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单选3合1练9.doc

    • 资源ID:711558       资源大小:494.5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单选3合1练9.doc

    1单选单选 3 3 合合 1 1 练九练九 (25 分钟 108 分) 一、第 1 组(3636 分) 1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具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器 B.同一人体中肝细胞、白细胞等体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都很发达 D.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可合成、储存各种水解酶,可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病菌 2 2.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 6 号染色体上。将经 X 射线照射的紫株玉 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中出现 1%的绿株。F1紫株和绿株的第 6 号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 Aa,绿株的基因型为 aa B.X 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C.F1紫株的基因型为 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 aa D.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 4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 3 3.根瘤菌共生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肉眼可见的根瘤。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水、无机盐及有机物,根 瘤菌内的固氮酶可将 N2转变为氨以便植物利用,但氧气过多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根瘤中的豆血红 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B.豆血红蛋白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 C.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固氮酶的结构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4 4.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雄性激素可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并进入 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 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是痤疮的常 发人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 B.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 C.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 D.痤疮发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和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 5 5.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烯(Z)和脱落 酸(ABA)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B.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长减缓 C.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2D.重度干旱条件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长素 6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指优势取代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群落演替一定就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二、第 2 组(3636 分) 1 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时,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速率减慢 B.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方式与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不同 C.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D.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2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关于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直接为对方利用的物质有 O2、CO2和葡萄糖 B.光照下两者的H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C.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和 ADP 都减少 D.若突然增加 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和 ADP 都增加 3 3.原癌基因导致细胞癌变的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合理的是( )A.a、b 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b、c 产生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a、c 产生的变异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 D.三种方式均可导致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数量增多 4 4.胰岛素是由 51 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 2 个肽链的蛋白质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中的 2 条核糖核苷酸链同时转录成 2 条 mRNA,分别翻译出 1 条肽链 B.核糖体与胰岛素 mRNA 结合的部位有 2 个 tRNA 的结合位点,翻译共需 51 种 tRNA C.与胰岛素基因结合的 RNA 聚合酶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核,体现了核膜的结构特点 D.胰岛素基因中替换 3 个碱基对后,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合成的胰岛素可能不变 5 5.根据作用效果可将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 5-羟色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信号刺激会使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生物膜能进行信息转化 B.神经递质都是在高尔基体内合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储存于突触小泡中 C.乙酰胆碱会提高突触后膜对 Na+的通透性,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 D.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不能被及时分解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6 6.1980 年美国西南的 St Helens 火山灾难性爆发。火山灰形成了低营养、剧烈干旱、地表运动频 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线上选取几个地点分别设立了永久样地,检测了火山爆发后物种数 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火山爆发杀死了森林线上的所有生物,所以 1980 年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1980 年到 1982 年期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 1982 年以后才出现 C.从图中可看出本地区的相对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为 20 D.此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 三、第 3 组(3636 分) 1 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 rRNA 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 B.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 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2 2.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 A 与基因 B 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下 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C.基因 A、B 双突变体的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 D.基因 A、B 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3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B.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 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4 4.丙肝病毒(HCV)的正链 RNA(HCV-RNA,由a个核苷酸组成)能编码 NS3等多种蛋白质,NS3参与解旋 HCV-RNA 分子,以协助 RNA 的复制。正链 RNA 复制时,先合成出该 RNA 的互补链,再以互补链为模板 合成该正链 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正链 RNA 复制n次,消耗的核苷酸数为n×a B.翻译时,转运 NS3起始端氨基酸的 tRNA 中含有反密码子 C.HCV 的遗传物质是正链 RNA,分子内可能含有氢键 D.HCV-RNA 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存在差异 5 5.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 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下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4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 表示,起对照作用 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 C.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 量与正常人相同 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 6 6.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脂肪时,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处理花生子叶目的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C.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应在患者家系中重复调查几次,以减小实验误差5单选 3 3 合 1 1 练九 一、第 1 组 1 1.C 解析 质粒是环状 DNA 分子,不是细胞器,A 项错误。