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南BIM标准.docx

    • 资源ID:44332642       资源大小:71.1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BIM标准.docx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基础标准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Design Basic Standard for Civil Building in Hunan provinceDBJ 43/T xxx-20xx(征求意见稿)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1目 录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34 BIM软件及协同平台44.1 BIM软件要求44.2 BIM协同平台建设要求45 BIM模型深度55.1 一般规定55.2 各个专业构件精细度56 BIM设计成果交付66.1 一般规定66.2 BIM设计模型交付6附录A 模型深度等级及构件精细度表7附录B 模型深度协定构件信息选用表13本标准用词说明16引用标准名录17附:条文说明183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2Terms3Basic Requirements4BIM Software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4.1BIM Software Requirements4.2BIM Collaborative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5Level of Detail5.1General Requirements5.2Accuracy of each Professional Components6BIM Design Product Delivery6.1General Requirements6.2BIM Design Model DeliveryAppendix A: Table for Model Depth Level and Accuracy of Component Appendix B: Selection Table for Component Information in Protocol of Depth modelExplanation of Words in This StandardList of Quoted Standards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 总 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引导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支撑我省工程建设信息化实施,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是湖南省民用建筑设计中BIM应用的通用原则和基础标准。1.0.3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中BIM设计。1.0.4 采用BIM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技术和方法。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2.0.2 BIM模型 BIM Model 基于BIM所产生的数字化建筑模型。BIM模型的信息由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两部分组成。2.0.3 协同平台Project Collaboration PlatformBIM设计中项目内部及项目间的所有参与方之间协同工作的软硬件环境,具备工作过程的协同、数据交互以及工作成果的归档、共享、发布、交付和审核功能。2.0.4 子构件 Sub Component 承载着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以构成BIM模型的基本对象或组件。2.0.5 构件 BIM Component 包含某一类别的全部子构件的统称。构件可以是单个建筑逻辑的子构件,也可以是多个子构件的集合。2.0.6 BIM模型深度 BIM Model Depth 模型所包含信息的详细程度。2.0.7 构件精细度 Accuracy of BIM Component 构件所包含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细致程度指标。3 基本规定3.0.1 在BIM设计过程中创建的BIM模型宜充分考虑到BIM模型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各专业的应用。3.0.2 在设计各阶段,应充分利用BIM模型所含信息进行协同工作,各专业设计的BIM模型应支持与其他基于工程实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协同工作和数据共享,实现各专业、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有效传递。3.0.3 BIM设计应用相关方应根据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协定模型应用的设计阶段、要求、BIM模型深度、基本应用内容、构件精细度等级、数据交付格式,明确BIM模型交付和数据互用的内容、格式、模型数据提取与交换开放性要求等。3.0.4 BIM模型数据应设立对应的分类及编码,编码应满足采集、加工、处理、汇集、分发、互用、服务和应用等相关的信息处理要求。构件的分类及编码宜在构件属性中体现。3.0.5 采用BIM技术以工业化方式建造的建筑,其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的BIM设计数据,应作为部品(部件)交付物的组成部分交付。4 BIM软件及协同平台4.1 BIM软件要求4.1.1 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征并根据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选择BIM软件。软件建立的模型应能满足各相关专业子模型关联和整合要求,并应协调一致。