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诗雅文化承传统 教育气质育品牌.docx

    • 资源ID:52383591       资源大小:15.7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雅文化承传统 教育气质育品牌.docx

    诗雅文化承传统教育气质育品牌江苏省宝应县白田小学引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中国开展的巨大内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 精深,包蕴丰富。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中开展,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优 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社会经济开展的巨大动力。传统文化对个人道 德修养,尤其对青少年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十分有益。中 华文化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今天依然能够团结凝聚各族儿女以及世界华人,汇聚成改革开展 的正能量。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思想之精髓有利于国家的稳健开展,有 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 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这段话既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揭示出人才养成的不易。“蚕 老客未归,白田已缭丝”这是李白之诗白田马上闻莺中的一 句,我校因此得名。白田小学创办于2022年,地处江苏宝应安宜镇 北郊的城乡接合部。现有28个教学班级,教师58人,学生1200余 人。办学来,学校紧扣质量主题,围绕市质量效益推进年、市质量效 益提升的工作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文化亮校”的工作 思路。如今,诗已成为我校学生骨子里流淌着的文化标识。在倡导传承民 族文化、固守民族精神的当下,我校从儒家的君子人格中提炼出“忠、 仁、智、勇”的民族精神的“四重奏”,形成并丰富了诗雅文化。与 此同时,依据文化传承的需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我校还大 力开发诗雅课程,将诗歌镶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生命历 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通过诗雅文化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我校 所有学生都畅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 诗歌的魅力,化身成一粒粒传播诗雅文化的种子,肩负传承,弘扬经 典!一、立足“诗雅”文化,建设优质校园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开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 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表达,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 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教 育的潜在资源。诗雅环境课程通过诗歌与环境的融合,鲜明学生的气 质风骨,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楹联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独有样式,是诗歌的高度凝练。中国风式的校园建筑,槛联 应有题中之意。我校利用各种契机,邀请名家、诗人撰写楹联,并且 在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进行悬挂,并配以注解,定期更新,引 领观瞻。大书的楹联常常能冲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小便在内心烙 下民族的根。但凡有文化印记的学校往往都需要文化标识予以陈情。我校的校训 “诗雅”以石刻的形式矗立在学校的中心,借以警示学生时刻铭 记成人的标准;学校建造“曲水流觞”精致小品,模拟再现诗酒唱酬 的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学校教学楼矗立的立柱上,以古风的字 体书写“风、雅、颂、赋、比、兴”的诗歌特征与“梅、兰、竹、菊、 松、荷”的君子品性,借助诗歌的力量,滋生品性的养成。这些标识 化的建筑以静止的形态,与灵动的学生朝夕相对,动静之间,升腾起 成长的不竭动力。如果说标识课程营造了恢宏的成长空间,那么精心设计的游历课程 那么是站在时间的轴线上,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我校以教学楼的楼层 为序,以“忠、仁、智、勇”为主题,以诗人为牵引,通过“一个人、 首诗、一个故事”诉说“一种品性”;学校在诗展中心,以历史为经, 以诗歌为纬,穿行华夏五千年岁月,游历诗歌三万里河山;在太白广 场,矗立一个人一一李白,传世一段佳话一一以李白的人生经历、诗 歌创作,真实再现中国诗歌创作的巅峰和文明的鼎盛。学生游历其间, 每每相对,总能催生花开的声音。二、深化“诗雅”意识,创新课程体系学校是课程开发的绝对主体。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满足学校文化建设 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我校倡导的诗雅文化,核心是“诗”。因 此,我校以“诗”为载体,着力开发习诗修身课程。即赏诗课程、诵 诗课程、作诗课程、合诗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诗雅意识,培养他们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的诗课程以凝练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分的 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编织而成的诗词,因其意蕴深远空灵,故须借助 赏析方能入诗。我校选取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诗词,编印成册,命 名诗韵飘香,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保证,聘请诗词专家、诗词爱 好者定期开讲,他们从赏析的角度出发,还原诗词创作的生活背景, 提炼诗词文字的丰富内涵,呈现诗词体裁的独特构成,为学生翻开诗 词,走进诗词,升华诗词,让诗歌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另一种精神给 养。针对诵诗课程,我校开发了诗词晨读暮吟课程:选取经典童民谣、 古诗古词古句、现代优美诗歌,通过晨诵暮吟的形式,携学生穿越诗 歌,享受生命的过程。诗歌创作,尤其是最具民族性的古体诗创作,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是有所弱化的。为弥补诗歌创作的缺失,我校结 合课程标准及本土文化的特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按年段选 编了合情适趣的诗歌作为范例,带着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作,提高学 生诗歌创作的能力:低年级段以诵背现代短诗或童谣为主,追求“初 读有声”、“再读有情”、“三读有疑”、“四读有形”的习得境界; 中年级段仍以现代诗为载体,逐步尝试创作,力求做到“按图索骥”、 “掩卷遐思”、“尝试创作”;高年级段主要介绍古诗词写作方面的 相关知识,如绝句、律诗、小令等,在总结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尝试创作古体诗词。最本原的诗实为歌词,是集歌、乐、舞、画等于一体的艺术样式。 诗词教育必须要丰富诗歌的表现形式,以到达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目 的。