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生物(全国版)一轮复习ppt课件:第11讲-细胞的增殖.ppt

    • 资源ID:69962330       资源大小:9.75M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全国版)一轮复习ppt课件:第11讲-细胞的增殖.ppt

    第11讲PART 04细胞的增殖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11讲细胞的增殖考试说明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4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5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_。(2)运输效率表示法:。(3)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呈_。(4)实验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_,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_,因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琼脂块紫红色越小越低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核与细胞质细胞核与细胞质表面积与体积表面积与体积二、细胞周期 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连续分裂连续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下一次分裂完成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期三、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时期分裂图像特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完成_和_合成细胞适度_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生长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时期分裂图像特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 _消失 染色质_ 纺锤体形成 植物:_发出纺锤丝 动物:_发出星射线中期 染色体的_排列于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_,数目清晰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两极中心体着丝点稳定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时期分裂图像特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后期 _分裂,_分开 子染色体_末期 _出现,形成两个细胞核 染色体_ _消失 细胞质分裂 植物:_细胞壁 动物:_向内凹陷(续表)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核膜、核仁染色质纺锤体细胞板细胞膜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图图 4112纺锤丝纺锤丝中心体中心体细胞板细胞板凹陷凹陷亲代细胞的_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_的稳定性。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3有丝分裂的意义染色体遗传性状四、细胞的无丝分裂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染色体染色体图图 4113纺锤丝纺锤丝蛙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细胞核细胞核中部中部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1正误辨析(1)细胞体积增大后,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2)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3)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4)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5)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6)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8)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10)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的中期,使着丝点不能分裂,从而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基础知识巩固答案(1)(2)(3)(4)(5)(6)(7)(8)(9)(10)解析(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就越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就越低。(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4)纺锤体消失于分裂末期。(5)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6)某些动物细胞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7)有丝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染色体组数不变。(8)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细胞板的形成。(10)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牵引到两极。图中为精子,为肌肉细胞,为神经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已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它们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不能分裂,但细胞尚未分化,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2热图解读(1)由细胞形态判断,细胞中哪一类细胞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_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2)细胞中有一种细胞,其产生时的细胞分裂方式及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是哪一种细胞?产生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否具有周期性?_细胞中,精子(图)来源于减数分裂,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考点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考点互动探究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干细胞、癌细胞、植物根尖(茎尖)生长点细胞等。只分裂一次便不再分裂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都不具有细胞周期。2.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划分(1)(2)分裂期(M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考点互动探究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S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提醒(1)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有很大差别。(2)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细胞都处于间期。(3)分裂产生子细胞的三种去向:继续分裂、暂不分裂、不再分裂(细胞分化)。考点互动探究1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单位: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C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因此它们的分裂是不同步的。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2如图4115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图4115A按箭头所示方向,aa段或bb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解题的突破口是细胞周期起点和终点的确定。ba段、ab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应是bb段。考点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考点互动探究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当有染色单体(前期、中期)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当无染色单体(间期的G1期、后期、末期)时,染色体DNA11。图图4116考点互动探究(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3)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4)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到子细胞。考点互动探究2.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物、植物间期(主要)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前期纺锤体的形成高尔基体植物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动物、植物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提醒(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它们不发生联会。(2)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种真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3)用秋水仙素抑制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点照样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3.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1)数量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0核DNA2N4N4N4N4N4N2N考点互动探究(2)曲线变化模型:一个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图 4117考点互动探究(3)柱状图模型图图 4118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考点互动探究4.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成分或结构时期原因DNA间期DNA复制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中心体间期中心体复制细胞核末期新核膜已经形成,细胞质尚未分裂考向1 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1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那么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A BC D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是细胞板,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都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2图4119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甲时期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图丙时期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图图 4119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D解析图中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后期,丙为分裂末期,丁为分裂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为甲丁乙丙;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染色体转变为染色质形态发生在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典例追踪考向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3图41110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变化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段有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B在CD段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DE段高尔基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图图 41110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D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AC段);在分裂期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CD段中);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发生在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典例追踪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41111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纺锤体形成B着丝点分裂C细胞板形成D出现新的核膜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122,A项正确。