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选8篇)_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7159057       资源大小:71.02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选8篇)_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docx

    2022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选8篇)_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选8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第1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附件 福建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为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依据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确定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看法等重要政策文件,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实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心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据党中心、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群众自愿、主动稳妥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坚决打赢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1.精准识别,精准搬迁。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高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水平。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政策、各项资金都要精准集聚,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和后续脱贫,防止“大水漫灌”。 2.群众自愿,应搬尽搬。充分敬重搬迁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吩咐。努力做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并统筹处理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农村低保户、特困户等同步搬迁人口的关系,确保有序搬迁、平稳搬迁、顺当搬迁。 3.保障基本,完善配套。严格根据“保障基本、平安适用”的要求,做好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安置住房的规划和建设,防止因建房面积过大而增加搬迁群众负担,防止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因建房而负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新建的住房要符合漂亮乡村规划,做到新居与新村同步建设。切实做好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整合资源,稳定脱贫。紧密围绕搬迁对象脱贫目标,把扶持搬迁对象后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主动拓宽搬迁对象稳定增收渠道,实行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并重,增加收入和提高素养并重,努力提高搬迁对象的自我发展实力。 (三)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争取完成对居住在偏远自然村、地灾隐患点、生态爱护区等有搬迁意愿农户的搬迁任务,其中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5.9-8.5万人(目前我 省有搬迁意愿的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约5.9万人,考虑到因灾因病等因素可能导致新增返贫,“十三五”期间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人数在5.98.5万人之间依据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立足实际、应搬尽搬。实施搬迁后,搬迁对象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收入结构明显多元,经济收入整体提高,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安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迁出区水土流失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二、搬迁对象与安置方式 (一)搬迁对象。主要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须要搬迁农户,主要为:偏远自然村农户、地灾隐患点农户、生态爱护地需搬迁农户、灾后需重建农户,以及居住在危旧房需集中重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二)搬迁方式。包括自然村整村搬迁和分散搬迁两种,激励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对于偏远自然村且有意愿搬迁的农户,应实行自然村整村搬迁方式为主。 (三)安置方式。根据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综合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城镇化进程,主要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引导集中安置。 1.集中安置。依托中心村、集镇、县域和工业园区周边旁边交通便利、公共服务配套水平高和就业条件好的地方,实行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的方式,引导搬迁群众集中安置。 2.购房安置。购买集镇、中心村空置的平安、好用二手房以及在城镇有稳定收入来源、到城镇购房的,均可享受搬迁同等补助政策。 3.插花安置。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政府实行回购空置房屋、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分搬迁对象。 4.投亲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除享受造福工程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赐予支持。 三、建设内容 (一)搬迁群众住房建设 在充分征求群众看法、敬重当地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显明的要求和抗震设防标准,对每个安置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或农户自建搬迁群众住房。根据“保障基本、平安适用”的原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面积严格执行不超过25平方米/人的标准(宅基地严格根据当地标准执行)。其中,单人单户安置住房可实行集中建设公寓、与华蜜院、养老院共建等方式解决,详细建设方式和标准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根据一户一宅方式安置的,可以在安排的宅基地预留续建空间,稳定脱贫后可自行扩建。省定贫困户和非贫 困户搬迁安置,要根据节约集约用地和经济平安好用的原则以及相关政策,严格限制建筑面积。新建住房结构设计应执行相关建筑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住房质量和平安。 (二)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规模相宜、功能合理、经济平安、环境整齐、宜居宜业”的原则,配套建设安置区水、电、路、基础电信网络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改善出行条件,满意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全面硬化安置区主干道;依据对安置区供配电调查状况,实施电力扩容及线路改造;努力解决搬迁群众饮水平安问题;全面实现广播电视、宽带户户通;对安置区村社公共活动场所周边、主要道路两侧、院落四周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标准执行相关行业标准。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集中安置区可依托现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实施学前教化和义务教化的,尽量不再新建相关教化设施;现有设施规模小、分布零散、设置不均衡的,依据须要增加新建或扩建。规划为每个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一个群众活动小广场。依据安置区实际状况和须要规划建设安置区村委会。依据安置区搬迁群众实际需求规划建设分散供给养老院。为优化安置区环境,实现垃圾定点收集,规划实施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功能布局、规模配置和建设标准等,根据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安置区建设规划执行。 同时,结合相关部门工作部署,优先支配土地整治项目,对于整村搬迁后的原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整治,主动开展迁出区生态复原工作。 四、补助标准 (一)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 每人可享受补助不少于25000元,包括中心预算内投资补助7000元、地方政府债券10000元、专项建设基金5000元,以及省级财政补助不少于3000元(在每人补助3000元基础上每户追加补助3000元,困难计生户、少数民族户、贫困残疾人户等对象还可享受政策叠加,即困难计生户每户追加补助3000元、少数民族户按家庭人口每人追加补助1000元、贫困残疾人户按家庭人口每人追加补助1000元)。在集中安置区建房的国定贫困户,县级可从人均10000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和人均5000元的专项建设基金中切出不高于10%的额度统一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地可依据须要,从农发行、国开行供应的人均不超过3.5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中切出部分资金用于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搬迁安置任务完成后,专项贷款剩余部分可用于对贫困户的后续扶持。 (二)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 省级财政按家庭人口每人补助10000元,同时享受造福工程相关政策叠加补助;由农发行、国开行供应肯定额度长 期低息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利率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10%以内,市、县两级政府要赐予肯定比例贴息支持。 (三)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 省级财政按家庭人口每人补助3000元,同时享受造福工程相关政策叠加补助;由农发行、国开行供应肯定额度长期低息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利率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10%以内,市、县两级政府要赐予肯定比例贴息支持。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全省搬迁25万人以上。以每人平均建房投资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万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万元测算,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共需150亿元以上,实际投资依据搬迁人数进行调整、确定。 (二)资金筹措 1.中心预算内投资。争取中心预算内投资补助4.55-5.95亿元(按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争取补助7000元测算),主要用于规划范围内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住房建设。 2.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8.3亿元(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每人供应约1万元的地方政府债),作为项目资本金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主要用于规划范围内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住房建设,以及包括同步搬迁人口 在内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专项建设基金。