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7级中外民俗教案(共166页).doc

    • 资源ID:5431476       资源大小:651.50KB        全文页数:17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级中外民俗教案(共16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教 案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系部名称: 旅游管理系 课程名称: 中外民俗 教学时数: 76课时 授课班级: 2017级空乘班 主讲教师: 吴 靖 2018 学年第二 学期教学日历课程名称 中外民俗 旅游 系部 空中乘务 专业 二 _ 年级_一_班级 课程学期总学时其中上课周数周学时学分考核方式采用教材情况教材名称中外民俗讲授实践主编(著)杨其杰出版社名称南开大学出版社765818194100考试出版时间2006年9月1日周次每周时数分配教学内容备注讲授实践合计时数244民俗的概述,民俗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344婚姻民俗概述,婚嫁礼仪4224 居住民俗5224服饰民俗6224服饰民俗7224 西装的着装8224中国饮食文化原始社会饮食944名酒名茶,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1044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外国饮食民俗1144 美洲各国的丧葬民俗, 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丧葬民俗12224服饰民俗概述, 中国的服饰民俗13224亚洲其他各国的服饰民俗, 欧洲各国的服饰民俗14224 美洲各国的服饰民俗, 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服饰民俗15224饮食民俗概述,中国的饮食民俗1644亚洲其他各国的饮食民俗, 欧洲各国的饮食民俗, 美洲各国的饮食民俗1744居住民俗概述,中国的居住民俗1844亚洲其他各国的居住民俗, 欧洲各国的居住民俗1944美洲各国的居住民俗,非洲及大洋洲的居住民俗204总复习说明:1、教学内容按每次授课内容填写。 2、考核方式分考试与考查两种。3、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一份自存,一份交所在系部,一份交教务处。教研室主任签名: 任课教师签名:吴靖教 案课程名称中外民俗授课班级空乘班学生人数 60授课教师吴靖教师学历本科教师职称课程总学时76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72 学时学分100教材名称中外民俗出版单位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9月1日授课方式理论()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中外民俗一书包括两部分:一是关于民俗与民俗文化的基本理论部分,重在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二是关于有关国家、有关民族具体民俗事象的叙述。2熟悉不同国家的婚姻,丧葬习俗。3掌握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不同的饮食不同的服饰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代表什么样的意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婚姻的民俗2服饰的民俗3饮食的民俗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中国的居住民俗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1 吴忠军.中外民族民俗.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张世满、王守恩.中外民俗概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游明谦.中外民俗.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4马银文.世界民俗艺术大全.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5段宝林、武振江.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教案(分页) 第 2 周第 1次课总第4次课授课章节民俗的概述课时安排4教学目的要求1、 理解民俗的概念2、 熟悉民俗的社会功能3、掌握民俗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民俗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不同民俗的分类及主要在哪些方面教具学具准备PPT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导入新课】 讨论春节有哪些习俗?【新授】1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过去全世界人种大致上分为3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有人还主张再分出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来2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如蒙古族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服饰:蒙古族男女老幼皆穿长袍腰带,穿高腰靴子。活动:祭敖包、那达慕、射箭、博克等。劳动习俗:蒙古族在养牧、围猎方面有独特风俗。