4.1.2 设计单位选择BIM软件时应对软件的信息建立、共享和应用等能力进行验证。4.1.3 BIM软件应符合企业自身各专业设计协同需求,应满足基于工程实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对软件技术与信息交换标准的要求。BIM软件创建、提取和交换的数据应能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管理的需求存储和持续维护。4.1.4 BIM软件宜符合设计与工程项目策划、勘察、施工、运营维护等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传递的需求,模型数据的提取与交换功能应满足开放性要求。4.1.5 BIM软件宜具有可定制开发功能。软件的可定制开发功能应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数据接口。4.2 BIM协同平台建设要求4.2.1 BIM设计应在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工作模式中进行。设计单位应根据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和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工作流程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的BIM协同设计平台。4.2.2 BIM 协同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建模软件及不同专业软件之间应建立交互传递数据接口标准,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保证BIM设计过程中专业内的协同和专业间的协同。4.2.3 BIM协同平台中建模软件及不同专业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应建立记录机制,记录模型数据及相关信息形成所使用的软件类型及版本、模型深度、信息的建立者与编辑者、建立和编辑的时间、信息所有权的状态等。BIM协同平台宜对关联模型数据信息的建立者和编辑者建立相对应的权限许可机制。4.2.4 各相关专业的关联模型数据信息应具有唯一性,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不宜包含冗余信息。4.2.5 BIM模型数据的交互应保证在所有BIM工作流程中关键数据的可用性。BIM协同平台应保证相关专业的关联模型数据信息准确地传承,按照模型结构的要求进行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并保持对信息的持续维护。4.2.6 BIM协同平台中模型数据的存储应满足数据安全的要求,宜采用高效的方法和介质进行专门的存储、更新和维护。信息模型的输入和交付数据宜支持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多版本管理。5 BIM模型深度5.1 一般规定5.1.1 BIM模型由基本信息和构件信息构成。基本信息为BIM模型所包含的不依附于构件的信息。构件信息由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组成。5.1.2 BIM模型深度由不同的构件类型以及不同构件的构件精细度决定。模型深度由低到高可分为100(M100)、200(M200)、300(M300)、400(M400)、500(M500)五个等级。5.1.3 BIM模型深度宜按与设计应用阶段对应的基本应用内容确定。确定BIM模型深度时应满足工程项目不同设计阶段实际使用的需求,但模型深度不宜要求过高,避免过度建模。BIM各设计应用阶段对应的模型深度等级见附录A表A.0.1。各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的BIM设计基本应用内容见附录A表A.0.2。5.1.4 设计单位有义务协助BIM应用相关方确定项目不同设计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充分解释达到该应用所需模型深度的理由。5.2 各专业构件精细度 5.2.1 BIM模型中的构件按照建筑、结构、机电划分专业。5.2.2 BIM模型中构件精细度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精细度等级1(LV1)、精细度等级2(LV2)、精细度等级3(LV3)、精细度等级4(LV4)、精细度等级5(LV5)。不同精细度等级划分及其所包含的构件信息见附录A附表A.0.35.2.3 建筑专业的相关构件精细度可根据模型深度的要求在附录A表A.0.4中进行选取。5.2.4 结构专业的相关构件精细度可根据模型深度的要求在附录A表A.0.5中进行选取。5.2.5 机电专业的相关构件精细度可根据模型深度的要求在附录A表A.0.6中进行选取。46 BIM设计成果交付6.1 一般规定6.1.1 BIM设计交付成果应满足协定的项目应用需求且应充分表达专业交付信息集合。BIM交付成果应以电子文件的方式进行交付。根据项目应用需求,BIM交付成果也可包括与之对应的常规图纸、信息表格和相关技术文件。6.1.2 BIM设计交付成果中的表格信息应与与BIM模型中的信息一致。BIM交付成果中的图元信息和表格信息宜与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图纸信息一致。6.1.3 BIM设计交付成果中电子文件应以通用的数据格式进行交付,如有特殊要求应由交付合约双方进行协定。6.1.4 交付方应保证BIM设计交付成果中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使用不能完整地保留模型信息的中间格式进行交付,应取得被交付方的同意并按交付双方协定的合约进行交付。6.2 BIM设计模型交付 6.2.1 BIM设计模型成果交付深度应满足相应阶段项目设计深度要求。6.2.2 BIM设计模型成果交付前,应对模型数据进行检查,确保BIM模型数据成果的准确性。关联模型数据的交付检查,应按合同约定由交付双方进行检查和确认。6.2.3 根据附录A确定的BIM模型深度、基本应用内容、构件类型及构件精细度,宜采用附录B表B.0.1进行记录,作为设计模型成果最终交付验收的依据。5附录A 模型深度等级及构件精细度表A.0.1 BIM应各设计应用阶段对应的模型深度等级应用要求可按表A.0.1选择。表A.0.1 BIM各设计应用阶段对应的模型深度等级范围表模型深度等级设计应用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竣工图M100M200M300M400M500说明:1. 