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附件1%20:《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doc.doc

    • 资源ID:68615610       资源大小:1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附件1%20:《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doc.doc

    ICS83.080G 31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标准Standards for plastic products carbon footprint accounting(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T/CPPIA XXXX-202X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发布T/CPPIA X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8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标准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的目标、核算范围、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数据收集与处理、核算、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2017 国名经济行业分类GB/T 2404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产品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以CO2e表示的产品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之和。3.2功能单位 functional unit 用来作为基准单位的量化的产品系统性能。3.3单元过程 unit process 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时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4 核算范围在确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过程中,应考虑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产品(系统)范围:明确产品名称、型号、功能、功能单位(第 6 章)和系统边界(第 7 章)。 时间范围:选择核算碳足迹有代表性的时间段。 温室气体范围: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5 功能单元核算产品碳足迹应确定功能单元。功能单元的表述中应包含影响碳足迹核算的产品系统的主要功能。6 系统边界按照本文件核算产品碳足迹应核算产品在制造阶段、存储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注:产品碳足迹需全部或部分核算产品系统在原材料获取、制造、储存和销售、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制造阶段是塑料制品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阶段,本文件确定的塑料制品碳足迹的系统边界包含制造、存储和使用。7 数据收集与处理7.1 总则7.1.1 数据质量要求控温波动度为±0.5 ,相对湿度波动度为±2%,风速为0.5 m/s2.5 m/s。关闭箱门后,15 min内应重新达到规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本文件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中,相关数据应满足以下数据质量要求: 技术代表性:数据反映实际生产技术情况,即体现实际工艺流程、技术和设备类型、原料与能耗类型、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代表性:数据反应单元过程的实际时间; 地理代表性:排放因子等相关参数的选择考虑单元过程所处的地理位置; 数据完整性:按照数据取舍准则,判断是否已收集各生产过程的主要消耗和排放数据,尽可能避免数据缺失,缺失的数据需在报告中说明; 数据准确性:零部件、辅料、能耗、包装、原料与产品运输等数据需采用企业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采用环境监测报告;所有数据均有相关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算法;估算或引用文献的数据需在报告中说明; 数据一致性:每个过程的消耗与排放数据需保持一致的统计标准,即基于相同产品产出、相同过程边界、相同数据统计期;存在不一致情况时需在报告中说明。 数据收集原则:活动水平数据优先采用直接计量、测量获得的原始数据,其次采用通过原始数据折算获得的二次数据,以上数据均不可获得时可采用来自相似单元过程的替代数据。使用阶段可使用统计数据、设计数据或估算数据。7.1.2 分配原则在边界设置或数据收集时,应尽量避免进行数据分配。若发现至少有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包含多个产品,则总排放量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分配。分配的原则如下: 优先使用物理关系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量、生产工时等)进行分配; 无法找到物理关系时,则依经济价值进行分配; 若使用其他分配方法,须提供所使用参数的基础及计算说明。7.1.3 数据取舍准则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可规定一套数据取舍准则,舍弃产品碳足迹影响较小的因素,简化数据收集过程。产品生产、使用等过程中人员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舍弃。7.2 制造阶段 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 边角料的回收过程; 上述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理相关的过程。7.3 存储阶段 塑料制品原材料、成品的存储过程; 上述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理相关的过程。7.4 使用阶段 塑料制品销售后的使用过程; 使用阶段可使用统计数据、设计数据或估算数据 上述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理相关的过程。8 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8.1 塑料制品碳足迹塑料制品碳足迹的核算应包括制造阶段和存储阶段涉及的所有单元过程,计算见公式(1): (1)式中:CFP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当量(kgCO2e);E制造产品制造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储存产品储存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使用产品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外购电单元过程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外购热单元过程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过程刻蚀工序与CVD腔室清洗工序的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燃烧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单元过程。8.2 净购入电力排放8.2.1 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2): (2)式中:E外购电单元过程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外购电各电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电力消耗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电,i各电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电力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瓦时(tCO2e/MWh)i单元过程8.2.2 电力活动水平数据电力消耗量可以通过查读电力计量器具获得。