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CJJ-T214-2016: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58109824       资源大小:6.74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JJ-T214-2016: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pdf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IJI CJJ/T 214-2016 备案号J1269-2016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ak location surveys of geomembrane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2016-03-14 发布2016-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ak location surveys of geomemhrane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CJJ/T 214-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6 年9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ak location surveys of geomembrane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巳JJ/T214-2016¥k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环球东方(北京)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当酝开本850X1168毫米1/32 印张1),1字数38千字2016年7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0.00元统一书号:15112.26639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5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214-2016,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14日3 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J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结束后探测;5.运行期和封场后污染范围探测;6.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江岸区云林街69号;邮编:430015)。4 本规程主编单位: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武汉市江环市政环境设计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区副高康薛强回宇陈朱蕾陈云敏张益刘勇梁林峰李江山兰吉武张洁禧岩刘磊张耀钩俞瑛健邹云鸿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吴文伟郭样信张范黄仁华邓志光肖尚德王克虹潘四红郭建林5 目次1 总则.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4 施工结束后探测.7 4.1 一般规定.7 4.2 水枪法.74.3 电火花法.8 4.4双电极法.10 5 运行期和封场后污染范围探测.12 5.1 一般规定.12 5.2 探测步骤.12 6 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15 6.1 数据记录与分析.15 6.2 报告书编写.15附录A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16 本规程用词说明.18 引用标准名录.19 附:条文说明.21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 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3 4 Leak Location Detection after Construction 7 4.1 General Requirements7 4.2 Water Puddle Method 7 4.3 Spark Method.8 4.4 Dipole Method 10 5 Pollution Scope Detection during Operation and after Closure.12 5.1 General Requirements12 5.2 Detection Steps 12 6 Records,Analysis and Report 15 6.1 Data Record and Analysis 15 6.2 Reporting15 Appendix A Record Forms.1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1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9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 7 1总则1.0.1 为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简称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修补防渗系统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以下简称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保障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本规程。