着丝点分裂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B项错误。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题中为动物细胞,C项错误。新的核膜出现于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1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D项错误。图图 411115图甲、图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图图 41112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D图丁中a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对应图丙中的AB段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图甲中1条染色体中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能再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只能称为染色体。图丙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BC段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甲,CD段1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图丁中d表示细胞中DNA数量为2N,染色体数量为4N,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丁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末期,c对应G1期,图丙中AB段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C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考点三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互动探究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考点互动探究2.实验步骤考点互动探究3.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材料的选择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部位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的分生区)时间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操作注意事项解离时间太短细胞间的物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过长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酥软,影响染色漂洗时间适宜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染色时间太短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过长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压片过轻细胞未分散开过重将玻片压坏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显微镜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动态变化细胞数目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但是看到的细胞均是死细胞,所以看不到动态变化;细胞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所以显微镜下只有少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实验人员操作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甲根尖23 mm处乙根尖23 mm处丙根尖57 mm处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C解析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根尖5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故观察不到染色体。典例追踪3回答与观察细胞染色体实验有关的问题:(1)图41113表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2:00时,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材的最佳时间是_。(2)某同学检查了洋葱根尖6000个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其中有692个处于前期,105个处于中期,35个处于后期,168个处于末期。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期中各时期相对持续时间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间期要短C分裂期中前期持续的时间最短D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约为0.21 h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图图41113考点互动探究答案(1)次日8:0010:00(2)C解析(1)分裂间期的开始是一个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处于分裂期的各细胞图像,结合题干信息和题图计算得出,分裂期是次日8:0010:00。(2)由题干可知,处于前期的细胞数目处于末期的细胞数目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处于后期的细胞数目,根据细胞数目推测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中各个时期的时间关系为前期末期中期后期。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为105/6000120.21 h。典例追踪考例考法直击1 2014天津卷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答案 C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项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项错误。考例考法直击2图41114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答案 B解析图示细胞中甲是中心体,它在间期复制倍增,有丝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项错误。乙是染色体,其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丙是星射线,其成分为蛋白质,所以二者组成成分差异大,B项正确。图示该时期着丝点都排在赤道板上且有同源染色体,判定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C项错误。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就已经解体,图示中期细胞物质无须经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项错误。图图41114考例考法直击 3 2015北京卷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41115 所示。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图图41115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C解析由图中a峰和b峰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可知,A、B项正确。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被计数在b峰中,C项错误。使用抗癌药物可使a峰与b峰之间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D项正确。典例追踪考例考法直击42013海南卷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 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个假想的平面,故A项错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故B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故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故D项错误。答案 B考例考法直击5 2013江苏卷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属于理解能力。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有中心体的复制,A项正确;分裂间期DNA复制,其含量加倍,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加倍,B项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消失于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D项错误。答案 A考例考法直击6 2012江苏卷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知识。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故A项正确。因低倍镜观察范围较大,所以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高倍镜放大倍数较大但观察范围较小,应先将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仔细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分布,故B项正确。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间期占的比例很大,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出现,故C项错误。不同植物分裂周期不同,分裂的活跃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实验取材前应先探究了解植物的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是必要的,故D项正确。答案 C教师备用习题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区域。则()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解析 D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即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体积占琼脂立方块体积的比例,A项错误。x为NaOH扩散的深度,不随y(立方块的边长)值的增大而增大,B项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应为y3(y2x)3,C项错误。y值越小,琼脂立方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项正确。教师备用习题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AB段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bc段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丙的AB段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甲的M期或乙的b、d段或丙的AB段教师备用习题解析 C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BA段;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cd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后期;甲的M期或乙的b、d段或丙的AB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教师备用习题3下列关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出现了由纤维素组成的纺锤体B中期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表达,合成后期所需的蛋白质C后期纺锤丝牵拉着丝点使之断裂D末期形成细胞板的过程涉及囊泡膜的融合解析 D纺锤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错误。