8.2.3 电力排放因子电力排放因子应采用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与选择的核算范围内时间最接近的数据或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计算。8.3 净购入热力排放8.3.1 热力温室气体排放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3): (3)式中:E外购热单元过程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外购热,i各热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热力消耗量,单位为吉焦(GJ)EF热,i各热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热力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吉焦(tCO2e/GJ)i单元过程8.3.2 热力活动水平数据热力消耗量可以通过查读热力计量器具获得。8.3.3 热力排放因子热力排放因子应采用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与选择的核算范围内时间最接近的数据或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计算。8.4 过程排放8.4.1 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塑料制品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主要由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过程中产生,主要包括原料气(发泡剂)泄露和产生副产品(温室气体)的排放构成。原料气体包括但不限于HCFC、HFC、CO2、CH4、戊烷。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CO2、C2H4。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见公式: (4)式中:E过程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泄露,i第i种原料气泄露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副产品,j第 j种副产品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其他过程其他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原料气的种类j副产品的种类8.4.2 原料气泄露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塑料加工发泡过程中原料气泄露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见公式(5): (5)式中:E泄露,i第i种原料气泄露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h原料气容器的气体残余比例,单位为百分比(%);FCi核算期间第i种原料气的使用量,单位为吨(t);Ui第i种原料气的利用率,单位为百分比(%);ai废气处理装置中对第i种原料气的收集效率,单位为百分比(%);di废气处理装置中对第i种原料气的去除效率,单位为百分比(%);GWPi第i种原料气的全球变暖潜势;i原料气的种类。8.4.3 副产品不完全收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塑料加工过程中副产品不完全收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见公式(6): (6)式中:E副产品,j第j种副产品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h原料气容器的气体残余比例,单位为百分比(%);BPj产生第j种副产品的转化因子,单位为吨副产品每吨(t副产品/t)aj废气处理装置中对第i种原料气的收集效率,单位为百分比(%);dj废气处理装置中对第i种原料气的去除效率,单位为百分比(%);GWPj第j种副产品的全球变暖潜势;j副产品的种类。8.5 化石能源燃烧排放8.5.1 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见公式(7): (7)式中:E燃烧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ij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是单元过程i燃烧的第j种化石燃料燃烧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EFij单元过程i燃烧的第j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吉焦(tCO2e/GJ)i单元过程;j化石燃料类型。8.5.2 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化石燃烧的活动水平数据计算见公式(8):(8)式中:ADij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吉焦(GJ);FCij化石燃料的消费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吨(t),气体燃料的单位为万标准立方米(104Nm3);NCVij化石燃料的低位热值,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吉焦/吨(GJ/t),气体燃料的单位为吉焦/万标准立方米(GJ/104Nm3);i单元过程;j化石燃料类型8.5.3 化石燃料排放因子化石燃料排放因子的计算见公式(9): (9)式中:EFi化石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吉焦(tCO2e/GJ);CCi化石燃料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吉焦(tC/GJ);i化石燃料i的碳氧化率,单位为百分比(%);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取值44/12;i化石燃料类型。9 塑料制品碳足迹报告9.1 塑料制品碳足迹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和功能描述; 功能单位; 系统边界; 核算期; 核算依据; 生命周期阶段描述; 数据取舍准则描述; 产品碳足迹; 结论和不确定性说明;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9.2 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模板可参考附录附件A 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资料性附录)选择产品确定功能单位以及系统边界获取数据确定排放因子完成计算得到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结论A1 产品信息:选择厚度为0.1mm的PE农膜作为计算示例。A2 确定功能单位以及系统边界A3 功能单位选择1t,系统边界为制造阶段、储存阶段以及使用阶段(其中,制造阶段是塑料制品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阶段,系统边界包含制造、存储、运输、使用四部分。)数据来源:以企业提供数据为主,无法提供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国家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得。(注:以下数据需来自同一时间区间内,例如2021年全年或者2021年第一季度等。)项目单位数值PE农膜产量t耗电量kWhCO2直接排放量t产品平均储存时间(估算即可)年产品平均运输距离(估算即可)kmA4 排放因子的确定:确定使用的方法学后,选择地域、时间等方面最合适的排放因子。A5 计算,得出结果。A6 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附件1%20:《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doc.doc)为本站会员(涵***)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