1.O.2 本规程适用于对填埋场建成后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设施防渗土工膜的破损孔洞探测,填埋场运行期及封场后渗沥液渗漏污染范围的探测。1.O.3 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2.0.1 破损leak 填埋场防渗土工膜因各种原因形成的任意形状的开口、穿孔、缝隙、撕裂、穿刺、裂纹、孔洞、切口或者类似破裂,能够造成液体或固体通过。2.0.2 渗漏点leak location 填埋场士工膜由于破损而导致渗沥液渗漏的位置。2.0.3 渗漏破损探测leak location surveys 使用适用的技术手段探测和定位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的技术与方法。2.0.4 孔洞holes 土工膜中向下或向上突起的圆形破损。2.O.5 撕裂tears 土工膜中具有不规则边缘的线性或面状破损。2.0.6 线性切口linear cuts 土工膜中具有整齐闭合边缘的线性破损。2.0.7 焊接缺陷seam defects 因焊接施工质量差造成的土工膜一定区域部分或完全脱开。2.0.8 烧通区域burned through zones 土工膜焊接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熔化贯通区域。2 3基本规定3.0.1 渗漏破损探测应能准确探测并定位在填埋场内填埋库区、渗沥液调节池、集液井、封场覆盖等区域土工膜的破损孔洞位置和渗漏污染区域。3.0.2 填埋库区底部土工膜上铺设粒状渗沥液导排层或砂(土)保护层区域,采用土工膜防渗的渗沥液调节池、集液井等渗沥液处理设施,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3 采用土工膜封场的填埋场封场系统,可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4 渗漏破损探测及修复工作程序应按图3.0.4所示步骤进行:图3.0.4渗漏破损探测工作程序3 3.0.5 现场踏勘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收集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变更、施工记录,防渗膜的规格、品牌和产地,防渗结构及材料种类、性能参数、铺设作业方式等资料;2 应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情况;3 应了解探测区域的交通、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情况。3.0.6 对填埋场的渗漏破损探测不得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对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的探测方法。3.0.7 应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仪器设备特点,合理设置探测网、线、点,并应绘制探测作业图。3.0.8 填埋场内探测到的防渗土工膜破损处应及时修补,破损修补和结构层恢复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的有关规定。修复后污染区域应再进行该区域渗漏破损复测。3.0.9 检测技术报告应作为填埋库区和渗沥液调节池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3.0.10 对于运行前未进行渗漏破损探测的填埋库区,当垃圾填埋初期发现有渗漏时,可先对未填埋区域进行探测。检测完成并确认未填埋区域没有破损缺陷后,将已填埋区生活垃圾搬迁至该区域,再对已填埋区域进行探测,并按本规程第3.0.8条规定进行修补。3.0.11 可根据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结果,对土工膜及其施工质量进行评价。3.0.12 探测过程中作业人员安全用电,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电业安全作业规程)DL 4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3.0.13 探测作业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校准。雨天和冰冻天气不应进行探测作业。3.0.14 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应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并应分4 析、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3.0.15 探测方法应根据探测的目的、内容和范围,按照表3.O.15规定选取。表3.0.15探测方法序号方法特点用途限制条件1)要求土工膜紧密1)能够准确定位贴合下层材料,下层定位没有铺设覆盖材料要求能够导电;二三 Jnml的破损位置;层的裸露土工膜上的2)土工膜的榴皱和水枪法2)探测时窝要有破损孔i伺隆起,会影响探测水喷淋土工l民结果1)土工膜必须有1)不能定位覆盖有一侧为导电土工膜,保护层情况下土工膜导电一侧接触地基;定位在没有覆盖层的破损位置,电火2)能够准确定位情况下裸露导电土工2)不能取代修补区2 花法二三lnun的破损孔洞;域的电火花测试;膜的破损孔洞3)不需要洒水,3)要求使用专用的不要求土工膜和地基导电土工膜紧密贴合1)要求土工膜和|上、下层材料紧密贴1)能够准确确定合,上、下层材料具孔洞位置,一般位置有导电性能,误差小于50cm;定位防渗土工膜上2)探测区域不能有双电2)在土工膜上有被盖有rtJ;石或水情况和场外连接的导体,3 极法30cm被盖层的情况下的渗漏破损点如土堆、垃圾堆体等;下,能够探测到3)大型渗漏孔洞有二主6nun的孔i伺可能屏蔽周围的小型孔洞5 续表3.O.15 序号方法特点用途限制条件1)数据量丰富且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高密动化采集,适用于运行期或封)填埋场周用地层度电2)受场地干扰小,场后填埋场渗漏污染具有导电性,4 阻率3)可形象茧,观地范围圈定,确定后续2)无法准确定位孔法反映出地下不同性质修复方案洞位置介质变化及异常体的产状和深度6 4 施工结束后探测4.1一般规定4.1.1 当填埋场防渗土工膜上覆盖砾石、砂或土等粒料层时,渗漏破损探测宜选用双电极法。