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文学册名词解释.docx

    • 资源ID:57980053       资源大小:23.1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文学册名词解释.docx

    诸宫调 1、 是宋元时流行的说唱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假设干曲牌连成短套,首尾一韵,再 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连成长篇,说唱长篇故事,因此被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 2、 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弦索 元杂剧 1、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与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的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根底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2、 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的反 应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成为广阔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3、 构造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杂剧剧本主要由宾白、曲词、科范组成。 4、 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折 1、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之一,是剧情长度的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幕。 2、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段落,每一折大都包括了较多的场次。 3、 一般由一个套曲与宾白组成。 楔子 1、 是杂剧的剧本体制之一,指在一本四折之外的起交代或过度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段 戏。 2、 楔子大都放在全剧开头,起序幕作用,有时在两折戏中间起过度作用。 3、 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不用套曲常用两支单曲,且楔子里的单曲不限制一人主唱,任何人 都可以唱。 宾白 1、 杂剧剧本体制之一,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2、 包括人物的对白与独白,由白话与局部韵语组成。 3、 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表达的性质,在情节的开展与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 的作用。 科 1、 元杂剧剧本中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与舞台效果,叫科范,简称科。如“把盏科、“做掩 泪科等。 王西厢 1、 西厢故事起源于唐代元稹?莺莺传?,经宋秦观、毛滂的?调笑令?,赵令时的蝶恋花 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一系列演化。 2、 元代王实甫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写成戏曲,虽然故事根本一样,但题材却更 集中,反封建思想倾向更加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所提高,王西厢更喊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 3、 因为主题鲜明艺术成就高,所以一直以来一直受到群众的好评,是西厢故事题材的最高 成就。戏曲创作上的影响很大,与它同时的作品与明清的爱情主题的小说创作受其影响。如?牡丹亭?,?红楼梦?等。 南戏 1、 是宋元时南戏演唱的戏曲形式,也称“戏文。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 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2、 南戏最初是在民间歌舞的根底上形成的,所谓“即村坊小曲而为之。元末受到文人关 注,艺术上趋于精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南戏作家如高明、施惠,著名的剧本有?琵琶记?拜月亭?等。有学者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3、 南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明代时进一步开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两代的戏曲有很 大影响。 荆、刘、拜、杀 1、元末明初在民间流行的戏剧,分别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他们都属于世代累积型创作。 2、?荆钗记?王十朋以荆钗作聘,娶钱玉莲为妻,王十朋中状元后拒绝丞相的逼婚,钱玉莲因富豪孙汝权与继母的迫害,投江自尽,经种种曲折,终于夫妻团圆。?刘?刘知远被逼参军,入赘岳帅府,享尽荣华,妻子李三娘受兄嫂折磨,磨坊中产子,送至刘知远处抚养,十五年后因儿子猎兔见母,一家团圆。?拜?蒋世隆、王瑞兰、蒋玉莲。?杀狗记?孙华、孙荣兄弟因人挑拨失与,孙华妻子杨月真设计杀狗,假作死尸,揭露柳龙卿、胡子传二人的欺骗,使兄弟重归于好。 3、这些戏都有局部符合人民愿望、反映现实的描绘,但也有不少宣扬了封建道德与迷信思想的地方。?白兔记?拜月亭?的成就较高。 南北合套 1、 最初南北曲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套曲里,元中叶以后,成规逐渐被打破,南戏开场兼用北 曲。 2、 南北合套一般有三种情况:在一个套曲里穿插一两个北曲的曲牌;用南北合套,将北曲 曲牌与南曲曲牌依次相间连成一套;在全剧的多套南曲之间,夹用一出整套的北曲。 3、 明代以后,杂剧开场吸收南曲音乐,此外明清传奇也兼用北曲与北套。 4、 明嘉靖间昆山腔兴盛以后,形成南北合流局面。 南曲 1、 南曲是宋元时南方长江以南,以温州为中心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盛行 于元、明。 