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常见杂草图谱》PPT课件.ppt

    • 资源ID:70299968       资源大小:5.05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见杂草图谱》PPT课件.ppt

    印刷级杂草图谱中文名:牛膝菊中文其他名称:辣子草拉丁名:GalinsogaparvifloraCav.英文名:SmallflowerGalinsoga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花、果期7-10月。以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生长在庭园、废地、河谷地、溪边、路边和低洼的农田中,在土壤肥沃而湿润的地带生长更多。危害秋收作物(玉米、大豆、甘薯、甘蔗)、蔬菜、果树及茶树,发生量大,危害重。分布于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防治策略:以土壤封闭为主,苗后尚无适用药剂。中文名:日本菟丝子中文其他名称:金灯笼、大菟丝子、黄丝藤、无娘藤拉丁名:CuscutajaponicaChoisy英文名:JapeneseDodder生物学习性:一年生,茎寄生杂草。苗期生长对温度和水份特别敏感,高温高湿对生长有利,如寄生在杞柳的日本菟丝子,当气温为28,相对湿度为70%时,生长十分迅速(平均每天生长达27cm),分枝亦多,当气温在40以上时,较正常情况下生长缓慢,茎细1-2倍。多雨,积水和低温,不利于幼苗生长。花期7-8月,果期9月。主要以种子繁殖。生境、危害与分布:为果园、桑园、茶园的地区性恶性寄生杂草。据报道,本种能寄生在23科71种植物上。被寄生的植物主要有榆树、桑、杞柳等木本植物和大豆、芝麻、向日葵等草本植物。被寄生后,寄主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造成减产或降低品质(如编织植物杞柳被日本菟丝子寄生后,枝条变为褐色,不能用于编织),严重者枯萎死亡。全国都有分布。防治策略:使用仲丁灵对水茎叶喷雾。多年生草本空心莲子草中文名:空心莲子草中文其他名称:水花生、革命草、水蕹菜、空心苋拉丁名: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英文名:AlligatorAlternanthera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根茎进行营养繁殖,3-4月间根茎开始萌芽出土;匍匐茎发达,并于节处生根,茎的节段亦可萌生成株,借以蔓延及扩散,茎段可随水流及人和动物活动传播,并迅速在异地着土定根。花期5-10月,通常开花而不实。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或全株偃卧,着地或水面生根,中空、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尖头,基部渐狭,全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具总花梗;苞长和小苞片干膜质;花被片5。白色,光亮。主要依靠根茎芽繁殖。生境、危害与分布:空心莲子草系水陆两栖的多年生植物。它的适应性和无性繁殖的能力极强。它能在上海的任何水域或土壤中生长繁殖,无论是深水、浅水、死水、活水,那怕是污水地、人粪塘、臭水沟等无处不有其踪迹。还能适应PH值3-10范围的各种土壤的酸碱范围。对极度的干旱到其他植物难以忍受的地步,它也不受影响,它能在2400至100000勒克斯光照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它只要有一小段地上的茎叶或是地下的根茎都能迅速的长成一株强有力的植株,并且还具有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排他能力,凡是在它生长得茂密的地区,很少有其他植物生长的排他能力,它这些广泛的适应性决定了它的顽强生命力,几乎是很难找到它的薄弱环节。在水质肥沃的沟渠,生长旺盛,覆盖水面,影响水产业和水道的畅通。是低湿秋熟旱作田的恶性杂草,有时也侵入水稻田,成为稻田主要杂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原产巴西,我国作为饲料植物而引种,而逸为野生。多年生宿根植物。据考证原产地在巴西,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1940年由日本人引种于上海市郊作为饲料。五十年代后期,为发展养猪事业,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地区广泛种植,作为畜牧业的饲料,现逸为野生,无论是庭园还是街头绿地,不管在沟渠,还是田园和荒地,在石头缝隙、水泥路面的狭缝之中都能见到它的存在。由于它顽强的适应性和生长的速率,给环境已经造成一种危害,这种生物的益、害并不取决于其本身而是它在一个时期内或是在一定范围之中对人类的经济生活是否有利用价值或是有害。防治策略:生长茂盛时期,人工捕捞集中晒干后焚毁,不可堆沤后还田。药剂防治可以选用草甘膦加氯氟吡氧乙酸细水茎叶喷雾。水生或湿生的空心莲子草用药时,条件许可前提下需要落水。稻田混生的空心莲子草只能使用氯氟吡氧乙酸单剂,效果会大打折扣。