4.1.2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等区域裸露土工膜的渗漏破损探测宜选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4.1.3 探测前应做好防渗土工膜上层的绝缘处理,并应排除被测区域内存在导电物体和其他连接场外电源的导电物体。4.1.4 应根据校准的探测参数,结合仪器的覆盖宽度确定探测的线、点间距。4.2水枪法4.2.1 水枪法探测应能探测防渗土工膜上不小于lmm的渗漏破损(图4.2.1)。图4.2.1 水枪法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工况图l 供水水管;2声音报警耳机;3-7(枪;4一一破损孔洞:5一土工膜;6 供电电源;7一探测仪;8一接地电极4.2.2 采用水枪法探测时,被探测防渗土工膜下潮湿的砂、土等材料应具有导电性能。7 4.2.3 水枪法探测,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应采取人工措施使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1 防渗土工膜铺设存在皱纹或披浪突起;2 陡坡位置,土工膜自然贴合差;3 其他防渗土工膜与基础il层贴合差的情况。4.2.4 水枪法探测设备应包括:电源转换器、水枪、埋地电极、导线、电流感应器和信号转换器等。4.2.5 水枪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5的要求。表4.2.5水枪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AC,V)220 输出电压(OC,V)。36可调探测宽度(m)三三14.2.6 水枪法的探测步骤应包括:场地绝缘、埋放电极、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渗漏点分析、复测、报告整理。4.2.7 水枪法破损探测前应清理探测区域的杂物,确保探测区域没有连接到场外的导电物体。用于水枪供水的水源不得和场外相连接。4.2.8水枪法探测前,可采用直径不大于lmm的金属导电体进行校准,将导电体刺穿防渗土工膜,一端与防渗土工膜下的导电基础层连接,另一端置于防渗土工膜之上。然后进行仪器校准,并应以信号最清晰时的参数作为探测基准。4.2.9 在防渗土工膜下的基础层贴合良好条件下,应向土工膜上喷淋水,观测探测仪发出的声光报警信号,进行仪器实验校准,确定设备的测试参数。4.3电火花法4.3.1 电火花法探测,应能探测定位防渗土工膜上不小于lmm的渗漏破损(图4.3.1)。8 回4.3.1 7.k枪法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视IJ工况图l一土工膜;2一破损孔洞;3一测试棒;4一接地垫;5 供电电源;6一土工膜导电层4.3.2 电火花法探测设备应包括:蓄电池、探测仪、埋地电极、导线、电容器、感应器和信号转换器等。4.3.3 电火花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3的要求。表4.3.3电火花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V)220 输出电压(V)1500035000 探测宽度(m)根据现场实验确定4.3.4 电火花法探测步骤应包括:场地准备、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复测、报告整理。4.3.5 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时,土工膜上表面应平整、干燥、裸露、无杂物,并应处于绝缘状态。土工膜应为导电土工膜专用材料,导电层向下铺设。4.3.6 电火花法探测前设备校准可使用直径约lmm的实际破损孔洞或人工模拟破损孔洞。人工模拟渗漏破损孔洞做法宜采用直径不大于lmm的金属导电体刺穿防渗土工膜,使导电体-端与防渗士工膜之下基础层连接,端置于防渗土工膜之上。4.3.7 电火花法探测应在供电电压范围15000V35000V内调整输出电压,确认探测设备可灵敏探测到人工试验破损漏洞时,为最佳探测参数。9 4.3.8 按拟定的探测网络布置进行逐点探测,同时观测电火花和探测仪发出的声音信号,确定渗漏破损位置。4.4 电极法4.4.1 双电极法探测应可探测定位防渗土工膜上不小于6mm的渗漏破损(图4.4.1)。10 图4.4.1双电极渗漏破损探视IJ工作状况1-供电励磁电源;2一移动测盘仪;3-主电极54一覆盖水/砂/土层;5一咆势线;6 渗漏孔洞;7-中间层(土工复合排水网或GCL);8一反馈电极;9 上层土工膜;10-下层土工膜4.4.2 探测时应确保防渗土工膜上铺设的砾石、砂或土与防渗膜紧密贴合,并应处于湿润导电状态。4.4.3 探测设备应包括:电源转换器、电势测量仪、埋地电极、导线等。4.4.4 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4.4的要求。表4.4.4双电极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V)AC 220 输出电压(V)OCO1000可调探测电压(V)以二01000V偶极间距(m)根据现场实验确定4.4.5 双电极法探测步骤应包括:场地绝缘、埋放电极、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渗漏点分析、复测、报告整理。10 4.4.6 渗漏破损探视IJ前应进行防渗土工膜上、下层的绝缘准备,包括排除被探区域内存在的导电物体和与其他电源接触的物体,确保防渗边坡与外界电场阻隔,土工布、粒料层及可能连接到场外的任何导电物体都应隔离。必要时应采取开挖沟槽等措施,对该区域进行绝缘处理。4.4.7 应根据预先确定的待测区,安放设备,电源的负极应埋放在防渗土工膜下面,正极应置于防渗土工膜上面。4.4.8 探测作业前,应进行渗漏探测设备校准和探测间距的确定。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问距实验可使用现场实际破损孔洞或实验室人工模拟破损孔洞。4.4.9 人工模拟渗漏破损孔洞应按下列程序操作:1 开挖防渗土工膜上的覆盖材料,在防渗土工膜上切割6mm以上的孔洞;2 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金属导体作为电极,埋人防渗土工膜上,覆盖层内,保持与防渗土工膜的接触;3 同样方法将另一金属导体埋设到防渗土工膜下,基底层上面。4.4.10 探测前,应进行试验性探测和探测设备校准。