2、 用韵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准,有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 转,以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也用筝、琵琶等弦索乐器。 3、 宋元南戏与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北曲 1、 北曲是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南曲相对。 2、 用韵以中州韵为准,无入声。音乐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弹拨乐器伴奏,有“弦 索调之称,亦有鼓、笛者。元杂剧都用北曲。 元曲四大家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 是明代?永乐大典?中搜集的比拟可靠的南戏剧本。 2、 具体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张?讲的是书生富贵抛弃糟糠妻 的故事,类似?赵贞女?。?宦?讲子弟完颜寿马与江湖女子王金榜相爱的故事。?小孙屠?中开场出现了南北合套曲。 3、 表达了早期南戏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散曲 1、 中唐时流行社会上的曲子,进过中晚唐,到宋金对立时期,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经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因为是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叫北曲。 2、 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原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与小曲,句调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格。每句都要押韵,且有平上去三声互叶。其次是没有双调或三叠、四叠的调。最后,可以在本调之外加衬字。套数沿自诸宫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组曲,一般有尾声且一韵到底。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带过曲,由两或三支曲子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 3、 散曲开展经两个时期,前期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风格质朴自然,有较大社会内容。中后期的代表是张可久与乔吉,语言愈来愈工丽典雅。此外还有雎景臣、张养浩与刘时中。 4、 现存散曲多是咏史、述怀、歌唱山林隐逸与了些男女风情的作品,也有少数出色到重大的社会问题,还有一些写景咏物的小令,清丽生动。  书会 1、 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的行业社团组织。 2、 随着宋元话本与戏曲的兴盛,书会不仅初具规模,组织也叫严密,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其特点大致有:一、民间组织;二、它的任务就是编撰话本、戏曲、曲艺作品;三、它的成员有“先生、“才人、“名公、“老郎之分,不同的称谓是伎艺人对编纂者的专称;四、这些成员出身比拟复杂,有艺人,有下层文人,社会地位低贱是一样的;五、他们的活动场所在同一个勾栏瓦舍里,混迹于诸伎艺人之中便于随时交流。 3、 这些下层文人编纂的作品具有民间集体创作的鲜明痕迹,带有世代相传的显著烙印。他们的创作在中国戏曲史,小说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诗话、词话 1、 即说经,原意是演说佛经。“诗话一体,王国维在所作“跋中说:“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大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此得名。 2、 就诗与话的关系看,话是主体,演说蕴含佛理的故事,诗是一种辅助手段,便于读者或听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现存的说经宋元话本,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平话 1、 是宋元时的讲史话本。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只用于念诵,而不施与传唱。 2、 之所以称之“平是强调讲史话本虽然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那么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3、 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明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  拟话本 1、 明代出现的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 2、 因群众的爱好,书商的大量刊行引起了文人的注意,他们于是对话本编辑加工或模拟话本写作。 3、 拟话本的体制可分为六个局部: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文包括韵文与散文、篇尾。 4、 现存最早的拟话本是?清平山堂话本?。  章回小说 1、 由宋元讲史话本开展起来的,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2、 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都是时代累积型创作。这批小说的特点是人物与故事的核心是历史的,内容却是后人创造的。他们篇幅比讲史长,明确分成假设干卷,每卷分假设干节,每节前加一个单句的目录。 3、 明中叶以后,章回小说开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因为社会生活的丰富,这些章回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描写细腻,内容上与讲史没有联系,只在题材上保持讲史的痕迹,小说不分节,而是明确分成多少回,回目由单句开展成工整的对句。  三言二拍 1、 天启年间,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的根底上,经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2、 此后,拟话本的专集大量出现。