3通过不同图片来展示不同民族的习俗4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扩充:介绍最后一个部落)5民俗旅游概念:民俗旅游时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一种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6民俗的分类按内容划分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通讯;交易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式(生、葬、婚);岁时习俗口承语言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戏7民俗的基本特征(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二)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五)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8民俗的社会功能(一)教化功能(二)规范功能(三)娱乐功能(四)审美功能(五)维系功能【课堂小结】课堂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扩充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作业布置:1阐述民族与民俗的关系2民俗的分类有哪些?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课后小结: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民俗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民俗了解不同民族各自的魅力。 第 3周第 1 次课总第6次课授课章节婚姻民俗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应该了解汉族婚礼习俗的内容,并掌握汉族的婚礼习俗,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口述汉族婚礼的内容。教学重点人类婚姻形态的历史变迁、汉族古代婚俗及其他民族的婚俗教学难点不同婚姻习俗教具学具准备PPT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导入新课】 短片欣赏Q:在短片中,有哪些特别的习俗?你觉得有意思的是哪些?【新授】二、人类婚姻形态的历史变迁(一)乱婚制(二)血缘婚制(三)族外婚制(四)对偶婚制(五)一夫一妻制三、汉族古代婚俗(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四 黎族婚俗蒙古族婚俗维吾尔族婚俗纳西族婚俗彝族的婚俗。(通过片段花腰新娘的观看,深入掌握彝族的婚俗。)提出问题1.彝族分布在哪些地方?2.彝族有哪些婚俗?【课堂小结】不同民族的婚俗介绍,通过不同的短片介绍不同的民俗,短片的加入很好的带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作业布置:搜集你的家乡有哪些不同婚俗,请同学上台进行讲解,带动学生的参与性。课后小结:学生的参与性更好的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第 3周第 2 次课总第8次课授课章节婚嫁礼仪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让同学们了解婚嫁的习俗,和相关礼仪。教学重点以北京为例,学习其结婚礼仪;新人在仪式上的行为礼仪。教学难点新人在仪式上的行为礼仪。教具学具准备PPT,视频,教案等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新授】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暗色)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红色); 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梁冠是一种帽子,指新郎结婚当天所带帽子)钗钿礼衣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女子嫁衣:“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明朝男子婚礼服饰:假穿九品官服。不是红色的。中国:以红色为主,女子凤冠霞帔,男子金绣锦袍,男子多配合女子服饰为主。西方:女子为白色婚纱,男子为黑色(白色)西装(燕尾服)。中国:堂内,父母坐堂上,背后贴有囍字。房内以红色作为装饰。西方:教堂婚礼(神父主持),草坪婚礼(婚礼司仪)等。结婚礼仪1、送聘礼 在举行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一般礼金是8888或是10001(万里挑一)。 聘礼中还要四金,即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耳钉,这些将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结婚礼仪2、回礼 在男方送了聘礼之后,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回礼根据女方的家庭状况而定,只要略表心意即可,没有太多的要求。 第一类,女方条件好的,一般的地方,会把彩礼都回过去,或者再加一点回过去,比如男方送的彩金是6万,女方可以回8万或10万,来做为新婚夫妻的以后生活资金。   第二类,如果女方那边条件不好,这样的话,也可以不回,把所有的彩礼都留下,一部份给父母,报养育恩,其它的用来当嫁妆。如果不回礼的话,女方可以回些礼品来当回礼。 第三类,就是男女双方条件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父母都会把钱留给小两口,那回不回都是一样的哦,只是走个过程而已。大部分的结婚彩礼回礼都不过这三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看。结婚礼仪3、安床 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 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结婚礼仪4、嫁妆 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结婚礼仪5、梳头古时;上头亦称上梳。是旧时女子嫁前改变发型的礼仪。原为古代对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通称,以作男女成年的标志。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结婚礼仪6、吃汤圆 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北京结婚礼仪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2、找红鞋 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3、敬茶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4、撑红伞、撒米(广州) 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会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红伞有开枝散叶的意思,祝福新人早添贵子,儿孙满堂;而撒米有挡三煞的意思,保护新娘顺利出门,平安到达男家。 