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专项建设债券设立的专项建设基金,为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3.25-4.25亿元(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每人供应0.5万元的中心专项建设基金)项目资本金,主要用于规划范围内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住房建设,以及包括同步搬迁人口在内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省级造福工程专项资金。省级财政建房补助资金9亿元以上,用于搬迁户住房建设补助。 5.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配资金4亿元以上,用于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缺口资金118-123亿元,除引导农户自筹约50亿元资金外,主要通过争取由农发行和国开行供应易地扶贫搬迁长期贷款以及其他投融资渠道解决。 六、融资模式 (一)资金承接、发放与运用 托付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组建福建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投融资主体,担当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工作的投融资任务。国家下达我省地方政府债和专项建设基金额度,分别由省财政和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国开行福建省分行注入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融资主体作为项目资本金。 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国开行福建省分行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将专项贷款规模分批发放至省级投融资主体,贷款份额由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国开行福建省分行各自担当50%,利率按国家政策执行实惠利率,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长期贷款,由省级投融资主体统贷统还,并根据市场化原则与县(市、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签订相关协议。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投融资平台或指定现有平台承接扶贫开发投融资业务,并作为承贷主体,负责向省级投融资主体提出贷款申请。贷款获批后,省级投融资主体依据工程建设进度和资本金到位状况,分批发放贷款资金给县(市、区)投融资平台,由市县实施主体建设运用,实行专款专用。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由项目所在地的县级投融资平台干脆与农发行及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并担当还款责任。 (二)贷款品种 1.扶贫搬迁地方政府补助资金专项贷款。主要用于地方政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供应补助资金。对于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易地扶贫搬迁统计数据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专项贷款,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20%以内执行;对于地方政府赐予搬迁补助政策的其他搬迁改造人口的专项贷款,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10%以内执行。 2.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主要用于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教化、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原居住地的复垦及整理等相关项目。项目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0%以上的,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20%以内执行;项目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0%以下的,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浮10%以内执行。 七、支持政策 (一)财政政策。主动争取中心财政加大对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的支持力度;整合省直部门涉农资金,统筹用于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土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年度安排指标优先保障集中安置区用地须要;用好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收益主要用于群众搬迁改造和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金融政策。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指导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国开行福建省分行落实和连接好易地扶贫搬迁所需信贷资金,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并加强督促检查。 同时,结合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和政策落实,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搬迁群众及集中搬迁安置区予以倾斜支持。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的管理体制。省级政府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负总责,重点做好实施方案编制、确定目标任务、制定配套政策、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市县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组织实施主体,负责搬迁对象的组织动员、审查认定、安置区选址,以及落实建设用地和工程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农村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漂亮乡村的重要抓手,并列入各地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二)科学规划布局。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发展、工业园区开发、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有机结合,一起规划。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尽可能地将搬迁群众集中安置在集镇所在地、工业集中区周边和中心村,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三)创新搬迁模式。坚持住房模式多样化,既可统一支配宅基地,统一规划,每户一宅;也可群众集资统一建设公寓式套房住宅,每户一套;还可几户合作,集中联建。坚持建房方式多样化,各地要在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房方式不拘一格,可以依托亲朋好友出工出力建房,也可由乡村统一交由有资质的施工队承包代建。 (四)多方筹措资金。要建立健全“以财政补助为导向、群众投入为主体、有关部门资金整合、社会力气大力支持” 11 的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和乡村集体也要不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还要通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外出乡亲集资、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投入。 (五)注意后续发展。以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为扶持对象,依据不同搬迁安置模式,通过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支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探究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发展经济并重,把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自我发展实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生活质量。搬迁任务完成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剩余资金可用于对建档立卡搬迁人口的后续扶持。要依据每一个搬迁户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行发展致富措施,力求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六)坚持规范运作。要注意加强项目管理,规范运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要严格根据投资项目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在搬迁对象的筛选确定上,严格根据标准,实行公开公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检查监督,实行施工进度月报制度。在专项资金管理运用上,要严格根据福建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方法的规定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实行项目报账制和公告公示制,防止套取挪用资金。省级投融资主体要根据“物理隔离、封闭运行”的要求规范运行。 (七)强化监督考核。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方法,明确考核指标和详细考核步骤。通过实行主管部门考核、加强贷款管理、托付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考核全覆盖。一是主管部门考核。省农业厅、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国土厅、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实行重点地区抽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监测评估等方式,对搬迁对象选择、规划和年度安排实施、信贷资金及项目资本金运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用、搬迁对象脱贫销号等状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和监测结果作为考核依据。二是加强贷款管理。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国开行福建省分行根据各自总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管理方法要求,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加强贷前审查、贷中管理和贷后信贷资金监管,严格贷款用途管理,对贷款支持对象是否精准、贷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等进行监督检查,并作为贷款发放与回收的重要依据。三是托付第三方评估。托付社会组织以及询问公司、科研院所等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进展、资金运用、搬迁对象脱贫发展等状况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价。 第2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举荐)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 一: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夫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依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详细状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状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缘由: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峻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非常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常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平安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平安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头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逼,存在很大平安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便利,缺医少药,有些病经常被耽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学问,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非常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状况 鉴于上述缘由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看法,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非常便利。 