凌濛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成?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两个拟话本集,简称“二拍。 3、 三言二拍代说明代拟话本的成就。由于拟话本专集的出现,为了便于流传,明末清初出现很多小说选集,抱翁老人编的?今古奇观?对三言二拍的流传有很重要的作用。  明清传奇 1、 明清时主要的戏曲形式,元时叫南戏,明时开场称传奇。 2、 明初,因朱元璋实行严酷的文化统治,作品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如邱睿的?五伦全备记?。中叶以后,市民阶层崛起,社会文化思想发生新的变化,戏曲创作也有突破,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作家作品,如梁辰鱼?浣纱记?,汤显祖?牡丹亭?等。是我国传奇创作繁荣时期。 3、 传奇作家汤显祖沈璟之间围绕戏曲的第一要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发生论争,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认为“韵律第一,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认为“词采第一,最后汤显祖胜。清初李渔提出“构造第一对这一争论做了总结。 吴江派特点:重视音律,宣扬封建伦理,依托神仙、用梦境表述,艺术上利用与剧中人有关的事物,追求剧场效果,借戏里的角色开玩笑,在文字上弄巧,语言浅近。    临川派特点:强调作品的内容,把戏曲诗歌化得趋势。  明杂剧 1、 明代的戏曲形式。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但成就不能比。 2、 明前期的杂剧继承了元末的传统,但由于特定时代,思想性不高。杂剧作家多为皇室成员。杂剧特定是神仙道化戏很多,目的性明确,多标明韬光养晦的政治态度。形式上打破了一人主唱一本四折的形式,体制灵活。代表作有朱有燉?诚斋乐府?。 3、 后来的杂剧创作取得新的成就,如康海?中山狼?,徐渭?四声猿?等,影响深远。  临川四梦 1、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分别是?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与?牡丹亭?。因其都是通过神灵感梦展开故事情节,故称“临川四梦。 2、 ?邯郸记?取材于沈既济?枕中记?,通过卢生成为权臣的过程对封建社会的富贵尊荣,诚信作无情的揭露。?南柯记?取材李公传?南柯记?,讲封为打过的南柯太守,后封左丞相,走向专权,最后被人参奏遣送回家,梦醒时知道是南柯一梦。?紫钗记?取材于蒋舫的?霍小玉传?,霍小玉被卢太守陷害,李毅用情不专,在黄衫客的帮助下与李毅重归就好。?牡丹亭?那么表现的是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3、 作者借作品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或对现实的挖苦,对当时的戏曲作出出色的奉献。   台阁体 1、 明永乐,弘治前后,诗坛上出现的“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杨士奇、杨荣、杨溥,因其先后官至大学士,故称“台阁体。 2、 诗歌的内容均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号称词气安闲,雍容典雅,其实陈陈相因,极度平庸乏味。 3、 在诗坛流行了一百年左右。  茶陵派 1、 明前期的一个诗歌流派,以李东阳为领袖。 2、 李东阳是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度人物,强调宗法杜甫,更多是从音调、法度着眼。 3、 对前后七子有明显的影响。  前后七子 一 前七子 1、 明中期正德年间,对政治生活不满,进而对“台阁体粉饰太平的文风加以反拨的诗人。 2、 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代表人物李何。 3、 前七子以复古为号召,相互唱与,他们的复古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二后七子 1、嘉靖年间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领袖的后七子,掀起复古高潮。 2、还有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后七子完全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主张。 三共同点 强调学习古文诗歌的形式,复古走向守旧与拟古。追求形式美,模仿杜甫。反对程朱理学反对以文明道,诗中论理。 四评价 批判了台阁体,诱导文人钻进故事堆,以仿古人散文形式为追求。有模仿痕迹,实践比理论远。唐宋派 1、 嘉靖时期,作为前后七子反对派出现的文学派别。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因他们更自觉提倡唐宋古文故称“唐宋派。 2、 文学主张上,提出了初步的文学开展观,无明确的纲领。认为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有其自身价值,学习秦汉文章应从唐宋文开场;反对字句模拟古人,主张积极汲取古人的文学营养时要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公安派 1、 万历间,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流派。以公安三袁袁崇道、袁宏道、袁几道为代表。 2、 文学主张上,1提出了彻底的文学开展观,坚决反对贵古贱今。2提出了纲领性的口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3文必贵质,提出文学要有自己的东西,反对复古派的模拟。4重视小说与戏文的价值。 3、 文学主张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用“小品文表现自己的理论主张,肃清了复古派的不良影响。 竟陵派 1、 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派。 2、 反对拟古主义,主张独抒性灵。选?诗归?,目的在“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形式主义走向极端。 复社 1、 明末以娄东二张张溥、张采为首的文学派别。 2、 文学上主张复古,推崇七子。但现实的斗争多使他们改变了风格,写下大方激昂、 光芒灿烂的爱国主义作品。 3、 张溥?五人墓碑记?记录与阉党的斗争。 几社 1、 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王光承等结“几社,与“复社照应。 2、 以复兴古学为号召,企图挽救明王朝的危机。 3、 夏完淳?土室馀论?、?狱中上母书?。 昆山腔 1、 南戏在全国流行,衰退过程中与各地方言结合,形成了四种声腔剧种。