一年生草本稗中文名:稗中文其他名称:稗子、救荒谷子拉丁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英文名:Barnyard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通过猪、牛消化道排出的稗草种子仍有一部分能发芽,所以田间稗草的侵染来源除混入作物种子中和本田残留外,厩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春季,气温10-11以上时开始出苗,6月中旬抽穗开花,6月下旬开始成熟,一般比水稻成熟期要早生境、危害与分布:喜温暖、潮湿环境,适应性强,生于水田、田边、菜园、茶园、果园、苗圃及村落住屋周围隙地。为水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恶性杂草。与水稻的伴生性强,极难清除,亦发生于潮湿旱地,危害棉花、大豆等秋熟旱作物。全国水稻种植区均有分布。防治策略: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农业生产的传统大敌。依照耿以礼先生的研究,稗原种在中国有11个亚种及生态型,与人工栽培的水稻的耕作制度相适应,且田间种子发生量巨大,成为各地水稻田最大的恶性杂草。目前对于低龄稗草有良好效果的药剂较多,如使用酰胺类的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及二硝基苯胺类的二甲戊灵、仲丁灵等除草剂做土壤封闭,芽后早期应用噁草酮、禾草敌等,茎叶处理上还可以使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多种药剂。由于稗草在田间种子密度极大,要想达到有效遏制稗草对于作物的生长竞争,平整土地、腐熟基肥都是必不可少的农事措施,单纯依赖化学除草剂,往往是事倍功半。在药剂防除上,如果要想全面达到治住稗草的目的,需要“一封二杀三补”式多次用药,很多时候超出了产量损失的经济阈值,并不合算。多年生草本苣荬菜中文名:苣荬菜中文其他名称:曲荬菜拉丁名:SonchusbrachyotusDC.英文名:BrachyotusSowthistle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和种子繁殖。根茎多分布在5-20cm的土层中,质脆易断,每个断体都能长成新的植株,耕作或除草更能促进其萌发。北方农田4-5月出苗,终年不断。花果期6-10月,种子于7月即渐次成熟飞散,秋季或次年春季萌发,第2-3年抽茎开花。根芽和种子(瘦果)繁殖。匍匐茎发达,淡黄褐色或白色,含乳白色浆汁,直径3-10mm,多分布在5-20cm的土层中最深可达70-80cm,质脆易断,每个断体都能长出新芽成为一株新的植株,采用人工拔草或是耕作都会促进它的分身繁殖。茎、叶含乳汁。基生叶簇生,具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抱茎;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宽1-3cm,叶缘有稀缺刻或羽状浅裂,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绿色或蓝绿色,幼时常带紫红色,中脉白色,宽而明显。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4cm,花梗及总苞均被白色绵毛;总苞钟状,苞片多层;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扁状,长2.5-3.5mm,宽约1mm,顶端具衣领状环,冠毛白色,丝状,(易脱落)中央的残存花柱伸出高于衣领状环约1倍。果皮深黄褐色至暗褐色,表面粗糙,两面各具5条或5条以上的纵肋,并有不甚明显的细横皱纹。果脐凹陷,位于果实基端,果内含种子1粒,种皮膜质。花、果期6-10月,种子可于7月渐次成熟借风飞散。其单株结实可达15000-20000。在次年4月上旬可见种子萌发,实生苗子叶2,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绿色;初生叶1,阔椭圆形,紫红色,叶缘具齿,无毛,具短柄;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第二、三年才抽茎开花。生境、危害及分布:为区域性的恶性杂草,在荒地中常以小片群落存在。危害棉花、油菜、甜菜、豆类、小麦、玉米、谷子、蔬菜等作物。亦是果园杂草。在北方有些地区发生量大,危害重,也是蚜虫的越冬寄主。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防治策略:土壤处理为主,可用的药剂有酰胺类除草剂,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对菊科植物的效果都很一般。对于单独聚生或果园中的群体,可以使用百草枯或草甘膦茎叶处理。无对应特效的选择性茎叶处理剂。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荠中文名:荠中文其他名称:荠菜拉丁名: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英文名:Shepherspurse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田间杂草大多早春返青,随后即开花,华北地区4-6月为花、果期。长江流域花果期为3-5月。产生种子量很大。早春、晚秋均可见到实生苗。种子繁殖。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冬。种子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约0.5mm,稍扁,顶端钝圆,基部稍窄。种皮黄至黄褐色,表面具细颗粒状斑点,略显粗糙。它的发生期除了12月、1-2月的严寒季节以及8月份酷热的季节极少或不发生以外,其余各月均有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发生量大,特别是10月上、中旬出现出苗高峰期。