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会心理学实验.pptx

    • 资源ID:73441138       资源大小:198.46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心理学实验.pptx

    光环效应的定义光环效应的定义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第1页/共42页“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第2页/共42页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第3页/共42页应用: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避免光环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的老师、同学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老师、同学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老师与同学。第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第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如作业、作文、值日等等,特别要注意处理发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事情。第五、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缺点。第4页/共42页(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之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认知失调第5页/共42页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第6页/共42页实验: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第7页/共42页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第8页/共42页生活中的认知失调行为的解释当你试图加入一个团体的时候,越是难以进入,你就越珍惜你的会员资格。为了解决你为了加入他们而需要越过的障碍和其实那只是一家普通的俱乐部之间的矛盾,我们说服自己,这家俱乐部实际上还是很棒的为了支持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同样的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决定自己关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冲突,就故意忘记和自己的理论相矛盾的观点,而记住所有支持自己理论的观点。第9页/共42页即使是在明显不道德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迅速地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调整到适合自己行为的标准上来。那些偷自己老板东西的人会声称“每个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显得落后。或者他们会说“我的报酬太低了,所以我理应在其他方面得到一点额外补偿。”只要你去思考,人们通过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情形还有好多好多。如果你对自己是诚实的,我敢肯定你可以想起很多你自己这么做的情形。我知道我可以想起好几次。意识到这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下认知失调的一种后果最为危险的过错:相信自己的谎言。墨顿亨特著作心理学的故事第10页/共42页(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之罗伯斯山洞实验中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实力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第11页/共42页实验:冲突和偏见在这个实验中,21位11岁的小男孩被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RobbersCave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在这个旅行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正是这两个小组构成了谢里夫研究两组人之间如何产生偏见和冲突的基础当孩子们到达的时候,他们住进了单独的小屋里。而且在第一个星期中,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组人的存在。在游泳和徒步旅行中他们相互熟悉。两个组都给自己选了名字,并将名字印在自己的衬衫和旗子上:一组叫做老鹰队,另一组叫做响尾蛇队。第12页/共42页相互咒骂现在两个组已经建立起来了,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两组人第一次发现了对方,并且不久后组与组之间的冲突迹象以语言上的侮辱这种形式出现了。可是相互咒骂还不够。实验者希望大大加剧冲突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让两组人在一系列的竞赛中相互竞争。这渐渐加重了两组人之间的敌意,特别是两个组的所有得分被加在一起,而响尾蛇队最后得到了总分第一的奖杯。他们没有让老鹰队忘记这次失败。响尾蛇队在球场上插上自己的旗子,将其据为己有。随后两组人开始相互咒骂,还唱着侮辱对方的歌曲。不久后,两组人就拒绝在同一个房间里吃饭了第13页/共42页重归旧好两组人之间的冲突被成功激化之后,实验现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实验者可以让两组人和好吗?首先,他们尝试组织了一些两个组一起参与的活动,例如看一场电影和放鞭炮,不过没有一样管用。实验者然后尝试了一个新的办法。他们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孩子们被告知一些破坏者蓄意袭击了他们的供水系统。在两组人成功合力扫除一个龙头旁的障碍后,第一粒和平的种子被播下了。第14页/共42页在第二个问题中,两组人需要一起凑钱去看一场电影。