应根据校准的探测参数,结合仪器的覆盖宽度确定探测的线、点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采用的探测电压等主要参数;2 应调校设备仪器的灵敏度;4.4.11 应根据校准确定的问距放线,划分检测单元格和探测网络,布设探测线、点。4.4.12 应根据仪器记录的数据,使用光栅数据格式或轮廓图分析数据,绘制出各区域线、点的数据曲线图,根据曲线图查找并确定渗漏点的位置。4.4.13 破损孔洞修补完成后应对5m半径范围内的防渗土工膜复测,直至确认没有渗漏破损为止。11 5 运行期和封场后污染范围探测5.1一般规定5.1.1 运行期和封场后垃圾填埋场出现渗漏污染的探测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5.1.2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极应采用防腐蚀性材料。5.1.3 高密度电阻率设备系统应包括:多路电极转换器、测控主机、电缆、电极和电法处理软件等。5.2探测步骤5.2.1 高密度电阻率设备系统测控主机最大供电电压不应小于450V,最大供电电流不应小于5A,测试精度范围应为士1%。5.2.2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填埋场渗漏破损探测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探测区域应事先平整,地面起伏不应过大;2 应根据填埋场的渗漏点设计多条测线,粗测时可延长测线和电极距;3 应根据防渗层深度设计探测线的长度。5.2.3 高密度电阻率设备系统电极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极应等间距布置;2 电极距不宜大于10m,且不应大于电缆上的电极间距长度。5.2.4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正确连接探测设备系统。5.2.5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填埋场渗漏污染范围确定,测控主机的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选择系统工作方式,确定系统工作模式后不应随意更改;12 2 进行仪器硬件检测、电极接地电阻检测、电池电压检测,确保仪器检测正常后方可进行探测;3 设置工作参数,工作参数应包括:断面号、装置、滚动数、电极数、极距、剖面数。5.2.6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填埋场渗漏污染范围确定,测控主机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仪器显示过流保护,应关掉电源,检查线路;2 每测量完一个断面应检查一次电池电压;3 对于新的工作断面,在测量前,应设置正确的工作参数;4 仪器执行某一功能未结束时,不应关机;5 仪器面板应避免阳光直射。5.2.7 应根据工作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勘探目的、勘探深度和勘探精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装置。宜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极装置进行污染范围确定。5.2.8 探测结束后应对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突变点剔除、滤波、编辑绘图和反演处理,高密度电阻率测量数据处理可按数据处理流程图(图5.2.8)进行。应结合图中电阻率异常区、场区内修改电阻由中参数根据地电模型进行计算机三维分割是输出三维电阻率数据体和图像13 数据处理流程图图5.2.8物质电性差异对数据进行解释,确定渗沥液渗漏区域及污染范围。5.2.9 对渗漏污染区域的数据进行检验应采用改变装置或断面的方法。14 6 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6.1 数据记录与分析6.1.1 应对探测到的每个渗漏点的位置、大小、形状、修复和复测情况进行记录。6.1.2 应对探测到的制造缺陷、线性裂口、焊接缺陷、烧通区域和机械损伤等破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6.1.3 可根据仪表自动记录的探测数据,采用软件分析探测的结果。6.1.4 探测工作状态的记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6.2 报告书编写6.2.1 渗漏破损探测报告应在对原始记录资料进行检查、分析,确认无误的基础上,结合防渗工程设计、施工等资料完成。6.2.2 渗漏破损探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项目简述;2 防渗系统结构和探测范围;3 惨漏破损探测技术方案;4 渗漏破损探测过程描述;5 渗漏破损探测结果描述,包括破损数量、位置、尺寸以及照片;6 统计分析各种破损孔洞的数量、成因和分布,评价防渗系统施工质量;7 破损修复与复测情况;8 结论和建议。15 附录A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A.O.l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宜按表A.0.1执行。表A.O.l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工程名称:第页共页探测区域:面积:探测方法:!字号探测时间位置原因形状与尺寸数量;说明(mm)合计注1探视IJ区域指实施探测的区域,填埋库区、调节池等,并标注总面积;2 位坐可标注孔洞的坐标位置;经纬度或相对某个特征点的位置;3 破损原因描述破损可能的原因;机械碾压破损、施工机械直接破损,碎石压迫破损、焊缝缺陷等;4破损形状和1尺寸,描述破损的孔洞大致形状,并给出近似形状的几何尺寸s5 孔洞数量;指某一破损区域的孔洞数量,一些破损区域孔洞数虽超过2个。探测.监理.|彷渗施工:委托方:日期2年月日16 A.O.2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修复记录表宣按表表A.O.2执行。表A.O.2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修复记录表工程名称:第页共页探测对象(m2):作业区域(m2):探视方法:编号位置修复时间修复方式复测结果说明注1当复视IJ仍有渗漏时,应重复在渗漏点记录,记录编号在原编号的基础上jm复测1、2,2 编号和位置要求应和本表一致;3 修复方式可表示为被盖土工膜单轨焊修补或单斗L点焊。