幼苗子叶2,长椭圆形。长3-4mm,宽约2m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至柄;初生叶2,卵形。灰绿色,先端钝圆,具长柄。苗期叶丛生,有星状毛,叶羽状分裂,提琴状羽裂或不整齐羽裂,有时不分裂,裂片有锯齿,具柄,柄上常带狭翅。不同季节的叶片生长速度不同,冬前平均43天长一叶,越冬期167天长一叶,初春7天长一叶,到3月份4.1天长一叶,最快时2天长一叶。从出苗到抽茎的积温需617度,10月份出苗到抽茎约需经历150-160天。抽茎后,高20-50cm,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边缘常有不规则的缺刻或锯齿,基部耳状抱茎。从抽茎至现蕾的积温需51,在三月份约需7天。现蕾到开花所需的积温是80,花期在4月。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具柄,花瓣4,白色,呈十字排列。短角果倒三角状或倒心形,扁平,先端凹陷,中央具残存短花柱,果皮黄绿色,表面不规则细网纹,成熟时2瓣开裂,内含多数种子,据资料记载,一株生长环境较好的荠能结籽3500-4000粒。角果从4月底开始自下而上逐渐成熟落地,经短期休眠后即开始萌发。故早春至秋均见有苗,晚秋也能见到有花。生境、危害与分布:适生于较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亦耐干旱,常见连片生长,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或与播娘蒿一起形成群落,在华北地区主要危害冬春作物,如小麦、油菜、蔬菜等,果园也有生长;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和油菜田发生危害,均危害不重,但在蔬菜地是主要杂草。分布几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不仅是一种主要害草,而且是病虫害的媒介,为甘蓝霜霉病、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的寄主。防治策略:这些年河北的荠菜、播娘蒿因为可能的“抗药性”问题使得荠菜名声大著。在防治上注意区分不同的作物田块采用安全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是防治荠菜的关键性措施。对于麦田中的荠菜,可以考虑使用唑草酮、吡草醚之类的触杀型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也可以尝试使用唑嘧磺草胺这样对十字花科植物高度敏感的内吸性磺酰胺类除草剂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但需要充分考虑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蒜田中的荠菜,可以使用噁草酮与二甲戊灵的复配剂进行土壤处理。冬油菜田中的荠菜,由于与油菜同属十字花科,茎叶处理成为不可能的手段,只能采取土壤处理手段来防治。菥蓂中文名:菥蓂中文其他名称:大荠,蔑菥,大蕺,马辛,析目,荣目,马驹,老荠,遏蓝菜,花叶荠,水荠,老鼓草,瓜子草,洋辣罐拉丁名:ThlaspiarvenseL.英文名:BoorsMustard,WildCress生物学特性: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cm,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粉绿色。单叶互生;根生叶有短柄,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叶片椭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尖,基部箭形,边缘具稀疏浅齿或粗齿,两面粉绿色,中脉在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长10-20cm:花萼4片,卵形,长2-2.5mm,宽1.5mm,绿色,边缘白色膜质;花瓣4片,十字形排列,倒卵圆形,长约3.5mm,宽1mm,先端圆钝,基部渐狭,白色;雄蕊6,4强,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花丝粗壮;雌蕊1,子房卵圆形而扁,先端微凹,绿色,2室。短角果扁平,卵圆状,长8-13mm,宽6-10mm,具宽翅,先端深裂,熟时淡黄色,沿中央顶端向下开裂。种子小,卵圆形而扁,陆续从成熟果实中散落于土壤,亦随收获物传播。苗期冬季或迟至春季。一年生花期4-7月,果期5-8月;二年生花期3-4月,果期5-6月。生境、危害与分布:在旱地发生较多,为夏收作物田主要杂草之一,以华北及西北、东北为其重发区,部分地区危害较重。分布几布全国。防治策略:参照荠菜。目前尚不确定是否与荠菜一样对部分除草剂具有了抗性。碎米荠中文名:碎米荠中文其他名称:白带草、雀儿菜、野荠菜拉丁名:CardaminehirsutaL.英文名:PennsylvaniaBittercre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小草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5-35cm,无毛或疏生柔毛。茎直立或斜升,分枝或不分枝,下部有时呈淡紫色。叶为羽状复叶,基生叶有柄,小叶2-5对,顶生小叶卵圆形,长4-14mm,有3-5圆齿,侧生小叶较小,歪斜;茎生小叶2-4对,狭倒卵形至线形,表面和边缘都有疏柔毛。