注意事项:千万不要于屋内开伞,通常是大门口开伞进行出门仪式。伞最好是红色。伞必须是新买的,不可以用旧伞,必须自己购买。 因为伞的谐音为散,有分散及分手的意思,所以千万不可送伞给新人。 北京结婚礼仪5、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北京结婚礼仪6、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北京结婚礼仪7、婚礼 到酒店举行仪式,有司仪会主持仪式。北京结婚礼仪8、敬客 婚宴酒席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北京结婚礼仪9、入洞房 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开始去新房参观或者娱乐。北京结婚礼仪 10、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课堂小结】北京结婚礼仪让学生参与,搜集不同地区的结婚礼仪。作业布置:请同学上台讲解当地不同的结婚礼仪。课后小结:学生的参与性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实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第 4周第 1 次课总第10次课授课章节居住民俗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居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2、 掌握居住民俗的形成、表现3、 学习居住的各种类型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4、 掌握民居建筑的共同特点教学重点居住民俗的形成教学难点居住民俗的发展及其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PPT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根据图片讨论是什么样的房子?有什么样的特点?【新授】一、居住民俗概述居住民俗 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1、居住民俗的形成 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由于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居住方式这个物质基础的演进而演变的。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 (l)居住民俗的创始期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其次是生死的分居,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中,上层洞穴是活人居所,而下层则作为死者的葬地。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 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风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枝、茅草之类,用来遮风挡雨。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住之所。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梭人的风篱。(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既有土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既有窑洞,也有平房;既有有顶有壁的,也有无顶无壁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居住民俗的形成分期居住方式特点创始期穴居、巢居原始群居 、生死分居、 不稳定过渡期风篱、原始帐篷住所稳定化趋势、出现火塘形成期帐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等等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居住民俗的多样化2、居住的惯制 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这种居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火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火神崇拜和有关火的种种神话与传说,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在居住民俗中,关于火塘的设置和有关火的种种禁忌,也有有力的证据。 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人类自从引来和保存了火种以后,便在居住的处所燃起了长年不息的火堆,用于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防御野兽。这样,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且有可能突破一些自然的限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正是因为火有如上的功用,所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便成了家庭饮食、取暖、议事、睡眠的中心场所。 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瑶族男尚左,女尚右,长者坐上首,晚辈坐下首。云南的普米族在火塘周围设铺,左侧为男铺,右侧为女铺,互不逾越。生活在巴西境内亚马逊河丛林深处的威士土人则围绕火堆,吊起几张床,其中一张靠近火堆的吊床是家长的卧榻,其余吊床为孩子所有。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例如在火塘的上方一侧,是供家神、祖先神的地方,任何人不许触动。平时不许从火塘的上方跨过去,不准用脚蹬火塘里的三角架,不许用利器(刀、剑等)捅火,不准将吸水泼人火中。 