探泯IJ监理:防渗施工.委托方:日期.年月日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的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8 引用标准名录1 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 2 GB 50869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 113都明确提出了填埋场基底和边坡应采用土工膜防渗系统;(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更是明确提出在工程建设和验收中采用渗漏检测的要求,以防止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沥液外渗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目前我国的填埋场普遍使用以防渗土工膜为主的防渗系统,防渗土工膜在生产、供货和安装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破损。因此,本条提出了在防渗系统施工完成后对其完整性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补防渗系统中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缺陷,保障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渗沥液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1.O.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填埋场防渗系统施工完成后,按照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是否合格,是对施工建设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设施(含调节池)防渗土工膜的破损探测可以采用双电极法、7K枪法、电火花法确定破损孔洞位置;在运行期间和封场后,对于出现渗沥液渗漏的填埋场,可以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定污染区域。1.O.3 本条规定了填埋场渗漏破损探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执行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本规程同其他标准、规范的衔接。本规程涉及的主要标准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 93、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 1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T 234等。24 3基本规定3.0.2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国内相关统计显示,超过97%的土工膜破损是在施工阶段造成的,而超过73%的破损是在铺设渗沥液导排粒料层时造成的。实际探测过程中,发现的孔洞小到由GCL断针所刺穿针孔,大到几卡平方米的巨型孔洞。因此,有必要对填埋库区铺设粒料层的区域进行渗漏破损探测。调节池、集液井等区域存放渗沥液J,K头较高,任何一个很小的破损都可能在长时间内产生很大的渗漏量,同样需要进行渗漏破损探测。库区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造成破损,破损主要来自于石头滚落或者其他异物的冲击,库区边坡在保护层施工完成后,也需要渗漏破损探测,探测方法可以选用经验证有效的电弧漏洞检测法。3.0.3 若封场防渗的土工膜破损,填埋气体会自破损处外隘,雨水也可能沿破损处渗人垃圾堆体,增加封场后渗沥液的产生量。但与底部防渗的土工膜破损相比,它不会造成库区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封场覆盖系统施工完成以后,可选择性的对防渗土工膜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4 本条规定了探测工作的一般步骤。此处提出工作流程主要出于以下目的:1 设置委托程序,有利于明确检测的场所,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2 现场踏勘是探测工作必要的前期工作,通过踏勘了解被测区域的地形、施工进度和环境状况,进而明确是否具备探测的条件,为制定探测方案奠定基础;3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结合设计文件确定探测的区域,包括总的面积范围,边坡和库底的面积范围,防渗结构、施工质25 量、探测方案的选择和技术路线、安全措施的确定。4 在以上前期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结合本规程的具体要求,才能最终确定探测采用的方法。并准备好探测的人员和装备。5 探测的过程包括仪器校准、探测、标记、修复、复测等过程,直至确认被测区域没有潜在的渗漏为止。6 在完成了前期准备和实测过程以后,探测的实施单位需要根据本规程的相关规定,按照探测过程的记录文件编制出探测分析报告。该报告将作为防渗膜铺设施工作业和未来防渗效果评估的依据。3.0.5 本条列举了破损探测前现场踏勘的一般内容,这些要素是探测所必需的基本条件。3.0.6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无法做到准确定位,且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辐射危害,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禁止采用。3.0.7 仪器经过实地校准后,会得到一个较为准确、有效的检测半径,根据这个参数可以确定探测移动的间距,进而建立起实测的探测网络。既保障了探测的有效性,又有效减少重复探测和漏测的情况发生。