花白色,长约3毫米;雄蕊4(6)。长角果线形,长达3cm,宽约1mm;果瓣开裂,无脉;果柄纤细,长约1mm;种子每室1行,长方形,褐色。花期2-4月,果期3-5月。生境、危害及分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和耕地的阴湿处。常生于水旱轮作地。沿长江流域一带,东至福建、台湾,西南至云南、贵州,北至华北和西北都有分布。防治策略:参照荠菜。小粒种子的十字花科植物,基本上都可以用活性高的乙草胺作为首选防治药剂。牛繁缕中文名:牛繁缕中文其他名称:鹅儿肠、鹅肠菜拉丁名:Malachiumaquaticum(L.)Fries英文名:AquaticMalachium生物学特性: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农田中生长的以一、二年生者较为多见。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于冬前出苗,以北地区,多于春季出苗。花果期5-6月。有些个体由于受到刈割等影响,可延至夏、秋季开花结果,但植株生长较差。生境、危害及分布:喜生于潮湿环境。全国稻作地区的稻茬夏熟作物田均有发生和危害,而尤以低洼田地发生严重,是我国夏熟作物田的恶性杂草。以长江流域为其发生和危害的主要地区,华南和西南的北部地区有较重危害的报道,此外,华北和东北地区亦有发生的报道,但危害都不严重。其危害的主要特点为作物生长前期,与作物争水、肥,争空间及阳光;在作物生长后期,迅速蔓生,并有碍作物的收割,尤其是机械收割。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防治策略:冬油菜田中的牛繁缕可以使用异丙隆做土壤处理,也可以使用草除灵在后期进行茎叶处理。小麦田中的牛繁缕也可以使用异丙隆做土壤处理,目前苯黄隆还未见有对其效果不佳的报道与反应。此外,吡草醚与唑草酮、乙羧氟草醚都可以用于小麦田中茎叶处理此杂草。繁缕中文名:繁缕拉丁名:Stellariamedia(L.)Cyrillus英文名:CommonChickweed生物学特性:一或二年生草本。苗期11月至翌年2月;花期3-5月,果期4-6月。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后即开裂,种子散落土壤。植株常比作物早枯。以幼苗和种子越冬。种子近圆形,径长约1mm,两侧扁。种皮黄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密生极为明显的齿状突起,并排列成同心圆状。种脐微小,位于种子腹部近中央凹陷内。8月底或9月初开始发生到11月达到发生高峰期。出苗时间拖得很长,至12月以及翌年春季还有发生。给治理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幼苗淡绿色;子叶2,宽披针形,长4-6mm,宽约2mm,叶柄较叶稍短:初生叶2,对生,三角状卵形,长5-6mm,宽约4mm,柄较长,有毛。茎直立或平卧,高10-30cm,基部多分枝,着土后节处生根,茎的一侧有一列短柔毛(是该草独具的特征),其余部分均无毛。叶对生,卵形,长1.5-2.5cm,宽1-1.5c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或近心形,全缘,茎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无柄。花期10月上旬至翌年5月下旬。是典型的白花授粉植物,在没有同种的其他个体存在,也没有合适的传粉媒介,也能结出种子。花单生于叶腋或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花梗细长,花后不下垂或稍下垂;萼片5,披针形,边缘膜质,有柔毛;花瓣5,白色,短于萼片,先端二深裂几乎达到基部;花柱3-4,雄蕊10;蒴果卵形,外具宿存花萼,果实顶端常具3条残存花柱,果皮薄,成熟时3瓣开裂,每瓣顶端又2裂,果内含种子数粒。种子成熟后渐次落地,经越夏休眠后开始新的一代萌发。其单株的结实数和环境条件、生育期的长短有关,一般有200-20000粒。生境、危害及分布:为夏熟作物田主要杂草,常于作物生长的前、中期造成危害。多见于旱性麦田或油菜田。在村旁路边亦是常见的早春杂草,也是一种伴人杂草。分布几遍于全国各地。常成单一的小片群落或与早熟禾、猪殃殃等一起危害。是蚜虫、红蜘蛛的越冬寄主。防治策略:参照牛繁缕。猪殃殃中文名:猪殃殃中文其他名称:拉拉秧、锯锯藤拉丁名:GaliumaparineL.var.tenerum(Gren.etGodr.)Rcbb.英文名:TenderCatchweedBedstraw生物学特性:二或一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多于冬前出苗,亦可在早春出苗;花期4月,果期5月。果实落于土壤或随收获的作物种子传播。种子繁殖。果实成熟时分裂为两个离果,离果圆球形,稍扁,径长约2-2.5mm,厚约1.5mm,背面拱圆,腹面深凹陷,呈圆口杯状。果皮灰褐色、黄褐色或褐色,背面粗糙,并密生白色透明的空心钩刺毛,先端弯曲,基部瘤状,无光泽。种子在9月上中旬,气温降至19以下开始发生,到11月气温降至11-16时为出土高峰期,它的出苗时间拖得很长,至12月或翌年春天三月还能出现小高峰,发芽深度0-6cm。幼苗子叶2,长椭圆形,长约1cm,宽4m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具柄;初生叶4-6片轮生,近无柄,叶片条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有小尖头,叶缘和叶背中脉上有钩刺。茎自基部分枝,四棱,棱上有钩刺,攀附于其他植物向上生长,无依附物则伏地蔓生,长可达90-120cm。