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8篇.docx

    • 资源ID:73223288       资源大小:31.51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8篇.docx

    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8篇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1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2.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回顾知识 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2386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 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 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板书:估算除法)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做好知识的孕伏工作;同时为分散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做好铺垫工作。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1.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 )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 2.出示例2第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连贯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小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0620÷20=31 3.独立尝试练习,例2第二组信息。 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全长624km,如果乘坐高速快船每时行52km,回重庆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若有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同桌、同组同学或老师。 (3)集体交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 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时) 600÷50=12 三、小结提升、完成板书 小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 (2)从解决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四、练习巩固、熟练估算 1.第102页课堂活动。 (1)180÷90=2(时)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 2.教科书第103页58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2、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分钟计时口算) 口算卡: 50×9= 60÷20= 40×8= 80÷40= 300×3= 120÷30= 20×3= 180÷60= 60×4= 240÷40= 80×5= 420÷60= 50×9= 240÷60= 6÷2= 400÷80= 24÷6= 720÷90= 40÷8= 359÷40 90÷3= 220÷18 80÷4= 80÷38 60÷5= 62÷20 二、谈话: 师: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生:口算除法。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看屏幕上知道的。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老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三、1号学案: 知识点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自学 限时5分钟) 1、请打开书78页,看图理解题意: 要求80个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也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 所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研究口算方法: 方法一: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20×( )=80 所以80÷20=( )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因为8÷2=( ) 所以80÷20=( ) 3、请你完整的列式解答 时间差不多啦,你完成了吗?看看你的同桌,如果两人都完成,交流你们的学习结果,如有困难,先求助同桌再四人小组合作。 没有问题请总结归纳: 整十数除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 师:有问题吗?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知识点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5分钟哦,你能行!) 83÷20 80÷19 想: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计算83÷20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83÷20( ) 同理,( )接近( ),所以在计算80÷19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因为( )÷( )=( ) ,所以80÷19( )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很简单吧,同桌看看你们的答案一样吧!“小结”看黑板,和老师的一样吗? 没问题就试试看,你会算吗?(选择其中一竖行,同桌两人口述,要说明你的口算理由啊!) 60÷30= 90÷30= 80÷40= 61÷30 92÷30 80÷38 2号学案:(请你按照1号学案方法自学下面内容) 一、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打开书79页(2),快速完成(只说不写) 1、理解题意,要求 就是求 。 2、口算方法: 算( )法想( )法 因为 所以 。 利用( )计算 因为 所以 。 3、完整解答。 师生汇报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计算122÷30 和120÷28时(同桌俩人各选一个,照下面的样子说明你的计算方法) 我选择( ),我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估算 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 ) 比较1号、2号学案,你来总结:(总结完成后看看我的和你的一样吗?)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是: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是:一般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23、31572、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 2)24527=、53048=、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 通过交流争辩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教具准备】 大圆(锅子)一个,小圆(烙饼)9个,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 每两位学生一份学具,包括一个大圆与九个小圆,实验记录单四份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1、直接出示(锅和饼):这是什么 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能做些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烙饼问题 (板书:烙饼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 (1)生:猜想 (2)师:到底能不能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意,请问: 两面各需要3分钟什么意思 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一个饼要几分钟 一次只能放两个饼什么意思 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两个饼要几分钟 (3)如果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6分钟)谁来烙一烙 为什么是6分钟 (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 (4)如果要烙两张饼的话,最少要几分钟 (6分钟)谁来烙一烙。 23=6(分)中23各指什么 师:1张饼最少要6分钟,烙2张饼应该12分钟才对,这怎么回事儿 (因为一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 2、探究分组烙 (1)那4张饼怎么烙 (43=12(分)中的4指什么 ) (2)介绍分组烙法 (3)6张,8张,10张怎么烙 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4)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3、探究轮流烙 (1)师:如果烙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呢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烙一烙 1)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用了几分钟,它是最少时间吗 2)有了想法后,先独自用老师发给你的材料动手烙一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烙的过程轻轻的说过同桌听。 师:想一想,我怎么向同学汇报,能让大家听的明白一些。 (3)反馈交流:指名生回答: 生1: 2张+1张,6分+6分=12分(让一生板演) 生2:口述板演:3分钟拿掉 3分钟好了 3分钟也好了 师:谁听明白了 指名生3再一次板演。师指导口述过程。 (4)同桌合作,动手用学具烙一烙 请每位同学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烙一烙,算一算,验证一下这样烙是不是9分钟 (5)师:请同学比较这两种不同的烙法,为什么烙法2就来得省时间呢 请每个同学静静地想一想,把两种方法对比一下,为什么 (独立思考) 汇报。根据生的汇报师小结: 烙法1第二次的时候只放1张饼,太浪费了。烙法2每次都是两张饼在同时烙,不浪费。看来我们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在那里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最省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6)给烙法2取名字 师:烙法2还有那么多的数学奥秘,你能给她取个名字吗 (交替烙,轮流烙) 4,探究分组烙+轮流烙 (1)假如烙5张饼,怎样烙最省时间 谁来介绍一下方法 (2)介绍分组烙+轮流烙法 (3)现在你会解决了吗 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 (4)烙7张呢 9张呢 11张呢 怎样烙最省时间 a、同桌合作烙一烙,并完成把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b、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有什么好方法吗 ) (5)那烙12个饼采用什么烙法省时呢,为什么 (6)那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分组烙省时,什么情况下两种方法结合省时 三、发展时间 1、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烙3个饼,两面各需要烙3分钟,烙熟6个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煎2条鱼,两面各需要煎5分钟,煎熟3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四、课堂总结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教学反思: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 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_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_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 43 页 共 43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8篇.docx)为本站会员(33****7)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