他们选定了一部大家都愿意看的电影。在那天晚上,两个组的成员又一次聚在一起吃饭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又“意外地”遭遇了更多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拥有了更高一级的目标:两个组里的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牵涉到他们共同利益的事情。最终,所有的孩子决定坐同一辆大巴回家。他们终于和解了。第15页/共42页谢里夫从这项研究以及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其他类似研究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认为各个团体自然地发展形成自己的文化、人员身份结构和界限范围。我们可以把这两组孩子想成是微观世界中的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府、法制系统,并且他们划定界限,以此将自己和邻国区分开来。无论是在这两组孩子间还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都是从这些内部结构中产生了冲突的根源。谢里夫的研究如此出名的一个原因在于,它说明了不同团体间如何才能得到和解,和平之树如何才能繁茂。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更高一级的、延伸到团体的界线以外的目标的聚焦。似乎这也就是使响尾蛇队和老鹰队和好的原因。第16页/共42页另外的故事总是被人们遗忘的是,这个实验并不是这种类型中的第一个,而是谢里夫和同事们完成的一系列实验中的第三个。之前两个实验的结局就没有这么圆满了。在第一个实验中,孩子们团结起来对付一个共同的敌人,而在第二个实验中,他们又联手对付实验者。这又该如何改变我们对于原本的RobbersCave实验的看法呢?迈克尔毕利希认为从这三项研究来看,谢里夫的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只是两个组,而是三个。实验者本身同样也是系统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如果加上实验者,很显然他们是最为强大的一组人。两组孩子间的很多冲突都是实验者们精心安排的。实验者们有制造两组孩子间争端的强烈愿望。实验如果失败,正是他们的损失最大,而如果实验成功,也正是他们的收获最多。第17页/共42页实力关系这三个实验中一个有“圆满”的结局,而另外两个并不那么圆满。它们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强大的团体试图操纵两个弱小团体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时候他们可以公平竞争(实验三),有时他们会联合抵抗共同的敌人(实验一),而有时他们又会联手对付更强大的那个团体(实验二)。心理学家FrancesCherry觉得是第二个实验让这种分析显得可信。当开始反抗实验者的时候,孩子们显示出他们明白了自己是如何被操纵的(Cherry,1995)。虽然RobbersCave实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次“成功的”研究,和其他两次实验相比它显得更为实际。可是Cherry认为,在现实中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团体之间实力不均。第18页/共42页弱小的团体可能会反抗团体之间不均等的实力从本质上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动态力量。无论是国家、公司,还是家庭,如果一方的实力更为强大,那么突然间就有机会产生精心安排的竞争与合作,更不用说还有可能出现的操纵了。不过,操纵其他的团体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弱小的团体并不总是按照给他们制定好的规矩做事。如果这不算是RobbersCave实验以及之前两个实验留给我们的一个持久的信息,那么它或许是一则更为微妙的信息。第19页/共42页(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如何避免失败的讨价还价不要给别人威胁第20页/共42页一项获奖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揭露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时常有效地和别人讨价还价。这个简单而令人迷惑的实验调查了讨价还价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的作用:威胁和交流。讨价还价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尽管我们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它不仅仅发生在证券交易所,你要求老板给自己加薪的时候,或是在市场上。它发生在每一次我们试图和别人达成一项协议的场合中。这项协议可以简单到和朋友选择去哪家饭店吃饭,或者决定看哪个电视频道。而反之当其规模很大的时候,讨价还价可以影响国家的命运。第21页/共42页实验:实验1:卡车运货在实验正式开始前,研究人员向你解释说你将要和另一位被试玩一种游戏。在游戏中你需要经营一个卡车运货公司。游戏的目标和现实生活中一样: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像现实中的客车运货公司一样,你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货物运达目的地。但是在这个游戏中你只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一位竞争对手。看上去这是一个颇为简单的游戏。下面是游戏的难处。你卡车运货路线的地图给了你一个两难的抉择。你所拥有的是“Acme”卡车运货公司,而你的对手运营的是“Bolt”公司。你们两人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第22页/共42页你前往目的地的路线有两条:一条短,一条长。记住,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你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越长,你的利润就越少。而利润正是游戏的目标。不幸的是,较短的路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是单行道。在同一时间你们两人中只有一个可以穿过那条路到达目的地。