花期在4-5月,4月上旬光照达13小时以上时零星开花。4月中下旬开花进入盛期,5月上旬出苗的猪殃殃,尽管只有一轮真叶,5月下旬也能结几粒种子。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于叶,单生或2-3个簇生,有花2-10朵;花小,淡黄绿色。种子于5月渐次成熟,落入土中。全生育期180-220天。猪殃殃的繁殖率很高,单株结籽70-1185粒,平均529粒。能依附于哺乳类动物的毛皮和鸟类的羽毛上借助于它们的移动而传播。在气候湿润,土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芽出土的猪殃殃种子多集中在土表0.5-3cm,而在土壤干旱的条件下,2cm以上土层内的猪殃殃种子基本不发芽,以2-7cm土层内的种子发芽出土为多。10cm深层土壤内猪殃殃种子仅少数能发芽出苗。猪殃殃种子在土壤中休眠期仅有3-5年,第一年的发芽率只有0.7%:死亡率占42.6%,留存率倒有57%,而第二年、第三年的发芽率就大大的高于头一年,第二年发芽率就高达57%,第三年发芽也能达59.7%以后的发芽率就明显降低。生境、危害及分布:为旱性夏熟作物田恶性杂草。华北、西北、淮河流域地区麦和油菜田有大面积发生和危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危害都局限于山坡地的麦和油菜作物。对麦类作物的危害性要大于油菜。攀援作物,不仅和作物争阳光、争空间,且可引起作物的倒伏,造成较大的减产,并且影响作物的收割。分布范围最北至辽宁,南至广东、广西。常与繁缕、看麦娘、早熟禾、野碗豆等一起向栽种的绿化植物争光、争水、争肥,特别是那些新种植,还不很茂密的草坪危害较甚,是红蜘蛛的越冬寄主。防治策略:合理轮作是防治猪殃殃有效的农事措施,尤其冬季改种红花草等绿肥等。化学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较多,如触杀型的吡草醚、唑草酮,可以适当与苯黄隆混用。乙羧氟草醚由于活性太高,一般不推荐使用。内吸性的药剂有氯氟吡氧乙酸和唑嘧磺草胺,低温条件下见效较慢。猪殃殃药剂防治的要点在于个体冬前没有分枝以前,一旦开始分枝出现,基本上大部分药剂的效果都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播娘蒿中文名:播娘蒿中文其他名称:大蒜荠,米米蒿,眉毛蒿,麦苈蒿拉丁名:Descurainiasophia(L.)Schur.英文名:FlixweedTansymustard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有分叉毛,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幼苗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2片、3-5裂,后生叶2回羽状分裂。成株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叶片2-3回羽状深裂,最终的裂片条形。总状花序,顶生,花淡黄色,十字形。长角果窄条形或线形。种子长圆形或卵形,黄褐色或红褐色,有细网纹;单株可结籽5.25万-9.63万粒。种子繁殖,在麦田中(华北地区)多为10月出苗,翌年4-6月为花、果期。种子发芽最低温度3,适宜土层深度1-3cm,超过5cm不能出苗。出苗早晚和多少与播期及播后雨量有关,出叶速度与气温有关。生境、危害及分布:适生于较湿润的环境,较耐盐碱,可生长在pH值高的土地上,而且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再生能力,常与荠菜、米瓦罐等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时也成单一的优势种群落,主要危害小麦、油菜、蔬菜及果树。在华北地区是危害小麦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也是油菜茎象甲的传播媒介。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防治策略:与前面提到的荠菜一样,因河北表现出的“抗药性”而成为各农化企业兴奋不已的著名杂草。目前在河北对苯黄隆表现出很强的“抗药性”。其实在气温高于5且小麦处于4叶期至分蘖期间,可以使用百草敌或二甲四氯进行茎叶处理。其他可选用的药剂参见“荠菜”楼“防治策略”条的内容。南方冬油菜田的播娘蒿使用草除灵基本无效,可以在移栽油菜前使用乙氧氟草醚进行土壤处理。看麦娘中文名:看麦娘拉丁名:AlopecurusaequalisSobol.英文名:EqualAlopecurus生物学特性:越年或一年生草本。11月或翌年2年苗期,其中11月为第一出苗高峰。花果期4-5月。子实随成熟随脱落,带稃颖漂浮水面传播。种子(颖果)繁殖。幼苗或种子越冬,颖果呈扁状半圆形,长约1毫米,侧面宽约0.8mm。呈棕褐色。8月中、下旬开始出苗,10月底当温度为15-20时,达到出苗高峰期,发芽深度以表层0-2cm的发芽率最高,在5cm以上也能发芽,种子在土壤中的寿命仅一年。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中能有2-3年。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毛,叶鞘松弛,叶片柔软,叶舌膜质,无叶耳,叶片近直立,3-5叶时开始分蘖。次年三月分蘖达到高峰期,在空间开阔的条件下,分蘖数可高达40-50个,一般分蘖有6-15个,但有效分蘖仅有5-10个;看麦娘开花有效积温需达850以上,上海10-12月有效积温仅600左右,9月初以前萌发的看麦娘至11月份尚能开花,在10以下即停止抽穗,故10月份萌发的,冬前不能开花结实。