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摘要.doc

    • 资源ID:52740730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摘要.doc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一2005版有关内容摘要3 基本规定32 设计使用年限 321 民用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表321的规定。34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4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2 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3 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4 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卫生安全的环境;5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6 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应与周围环境协调;7 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36 停车空间361 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应就近设置停车场(库)或将停车库附建在住宅建筑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应符合有关规范或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4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41 建筑基地 411 基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412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0m2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基地内建筑面积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条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7m,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413 基地地面高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2 基地地面高程应与相邻基地标高协调,不妨碍相邻各方的排水;3 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414 相邻基地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按建筑防火等要求留出空地和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 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2 本基地内建筑物和构筑物均不得影响本基地或其他用地内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和采光标准;3 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贴基地用地红线建造的建筑物不得向相邻基地方向设洞口、门、外平开窗、阳台、挑檐、空调室外机、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42 建筑突出物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5 场地设计51 建筑布局 511 民用建筑应根据城市规划条件和任务要求,按照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原则,对建筑布局、道路、竖向、绿化及工程管线等进行综合性的场地设计。512 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2 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要求,并应防止视线干扰;513 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定;52 道 路 521 建筑基地内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道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安全出口;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3 道路改变方向时,路边绿化及建筑物不应影响行车有效视距;4 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场时,车辆出入口应设有效显示标志;标志设置高度不应影响人、车通行;5 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设人行道路。522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523 道路与建筑物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地内设有室外消火栓时,车行道路与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 基地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的有关规定;53 竖 向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2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 3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 4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5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注:山地和丘陵地区竖向设计尚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53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雨水回收利用措施;2 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长度等确定;3 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的措施。533 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6 建筑物设计61 平面布置 611 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工艺要求,合理布局。612 平面布置的柱网、开间、进深等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613 根据使用功能,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对有私密性要求的房间,应防止视线干扰。662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66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69 墙身和变形缝 691 墙身材料应因地制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 692 外墙应根据地区气候和建筑要求,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693 墙身防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2 湿度大的房间的外墙或内墙内侧应设防潮层;3 室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碰等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设置墙裙。注:地震区防潮层应满足墙体抗震整体连接的要求。613 屋面和吊顶6131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结合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6132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表6132的规定。6133 屋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屋面面层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包括屋面突出部分及屋顶加层,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其不燃烧体屋面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2 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外排水;屋面水落管的数量、管径应通过验(计)算确定;3 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等处应采取与工程特点相适应的防水加强构造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4 当屋面坡度较大或同一屋面落差较大时,应采取固定加强和防止屋面滑落的措施;平瓦必须铺置牢固;5 地震设防区或有强风地区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6 设保温层的屋面应通过热工验算,并采取防结露、防蒸汽渗透及施工时防保温层受潮等措施;7 采用架空隔热层的屋面,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照屋面的宽度或坡度的大小变化确定,架空层不得堵塞;当屋面宽度大于1Om时,应设置通风屋脊;屋面基层上宜有适当厚度的保温隔热层;8 采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薄壁构件的屋面板应有抗风化、抗腐蚀的防护措施;刚性防水屋面应有抗裂措施;9 当无楼梯通达屋面时,应设上屋面的检修人孔或低于10m时可设外墙爬梯,并应有安全防护和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10 闷顶应设通风口和通向闷顶的检修人孔;闷顶内应有防火分隔。7 室内环境74 防 热741 夏季防热的建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2 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3 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4 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应进行夏季隔热设计,并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摘要.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