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二地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005.docx

    • 资源ID:62976690       资源大小:49.25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地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005.docx

    高二地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005高二地理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区分,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 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及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重点难点】 1.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 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学法指导】 比较法 探讨法 【学问链接】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_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 2.环境人口容量 (1)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_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其中_是主要因素。 (2)估计:存在_、悲观者、_ _三种观点。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2) (3)实质:_的人口数量。 2.实现的保障措施 (1)世界:_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限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_的同等权利。 (2)各国、各地区:应敬重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战略。 【学习过程】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详细如下: 迁移应用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 C人类的文化水平 D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A 【解析】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越多。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详细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性这一基础上的。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设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下表: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观点 着眼点(估计依据) 主要论点 悲观论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现今世界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技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后果不可思议 乐观论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未探知和未发觉的领域 将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将来,人类有足够的力气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中间论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将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概念,两者间可通过下表分析: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给的人口能量 强调点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即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详细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相像,但每种因素的作用不尽相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均消费水平高,消耗了世界上的大部分资源,并依靠其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因而人均消费水平是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人均消费水平低,人口增长过快是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图示如下: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 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人口问题 不同地区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发达地区 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土的范围 发展中地区 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峻 (2)对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提倡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限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允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同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敬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的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迁移应用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志向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凹凸,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是留意人口的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分。A选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C项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而不是科技发展水平。 【基础达标】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题。 最多能供给的人口数量 约16亿人 最相宜的人口 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亿9亿人 富有型消费水平 7亿之内 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 B C D 2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假如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34题。 3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给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4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5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缘由是() A气候相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养较高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人口容量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主要缘由(说明三点即可)。 【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12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 /亿人 合理人口密度 (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 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2022年5月16日,广州市统计局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据统计,广州市在2022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1 270.08万人。离该市1 500万的人口限制目标只有约230万人,已接近“临界点”。据此回答35题。 3“1 500万”的数值是() A人口合理容量 B最相宜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固定不变的 4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 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就业惊慌 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 5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A限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激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惊慌问题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22年陕西省政府确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旁边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7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干脆缘由是()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化需求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22年人口数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人口的总量最大、增长量最小 B美国人口的增速最高、增长量最大 C印度人口的总量最大、增速最高 D沙特阿拉伯人口的总量最小而增速最高 9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10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 Cb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回答1112题。 详细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km2)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缘由是() 光照地形土壤热量 A B C D 1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B C D 二、综合题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法新社2022年5月22日报道由于大量外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寻求借其旺盛经济的光,中国正在考虑制定其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娴熟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2:中新网2022年12月31日电据美国侨报报道,2022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达3亿零840万人,比上年增加260多万人,人口增长率为0.9%。人口普查局人口估算部主任普斯沃夫29日表示,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缘由是新诞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2022年大约有近90万移民移居美国,大约每37秒钟就有一位外国移民移居美国。 材料3:下图为“美国人口及部分资源消耗所占世界比重图”。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_、_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人口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缘由。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明显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14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地区将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淡水/km2 0.001 0.001 2000 材料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200 22万 8万 7.5万 5105亿 材料3:依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料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料将削减1.33万平方千米,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平方千米。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面积_,森林面积_,淡水_。 (2)20年后,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请说明理由。 (3)将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_,仅从有利于增加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分析,这种资源应如何利用?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学问链接 一、1、环境 人口数量 2、生活和文化 资源 乐观者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二、1、最相宜 2、发展中国家 公允的秩序 高水平生活质量 人地协调发展 持续发展 基础达标 1.A2.C 3.C4.D 5. C 6. (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环境人口容量渐渐下降的趋势。 (2)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人口素养的差异;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拓展提升 1.B2.D 3.C4.D5.B 6.A7.C 8.D9.A 10. C 11.D12.B 13. (1)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我国环境承载压力。 (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定会出现浩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削减。 14. (1)0.001 3 km2/人0.001 2 km2/人8 234 m3/人 (2)耕地20年后,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而削减。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使其效益最大化。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用大量篇幅讲解并描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分布,通过搞清晰人口分布的大势及成因,为更好地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作一铺垫。第一“世界人口分布”。教材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说明白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两个概念的区分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口分布的描述应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两个方面。其次以活动的形式,利用一组图表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育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实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学问基础。其次“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材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三个层面具体地阐述,对第一节和其次节内容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由于已有前面学问的铺垫,学生比较简单理解,因而教材主要以文字形式干脆陈述。第三“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学问窗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说明。教材以插图地形式给出了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人口增长地差异,说明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第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指出我国必需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决不移地实施“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爱护相协调。