如果割除地上部份,还能生出新的分蘖,抽穗结实期并不推迟,仅生育期缩短;如果剪轧能维持到25以上,看麦娘即停止开花。穗细圆柱形灰绿色,长3-8厘米,小穗含一花密集于穗轴之上,花药橙黄色。单穗结实可达100粒左右,种子渐次成熟落地。夏季休眠3-4月后在适温条件下萌发。生境、危害与分布:为长江流域、西南及华南等地区稻茬麦、油菜田危害最为严重的杂草,成为这些地区麦类高产的限止因子。其次在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和危害。常和牛繁缕、雀舌草、菵草、稻槎菜、猪殃殃、大巢菜或和日本看麦娘混生成一定组成的杂草群落,其种类因环境因子不同而有差异。长江以南山区多和雀舌草、稻槎菜组成群落,沿江地区的低洼田地则多和牛繁缕、菵草组成群落;长江以北单季稻茬麦田则和猪殃殃、大巢菜等组成杂草群落。上述地区的春季蔬菜也受危害。是叶蝉、红蜘蛛等害虫的越冬寄主。防治策略:冬小麦田中可以使用异丙隆土壤处理。冬油菜田中的看麦娘由于多年使用以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等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据南京农大董立尧教授研究,其抗药性已经高达60余倍,目前可供选择的茎叶处理剂仅有环己烯酮类的吡喃草酮或烯草酮。如果使用二甲戊灵作为土壤处理剂,效果依然很好。日本看麦娘中文名:日本看麦娘拉丁名:AlopecurusjaponicusSteud.英文名:JapaneseAlopecurus生物学特性:一或二年生草本。秋冬季出苗或延至翌年春季,花果期4-6月。子实随熟随落,带稃颖果常可漂浮水面,随水流传播。种子萌发温度为5-23,最适温度为15-20;适宜土层深度在2cm。一般10月中旬开始萌芽,萌发高峰期在11月中下旬,早春也可能有一个小的萌发高峰。种子有2-3个月的原生休眠期,在湿润环境中可存活2-3年,在干旱条件下寿命缩短至1年。生境、危害与分布:为夏熟作物田杂草,对麦类作物危害较大,常和看麦娘混生,有时也成纯种群,局部地区发生数量大。与看麦娘相比,日本看麦娘竞争力更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南部和河南省也有,尤以江苏南部、安徽中部与南部为害甚烈。防治策略:参照楼上“看麦娘”项“防治策略”条。早熟禾中文名:早熟禾中文其他名称:小青草、小鸡草、青梢草、小梢草拉丁名:PoaacroleucaSteud.英文名:WhitetoppedBlue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稍倾斜;叶片带状披针形,先端呈船形;叶鞘自中部以下闭合;圆锥形花序,疏展,长2-10cm,每节有1-2个分枝;小穗绿色,颖果纺锤形;单株结子数百至数千粒。通过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冬。长江流域9月上旬出苗,10-11月为发生高峰期,2-3月还有部分出苗,3-6月为花果期。种子经越夏休眠后萌发。生境、危害与分布:适生于湿润农田、沟渠路边及山坡草地,喜阴湿,不耐干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在小麦、油菜等作物田危害。长江中下游地区低湿农田发生较普遍,部分地区小麦田受害重。据田间实际调查,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安徽、江苏、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均有早熟禾发生,其中尤以江苏南部、安徽中部与南部、四川成都平原附近地区严重发生。防治策略:本种为全球性恶性杂草。冬小麦田可以用异丙隆、二甲戊灵进行土壤处理,冬油菜田茎叶处理药剂目前仅有环己烯酮类的吡喃草酮或烯草酮有效。节节麦中文名:节节麦中文其他名称:拉丁名:AegilopstauschiiCoss.英文名:Goat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须根细弱,秆高20-40(50)cm,少数丛生,有时伏地。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长0.5-1mm;叶片微粗糙,上面疏生柔毛。具顶生圆柱形穗状花序,含小穗7(5)-10(13)个,长约10cm(包括芒在内)。小穗单生而紧与穗轴节间贴生,顶生者多不育,穗轴于成熟后逐节折断或整个穗轴自基部脱节,其节间顶端膨大;小穗小穗圆柱形,长约9毫米,含3-4(5)花;具2颖,颖草质或软骨质,扁平,长4-6mm,通常具7-9脉或可达10脉以上,顶端截平而具一或二齿;外稃先端略截平,顶具长0.5-4cm的芒,具5脉,脉仅于顶端显著,第一外稃长约7mm;内稃约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纤毛,脊部圆形隆起,近两侧缘各有一细纵沟,腹面较平或凹入,中央有一细纵沟,颖果与内、外稃紧贴而粘着。花、果期5-6月。生境、危害及分布:节节麦主要分布于欧州及中亚,伊朗为甚。我国原无节节麦,近年来在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及河北地区发现。现有逐年扩大之势。多生于麦田或荒芜草地,生命力很强,在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争夺养料和水份,致使小麦减产,质量降低,是麦田的有害杂草。节节麦一年生,花果期5-6月,以种子繁殖,成熟后一部份落在田里,次年萌发;大部份混杂在小麦等作物籽实里随调运传播。因此如发现含有节节麦的麦类作物籽实,应加工处理除去节节麦,尤其对含有节节麦的粮食作物加工后的下脚料,也要进行处理,以免扩散。在小麦地里发现节节麦,应尽早除掉。