3.0.8 本条明确了渗漏破损探测发现漏洞和污染的修补及复测要求。明确了破损修补的方法和l质量检测要求,在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中有详细规定,本规程引用了该规范。对于渗漏污染区域,建议采用注浆防渗帷幕进行紧急修复,以防止污染范围扩大。3.0.10 本条适用于目前许多未进行渗漏破损探测的填埋场,在投入运行后发现有渗沥液渗漏时,要求先对未填埋垃圾的区域进行探测,确认安全后,将己填埋的垃圾转运到安全的区域,再探测倒空区域的防渗结构层,查找渗漏破损点并进行修复。探测和修复过程要求符合本规程第3.0.8条的规定。根据实践经验,对于渗沥液浸泡区域,电学渗漏破损探测可能会出现没有电场信号的情况。对于无法使用电学破损探测的区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检查。26 3.0.11 根据探测的结果,对防渗土工膜及其施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在参考美国环境保护局1991年提出的防渗系统施工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常规的评价做法提出。评价方法是根据伯努利方程(但Be町rn肌111is)和GIrou时0991)公式进行反复核算的基础上提出的。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1年给出防渗土工膜的施工质量的评判标准摘录,见表1所示。表1美国环境保护局防渗土工膜施工质量评判标准(1991)衬垫形式防渗系统质7)C头=0.3m下的渗量总体评价主要参数变盘漏量;LI C m2/d)单一土工膜75孔洞/hm2单个孔洞丽积=0.1巳m29.35 差土工膝下层蒙古土渗透系数k=土工膜+教1 X 10-6 cm/s.75孔洞/hm2.9.35XI02 土复合衬垫单个孔洞面积=0.1cm2单一土工l出2.5孔洞/hm2单个孔洞面积=1cm2 3.09 好土工膜+秸土工膜下层蒙古土渗透系数k=土复合衬垫1 X 10-7 cm/s.2.5孔洞Ihm27.48X10-单个孔洞丽积=lcm2单一土工膜2.5孔洞/hm2单个孔洞面积=0.1cm2 0.309 优秀土工膜+教土工膜下层教土渗透系数k=土复合衬垫1 X 10-8 cm/s.2.5孔洞/hm29.35X 10-5 单个孔洞面积=0.lcm23.0.12 本条规定了探测过程中的用电安全要求。由于双电极法、点火花法均采用高电压,必须做到安全用电。3.0.13 由于下雨天气可能会有用电危险,不应在下雨天气进行勘测。冰冻天气使得水和土体冰冻,导电性能变差,不能进行探测。3.0.14 本条是对探测作业的记录和资料保存的要求,包括对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分析、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并记录等项内容。要求对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进行分27 析,目的是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破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膜本身的孔洞,包括膜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破损;二是土工膜铺焊过程引起的破损,由于硬物顶破或者焊接造成的破损;三是摊铺渗滤液导排层过程机械碾压或拉、挂所致的破损,这种情况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破损;四是运行过程引起的破损,在运行期间,堆填垃圾的机械会造成土工膜的破损,垃圾堆体的失稳,也会造成土工膜破损。因此要求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为进一步的分析,为评价施工质量提供依据。3.0.15 本条归纳了适用于防渗土工膜破损探测的几种方法的适用性、特点和限制条件,在实际探测中,根据工程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探测。28 4 施工结束后探测4.1一般规定4.1.1、4.1.2规定了两种工况条件下破损探视。可选用的方法。对于土工膜上有覆盖水、砂石土料的情况,可以使用双电极法;裸露土工膜使用水枪法;使用导电土工膜的裸露情况下,使用电火花法。边坡覆盖保护土工布的土工膜,可以使用电火花类似的电弧法。水枪法和电火花法适合探测无砂石覆盖工况,如调节池、集液井和填埋库区的边坡,为此,本条建议填埋库区边坡和调节池等区域的渗漏破损探测选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双电极法适用于防渗土工膜上有覆盖水或砂石土的防渗结构破损探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现今最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采用双电极渗漏破损探测法,在覆盖30cm粒料层的情况下,能够发现不小于6mm的破损孔洞。国内探测实践表明,这种探测方法可以发现小于6mm的微小孔洞。对于覆盖材料超过1m的情况,所能够发现的孔洞尺寸加大,定位精度降低。4.1.3 本条规定了渗漏破损探测前被探测的土工膜的绝缘的要求。其目的是防止场地绝缘不好时,电信号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大,对正确识别渗漏点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探测的原理,探测区域内存在的导电物体(如金属的工具、材料等和其他与电源接触的物体,会严重影响探测的准确性,因此场地准备时应排除这些异物。场地施工期间,可能需要铺设临时用电或其他与电源接触的物体,探测前应予以切断或排出,必要时应进行绝缘处理。4.1.4在实际探测过程中,要根据试验校准的参数来确定合适29 的检测的间距。如果间距过大,有可能会造成破损点的遗漏。4.2 7.1枪法4.2.1 本条介绍了水枪法的工况,并明确了探测可达到的精度要求。4.2.2 本条给出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的应用条件。要求被探测的防渗土工膜下材料应具有导电性能,包括潮腥的砂、土或土工布,也可使用专用的导电土工布。4.2.3 水枪法探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良好。