为此,我校组建诗雅合唱团、诗雅舞蹈队、诗意水墨画、装饰诗 画、泥塑、书法等社团,以古典诗词为载体,通过演唱、绘画、舞蹈 等表现手段,为学生提供用诗平台,丰富诗歌的表达方式,提升诗歌 的审美品位,让学生在诗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中欣赏美、体验美、 传承美、创造美。三、打造“诗雅”课堂,培育“诗雅”学子课堂是文化学习、构建的主阵地。学校致力打造诗雅课堂,在县课 堂教学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诗雅特色,不断摸索诗雅课堂的校本 标准。专家引领。学校定时邀请诗词名家来校举办讲座,指导诗歌理论学 习、诗歌鉴赏、诗歌创作活动,丰富教师的诗文积淀,使他们在“诗 雅课堂”探索实践的道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实践探索。诗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看老师讲得有多精彩,只看 学生学得多有劲: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让讲台 成为学生展示、表演的舞台;让课堂成为说、辩、谈、诵、写的场所。 其关键词:简约、自然、扎实、灵动、高效。结合省重点立项课题“校 园'诗雅'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每学期学校均组织教师开展“诗雅 课堂”教学大赛,努力让“自然” “简约”“情趣” “灵动”等“诗 雅课堂”的标准融入到教师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追寻教学的如诗境 界。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开拓思路,细化顶层设计,定期研讨, 构建模式,以点带面,争取更大成效。四、培塑“诗雅”师生,浸润优雅气质构建诗雅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表达在师生的行为上,让“以诗育人、 以诗启智、以诗导雅”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以“诗雅”提升教师行为。首先,打造诗雅课堂、推进诗雅课程建 设、学习鉴赏创作诗歌,不断提升教师的儒雅言行、育人水平。同时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年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年度开展目 标,激励教师用勤奋获得机遇,用创造赢得尊重,用青春书写传奇。 其次建立常态的校本研修机制,构筑“教师读书会”“诗雅讲坛”等 校本研修平台,以“专业引领、文化修炼、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 核心内涵,以“大师讲座、专业阅读、课堂观摩、案例分析、评课沙 龙”为基本形式,让每一名教师不断优化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学姿 态,不断提升课堂内功。三是正常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教师在 活动中展示,在研讨中磨砺。四是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从 而为诗雅校园的建设注入持久的活力。以“诗雅”引导学生言行。通过路诵诗词、赏析诗词、创作诗词、 发表诗词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德育活动 围绕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大礼仪”和“三大主题”教育, 开展诸如“雅行教育”主题班会、“雅行监督岗” “雅行习惯我养成” 主题征文、“雅行形象班级” “雅行形象大使”,综合性的“诗雅少 年”“白田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学雅规、定雅标,练雅行、正雅 态,扬雅风、颂雅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最终到达行为近诗的 境界。现如今,诗雅文化已整合在白小的所有教育活动之中。与经典为友, 与博览同行,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已不知不觉接受文明的、优雅的、诗 化的濡染和重陶,浸润了师生优雅之气。五、打造“诗雅”特色,弘扬经典魅力诗雅文化的目标在“雅”。诗与雅,就中围的传统文化而言,本就 一体。与其说诗雅文化起于诗,显为雅,不如说通过诗歌这一载体, 追求诗雅的境界。在习诗修身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叠加开发塑雅明礼 课程。即明雅课程、导雅课程、塑雅课程。“诗言志。”诗歌是德育最好的传声筒。我校糅合经典名句、古典 诗词、中国画等表现形式,编印德育诗画读本,借助晨会课、班 会课的时间,打造明雅课程。课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 族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诗来启发孩子学习的志向,以 诗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以诗来增强孩子的心灵慰藉,培养学生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十创新的民族品性,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人生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 大志向,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我校把诗雅 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典雅校园、儒雅教师、文雅学子”的输 出。我们根据学校的办学愿景和育人目标,梳理出“有报国之情、有 仁爱之心、有诚信之品、有责任之感、有勤劳之德”的做人标准,并 选取与之相应的古诗予以诠释,寓教于诗,采用演绎诗人、吟唱诗歌、 再现诗境等形式,打造导雅课程。导雅课程借助诗歌的力量,通过真 切可感的活动和情境,引导学生将做人之雅与民族担当结合起米,使 文雅学子在内修品性的基础上承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基于诗雅文化的塑雅课程同样深耕于诗歌的世界里。我校的塑雅课 程从班级命名开始,班级组建之初,要求各班从诗歌的源头一一诗 经楚辞中选取适切班级文化特性的诸如“静姝、炜彤、洵美、 燕婉”等语词作为班名,并结合班级建设目标对其进行闸释,形成独 特的班级文化。我校还将学校的奖项设置当作塑雅课程来做,选取古 典诗词中寄寓深远的诸如“扶摇青云、阳春、闻莺”等语词命名学校 对学生的各类表彰,使学生在获取嘉奖的同时,更能明了学校对其成 长更隽永的预期。塑雅课程就是抓住这些教育的细微处,根植诗歌的 影子,塑造诗者的气韵,以点带面,最终实现人人诗雅的目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 化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课程基地学校、江苏 省诗词联盟学校、江苏省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诗词教学研究基地学校、 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扬州市优美校园、扬州市诗词名校、扬州 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扬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宝应县经典诵读示范 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殊荣。学校的诗雅文化建设工程,2022 年获评省重点资助工程,校园诗雅文化实践性研究获省教研2022 年重点立项课题并荣获省级重点课题特等奖。风雨沧桑励壮志,春华秋实著华章。今天,我校的诗雅文化虽已取 得硕果,但也是我校继往开来、新征程的起点。我校将继续以诗雅文 化作为推动学校教育开展的助力,承求索之精神,开拓进取,弘扬经 典,唱响白田教育高亢的时代凯歌。

    注意事项

    本文(诗雅文化承传统 教育气质育品牌.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