防治策略:冬小麦播后苗前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在节节麦分蘖前还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进行茎叶处理。多花黑麦草中文名:多花黑麦草中文其他名称:意大利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拉丁名:LoliummultiflorumLam.英文名:ItalianRye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短寿多年生禾本科草,须根密集,主要分布于15cm以上的土层中。秆成疏丛,直立,高80-120cm,叶鞘较疏松,叶舌较小或不明显,叶片长10-30cm,宽3-5mm。穗状花序长15-25cm,宽5-8mm,小穗以背面对向穗轴,长10-18mm,含10-15(20)小花;颖质较硬,具5-7脉,长5-8mm;外稃质较薄,具5脉,第一外稃长6mm,芒细弱,长约5mm,内稃与外稃等长。喜温热和湿润气候,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生长最快,秋季和春季比其它禾本科草生长快,夏季炎热则生长不良,甚至枯死。耐潮湿,但忌积水;喜壤土,也适宜粘壤土。最适宜土壤pH为6-7,在pH为5及8时仍可适应。多花黑麦草不耐严寒,在北京越冬率仅为50%。在长江流域以南,秋播可安全越冬,并可在早春提供优质青饲料,如在武汉地区,9月播种,第二年3月即可收割第一茬,盛夏前可刈割2-3次,4月下旬到5月初抽穗开花,6月上旬种子成熟,地上部结实后植株死亡。落粒的种子自繁能力强。多花黑麦草分蘖多,再生迅速,春季刈割后6周即可再次刈割。耐牧,即使重牧之后仍能迅速恢复生长。生境、危害与分布:原产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小亚细亚等地,十三世纪已在意大利北部栽培,以后传播到其它国家,广泛分布于英国、美国、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温带降雨量较乡的国家。在我国作为优良牧草品种,适生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区均有人工栽培种,东北、内蒙古等省(区)亦引种春播。近年来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部分冬小麦产区成为种群密度上升迅速的新型田间杂草,个人推测系引种牧草逸生到肥水条件俱佳的冬小麦田间所致。防治策略:参照楼上“节节麦”项下。雀麦中文名:雀麦中文其他名称:燕麦、火燕麦、燕麦草、杜姥草、牛星草拉丁名:BromusjaponicusThunb.英文名:JapaneseBromrgrass生物学特性: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叶片长5-30cm,宽2-8mm,两面皆生白色柔毛,有时下面无毛。圆锥花序,下垂,长达20cm,每节具3-7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上部小花通常不发育,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第一颖3-5脉,第二颖7-9脉,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具7-9脉,先端具2微裂齿,其下约2mm处生芒;第一外稃较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雄蕊3;子房顶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早播麦田10月初发生,10月上、中旬出现高峰期。花果期5-6月。种子繁殖。种子经夏季休眠后萌发,幼苗越冬。生境、危害及分布:多生长于路边、场边、沟渠、荒地;麦田以近地边处较多,河滩地、田间也有生长。危害值1.75%,滩地麦田受害较重。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各地。也为优质牧草,北方多处有人工栽培。近年来包括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反映,侵入冬小麦田,成为种群密度上升很快的新型杂草。防治策略:参见前述“节节麦”项下雀舌草中文名:雀舌草中文其他名称:雪里花、吴檀、寒草、金线吊葫芦、瓜子草、指甲草、雪里开花、滨繁缕拉丁名:StellariaalsineGrimm.英文名:BogStarwort生物学特性:越年生草本。高10-25cm。茎细弱,有分枝,基部匍匐或渐斜升,光滑无毛。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0.5-2cm,宽2-3mm,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或边缘呈微波状,无毛或边缘基部有缘毛。花为顶生聚伞花序,常有少数花朵,有时单生叶腋;花梗纤细,长5-15mm;萼片5,披针形,长约3毫米,边缘膜质;花瓣5,白色,与萼片近等长或较萼片短,2深裂;雄蕊5,比花瓣稍短;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卵形,与萼片等长或稍长,6裂;种子圆肾形,表面有皱纹状突起。苗期11月,花果期4-7月。果后即枯,种子散落土壤中。种子繁殖。生境、危害与分布:常生于河岸、河滩湿草地、路边、水田边及旱田内,喜在湿润的土壤内生长。它是稻茬油菜田及麦田的主要危害性杂草之一,尤在沙质土壤上危害更重,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夏熟作物田中发生量较大,危害较重,有时也危害蔬菜。