水枪法作业时,对于三个常见的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不实的现象,在探测时要采用人工手段,确保防渗土工膜与其下土层贴合,保证其探测的精度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是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膜榴皱,可以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上午或者晚上进行探测。4.2.4 本条文规定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使用的主要探测设备。4.2.5 本条提出了水枪法探测主要仪器的技术参数。4.2.6 本条规定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的主要步骤,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尚需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完成每一个步骤。4.2.7、4.2.8本条提出了水枪法探测前要求先进行场地准备、仪器设备的校准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以仪器的特点结合探测的实践经验提出,一是校准时采用的金属导电体要求;二是该导电体的连接和安置;三是校准时电信号的捕获和判断要求。4.2.9 本条提出水枪法的探测前的仪器校准、确定测试参数的要求。在膜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材料与膜附着良好的条件下,用水枪向膜上喷水,同时观察仪器发出的报警信号。4.3电火花法4.3.5、4.3.6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前,需要进行场地准备、渗漏探测设备校准。要求土工膜保持平整、干燥、绝缘,且没有30 其他杂物,明确此方法的先决条件是使用导电土工膜,非导电土工膜不适用此方法。该方法的校准条件与前法相同的是可使用直径约lmm的实际破损孔洞或人工模拟破损孔洞;绝缘导线一端连接到防渗土t膜下层的导电材料,另-端连接到防渗土工膜上的金属导电体。不同的是需要采用圆形金属导体,导体尺寸宜为lmm。4.3.7 本方法要求的探测电压是在15000V 35000V范围内,通过调整设备的输出电压,获得相应的信号。通过调整并确认探测系统设备可灵敏探测到试验破损漏洞时的参数作为实测的最佳参数。4.3.8 电火花法是以看见火花的同时昕到声音信号来判断的。本条要求按拟定的探测网络布置进行逐点探测,同时观测电火花和探测仪发出的声音信号,以确定渗漏破损位置。4.4双电极法4.4.1 本条介绍了双电极法探测的工况,并明确了探测可达到的精度要求。4.4.2 本条规定是对场地条件进行了规定。双电极法渗漏破损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防渗土工膜上施加电场,通过移动探测设备探测到形成电流回路的位置,从而找到海漏点。将不同电势施加到防渗土工膜上面及其下面,在没有孔洞的情况下,覆盖防渗膜的泥土或水的电势场相对均匀,防渗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绝缘体,在存在孔洞时电场导通,通过移动探测仪探测导通点位置,精确定位产生渗漏孔洞的点。为能够准确地探测出破损孔洞的位置,要求防渗土工膜上没有大的导体连通到垃圾填埋场外围,土工膜上的覆盖粒料潮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4.4.3 本条规定了采用双电极法渗漏破损探测需要的仪器设备。4.4.4本条提出了双电极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场、偶极间距等。31 4.4.5 本条规定了探测的一般步骤,实际探测中,根据场地地形、物料特性、湿润度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4.6 本条规定了场地绝缘的具体要求和办法。实际探测过程中,在不影响探测准确性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的工况,对绝缘进行相应处理。4.4.7 本条规定了探测每个实际操作步骤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本条是设备安置的要求。重点是埋放电极,要求电源输出的负极要求埋放在防渗土工膜下面,正极则要置于防渗土工膜上面,进行实测。4.4.8 本条针对探测作业前,进行渗漏探测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提出要求。这是保证探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保障。本条根据探测作业实况,允许使用实际破损孔洞作为校准点。但有时现场作业质量较高,可能不易找到合适的破损点作为仪器校准的点,这时设备校准和探测间距的确定可通过人为制造渗漏破损孔洞进行。4.4.9 本条在第4.4.8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未知是否存在破损前,采用人为破损空洞时的具体作业方法。包括:膜上覆盖材料开挖、切割造孔、埋设电极、实施探测。4.4.10 本条首先规定了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的场地条件,要求符合本规程第4.4.8条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其次规定了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的确定包含的3个具体内容,包括探测电压等主要参数、设备仪器的灵敏度和根据调校核准的灵敏度得到适直的探测间距。4.4.11 本条要求根据校准确定的问距(偶极间距)放线,进而安排探测网络,布设探测线、点。4.4.12 探测仪器记录的数据,要求使用光栅数据格式或轮廓图分析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出各区域的数据曲线图,再根据曲线图的指示确定渗漏点的位置。4.4.13 由于破损孔洞产生

    注意事项

    本文(CJJ-T214-2016: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