仍然是金融企业的难点 数据挖掘基本可满足描述型分析需求 超过半数的金融企业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数据架构 将近一半的金融企业建设了独立的数据分析平台 14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大数据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出现了“多点开花、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西 南地区以贵州和重庆为中心扩散发展;西北地区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比较落后。 15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互联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球运营商纷纷加速向5G升级 迭代。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 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月活 跃用户较去年净增长4600万;金融支付用户规模已经突破9亿, 并且仍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 相较于全网,金融支付行业仍有“下沉”机会。高线城 市在股票交易、综合理财等偏资产管理行业占比更高,低线城 市在现金借贷行业占比更高,“借钱”需求突出。 2018年移动 互联网总融 资额652亿 美元,总体 有所下滑, 属于正常市 场调整。 16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互联技术 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物联网首次被写入其中,成为增加内需的产业政策重点 抓手之一。截止到201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3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2.14%。 5G对物联网影响有限。目前已完成的5G标准主要聚焦于增强移动宽带 (eMBB)场景,2019-2020年5G率先商用的场景也集中此。eMBB场景 更多用于移动互联网,依然是人与人通讯为主,对物联网应用支持有限。 作为物联网业务核心支持的两大场景低时延高可靠(uRLLC)和大规模机 器通信(mMTC)的标准化工作依然没有完成,其商用推进会更慢。5G 对物联网的影响尚需时日。 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在东部发达地区。截至2019年6月 底,我国已经设立江苏无锡、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重庆南岸区、 江西鹰潭等5个物联网特色产业集聚区基地,东部地区较为集中。 17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主要以密码技术、量子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为代表。安 全技术在保障金融稳定和财产安全、促进金融应用和科技创新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密码技术领域,密码生态系统的制度化建设稳步 推进,更多新型加密规则出现。 在量子技术领域,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国 量子技术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和融资额稳步增长 截止到2018年,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继续增 长至170.1亿元,较去年增长19.6% 截止到2018年,行业融资额达到163.81亿元,较去年增 长了将近3倍 指纹识别占比依然最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得到明 显扩大,虹膜识别主要应用于门禁管理、押运管理等高 安全要求级别的场景,静脉识别技术也已在部分银行自 助设备中得到运用 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开展金融行业密码应 用基本要求标准编制工作 2019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颁布, 密码的应用和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量子 技术 量子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尚未推广, 商业应用预期不明朗 2018年10月,华为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 服务平台问世,是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 得的又一进展 2019年,我国科学家团队合作开发出具 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 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 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记 录,提升了量子通信能力 18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银行数字化转型概况 概况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 型持续加速,“马 太效应”逐渐显现 2018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为1121亿元,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预计 2020年将达到1351亿元,不同类型调研银行的数字化能力差异明显 国有大行、股份行、新型互联网银行的数字化能力相对较高,多数中小银行没有将 金融科技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推动发展,在数据的协同处理方面的能力尤为薄弱 技术格局不断扩大, 创新应用依然是银 行数字化转型的重 要挑战 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在银行应用广泛,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占比相对较小, 新型互联网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更为积极 技术投入不足、创新技术人才稀缺、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问题依然是当前数字化 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系统性变革和“中台” 能力建设成为各大银 行金融科技战略布局 的两大重点 银行金融科技战略进一步落地,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完善,包括文化、组织、人才 等在内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全面铺开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持续加速,金融科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金融科技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19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措施 数量稳步增多 主战场逐渐从APP端向场景嵌入、技术下沉、线 上线下融合转移,直销银行的运营智能化、服务 精准化和产品系统化水平全面升级 业务已经初步实现 了分阶段、分领域 发展 直销 银行 开放 银行 2018年,中国开启 开放银行发展元年 截止2019年5月,超过50家 银行已经上线或正在建设开 放银行业务 主要强调银行服务能力的 共享,但不涉及核心数据 的共享 金融科 技子公 司 新设金融科技公司逐渐增 多。