中期染色体处于高度螺旋化状态,此时核基因不可表达,分裂期所需蛋白质在间期合成,B项错误。分裂期染色体的运动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但着丝点的分裂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C项错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涉及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的融合,D项正确。教师备用习题4图表示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的变化,图表示从细胞周期中的某个时刻取出若干个细胞,测定出的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乙组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中细胞周期的S期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图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C图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若用药物将细胞分裂阻断在细胞周期的S期,则图中丙组细胞将增多教师备用习题解析 D图中S期为DNA复制期,图中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A项正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会导致图中丙组细胞数目增加,B项正确;图中丙组细胞处于分裂期,前期与中期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的相同,只有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的两倍,C项正确;用药物将细胞分裂阻断在S期,则DNA不再复制,但已经复制的细胞可继续分裂产生正常子细胞,所以丙组细胞减少,D项错误。教师备用习题5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 d、5 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仅为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解析 B有丝分裂指数是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总数的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教师备用习题62016桂林模拟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教师备用习题解析 C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染色体行为和数量的变化以及DNA含量的变化。分析图形可知,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体积增大到其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之后维持在最高水平,然后细胞进入分裂期。用药物抑制DNA合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因为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间期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的复制,故耗氧量相对较多,呼吸速率较大。教师备用习题7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溶液分别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后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且相同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23 mm)数根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备用习题(1)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_。(2)对A、B、C、D四组而言,E组与F组哪组是对照组?_。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_。(3)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烧杯编号ABCDEF焦油浓度(g/mL)5010020030000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3.59第三步: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E组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3)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解析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焦油,但焦油溶解在醋酸丙酯中,故设置了E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提升。仅做学习交流,谢谢!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提升。仅做学习交流,谢谢!语文:初一新生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也称“部编”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今秋,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修订版教材,还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政治: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政治教材不再叫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一新生使用华师大版教材。历史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按科技、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内容设置,而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设置。关于部编版,你知道多少?为什么要改版?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新教材的五个变化一、入学以后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汉字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拼音作为一个符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教学顺序换一换,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学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而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三、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有一幅图是孩子们一起讨论西游记等故事,看得出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通过读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有家长担心会不会增加家长负担,其实这个“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五、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写字是有规律的,一部分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二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一位语文教研员说,孩子学语文是母语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了很多字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可以和他们之前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原先先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如果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学拼音的过程中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我刚刚教完一年级语文,先学拼音再识字,刚进校门的孩子上来就学,压力会比较大,很多孩子有挫败感,家长甚至很焦急。现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先认简单的字,可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他们害怕甚至恐惧心理。我看了一下网上的新教材,字都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都认识。”语文:初一新生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也称“部编”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今秋,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修订版教材,还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政治: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政治教材不再叫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一新生使用华师大版教材。历史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按科技、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内容设置,而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设置。关于部编版,你知道多少?为什么要改版?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新教材的五个变化一、入学以后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汉字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拼音作为一个符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教学顺序换一换,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学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而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三、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有一幅图是孩子们一起讨论西游记等故事,看得出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通过读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有家长担心会不会增加家长负担,其实这个“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五、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写字是有规律的,一部分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二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一位语文教研员说,孩子学语文是母语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了很多字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可以和他们之前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原先先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如果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学拼音的过程中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我刚刚教完一年级语文,先学拼音再识字,刚进校门的孩子上来就学,压力会比较大,很多孩子有挫败感,家长甚至很焦急。现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先认简单的字,可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他们害怕甚至恐惧心理。我看了一下网上的新教材,字都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都认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全国版)一轮复习ppt课件:第11讲-细胞的增殖.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