3、 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 (l)实用性 (2)艺术性(3)伦理性 (4)宗教性二、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泛,虽然共属同一民族,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是受各自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的限制,因此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居住民俗式样。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为最主要的代表,在黄土高原上则有错落有致的各具特色的窑洞。南方由于潮湿多雨因而以天井式瓦房占多数,在闽赣粤三角地带居住的客家人则以大围楼而称罕世界建筑史林。汉民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因此体现着深厚独特文化内涵的居住习俗也就更加繁复与绚丽。1、风水与民居 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如何理选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冠各族之首。 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l)宅基选址 在农业定居时代,居住点的选择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来说,居住点一旦确定,很可能终生不移,而选址时的优劣将会决定主家以后兴衰安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便依靠“风水术”形成了一系列的选址规则。 (2)住宅外部布局 住宅外部布局是指住宅与周围环境的相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住宅与水。住宅“东有流水达江海”,这才是一种理想的水道,风水谓此水道为“青龙”,如此,既解决了饮用洗涤等问题,也给住所增添了一处自然景观,并滋润出无限生机的草木。另外,在宅前还须有一便于排水的谓之“朱雀”的污地,这是住宅与水的和谐搭配。住宅与路。道路位于住宅的右边为最贵,但切不可位于宅后。否则是“凶于主”。大路不冲门,有利于交通,又可避免干扰。住宅与山。理想的山形是北面的主峰,西东为次峰,既有靠又有延。总之,住宅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相处乃是风水布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是古代风水所说的:“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之地。” 2、建房与入住 建房动工意昧着大兴土木,这是生活中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因此这不仅是房主一人的事情,也是全村人共同的目的。在建房时,全村人一同出动帮工,而房主则按惯例给帮工以吸食酒菜供应,但其中不收取任何费用,正因为新建房的重要意义,于是在建房过程中乃至以后的入住时都有许多讲究和规矩,下面按建房与入住的程序分别予以介绍。 (l)建房 按照民间建房的礼仪,一般可分为择地、开工、上梁、立门、落成五个步骤。 (2)入住仪式 新房落成以后的入迁,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居所,对于这种乔迁之喜,也同样有一系列的惯例相沿而成民俗。主要包括择日入住,火,祖宗神位的入屋以及进屋时的庆祝等择日入住,同开工、上梁一样,也需选有一个“黄道吉日”。 火的重要性,火在入住仪式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火炉的前导、火塘的置放以及 锅灶的设置等。 祖宗神位,这是仅次于火的入住仪式中的另一个重要点。如江浙一带人搬家时,主人手捧祖宗牌位,进入新居后安放停当,然后再去应付其他事务。 庆祝。主人要置办“进屋酒”,各地形式和名称有所区别,但实际上是一回事。陕西渭南一带称为“哄庄子”,广西南部称“入火酒”,而中原和东北地区则称为“燎锅底”。对于客人则要送上一些礼物示祝贺,称为“贺房”。4、居住类型 (1)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以硬山式居多,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多位于住宅东南角。分内、外院。 内园北面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周围以走廊联系。 (2)客家围楼 围楼是当地人的俗称,为土木、砖木、方木结构建筑。从其形式看,是模仿占代城堡建筑演变而来的。主要标志是,四面建有高人厚实的围墙环绕,四角建角楼,又称箭楼、炮楼。墙壁上下布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各瞭望孔和射击孔,用于监视围楼内外动态和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敢于围攻者。(3)窑洞 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的黄土高原上,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豫西、晋中、陕北和陇东。窑洞有靠崖窑和地坑院、锢窑之分。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向纵深发展,深可达20米,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的窑洞,靠崖窑还可以向上发展形成层叠的窑洞,在上的窑洞称为“天窑”。 (4)“一颗印” “一颗印”是汉族传统居民之一,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尤其以云南最为盛行。“一颗印”也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北面正房大都为三间,东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厅房,也是大门所在的地方。“一颗印”的东、南、西、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合,既防风又避日晒。由于它的外观犹如印鉴。所以俗称“一颗印”。【课堂小结】本项目学习了解了民居的基本发展,并了解了不同居住的特色,在此教学中学生对于居住的发展特色都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很好,图片视频的讲解更加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布置:中国的居住有什么特点?各自有什么优点?