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农村人居环境 (1).docx

    • 资源ID:67372622       资源大小:37.2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人居环境 (1).docx

    编号:12012210630南阳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完 成 人: 高婧 班 级: 12级艺设2班 学 制: 4 年 专 业: 环境与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陈 晋 完成日期: 2015-04-18 目录不要页码目 录摘要(1)一、 农村人居环境概述(1)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2)(一)规划管理不科学(2)(二)养殖业与人居环境的冲突(2)(三)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2)(四)道路安全问题突出(3)(五)教育及医疗环境较差(3)三、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4)(一)合理规划村庄布局(4)(二)解决养殖业与居住环境的矛盾(4)(三)多种措施整治农村卫生问题(4)(四)强化农村道路监管(5)(五)改善教育医疗环境(5)结论(6)参考文献(6)Abstract(7)第 2 页 共 8 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研究作 者:高 婧指导老师:陈 晋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居住环境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卫生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目前整体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农民的环境意识及农村居住环境的相应改革还不到位,与国家提倡的居住标准有很大差距。因此,高度重视新城镇化建设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分析当前形势下农村人居环境情况,得出当前城镇化建设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对策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当前在我们国家所处的阶段推进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居住环境问题居于首位。农业是我国在立国之本,农村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农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环境改善的现状。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农村人居环境概述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具体包括农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工环境,涉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其中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和聚落空间结构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相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创新新的方法,加大资金的投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主要表现为基础环境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在农村卫生整治,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农村环境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让农民过上了干净舒适整洁的生活。但是,农村人居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瓶颈和薄弱环节。 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地方政府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加大投入,优化制度,增强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大幅进步。但农村人居环境依然问题重重,在村庄布局、房屋质量、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规划管理不科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与镇村建设规划管理不能紧密衔接。规划管理的不科学主要体现在镇村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在时间上不一致,加上地方政府对其不够重视,部门之间又不能有效沟通协调,根据自己部门的政策规定,致使各唱各的调,各搞各的规划,形成两个规划统筹在用地上的不统一。有部分新居示范点建设规划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对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虽然部分乡镇管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建设了一些新型社区,也整体搬迁了几个村庄,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二)养殖业与人居环境的冲突养殖业与人居环境对于农民都非常重要,但二者历来是一对矛盾,养殖业给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带来很大影响和挑战。有的村庄虽然基础设施完善,村庄整洁漂亮,但是周边养殖场的气味仍然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冲突表现在近几年来,禽畜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禽畜粪便的污染面明显扩大,大量畜禽粪便堆积散发的污染气体,以及排放的污水等进入农村河道,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这些均造成了当地农村耕地以及河湖渠水的污染,对农民群众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三)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首先是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排入河渠。其次是农村耕种土地的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一旦雨天,这些含有农药化肥的污水流入河流,就会带来污染。再者是污水处理方面,农村缺乏污水处理设施。随意排放的污水只能靠河流自我调节功能修复,但是随着污水排放量大,导致河流自我修复的功能失调。河水变臭,滋生蚊蝇。在新建小区,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差,存在乱扔生活垃圾的情况,导致小区内形成臭水,脏水四溢。而在旧村落中,由于乡村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缺乏,建设规划滞后,卫生情况就更加严峻。生活污水和人、畜禽粪水随意处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虽然许多村虽修建了垃圾台,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很大污染,到了夏季就更加不卫生。(四)道路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农村地区的人、车、路三者仍不能协调发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依然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问题是: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是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还是普遍参差不齐。甚至部分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的村内巷道没有硬化。每到雨季的时候,道路泥泞难行,村民出行受到很大阻碍。而且农村道路坡陡、弯急、路窄、临水道、临崖道非常普遍,缺乏安全警示标志,村中桥梁没有防护栏,安全隐患问题十分突出。加上农村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大多年久失修和安全性能较差,交通违法行为也比较严重。(五)教育及医疗环境较差 与城市基本公共建设相比,在农村各乡各镇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相对不足,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差。很多农村小学校园面积非常有限,有的甚至没有操场。一间教室,一面黑板,班容量仅为30人的校舍,冬天没有暖气,仅靠教师生炉子取暖等等的教学环境问题,导致许多家长放弃农活或者工作,也要将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专程陪同孩子上学。另外,在医疗环境方面,在广大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差。首先是大部分卫生院的规模很小,一间普通的民宅就是一所卫生院。医生诊治,病人输液,拿药等等流程在一间房内同时进行,脏乱差的就医环境让很多村民不愿意到卫生院进行就诊。加上卫生院服务人口的明显减少,医疗水平不高,村里的人一旦得病,也大多直接往县医院就诊。