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意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2022年开通运用。完全可以满意移居之用。 教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22年新建高标准,总面积1775.32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便利群众就医供应保障。 满意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40.66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详细如下: (1)住宅工程: 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 (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纳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纳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 (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 (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2562.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547.8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详细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23.64万元; 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25.56万元; 凹凸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75.6万元; 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挚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 方案二: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变更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需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变更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变更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养,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主动响应党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XXXX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8.7,光照时数2365.7小时,气候温柔,光照足够。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供应,202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夫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马路8.6公里,砂石路面67.5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状况 1、搬迁缘由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困,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养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缘由。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实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快速复原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安置区基本状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旁边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夫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供应土地XX亩。四周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供应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化、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化,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安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详细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供应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供应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0.4KV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安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意居民医疗保健须要,安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视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刚好上学,按须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修理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供应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文章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出自 8、新建XX村村部,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瓦房。 六、投资概算 投资概算依据 1、甘肃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1996年); 2、甘肃省建筑工程基价定额(2022年)居民建筑,水利、交通农电、卫生、教化等有关规定和定额,结合以工代赈项目详细状况编制。 投资概算 宁县20XX年共建立两个移民点,搬迁移民XX户,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人均XX元。其中:基本农田开发XX万元;生产基础设施XX万元;公共基础设施XX万元;建房XX万元;第一生产力补助XX万元;搬迁费XX万元;人员培训费XX万元,;勘察设计费XX万元;项目管理费XX万元(详见概算附表)。 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来源为:需国家投资XXXX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农田水利、道路等方面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卫生所、学校、农电线路等方面建设补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补助及农夫培训等方面建设补助;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XX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 方案三: 为实行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无土安置”及农夫工公寓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确保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当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搬迁安置总体状况 (一)搬迁安置范围及对象 金城江区、罗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大化县等10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在0.5亩以下,而且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或地质灾难严峻威逼的农村人口,以及生活相对富有,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实力和就业条件的农村人口。 (二)搬迁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以县为基本实施单位,实施县内或乡镇范围的搬迁工程,并实行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依托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按“无土安置”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依托县城周边城郊结合区域进行搬迁安置;二是依托小城镇发展,结合乡镇扩容的需求进行搬迁安置;三是把居住环境分散、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的农村人口搬迁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 (三)搬迁安置任务 2022-2022年,全市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约3.3万户15万人,同时吸引部分生活相对富有、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实力和就业条件农村人口搬迁到乡镇、县城或项目园区周边,涉及总人口预料达6万户30万人。“十二五”期间(2022-2022年),全市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7208户81450人。其中: 2022年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5577户26140人; 2022年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4338户20451人; 2022年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88户17744人; 2022年安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05户17115人。 (四)资金筹措 “十二五”期间(2022-2022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须要进行住房及附属设施、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土地开发和调整、水利渠道、入户沼气池及通电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安排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中心财政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五部分筹措。 二、各县(区)“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一)金城江区 1、搬迁安置任务 2022-2022年搬#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79户2456人。其中: 2022年搬迁安置258户1106人; 2022年搬迁安置122户557人; 2022年搬迁安置104户411人; 2022年搬迁安置95户382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房屋建设:2022-2022年共需搬迁579户2456人,根据户均120m2的标准计算,以砖混结构为主,共需建房69480m2。 人畜饮水:安置区要达到农村平安饮水的标准,概算共需新建人畜饮水45处,其中蓄水池830m3,输供水管道47.34公里。 道路建设:新建泥结碎石乡村马路18.8Km,按四级下限路面设计;安置点的屯内道路硬化46666平方米。 沼气池:为解决搬迁贫困户的生活能源问题,结合条件相宜与群众须要,共需新建沼气池249座。 通电工程:400V低压输电线路架设30.5公里。 由于金城江区实施的都是地质灾难避让搬迁,实行的是屯内安置方式,可以利用原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不须要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注意事项

    本文(2022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选8篇)_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