工银科技、中银金融 科技、北银金融科技 更多银行设立金融科技类研究院,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科技合 作共同体”,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深圳大学微众银行金融 科技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 直销银行主战场发生转移、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开放银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正在逐渐铺开,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向 好、新设公司逐渐增多 20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民营银行和虚拟银行 民营银行 虚拟银行 发展迅猛,两极分化。2019年上半年,10家民营银行的 收入达到46.3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6.19%。2018年 底,17家已经开业的民营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合计为 6373.51亿元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发展实力远高于其他 银行。 截至2019年4月,香港金管局批复4家虚拟银行,其中3 家有中国内地互联网企业或金融公司参与。根据业务计 划,四家公司将在6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虚拟银行服务 截止到2019年8月底有29家机构向金管局提交了虚拟银 行牌照的申请,包括单独申请及合资申请,机构类型覆 盖证券、保险、银行、支付、科技以及金融科技行业等。 虚拟银行未来发展可期 企业名称 股东构成 核心 Livi VB Limited 中银香港(44%)、京东数科(36%) 及怡和集团(20%) 服务未获得银行充分 服务的客户 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渣打银行(65.1%)电讯盈科(10%) 香港电讯(15%)携程金融(9.9%) 与场景深度融合 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 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让用户参与产品开发 及流程设计 Welab Digital Limited Welab 分三步走实现客户全 方位服务 21 金融科技在保险业的创新和发展 前沿科技不断应用于保险行业,保险行业的变革已经由渠道变革转向运营和服务变革阶段。经过2017年行业阵痛期, 2018-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经营整体较为稳定。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保险业保费总收入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占比 人寿保险 年金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险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H1 融资金额融资笔数 经营主体较为稳定,行业保费下滑态势得到遏制、出现缓慢增长 互联网人身保险行业集中度保持高位,健康保险持续快速发展 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保持平稳高速增长,首超车险业务规模 融资额稳步提升,大额融资增多 金融行业监管加码,持牌合规、消费者保护成监管主旋律 22 金融科技在保险业的创新和发展 2018-2019年,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保险业中,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保险数据管 理、技术成熟度、监管不能充分适应行业发展,为保险业创新发展带来进一步挑战。 财产险 人身险 创新 案例 产品:UBI车险 理赔:微信查勘、电子理赔单据、电子保单等 场景化保险:退费险 改造升级传统产品 通过场景化实现营销 提供碎片化产品 打造专属定制化产品 延伸产业链布局 中科软新一代保险核心理赔系统 爱保科技智慧车险:“芯极限”智能 理赔系统 保准牛智能保险AI投保识别 保险数据管理迎来新挑战。保险企业是否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能 否在数据资源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开发等全流程实现规范管理, 是当前保险行业在推进科技运用过程中必须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 应用尚不成熟。受限于科技成熟度,保险 科技在行业内的应用仍然有很大空间 挑 战 23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智能投顾 体量仍较小,但未来市场广阔。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 规模约为174万亿,按照3%的渗透情况计算,2020年中国 智能投顾资产管理规模将超过5万亿大关,按0.2%管理水 平计算,收入规模将超过百亿 2018年智能投顾首次纳入监管,市场发展趋于理性 传统金融机构彰显牌照优势,成为智能投顾行业主 要参与主体 智能化水平在行业主体间并不均衡,“智能投顾”还未真 正实现智能 目前智能投顾采用的人工智能多为弱人工智能,主要作用 在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对资产进行遴选,也有一些模式 将专家经验纳入其中以弥补就器学习的不足。智能投顾与 投资者的交互较为单一 分类 时间 智能投顾平台运营主体 智能投顾平台 银行系 2016.12 招商银行 摩羯智投 2016.12 浦发银行 财智机器人 2017.12 财智机器人2.0 2017.5 兴业银行 “兴智投” 2017.8 江苏银行 “阿尔法智投” 2017.9 平安银行 平安一账通 2017.9 广发银行 广发智投 2017.11 光大银行 阳光AI投 2017.12 工商银行 AI投 2018.1 中信银行 信智投 2018.5 中国银行 中银慧投 2018.9 华润银行 RUN智投 2019.6 建设银行 龙智投 券商系和基金系 2016.6 天弘基金 天弘爱理财 2016.6 广发证券 贝塔牛 2016.8 广发基金 基智理财 2017.1 南方基金 超级智投宝 2017.4 长江证券 iVatarGO 2017.8 金融壹账通、平安证券 等 智能财富管家 2017.8 华宝证券 华宝智投 2017.9 华林证券 Andy 2017.9 光大证券 智投魔方 2017 东吴证券 东吴秀财 2017.12 国信证券 金太阳智投 2018.1 华夏基金 华夏查理智投 第三方财富 管理机构 2014.2 淘金者科技 牛股王 2014.7 祥云科技 胜算在握 2014.8 钱景财富 钱景私人理财 2014.8 聚爱财 聚爱财PULS 2014.12 理财魔方 口袋财富 2014 微量网 微量网 2014 艾真融科 资配易 2015.8 蚂蚁金服 蚂蚁聚宝 2019.6 智能理财助理 2015.8 数禾科技 拿铁智投 2015.8 财鲸信息 财鲸 2015.10 弥财投资 弥财 2016.4 蓝海财富 蓝海智投 2016.6 宜信 投米RA 2016.8 京东集团 京东智投 2016.12 乐融多源 璇玑智投 2017.3 恒生电子 商智智投 2017.8 玖富网络 玖富犇犇 截止2019年上半年智能投顾平台 24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 已经接近14万亿元 2018-2019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发展 供应链金融 信贷类供应链业务占比最高,达67% 大型电商、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市场份额领先 银行作为重要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积极应 用新技术打造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 分类 时间 发布单位 政策名称 中央 2018.4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人民银 行等7部委 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 2019.