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 资源ID:72135755       资源大小:151.2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1.温热论温热论-温病大纲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2.2.温热论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3.3.温热论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4.4.温热论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5.5.温热论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6.温热论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7.温热论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的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的区别三焦之邪里结阳明的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的区别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8.8.温热论温热论-温病治疗中救阴与通阳的含义温病治疗中救阴与通阳的含义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9.9.温热论温病邪入营分的证治温热论温病邪入营分的证治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10.10.温热论热传心营、包络受邪见绛舌的辨治温热论热传心营、包络受邪见绛舌的辨治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11.11.温热论温热论-验齿的诊断意义验齿的诊断意义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12.12.温热论温热论-齿燥的三种诊断意义齿燥的三种诊断意义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13.13.湿热病篇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湿热病提纲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4.14.湿热病篇湿热病篇-阴湿(湿未化热)及阳湿(湿已化热)伤表的证候阴湿(湿未化热)及阳湿(湿已化热)伤表的证候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15.15.湿热病篇湿邪极盛,阻滞中焦,尚未化热证治湿热病篇湿邪极盛,阻滞中焦,尚未化热证治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等味。16.16.湿热病篇邪在中焦,热多湿少证治湿热病篇邪在中焦,热多湿少证治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宜白虎加苍术汤。17.17.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温病与伤寒发病部位的比较温病与伤寒发病部位的比较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18.18.温病条辨银翘散证温病条辨银翘散证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9.19.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桑菊饮证桑菊饮证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20.20.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白虎汤证白虎汤证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21.21.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白虎四禁白虎四禁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22.22.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营分证治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营分证治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23.23.温病条辨手太阴肺经血分证治温病条辨手太阴肺经血分证治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24.24.温病条辨邪入心包证治温病条辨邪入心包证治邪入心包,舌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25.25.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误用汗法的后果及治疗太阴温病误用汗法的后果及治疗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主之;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26.26.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三焦温病的五种死证三焦温病的五种死证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烁津液,涸尽而死也。27.27.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阳明温病提纲阳明温病提纲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28.28.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三焦温病的传变过程三焦温病的传变过程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29.29.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五种证候“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五种证候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30.30.温病条辨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证治温病条辨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证治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31.31.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证青蒿鳖甲汤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32.32.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三焦治则三焦治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注意事项

    本文(温病学重点条文.pdf)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