模型深度应当以满足BIM 应用的要求为准,本表中不同设计应用阶段对应的模型深度,可作为确定模型深度要求的参考。2. 表中“”项为在该设计应用阶段一般常采用的对应模型深度等级;“”项为不常用,但在该设计应用阶段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商定采用的模型深度等级;“”项为在该设计应用阶段一般不宜采用的模型深度等级。3. 设计应用阶段相应对应的模型深度等级,宜经协商后在合同中约定。A.0.2 各BIM设计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的基本应用可按表A.0.2选择。表A.0.2 各BIM设计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的基本应用范围表序号 基本应用 模型深度等级M100M200M300M400M500适宜应用设计阶段1建筑专业模型构建对应按表A.0.1选择的设计应用阶段及对应的模型深度2功能分区及面积统计明细表3工程量统计4各专业辅助设计出图5虚拟仿真漫游6场地分析方案设计7功能分析方案设计、初步设计8建筑性能模拟分析方案设计、初步设计9设计方案比选及优化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0结构专业模型构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竣工图11机电专业模型构建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竣工图12建筑结构平、立、剖面检查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13竖向净空优化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14冲突检查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15管线综合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16预制拆分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17一体化设计施工深化18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深化19构件预制加工施工深化20建筑空间管理竣工图、运营维护21资产管理竣工图、运营维护22运营系统建设竣工图、运营维护23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竣工图、运营维护说明:1. 不同模型深度中的基本应用内容应当以满足BIM 应用的实际需求准。本表中不同模型深度各专业模型的基本应用内容,可作为确定模型深度要求的参考。基本应用内容选择时不宜提出过高的深度要求,但应考虑各阶段的模型衔接和传递要求,充分利用BIM 模型数据的复用性和延续性,避免过度建模和重复建模。2. BIM交付成果除相应的BIM模型外,如果合同中有约定,还应包括模拟分析报告、碰撞检查报告、工程量清单等各类BIM 应用形成的成果文件和信息表格,也可以包括由BIM模型输出的二维设计图纸和三维视图、虚拟仿真漫游视频文件。3. 表中“”项为在该模型深度等级一般常采用的基本应用内容;“”项为不常用,但在该模型深度等级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商定采用的基本应用内容;“”项为在模型深度等级一般不必要采用的基本应用。4. 在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确定的基本应用内容,宜经协商后在合同中约定。A.0.3 不同精细度等级划分及其所包含的构件信息可按表A.0.3确定。表A.0.3 构件精细度等级划分表构件精细度等级代号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精细度等级1LV1仅线条和面积的尺寸、形状及概略的定位概略的信息,如名称、类型、参数、材质、设计说明精细度等级2LV2概略的尺寸、形状及准确的定位,概略的部件一定的信息,如名称、类型、参数、材质、设计说明精细度等级3LV3精确的尺寸,形状及定位,准确的部件较丰富的信息,如名称,类型、材质、参数、工艺要求、设计及重要的施工说明、成本精细度等级4LV4实际的尺寸、形状及定位,详细的制作、建造部件完整的实际产品信息,如名称、类型、参数、材质、工艺要求、型号、制造商、安装说明、成本精细度等级5LV5实际安装的真实尺寸、形状及定位,详细的实际竣工部件实际安装的真实产品信息,如名称、类型、参数、材质、工艺要求、型号、制造商、安装及使用说明、成本、运维信息A.0.4 BIM设计各专业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的典型构件精细度可按表A.0.3、表A.0.4、表A.0.5选择。表A.0.4 建筑专业模型深度对应的典型构件精细度表构件分类模型深度等级构件子构件M100M200M300M400M500场地地形表面道路周边建筑新建体量建筑地坪建筑红线建筑墙非承重墙活动隔断建筑柱非承重柱阳台及飘板门窗立面洞口百叶±屋顶屋面屋脊±檐口±幕墙立面幕墙楼梯楼梯±爬梯±±电梯及扶梯电梯±自动扶梯±栏杆扶手±±吊顶天花±±家具±±其他设备±±建筑装饰±±停车场说明: 1.表中各单元格中标识符分别表示构成各模型深度等级的相应构件精细度等级。“”表示LV1;“”表示LV2;“”表示LV3;“”表示LV4;“”表示LV5。2.标识符中:LV1()表示应具备。LV2()LV5()实心形状表示应具备;空心形状表示应具备,但可根据应用需求降低构件精度且不得低于LV1()。“±”表示可不具备、也可根据应用需求选用LV1()的信息。表A.0.5 结构专业模型深度对应的典型构件精细度表构件分类模型深度等级M100M200M300M400M500基础锚杆±承台±筏板±柱结构柱构造柱±±梁主框架梁±次梁±±圈梁±±板楼板集水坑±±楼板反边±±墙挡土墙±承重墙洞口梁洞口±±板洞口±墙体洞口±±楼梯楼梯±梯边梁±钢爬梯±车道车道板±车道梁±±雨棚雨棚梁±±拉杆、支撑±±雨棚柱±预埋件预埋件±±节点钢结构节点±砼节点±钢筋±±说明: 1.表中各单元格中标识符分别表示构成各模型深度等级的相应构件精细度等级。“”表示LV1;“”表示LV2;“”表示LV3;“”表示LV4;“”表示LV5。2.标识符中:LV1()表示应具备。LV2()LV5()实心形状表示应具备;空心形状表示应具备,但可根据应用需求降低构件精度且不得低于LV1()。“±”表示可不具备、也可根据应用需求选用LV1()的信息。