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等省区。防治策略:参照前面“繁缕”项下。米瓦罐中文名:米瓦罐中文其他名称:麦瓶草、净瓶、麦瓶子、麦黄菜拉丁名:SileneconoideaL.英文名:ConicalSilene生物学特性: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25-60cm。全体有腺毛,上部常分泌粘汁。茎直立,单生,具叉状分枝,节部略膨大。叶对生,无柄,基部抱茎;基生叶近匙形,茎生叶披针形,全缘。花序聚伞形顶生;花萼筒状,结果后逐渐膨大葫芦形,有多条显著的脉棱;花瓣粉红色,5枚。蒴果卵形,包于花萼内,有光泽;种子近肾形,扁,红褐色,有成行的瘤状突起。幼苗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2片,条状匙形,全缘。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冬。黄河中、下游,9-10月间出苗,早春出苗数量较少;花期4-6月,种子于5月渐次成熟,多混杂于作物种子中传播,约经3-4个月的休眠后萌发。生境、危害及分布:生长于低山平原、旷野、荒地、路旁和农田中,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夏熟作物田的主要杂草,尤其对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地区)的麦类和油菜等夏熟作物,危害严重,不仅直接有碍作物的中、后期生长,导致减产,而且种子常混杂于收获物中,影响面粉和油的品质。此外,在湖北、云南和西藏等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和危害。防治策略:参照此前“繁缕”项下。菵草中文名:菵草中文其他名称:水稗子、菵米拉丁名:Beckmanniasyzigachne(Steud.)Fernald英文名:AmericanSlough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幼苗的形态外观和看麦娘相似,但也有区分之处,菵草幼苗的第一片真叶的宽度比看麦娘阔一倍;前者的叶舌顶端有1深裂,而后者叶舌呈剑形。第二片真叶叶脉菵草具有5条直出平行脉,而看麦娘仅有3条直出平行脉。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高15-90cm,具2-4节。叶片宽条形,叶色较淡,叶鞘长于节间,无毛,叶舌透明膜质,包茎疏松。茼草一生有叶片10-13片,全生育期215-240天,单株叶片3-4片时开始分蘖,最高的分蘖数可达13个。3月份气温回升,茼草的生长发育加快,4月下旬开始出穗。整个穗属圆锥花序,由多数直立长1-5cm穗状花序稀疏排列而成。小穗扁圆形,通常含1花,长约3mm,脱节于颖之下,无柄,成两行着生于穗轴的一侧两颖等长,边缘膜质背部灰绿色,具淡绿色横纹。花、果期5-8月。到5月上、中旬种子从穗的顶部向下依次成熟,随熟随脱落于土中。气囊状颖片包裹小花,有助于子实漂浮水面传播。颖果矩椭园形,长约0.7-1.8mm,宽约0.5-0.6mm,顶端常残存花柱,果皮呈黄色。在8月中,下旬遇雨即开始发芽,如干旱则推迟萌发,10月份为发生的高峰期,翌年春天还能有少量发生,种子在土层中的深度常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在土表层的出苗率为91.6%;土下1厘米处的出苗率最高达到96.8%,2厘米为52%,4厘米为4.73%,4厘米以下不能出苗。但一旦露于土表就立即发芽生长,种子在土层中的自然死亡率隔年的为17.5%,再下一年为34.8%,接下去死亡率达到86.7%,随着年限的增长,萌发率相应下降。生境、危害与分布:适生于水边及潮湿处,为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和油菜田主要杂草,尤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田块危害严重。由于生长迅速,可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因此,有时形成小片纯群落,它也是其他水湿群落常见的伴生种,具有耐盐性。又是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锈病的寄主。分布遍及全国。防治策略:冬小麦田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冬油菜田中据反映对于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有较强的“抗药性”,一般使用吡喃草酮或烯草酮做茎叶处理。野燕麦中文名:野燕麦中文其他名称:铃铛麦、香麦拉丁名:AvenafatuaL.英文名:WildOat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旱地杂草,适宜发芽温度为10-20,发芽深度2-7厘米发芽率最高。西北地区3-4月出苗,花、果期6-8月;华北及以南地区10-11月出苗,花果期5-6月。野燕麦是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杂草,茎直立,具2-4节;每株有分蘖15-25个,最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杂草图谱》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