这是对本单元学问的总结和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学问与技能最终教材选择热点话题“三峡移民”这一详细实例设置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化分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驾驭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缘由;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详细分析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确定性作用;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运用自学法来启发学生分析相关问题结合教材内容,依据自身的体会和身边的事例,分析理解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相识;相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退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实行相应措施教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试验班,学生已有的学问和水平有肯定的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和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不很清晰,所以讲解时须要具体。对于我国和世界的人口分布学生有肯定的基础,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五、教学方法1探讨法: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打算1学生的学习打算:预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初步了解人口分布规律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老师的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长拓展学案。打算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有关我国人口与环境的文字资料。3教学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绽开探讨总结。七、课时支配: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老师导入新课:我国闻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始终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这是中国的状况,那么世界人口分布是个什么样子呢?老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老师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分有哪些?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总结。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状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怀疑说出来。设计意图:用课本16页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明确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分有哪些?老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同学们仔细预习了。那么我们今日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分有哪些?老师点拨:(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我们要探讨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思索: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解惑: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依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匀称,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有区;右图人口分布匀称。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学生明白联系与区分后老师布置学生进行实例练习,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思索探讨所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有肯定的了解。探究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哪些?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该问题比较简洁,学生很简单得结论。然后给出探究二的思索题:(1)为什么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2)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3)中国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4)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讨,最终师生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及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使学生相识到学问的价值,提高学习地理的爱好。探究三: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老师简洁介绍世界人口分布格局,然后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老师明确:主要制约因素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制约因素科技发展水平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有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提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不确定性: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沟通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变。相对确定性:在肯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改变不大。设计意图:本部分学问很简洁,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来驾驭。(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老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学问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洁的反馈订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那么,这些状况如何进行统计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用地理统计图。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学习如何统计。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长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老师课后刚好批阅本节的延长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标准: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三、我国的人口分布1现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特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值,警戒值2人口合理容量:志向值3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悲观派、乐观派、中间派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十、教学反思要充分的信任学生,有目的地和学生沟通,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新课程提倡案例教学,新奇、详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案例进入课堂,变更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借助于老师供应的材料,解读材料、生疑质疑、组织答案、踊跃发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觉了自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开心的氛围,使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新课程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主动的学习。老师应当擅长捕获适合学生发挥的内容、引发探讨。适时点拨,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引导学生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爱护之间的关系绽开辩论。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和大势;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2:驾驭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相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因素、特点及实现人地协调的途径;3: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4: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二、预习内容学问点一、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格局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探讨人口格局。2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的范围内。各大洲中,洲人口最多,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和国东北部。人口分布稀有区:高山和寒冷地带、地带和地带。学问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有时甚至起着确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平原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相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有,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化状况等。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政治文化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斗争和历史因素等。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变更人口分布状况。学问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西差异:多少;自然差异: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少;经济差异: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少;民族差异:多少学问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与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给的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_丰富程度,水平,发达程度,程度,人口水平及_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性和性。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根据的生活方式,保证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阻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的人口数量。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我们要坚决不移地实施“,”的基本国策,以谋求。三、提出怀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2、驾驭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缘由。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4、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相识。5、相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学习重难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二、学习过程问题探究学问点一、世界人口分布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缘由。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有地区,试说明的缘由。 学问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有。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确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学问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缘由。 学问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冲突非常突出。最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冲突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主动实行措施缓解冲突,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肯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华蜜的生活。几年后迁来肯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起先下降,但也可以牵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说明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1)(3)题。(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国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亚面积(万平方千米)37.879.6156.6768人口(万人)12500140002361766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3311.52.3(2)分析各国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更加达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更加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凹凸(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当看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所谓最佳,一是_;二是_。2、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确定性因素B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不明显C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D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生活方式C交通运输条件D文化教化状况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有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A西藏B内蒙古C青海D新疆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A四川B山东C新疆D台湾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行能扩大C在肯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限制在16亿人左右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资源总数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ABCD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能进行定量计算,存在详细的数量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极限人口数量课后练习与提高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4题: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的人口密度低的缘由是()A.气候湿热,不相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难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2下列地区与图中体现的情形最为吻合的是()A.德干高原B.长江流域C.非洲东部D.西欧平原3影响图示人口与海拔关系的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地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005.docx)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