分别为昆山腔、 弋阳腔、余姚腔与海盐腔。后昆山腔逐渐取代其他三腔。由地域性向全域性开展。 2、 顾坚与魏良辅先后对昆山腔进展改革。经魏良辅改革的昆腔,集中表达了南曲轻柔婉转 的特点,同时保存了局部北曲的激昂大方的声腔。 3、 它的伴奏乐器兼用箫管与琵琶、月琴等弦乐。 4、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经过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起了很大的 作用。 雅部花部 1、 乾隆年间的一种文学现象。 2、 当时,昆山腔逐渐衰落,但因其有严格的音韵,属于阳春白雪,市民阶层因为文化的限 制,能欣赏的很少,此时一种新的文体产生花部。雅部是乾隆时兴起的地方戏,平仄音韵更加灵活,受到市民的欢送。 3、 此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如蒋文铨?冬青树?,杨潮欢?迎风阁?等。 苏州派戏曲作家 1、 明末清初苏州出现的以“李玉为代表的作家群体。李玉是最多产、名誉最高的作家。 此外还有朱素臣、朱良卿、毕万后、叶雉斐等。 2、 李玉,一笠庵四种曲。 3、 李玉、朱素臣、毕万后与叶雉斐共同创造?清忠谱?,暴露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反动统治 集团祸国殃民的罪恶,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清忠谱?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事具按实?的历史戏,对?桃花扇?等剧有影响。 一人永占 1、 清初戏曲作家李玉在明末时的最著名的作品,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 魁?。 2、 ?一捧雪?写严世蕃为谋取玉杯“一捧雪陷害莫怀古的故事,?占花魁?本领处于拟 话本?卖油郎独占花魁?保存了原著的情节与主题,反映社会内容更加广阔。?人兽关?写桂薪的忘恩负义?永团圆?写江纳的贪富欺贫。 3、 作品对人物有细致的描绘,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描写了统治阶级丑恶的精神面貌。 南施北宋 1、 清初较早的诗人宋琬与施闰章。 2、 宋琬的诗中感伤忧患之作比拟多,五言古歌行写的比拟好,风格磊落刚健。施闰章长于 五言诗,写景抒情,接近王维、韦应物等。 风格说 1、 乾隆时期出现的以沈德潜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2、 沈德潜早年以诗论与选家著名。他主张诗人“立言,在态度上,必须“一归于温柔敦 厚、“怨而不怒;方法上,讲求比兴、蕴蓄、不能发露。 3、 他讲究意高、律清,学习唐人辨声韵。他的诗选?唐诗别裁?、?古诗源?表达诗的观点。 4、 这些诗指陈得失,辨析源流,其了一定的流传与借鉴古典诗歌的作用。 神韵说 1、 康熙后期出现的以王士祯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2、 他论诗以神韵为宗,大抵出于严羽“妙悟、“兴趣之说,而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为诗的最高意境。 3、 王士祯推崇王维,选录王维以下四十二人的诗为?唐贤三昧集?。 4、 王士祯的诗对于纠正专学盛唐的肤廓、晚唐的缛丽与宋人的以议论学问为诗的偏向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他强调神韵,容易流为空调;过求典雅,反致淹没性灵。 性灵说 1、 乾隆时期出现的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2、 袁枚论诗倡导“性灵说,主张诗写“性情。因此他的诗歌别具一种清新灵巧的风格。 3、 袁枚论诗受明末“公安派的影响,但他的立论比“公安派要具体、系统的多。 4、 对当时的拟古诗风,起很大的冲击作用。 肌理说 1、 乾隆时期出现的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诗歌流派。2、 论诗主张“肌理说,认为“诗必研诸肌理,而文必求实际,“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 诗必以肌理为准。 3、 他诗宗江西派,出入“山谷、“诚斋,与其诗论精神一致。 4、 到嘉庆中,成为诗坛的一位领袖人物,代表考据学派统治下产生的诗派,并影响到近代 的宋诗运动。 桐城派 1、 清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因他们都是安徽桐城 人,故名“桐城派。 2、 “桐城派的古文理论表达了清中叶学术风气转移的特点。他们强调“义或“义理, 强调义理与文章的统一,特别是强调文章的艺术形式,以纠正古文创作中空疏不实的流弊。 3、 在写作实践上,“桐城派古文有自己的特点。他们选取事例与运用语言,只期说明立 意即中心思想或根本观点所在,不重罗列材料,堆砌文字。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 阳湖派 1、 是清中叶最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以阳湖人恽敬、张惠言为代表。 2、 恽敬的古文理论与“桐城派根本一样,只在写作实践上有些差异。 3、 文章比拟有气势,不像“桐城派拘谨枯淡。语言取法六经史汉,旁及诸子杂书,因而 较有文采。手法上“散行中时时间以八字骈语。 常州词派 1、 清中叶出现的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词派。 2、 张惠言反对浙西词派,主张意内言外,比兴含蓄,要提高词在诗史上的地位;要词雅化, 即文人化。 3、 周济提倡词要有论世的作用,著有?四家词选?,特别推崇辛弃疾。 4、 周济的词论比张惠言进步了很多,反映了现实的要求,是进步文艺思潮的一种表现。 诗界革命 1、 甲午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进思潮,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作 为改进运动一个有机组成局部的诗歌改进运动,就是梁启超所谓的“诗界革命。 2、 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最早从理论 与创作实践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他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也是龚自珍后最出色的诗人。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第 1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文学册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美****子)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