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 2019.2 银保监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 工作的通知 2019.7 银保监会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 地方 2019.1 深圳市金融办 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 2019.4 浙江银保监会 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浙江商务厅、 中国银保监会宁波监管局关于发展供应链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 2019.7 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 会 横琴新区关于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扶 持办法 2019.9 广州金融办 广州市关于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施 意见 2018-2019年国家和地方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汇总 25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广阔。截至2018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已增 长至8.4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为22.36%;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 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市场主体分为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三 大类。大数据已经成为驱动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银行 持牌消费 金融公司 互联网 消费金融 平台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信用卡、汽车贷、小额消费贷、直销银行的消费贷等 近些年,银行也开始探索开展小额消费贷业务,满足包括装修、旅游、教育等多 种消费场景的消费需求,进行零售转型 当前消费金融公司商业模式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捷信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以线 下渠道为主的模式,第二类是以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O2O 模式,第三类是以招联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线上模式。 截至2019年上半年,获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24家,已开业23家。公司在运营 上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行业巨头占据行业大量份额。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综合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等。 典型的综合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微信钱 包”为代表,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分期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以分期 电商为代表,如“分期乐”“优信二手车”等,此类平台大多通过和金融机 构合作来收取技术服务费或通过旗下的互联网小贷公司等以收取利息的形式 来开展业务。 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 政策 主要内容 2018.8. 18 中国银保监 会 关于进一步做 好信贷工作,提 升服务实体经济 质效的通知 支持积极发现消费金融, 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 作用 2018.9. 20 国务院 关于完善促进 消费体制机制进 一步激发居民消 费潜力的若干意 见 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 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 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 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 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开 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2018.10 .11 国务院 完善促进消费 体制机制实施方 案(2018-2020 年) 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 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的 前提下,加快消费信贷管 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 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 度,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 务的质量和效率 2018年消费金融政策 参与主体 2018年8月份以来,多项政策出台,为零售消费金融 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6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第三方支付在居民消费支付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第三季度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比已 提升至54%,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步放缓 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付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规模连续6年增长,季度交易平稳增长 “线下消费+线上支付”的O2O模式在使用习惯上也日益被广大用户接受,以刷脸 支付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支付方式获得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领域有较大 发展 第三方支付 0% 10% 20% 30% 40% 50% 60% 第三方支付银行卡/信用卡支付现金支付 2017Q32018Q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1 2 3 4 5 6 7 8 9 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 线下扫码支付规模增长率 27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监管科技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正在加快科 技应用的步伐 相较于国际实践,中国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 沙盒、创新指导窗口和创新加速器方面的布局 和探索还较少 监管科技 28 