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pdf

    • 资源ID:71590194       资源大小:247.2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pdf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三第四章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 Socrates,前469前 399,是雅典着名的哲学家;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二“德即知识”“德即知识”Virtue is Knowledge 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三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2.定义;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3.助产术;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度;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 427公元前347,是希腊着名的哲学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20 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 8 年;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前 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一理念论与“回忆说”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基石,也是他的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个别的可感觉的事物,都不具有真理性,只有理念才具有真理性;所谓理念就是共相、概念和普遍的真理;每一个理念统摄着与他同名的众多的个体事物,每一类众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理念;这个相应的理念就是众多个体普遍的东西,是他们的本质,是他们的源泉;所谓真理、就是理念;那么,理性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理念的呢 柏拉图的回答是:通过回忆;柏拉图在斐多篇里,提出了他的“回忆说”;柏拉图把回忆心中固有知识的过程看成是一种教育和启发的过程;二灵魂说与“哲学王”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灵魂的这三种功能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依据他的灵魂说,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培养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这种国度里,统治者既不是单纯的政治家,也不是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三理想国与教育制度理想国 Republic 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着作;书中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对话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讨论了政治体制、婚姻、优生、宗教、道德、教育、文艺等各种问题;在本书中,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立学校教育体制;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公民的子女为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其养育和教育;柏拉图很重视学前教育;为使幼儿受到美好教育,他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情都应该慎之于始,幼儿教育更是如此;在幼儿教育之后,青少年要从 717 岁接受普通教育;这时期的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和体育;音乐教育为了陶冶心灵,体育为了锻炼身体;二者不可偏废;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青年们要接受两年从18岁到20岁军事训练,一般青年到了 20 岁,学业就算基本结束了;少数优秀的对智力有兴趣的各方面发展良好的青年要继续学习;他们从 20 岁到 30 岁期间要研究高深的科学理论;到 30 岁以后,要进一步挑选为数极少的最优秀的人继续深造,这就进入到了学习哲学的阶段,一直学 5 年,到 35 岁为止;学完 5 年哲学以后,还必须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到了 50 岁时,他的知识、经验都丰富了,他就可以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军人和执政者,这两种人在全体人民中是少数;他们是人中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共产主义既是优秀人物所组成的制度,又是保证能够创造优秀人物的制度;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执政者即哲学王,哲学家应是热爱知识,不是爱一般的变幻无常的东西,而是爱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所有的快乐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他不贪婪、不偏狭、不怯懦;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博大精深,它几乎涉及到教育领域中的所有的重要问题;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可以使人们感觉到并且想到的;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 384前 322 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一生着述非常丰富,涉及哲学、政治学、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植物学、文学,等等;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着作中;一灵魂说与和谐教育1.灵魂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动物的和人的生命;人的灵魂包含两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一是理性灵魂;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它是感觉的接受器,感觉是灵魂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2.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他指出,只有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教育,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他认为,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07 岁为第一个阶段;714 岁为第二个阶段;1421 岁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为理性教育阶段;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理;二论自由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一个人仅仅把理性用来控制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追求更高级的东西,即自由思考的生活;这种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人的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自由教育的实施,要想达到沉思的效果,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 闲暇;2 自由学科;沉思活动需要充分的闲暇;闲暇并非无所事事,闲暇与沉思相联系;沉思的活动也是一种有为的活动,他本身有较高的严肃的价值;自由学科是自由教育实施的另一个必备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应当学习的知识;所谓自由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音乐、绘画等;总之,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三知识论与求知方法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类”的概念;他认为尽管一切知识最初都是要通过感觉的,但感觉所获得的只是个别的,零碎的知识,只有把这些知识放到“类”里面去,才能够理解这些知识,才可以获得更高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分“类”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类的观念不但独立,还有系统,它可以形成知识的系列和条理性;同时,分类的观念还提供了寻求知识的方法和条件,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方法主要有二,一是“下定义”法;二是“三段论”法;如:大前提:“凡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要死”亚里士多德关于求知方法的思想,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关于事物变化“目的因”的问题;二是关于知识的“完备形式”问题;三是关于知识层次的“划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知识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高级的知识,一种是低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1.形成了教育上,特别是学校教育对知识的不同看法,在西方这种影响长达 2000多年;2.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方法在中世纪和经院哲学上为教会教育所利用,成为基督教神学辩论的重要武器;3.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对事物固定本质和规则的认识,是对人理性的认识,而教会教育的依据和定理则来自于对圣经和对教皇神谕的认识,圣经和神谕成为教会教育解释一切事物的基础;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以后欧洲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所强调的和谐教育、自由教育和以“普遍性”为基础的求知方法等思想成为西方教育中的重要遗产;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pdf)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