第 4周第 2次课总第12次课授课章节 居住民俗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居住习俗2、 掌握各民族居住特点教学重点各民族居住特点教学难点不同民族居住习俗各有不同,将其掌握难度较大教具学具准备PPT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新授】一、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丰富多彩,居住类型众多。1、东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满族 满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问,中间开门,两旁为窗。以土筑墙,“章茅铺顶然后以草绳或灰泥固定。屋脊多用草编成。通常坐北朝南。室内里间北、西、南三面围炕(俗称“转圈炕或”万字坑”),西炕供神供祖,来客不能进西炕。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满族住房的烟筒不在屋顶,而在房子一侧,室内火炕的火道与烟道相通,使得整个房屋美观、安全、卫生。满族习惯不同辈的人不同炕而眠,子女长大了也不同室同炕。 (2)朝鲜族 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几十户、十几户住在一起。村内房屋面向东南、南或西南方向,没有院落。一般是木结构的平房,屋顶为四斜面,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墙壁用泥沙混合而成。2、西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蒙古族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住屋。“包”就是蒙古语“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古时称作“穹庐”,又叫“毡帐”或“毡包”。蒙古包大小不定,一般直径45米,高4米,由木栅栏和白毛毡构成。周围的栅栏用红柳枝做成,呈斜方格,可以折叠。 (2)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人多从事畜牧业。为了迁移方便,他们住的多是轻便而简易的毡房(又称哈萨包),牧民在春、夏、秋三季居住。冬天则住土房和木屋。“哈萨包”和“蒙古包” 不同,其顶部呈弧形,四壁支杆与外面所蒙的毡之间,嵌有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哈萨包”内的陈设前半部放物品用具,后半部住人和待客,右上方是长辈的床位,左上方是晚辈的床位。右下方放置炊具和食品,左下方放置乘具、猎具和幼畜,正上方放置衣箱等。毡房内地上铺有地毯或毡,正中对天窗处有火炉或锅掌子。靠右手有专为老人设的木床,其他人不得在上面坐卧。有时床上遮挂布幔,客人切忌牵动,否则就是失礼。 (3)维吾尔族 阿以旺住宅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一种常见形式。多为土木结构平房(土坯外墙,木架,密肋),方形、矮小,向北开门,前带廊,四壁无窗,但在屋顶开有天窗,屋顶平坦,可晾晒、堆放瓜果、粮食和杂物,亦可供人纳凉。室有夏室、冬室之分。夏室在前,作起居、会客用;冬室在后,作卧室用。屋内砌土炕,三面靠墙,高30厘米左右,实心,不烧火,供起居坐卧。室内墙上挖壁阁,放置食物用品。一般以壁毯作装饰。多有庭院,呈方形,大门忌朝西开。住宅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木果树,门前往往种植葡萄,形成凉棚。 (4)回族 与汉族基本相同,多为砖木结构瓦房。较有特点的是在商店门前或一些住屋门头、客房里,时常可见用阿拉伯文字写的招牌、门额、条幅、中堂等。有的地区在屋内不挂人像,喜挂花草和山水画。3、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白族 白族人聚居于平坝的村落之中,住房以土木结构的瓦房为主。就整体结构来讲,白族的建筑属于地道的东方建筑形式。斗拱重叠,串角飞檐。以东西轴线安排房屋,重院则按横向的南北轴线深入。大门设在东北角上,主用坐西朝东,和厢房、对厅(或照壁)围成一封闭式院落。组合形式有“一房一廊”、“三房一照壁”、“四合五井天”等(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 (2)京族 房屋各地不尽相同,万尾等地多为竹结构的矮长住宅,墙壁也以竹篾编成,有的并涂上泥土,屋顶以稻草或瓦覆盖,上压石头,屋内以竹条或木条架高形成地板,离地约16厘米,上铺草席,入屋脱鞋,坐卧、饮食都在这上面。 (3)壮族 壮族的住房为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干栏”一做“干阑”,又称“麻栏”,“栏”,壮语是屋的意思。用木柱或竹柱做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造成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4)侗族 全部木质结构,多为外廊式两三层小楼房,也有四五层的大高楼。顶盖瓦或杉树皮,楼两端搭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形。另有一种若干幢连在一起的大楼房,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多为一房族内的若干户同住。侗族的另一特色建筑是著名的鼓楼。(5)傣族 傣族的住所多为竹结构的楼房,称“竹楼”。以数十根(一般是二十四到四十根)竹干支撑,离地约七八尺处铺以楼板或竹蔑,顶上盖以茅草纺织的草排(现大多数改为砖柱瓦顶),楼下一般作关牲畜、舂米、堆柴或建小仓库用。楼上住人,进屋一堂屋,中间铺以大块竹席,是吃饭、休息或待客的的处所。堂屋中有一火塘 (6)藏族 平顶狭窗的土石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用土石围墙。上架木料或树枝,覆盖泥土 (7)苗族 苗族住房以吊脚楼最具特色。一般建筑在坡斜地段,有两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其余多为平房,一般以竹编泥糊作壁,以草作顶。 (8)彝族 彝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俗称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9)纳西族 纳西族民间住房,在明清时还普遍是井干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缘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中间为火唐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角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10)布依族 布依族民居多为木结构,一般称“半边楼”。