主体 技术 举措 政府部门与监管当局 中国人民银行 - 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 银保监会 - 分布式架构运用于EAST数据仓库,建模开展银行业机构合规业务检 查分析 证监会 - 正式印发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完成了监管科技建 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并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 出台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对监管 科技的三年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其中例如:“运用数字化监管协 议、智能风控平台等监管科技手段”;“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建立健 全数字化监管规则库”等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区块链 构建网贷风险监控系统 贵阳市政府 区块链 在政用、民用、商用领域开发区块链应用场景 上海保险交易所 区块链 发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保交链,推出API统一接口服务及功能分 离的标准开发包 深圳金融交易所 人工智能 自主研发智能监管辅助系统“企业画像” 上海金融交易所 人工智能 上线企业画像系统,分为“公司快览”、“风险扫描”、“财报审核” 三个板块,“企业画像”通过多维度细分,将上市公司各类风险标签 化,充分展示各企业的经营风险,便于投资者和监管层决策 广东省 大数据 广东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非现场实时监管系统(2.0版) 互联网金融巨头 蚂蚁金服 大数据、云 计算 建立起定量化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价模型 京东数科 人工智能 基于完备的KYC流程建立反洗钱模型 金融科技公司 天云数据 人工智能 AI赋能证券异常交易智查系统监测 金丘科技与银联商 务 区块链 建立区块链征信项目一厦门“鑫e贷”小额贷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篇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日益广泛,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2018-2019年,在数字技术的赋 能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愈加多元,基础设施建设日渐成熟,在服务“三农”、精准脱贫、小微企业融资 与智慧城市建设等场景,新服务、新产品不断涌现。目前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走过了粗放式“圈地” 时代,进入到深度拓展的新阶段。 29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形成以银行等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企业等为服务主体,以“三农”服 务、精准脱贫、小微企业融资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为服务对象,以支付体系、信用体系、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等为基础设施, 以政策体系、法律体系等为制度保障的生态系统。 制度保障 普惠金融监测、报告数据源向数字化方向拓展 普惠金融政策扶持趋向综合、全面化 基础设施建设 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 电子支付服务进一步下沉 信用体系数字化进程加快 主体发展 银行类金融机构:借力开放银行,推行场景化的数字 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深入农村普惠,扩展数字普惠金融 服务覆盖面 互联网巨头:基于海量数据,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 闭环 金融科技技术公司:以智能金融风控为需求,提升数 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安全性 资本市场渠道更加多元 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30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与创新实践 服务“三农”推 动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具综合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借助多种互联 网技术、电子终端等模式积极搭建面向“三农”的数字普惠金融综合平台。 打赢打好精准 脱贫攻坚战 金融脱贫工作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与“全链条”扶贫,通过组合运用银行、 保险、担保、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使其在金融扶贫工作中互为补充,互相 助力。 优化小微企 业融资环境 服务B端与实体产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迎来发展新阶段,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 融通过解决“链”上企业的信任问题,将在服务小微方面具备广大的市场前景。 助力智慧 城市建设 数字普惠金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作用,以金融服务 为着力点,通过打造便民医疗平台、智慧交通平台、智慧政务平台等,逐步实现B 端、C端、G端的有效连接,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 2018-2019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在服务“三农”、精准脱贫、小微企业融资与智慧城市 建设等方面,新服务、新产品不断涌现。 31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十大发展趋势 整体发展趋势 商业模式 技术发展形势 监管态势 32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已经进入 到高质量发展、优结构运行的新阶 段。营收规模稳步增长,到2020 年,预计营收规模达到19704.9亿 元;单位企业融资规模趋于稳定, 到2020年,预计规模达到2013.6 万美元。营收规模和单位企业融资 规模的“双稳”结构基本成型,发 展稳定、后劲充足的特征已经显现。 趋势一:金融科技发展“双稳”结构基本成型 33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趋势二:数字普惠金融生态系统更加健全 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加完善,底层技术融合发展会全面提 高数字普惠价值。 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数字普惠金融的战略重点将从扶 贫脱贫逐渐转移到提升生活质量、优化金融环境方面,数字普惠金融 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 乡村振兴战略和小微企业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要求会更高,数字普惠金 融服务将更加细化、精准化。 服务 三农 精准 脱贫 小微 环境 智慧 城市 34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趋势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融合加快 各类金融科技底层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pdf)为本站会员(q****)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