各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相比之下,县城医院由于医疗环境比较整洁,病房区和诊断区等相关部门分开进行,而且有保洁人员随时清扫卫生,给人以放心的医疗环境,导致人满为患。所以,乡镇医院与县城医院的差距仍是很大。 三、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一)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与镇村建设规划管理的紧密衔接。不管是在总体规划时间上还是在部门之间的衔接上,都要做到步调一致,沟通有效。要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镇村建设规划,在满足大多数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采煤沉陷区治理、扶贫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住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解决空心村问题,节约农村土地。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倡导节约用地,鼓励公寓式住宅。同时也要做到杜绝模板化经验化,不搞一刀切、不求千篇一律。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遗留等,做到融入本地的生态特色和文化氛围,不搞大拆大建,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景观。在未来由示范建设向全面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其他村落向示范村学习,各村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本村的实际条件和特点,对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进行改善。(二)解决养殖业与居住环境的矛盾养殖业与人居环境虽为一对矛盾,但不意味着不可兼得。有些村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由于各村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不同,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有的可以搬迁至距离村较远的地段,有的可以利用荒芜地、盐碱地进行集中养殖,实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大力推广“种养一体化”、“粪便集中处理”和“污水深度处理”等先进的技术和处理方式,加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标本兼治。可以因地制宜的根据农村环境,尽可能采取效果好成本低的畜禽污水治理措施。对畜禽粪便污水排入河流的问题,可以修建地下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建立沼气池、污水处理站,使得这些肥料得到再利用。借鉴有经验的地区的处理方法,妥善处理废弃污水,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比如建立“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加人工湿地”的能源生态模式。生态土壤渗滤床技术在陕南等地结合当地水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大力开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政府加强畜牧养殖指导,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开办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科学卫生养殖的环保意识,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零散分布的养殖向集约化养殖转变。(三)多种措施整治农村卫生问题首先是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要在农村设置多处垃圾投放站,使得农民投放垃圾便捷。同时倡导垃圾分类处理,取消露天垃圾站,建立封闭式垃圾处理中心,集中处理生活垃圾,以免随意焚烧垃圾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加强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村实施示范区建设,发挥模范带头示范的作用。重点开展农村污染严重地区的改善工作,以及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节约种植成本的同时,也可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进而来实现多种综合治理方法相结合,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提升村容村貌的目的。(四)强化农村道路监管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以及村庄体系规划和限建区等相衔接。村庄道路硬化逐步由“村村通”实现“户户通”,首先村庄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都需设置路灯,农村的主次道路进行道路修缮,硬化道路建设。同时,设置农村排水渠道要封闭,与道路硬化同时进行,保证道路坚硬,排水渠畅通。路面畅通,排水畅通,就会改变农村道路坡陡弯急、行路难行的问题。最后加强道路标志的建设,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与经验。(五)改善教育医疗环境在教育和环境方面,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政策倾斜。改善农村小学校舍环境差,教育环境差的情况。要做到扩建学校的规模,建立规范化的操场,正规的教室,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吸引农村学生就近入学,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在教育方面还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聘请优秀教师来农村学校讲示范课,解决农村孩子教育问题。在医疗环境方面,建立规范化的卫生室,强化卫生环境整治,让农民有一个放心的就诊环境。在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上,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配套设施建设,选派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基层服务。充分考虑长远的发展需要,提升安居宜居指数。要结合乡镇实际,因地制宜,提升品位,打造亮点特色,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进而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结论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关系到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工作情况。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完善城镇人居环境规划、解决养殖业与人居环境的矛盾、农村卫生体制建设、关系到民生的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建设的一体化。将城镇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来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参 考 文 献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J.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4,(2)2王雪红.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部财会,2014,(10)3徐强.新型城镇化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2)4刘志峰.加快转型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J.城市开发,2013,(11)5李思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J.建设科技,2013,(08)6张欣欣.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城市地理,2015,(05)Study on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Qin weijiangAbstract: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China's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behi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reversed,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pull big trend. Therefo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most urgent task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owns in Nanyang City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n Nanyang city that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第 6 页 共 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人居环境 (1).docx)为本站会员(温桑)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