表A.0.6 机电专业模型深度对应的典型构件精细度表构件子构件模型深度等级M100M200M300M400M500风管风管管件±风管附件风阀±末端堵头±±其他附件±软风管风道末端±空调设备风机末端空调设备冷热源机组其他给排水管道给排水管件±给排水管路附件水阀±其他附件±末端堵头±软管卫浴装置喷头±给排水设备水泵水箱其他电缆桥架电缆桥架配件±电缆±线管±线管配件±导线±母线±电气设备变、配电柜,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电气装置插座、开关、接线盒等±用电末端照明灯具±安全设备防雷接地±火灾监控±火警设备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智能化设备数据设备±通讯设备±安防设备±其他构件支吊架±设备洞口±说明: 1.表中各单元格中标识符分别表示构成各模型深度等级的相应构件精细度等级。“”表示LV1;“”表示LV2;“”表示LV3;“”表示LV4;“”表示LV5。2.标识符中:LV1()表示应具备。LV2()LV5()实心形状表示应具备;空心形状表示应具备,但可根据应用需求降低构件精度且不得低于LV1()。“±”表示可不具备、也可根据应用需求选用LV1()的信息。11附录B 模型深度协定构件信息选用表表B.0.1 模型深度协定构件信息选用表 BIM设计应用阶段(中选)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施工深化 竣工图模型深度等级建筑专业:M 级结构专业:M 级机电专业:M 级与模型深度等级对应的基本应用内容(栏空格中选)建筑专业模型构建设计方案比选及优化一体化设计功能分区及面积统计明细表结构专业模型构建施工深化设计工程量统计机电专业模型构建构件预制加工各专业辅助设计出图建筑结构平、立、剖面检查建筑空间管理虚拟仿真漫游竖向净空优化资产管理场地分析冲突检查运营系统建设功能分析管线综合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建筑性能模拟分析预制拆分设计构件分类构件精细度等级(下栏中选)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LV1LV2LV3LV4LV5LV1LV2LV3LV4LV5建筑专业场地地形表面道路周边建筑新建体量建筑地坪建筑红线建筑墙非承重墙活动隔断建筑柱非承重柱阳台及飘板/门/窗/屋顶屋面屋脊檐口幕墙立面幕墙楼梯楼梯爬梯电梯及扶梯电梯自动扶梯栏杆扶手/吊顶天花/家具/其他设备/建筑装饰/停车场/结构专业基础锚杆承台筏板柱结构柱构造柱梁主框架梁次梁圈梁板楼板集水坑楼板反边墙挡土墙承重墙洞口梁洞口板洞口墙体洞口楼梯楼梯梯边梁钢爬梯车道车道板车道梁雨棚雨棚梁拉杆、支撑雨棚柱预埋件预埋件节点钢结构节点砼节点钢筋/机电专业风管/风管管件/风管附件风阀末端堵头其他附件软风管/风道末端/空调设备风机末端空调设备冷热源机组其他给排水管道/给排水管件/给排水管路附件水阀其他附件末端堵头连接软管/卫浴装置/自动喷淋喷头给排水设备水泵水箱其他电缆桥架/电缆桥架配件/电缆/电气线管/线管配件/导线/母线/电气设备变、配电柜,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电气装置插座、开关、接线盒等用电末端照明灯具安全设备防雷接地火灾监控火警设备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智能化设备数据设备通讯设备安防设备其他构件支吊架设备洞口/说明19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引用标准名录1.2.3.4.5.6.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基础标准DBJ 43/T xxx-20xx条文说明制定说明湖南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基础标准DBJ 43/Txxx-20xx,经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xx年xx月xx日以湘建科20xxxx号批准、发布。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在总结湖南省具体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BIM软件及协同平台;BIM模型深度;BIM设计成果交付。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和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湖南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基础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和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在使用中如果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编制组。目 录1 总 则213 基本规定224 BIM软件及协同平台234.1 BIM软件要求234.2 BIM协同平台建设要求235 BIM模型深度265.1 一般规定265.2 各专业构件精细度266 BIM设计成果交付286.1 一般规定286.2 BIM设计模型交付281 总 则1.0.1 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组成部分,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行业的升级转型。BIM技术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策划、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201167号)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也明确要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建质函2015159号)就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167号)对我省BIM技术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BIM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