肝细胞、白细胞等是由同一个受精卵 经有丝分裂形成的,核 DNA 含量相同,但细胞质中的 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同时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 胞核及多种细胞器,即无 DNA,B 项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相关, 故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都很发达,C 项正确。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 成场所是核糖体,D 项错误。 2 2.D 解析 由图可知,X 射线照射紫株玉米的花粉后,导致 1%的雄配子第 6 号染色体发生了染 色体片段缺失,从而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 F1中出现 1%的绿株。由于 F1中含 2 条正常 6 号染色体的 表现为紫株,有 1 条 6 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表现为绿株,且绿株只占 F1的 1%,故亲本紫株的基因型 为 AA,绿株的基因型为 aa,F1紫株的基因型为 Aa,绿株的基因型为 aO。F1紫株和绿株杂交,即 Aa×aO,F2有 4 种基因型(Aa、AO、aa、aO),2 种表现型(紫株、绿株)。 3 3.A 解析 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所以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A 项错误。豆血红 蛋白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B 项正确。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是由植 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豆血红蛋白的功能,从而影响根瘤内 的氧气含量,而氧气过多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C 项正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它们长期 协同(共同)进化的结果,D 项正确。 4 4.D 解析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且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所 以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A 项正确。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 胞,故其受体在细胞内,雄性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增多,B 项正确。据题干可 知,痤疮丙酸杆菌(抗原)进入机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C 项正确。据题干信息 可知,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与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无关, D 项错误。 5 5.D 解析 重度干旱条件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有赤霉素、乙烯和生长素,D 项错误。 6 6.D 解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取代,不一定是原有物种 的恢复,A 项正确,D 项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古道在没人行走后所发生的次 生演替现象,B 项正确。动物必须依赖于植物提供的营养,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一 定是植食性动物,C 项正确。 二、第 2 组 1 1.B 解析 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缺氧时呼 吸作用减弱,释放能量减少,故会影响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速率,A 项正确。淋巴因子的化学 本质是蛋白质,由 T 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出来,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也是胞吐,B 项错 误。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 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 项正确。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钠离子进 入神经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钠离子从神经细胞中出来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 项正确。 2 2.D 解析 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 线粒体,A 项错误。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只能用于 C3的还原,呼吸作用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氧 化后释放的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B 项错误。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产生的 ATP 和H增 加,C3的还原增加,所以叶绿体中 C5增加,C 项错误。若突然增加 CO2浓度,产生的 C3增加,导致消耗 ATP 增加,则产生的 ADP 也增加,D 项正确。 3 3.B 解析 由图可知,引发癌变的三种方式中 a 属于基因突变,b 和 c 属于染色体变异,A 项错 误。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 项正确。a 产生的是新基因,基因数目没有改变,C 项错 误。由图可以看到方式 a 表达的蛋白质活性增强,但数量没有增多,D 项错误。 4 4. D 解析 胰岛素基因中有 2 条脱糖核苷酸链,但只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成一条 mRNA,翻 译出 2 条肽链,A 项错误。核糖体与胰岛素 mRNA 结合,结合部位有 2 个 tRNA 的结合位点,翻译形成 胰岛素的氨基酸是 51 个,但 tRNA 不一定是 51 种,B 项错误。RNA 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 项 错误。基因中替换 3 个碱基对后,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合成的胰岛素可能 不变,D 项正确。 5 5.B 解析 电信号刺激会使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将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说明生物膜能 进行信息转化,A 项正确。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并不6都是在高尔基体内合成的,B 项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会提高突触后膜对 Na+的通透 性,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C 项正确。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若与受体结合后不能被及 时分解,将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D 项正确。 6 6.D 解析 据图可知,1980 年森林线上存在着少量的物种,故 1980 年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 项错误。1980 年到 1982 年期间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 1982 年以后也存在,B 项错误。从图中 可看出本地区物种的相对丰富度大约为 20,环境容纳量是相对于一个种群来说,C 项错误。由“火 山灰的低营养”可知,该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D 项正确。 三、第 3 组 1 1.A 解析 真核细胞的 rRNA 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而核仁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 项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分泌蛋白,B 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C 项错误。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D 项错误。 2 2.C 解析 蛋白质分泌时先经过内质网,后经过高尔基体,故基因 A、B 双突变体的蛋白质应沉 积在内质网中。 3 3.D 解析 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即达到水分子进出 的动态平衡,A 项正确。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B 项正确。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 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 项正确。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 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D 项错误。 4 4.A 解析 一个正链 RNA 复制n次,共合成出该 RNA 的互补链n条,形成该正链 RNA n条,所以 共消耗的核苷酸数为(2n-1)×a,A 项错误。转运氨基酸的 tRNA 上存在反密码子,B 项正确。HCV 是 一种 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正链 RNA,分子内可能含有氢键,C 项正确。HCV-RNA 在复制和翻译过程 中只有 RNA,没有出现 DNA,所以遵循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存在差异,D 项正确。 5 5.C 解析 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分析曲线可知 图中曲线的尿液渗透压较高,可推知曲线代表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起对照作用,A 项正确。 曲线和代表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较低,曲线中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说明是 抗利尿激素含量不足导致的,原因是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不足,故表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 液渗透压变化,B 项正确。曲线表示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因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 渗透压并未改变,说明不是抗利尿激素含量不足导致的,病因可能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 激素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与正常人相比,该病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偏高,C 项错 误。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由此可推知尿崩症患者尿 量偏大,由于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会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 D 项正确。 6 6.B 解析 检测脂肪时,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处理花生子叶目的是洗去浮色,A 项错误。叶绿体 色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提取色素,B 项正确。低温与秋水 仙素均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不能抑制着丝点分裂,C 项错误。调查红绿色盲的 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而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时,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 项 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单选3合1练9.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