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势建成,一半是楼房,一半是平房,前面低,故建成楼房;后面高,故建成平房。屋顶盖茅草或稻草,当地称为“草房”;也有盖瓦的,称“瓦房”;有盖石板的,称“石板房”。堂房内一般都设有“神龛”,左右两边分别隔成灶房、寝室、客房等。室内有火炕,以供取暖。2、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土家族 有典型的“吊脚楼” 式建筑,依山傍水而居,同姓十户或十户居于一村或一寨。 (2)黎族 黎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的楼房或草房。金字形屋顶,上盖茅草,用竹条或树枝扎成墙架,再以泥糊。(3)畲族 畲族称住房为“寮”(即简陋的临时性民居),现代的番族住土木结构的瓦房,称“瓦寮”,由梁柱、墙等基本构件组成。3、中国港澳台居住民俗1、香港居住民俗 香港是个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总面积只有 1074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是岛多山多,平地少。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点土地上,却居住着近600万人,土地与人口的严重矛盾,导致了许多独特的城市景观的出现,港人一方面是填海造地,另一方面是向天争居,香港地价之贵,楼房之高,密集度之大为世所罕有。 (1)“城市积木” 香港房屋拆旧建新是家常便饭,有的楼房并不算旧,甚至刚建成不久,还没有住过人,也推倒重来。这是因为当初看得不够远,层数建少了,经济效益也就低了。在同一块地上,盖的楼越高,经济效益也越高。有一句话叫做“人往高处走”,在香港不仅“人往高处走”,楼也往高处走。而且,首先是“楼往高处走”,然后才能“人往高处走。这种拆拆建建,说拆便拆,说建就建的情况,在世界各地现代化大都市里也不罕见,但香港比别处更迅速、更频繁。因此,有人把这种拆拆建建与孩子们玩积木相比,说这是搭“城市积木” (2)“楼花” 香港一般在楼房建成之前,甚至建筑图纸刚刚出来,就分期分批在市场上抛售,买者预付款后就拥有将来建成的房屋的所有权,就叫“楼花”。“楼花”其实叫“楼画”似乎更确切一点,“楼画”者,画在纸上的楼也。所谓“炒楼花”,就是炒这种所有权。买卖“楼花”是香港最热门的生意之一,报纸上的“楼花”广告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新闻。(3)“霸王屋” 在香港的低收人家庭买不起房子,于是往往自己在水旁山边搭起简陋的木屋栖身。香港的木屋区遍布港岛、九龙、新界,特别是在新界的沙田、荃湾和屯门一带,更是成群成片。这种木屋区构成了香港一大奇特景观,往往公路的一边是巍峨壮观、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另一边就是低矮灰暗、杂乱无章的小木屋。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使人一目了然。但是在当局的眼里,木屋的主人们却是不折不扣的霸王,他们占了归政府所有的土地,所以便给木屋取名为“霸王屋”。 (4)“攻楼” 在香港,私人楼房租金十分昂贵。香港政府多年来实行高地价政策,靠卖地皮维持庞大的开支。高地价政策养肥了地产商,苦了平民百姓。在市区,两室一厅4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带起居用具月租金一般为6 000元左右,普通收人的家庭要拿出月薪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钱付房租。如购买一套这样的住房,要花近百万元,但因可以分期付款,所以是很多中产或小康家庭的选择。即使是分期付款,也必须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因此,香港人把买楼房形象地称为“攻楼”。不拼命“攻”一阵,是买不下来。 2、澳门居住民俗 澳门住宅可分为五个档次:新式楼宇、旧楼、公务员宿舍、平民住房和非正式楼宇。由于社会贫富的极度不平衡,体现在居住上也就更为明显。澳门半岛的东南区和西南区一 带属于“高尚”住宅区,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既有西方情调的高级别墅,也有东方风格的现代化楼宇。葡人住所其外形多为西班牙式,有呈议圆形或三角形的窗户和阳台,外墙装饰考究,内部设施豪华。另外还有一些属于南欧风格的建筑,但外墙为粉红色者均与官方有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民所住的残旧楼房、简陋平房,以及用木头和锌铁片等搭盖的临时房屋。这些非正式房屋的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一遇台风、水灾,首当其冲的就是这种房屋。而那些从事渔业生产的水上人家则多是居住篷船上了。由于地少人稠,因而住房供应极度紧张。一般人均以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但随着房租的迅猛攀升,许多家庭开始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买房,澳门人称这种购买方式为“攻楼”,往往是要积数年之功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近年来,澳门政府虽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离“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仍很遥远,住房问题依然棘手如旧。 3、台湾居住民俗 台湾由于受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居住上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色和风采。台湾汉族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于山凹水隈处,以避风沙。西式多是楼房,以前悉为砖造,近年来多改为水泥钢筋。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于西式,垒砖为墙,比邻而居,前设走廊,称曰“亭仔脚”,供行人乘凉蔽阴。随着这些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快速增加,高楼大厦,形式新颖,设施完备。但由于台湾人口的急剧增长,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屋陋室之内。 高山族的房屋则多为木结构的草房。木板围墙,上盖茅草。一般屋内要凹下四五十厘

    注意事项

    本文(2017级中外民俗教案(共16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