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46462714       资源大小:23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遇O2转化为NO2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2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SO2、O2、N2 BHCl、Cl2、CO2CCH4、H2、CO DSO2、Cl2、O2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 3Fe3NO2H2OB铜片与浓硝酸:CuNO4HCu2NO22H2O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4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4NO6H2O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1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5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AgNO3溶液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6图K17­1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图K17­1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CNH3(H2O中含甲基橙)/黄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72014·江苏南京模拟 某实验过程如图K17­2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图K17­2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8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K1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7­3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92014·东北师大附中摸底 把3体积NO2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Na2O2后(假设每一步的反应都是充分的),再用排水法收集残留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A1体积NO B1体积NO2和体积O2C.体积O2 D.体积NO102014·北京丰台一模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K17­4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K17­4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C通过开启或关闭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112014·宁夏银川质检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干燥的pH试纸鉴别SO2和Cl2两种气体B盐酸滴定氨水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实验室用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的NO2D实验室用图装置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NH3图K17­5122015·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 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图K17­6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B若X为S,则A为硫酸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D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13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1、0.1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 mol·L1 B0.225 mol·L1C0.30 mol·L1 D0.45 mol·L1142015·山东泰安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K17­7甲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图K17­7(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填序号)。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乙装置中的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的气体必须通过盛有_试剂的洗气瓶;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5201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 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如图K17­8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NONO22OH2NOH2O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 ,NO为152 图K17­8(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_、_、_。(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_。(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装置E的作用是_。(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1A解析 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气转化成化合态的氮。2C解析 A组中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组为均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D组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但其中SO2、Cl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3A解析 B项未配平,C项应生成NH3,D项HCO与OH也会反应生成CO。4A解析 A项,该反应中有污染性气体NO产生,故不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错误;C项,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标0.76 g·L1,正确。5C解析 铵根离子的检验需要强碱,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需要钡离子,故选用氢氧化钡溶液。6A解析 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生成OH,使酚酞显红色,使甲基橙显黄色;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A不正确。7D解析 生成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HNO3,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NO。8C解析 NH4Cl是常用化肥,而NaHCO3为小苏打,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图中涉及的某些盐类(如NaCl)并不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NH3能和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9C解析 3体积的NO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发生的反应有3NO22NaHCO32NaNO3H2ONO2CO2,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后除去H2O,通过Na2O2时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此时剩余气体为1体积O2和1体积NO,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显然O2过量,剩余体积O2。10A解析 关闭活塞a后,加入稀硝酸无法达到液面a处,A项错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反应开始后,产生气体会使铜丝与稀HNO3分离,反应终止,打开活塞1,气压减小,重新反应,C项正确;NO是无色气体,如果证明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需将活塞1打开,将液体放入分液漏斗中,气体在分液漏斗中变为红棕色,证明产物是NO,D项正确。11B解析 检验气体性质时试纸需润湿,否则无法检验,A项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C项错。若U形管中盛装液态干燥剂,将导致气体无法通过,D项错。12D解析 C项,若X为C,则Y为CO,Z为CO2,A为H2CO3,Cu不和H2CO3反应,正确。D项,若X为N2,Y为NO,Z为NO2,NO2和H2O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13B解析 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NO时就能够与Cu发生反应。该溶液中H实际为0.06 mol,应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正确解题思路为:3Cu 8H2NO3Cu22NO4H2O3 8 2 3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根据各物质量的关系可知,H不足,应根据H进行计算。x3×0.06 mol÷80.022 5 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1。14(1)ace(2)或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饱和食盐水、浓硫酸3Cl28NH36NH4ClN2NaOHCl22OHClClOH2O 解析 (1)在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向其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H2OCa(OH)2生成Ca(OH)2或烧碱,都会使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气的挥发。碱石灰的成分是烧碱和生石灰,原理同上述,都可快速制备氨气。(2)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CCl4,需选择防倒吸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因此需选择图乙中的或。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要使装置D发生喷泉现象,必须使烧瓶中的压强迅速降低,形成内外压强差。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可使D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3)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需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探究氨气具有还原性,氯气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联系NH3HClNH4Cl可知,“白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物,可推知为氮气。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15(1)EDB(2)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3)装置D中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冷凝,使NO2完全液化(4)4NO2O24NaOH4NaNO32H2O水蒸气存在,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5)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解析 (1)根据NO、NO2的液化温度和性质可知装置D用于检验NO,装置E用于检验NO2,装置B为尾气处理装置,NO2会干扰NO的检验,所以为了检验装置A中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C、E、D、B。(2)由于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所以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3)利用装置D检验NO。开始装置D中无色,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即可证明NO的存在。装置E的作用是降温冷凝,使NO2完全液化,避免干扰NO的检验。(4)因为NO2、O2和水共同作用可以产生HNO3,所以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4NaOH4NaNO32H2O。如果没有装置C,A中挥发出的水蒸气能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5)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