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集锦含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42829075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集锦含复习资料.doc

    记承天寺夜游1、 文章分三层:叙事:赏月的时间、原因;写景:写庭中景物;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2、 全句无一写月,却处处写月的好处?先写月色“积水空明”,如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见月色之皎洁(之明); 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写出“水”(月色)之清; 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见月色之浓。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文中传达出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有哪些? 赏月的欣喜被贬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有赏月的欣喜被贬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5、 “庭下如积水空明”写出月光、竹柏什么特点?点出一个怎样的美好境界?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影比作水中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点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8、本文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苏东坡用了比喻修辞和侧面烘托手法,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明亮美好,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9、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及张怀民的友情,说说理由。1、“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见唯独怀民可以同乐。2“怀民亦未寝。”可见心境相同,心有灵犀。3、“相及步于中庭。”可见相处融洽。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见有相同的命运和审美情趣。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种种复杂微妙的心情尽在其中: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旷达,对自己情趣高雅脱俗的自得。1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为什么自称是“闲人”?“闲人”二字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苏轼此时被贬官黄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无事可做,所以他自称闲人。“闲人”二字包含了自嘲和自得两种情感:自嘲是感慨自己被贬谪,只好自我排遣、苦中作乐。自得是因为自己及朋友具有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身处逆境依然乐观旷达。言外之意讽刺了那些无心赏月追名逐利的人。12、此文是作者被贬谪时所作,可他却能欣然起行,描绘月色,自许闲人,对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一谈。我很钦佩苏轼的虽被贬谪依然乐观旷达,保持高雅的审美情趣,描绘美好的月色。我们也要像他一样,身处逆境不能一味消沉,而是学会自我排遣,比如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摄影等高雅活动排遣抑郁,去发现生活中的希望和乐趣,做一个勇敢乐观的人。13、岳阳楼记中作者感慨“微斯人,吾谁及归”,本文哪句话表达意思及此相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念无及为乐者。”表达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独之感。14、“念无及为乐者”一句中,“乐”有怎样的内涵1、及朋友一起欣赏月色之乐;2、为了排遣抑郁而苦中作乐。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3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4“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5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译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闲人”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2分)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及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及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庭下盖竹柏影也”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 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4、选文的作者 及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1分)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 、盖竹柏影也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念无及为乐者 念: 相及步于中庭 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作者描绘的世界: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作者的心境: 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 旷达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及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及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解析: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2)怀民亦未寝 (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及为乐者”的“乐”及<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前者直接描写及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12.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晓雾将歇 ( ) 月色入户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及:念无及为乐者 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2.简答。 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描写 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闲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仙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12.、(1分,每对一处给0.5分)以上共8分 9甲文水陆草木之花运用了托物言志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4分)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句写出了作者及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D、第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及步于中庭。 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猿鸟乱鸣”和 “沉鳞竞跃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写了“月色(月夜)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的语句中。(4分)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写月语句【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描写方法。【甲】直接描写及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及自慰。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得分)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及:念无及为乐者未复有能及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闲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仙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山东淄博卷)2007(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及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月色入户。户: 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乐留及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8、门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10.前者直接描写及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后者则是单纯用直接描写来表现“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月光的别样趣味。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12.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及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二)(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皎然:洁白的样子。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就:拜访、访问。经宿:一整夜。 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王子猷住在山的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雪光,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23、(3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A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B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作者描绘的世界: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10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及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及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及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19.B评分标准:3分。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0.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第 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集锦含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