第23页/共42页第24页/共42页你得到了一种和你的对手交流的方法,尽管只是一种间接交流。你们每人控制单行道上靠近自己这一端的一扇大门。不过,这扇大门只能在你的卡车上了主干道之后才能被关上。这将是你拥有的威胁。而实验者又“火上浇油”地说你只需管自己多赚钱,而无需顾忌另一个人的利润。产生威胁的大门第25页/共42页一旦你们开始实验,不久后你就发现自己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在20次试验的第一次中,你和你的对手都关闭自己的大门,迫使两方的卡车都绕道而行。这条路比单行道远50%,这就意味着你在路途上总体是亏损的。在第二次试验中,双方的卡车在单行道上迎头相遇。你们都必须掉头,损失了时间和金钱。剩下的几次试验也没好到哪里去。你偶尔可以在路途中赚点小钱,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亏损告终。你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更远的路线上,或者是从单行道掉头回来的路上,而不是在主干道上高兴地边前进边赚钱。在实验的最后,研究人员公布了你所赚的利润:零蛋。事实上你反而严重亏损。或许卡车运货公司并不是这么容易经营的。第26页/共42页不同类型威胁的比较后来,你发现自己处在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中的一种之中。其他两种情境与你经历的这种的唯一区别在于,在其中一种情境中两方都没有大门,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只有一扇大门由一位被试控制。在我告诉你另外两种情境的实验结果之前,试图猜测一下。你所参与的一种情境中含有双方威胁你们两人都可以威胁到对方。一种情境中有单方威胁只有一方可以威胁到对方。而在最后一种情境中没有任何威胁。不同情境下利润从多到少的顺序是什么呢?第27页/共42页最后发现,在将双方得分加起来的时候,你所处的有双方威胁的情境赢得了最少的利润,排在第二的是单方威胁情境,而利润最丰厚的是无威胁情境。这是第一个颇为古怪的结果。虽然在单方威胁情境中拥有威胁,即大门控制权的那个人的利润高于没有大门控制权的那个人,但是他们在个人和总体上仍然好过于双方都有威胁的情况。这个实验说明拥有威胁导致了更糟糕的结果,单方威胁要优于双方威胁。第28页/共42页实验2:交流的界线但是不是一点点交流就大有帮助呢?你之前在实验中不允许和另一位被试说话,所以你的卡车需要代替你说话。讨价还价就是要通过协商来达成一个折中方案难道,交流不是显然会有所帮助吗?为了验证交流的作用又组织了第二个实验。它和第一个实验除了被试可以通过耳机相互通话外其他方面都完全一样。第29页/共42页下面是第二个古怪的结果:允许双方交流并没有使实验结果发生显著变化。实验者发现双方说话并不影响他们赚钱的多少。换句话说,那些相互交流的被试并没有设法达成更好的共识。允许人们交流难道不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个让双方赚钱的方法吗?可这完全不是实验中发生的结果。相反,似乎人们的争强好胜比他们交流的动机更强烈。从另一方面来说,或许实验情境中某种特有的因素阻止了人们交谈?第二项研究中的被试报告说,他们难以开口和完全是陌生人的对方说话。其结果就是他们明显不如平时那么健谈。是否可能是情境约束导致了沟通障碍,因此使双方很少有交涉呢?第30页/共42页实验3:被迫交流Deutsch和Krauss决定在第三个实验里验证被迫交流的作用。实验过程又是和之前一样,但是现在20组被试被要求必须说些什么。如果他们中的一组不交谈,那么实验者会友好地提醒他们说些话。他们可以谈论任何东西,只要说话就行。结果终于显示交流取得了一些成功。单方威胁情境组的表现和无威胁情境组的表现接近(记住,无威胁情境组表现最好)。和没有交流时相比,被迫交流对于无威胁情境无明显影响。而且它也没有有效地改进双方威胁组的情况。似乎人们在双方均有威胁的时候仍然过于争强好胜,以至于很难避免双方的亏损。第31页/共42页威胁导致怨恨关于这项研究最为令人意外的是,在双方威胁情境中被试的表现相当糟糕。在这个实验中,即使是被迫交流也不能克服人们的好胜之心。实验者们对此给出了一条有趣的解释。试图想象一下你的邻居友好地请你在他们出去度假的时候给他们的植物浇水,看上去同意他们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让你给他们的植物浇水,否则他们就在外出度假的时候把电视机音量开到最大,这立刻就让你感到生气。你突然开始痛恨他们了。在没有被威胁的情况下做出让步在别人看来是乐于助人的。然而,强迫似乎会让自己遭到别人的拒绝。第32页/共42页(五)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他人:旁观者冷漠第33页/共42页实验:被试们以参加一个关于“个人问题”的讨论为借口受邀来到了实验室。被试和一些陌生人聊天,每次试验中陌生人的个数从1个到4个不等。由于讨论话题的敏感性,被试被告知讨论将通过对讲机进行。实际上这是一个策略,以保证被试无法看到和自己谈话的人。第34页/共42页在讨论中,一组里的一个成员会突然表现出癫痫发作的症状。以下是他讲话的台词。“我-呃-嗯-我觉得我-我需要-呃-如-如果可以-呃-呃-谁-呃-呃-呃-呃-呃-呃-呃-给我一点-呃-给我一点帮助,因为-呃-我-呃-我现在有-呃-呃-有一-一-一个严重的问题-呃-我-呃-如果谁可以救救我,那就-那就-呃-呃-太好了因为-呃-呃-啊-因为我-呃-我呃-啊-我出了点-一点-呃-呃-问题,而-而-而且如果有谁-呃-能给我一点帮-帮助的话我的情况会-呃-得到好转-呃-呃-呃-呃-呃-有没有人-呃-呃-救-呃-啊-啊-啊(说不出话)。我要死-呃-呃-我要死-呃-救-呃-呃-癫痫发作-呃-窒息,安静。”第35页/共42页然后,实验者测量被试需要多长时间才去帮助那个人。他们明显发现一组中的成员越多,被试对于这个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就越慢。似乎其他人的存在抑制了人们帮助他人的行为第36页/共42页第37页/共42页有些被试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任何干涉的举措。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实验者描述说,那些无动于衷的人并不是不关心那个癫痫发作的人。相反地,和那些报告了这则紧急事件的人相比,他们显得觉醒程度更高。很多人流汗,手发抖,而且看上去明显感到不安。那些没有给与受害者帮助的被试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无论在两个选择中选哪一个都会导致糟糕的结果,这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了禁锢。他们一方面因为没有帮助那个人而觉得羞愧和内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尴尬,或者破坏这个实验。他们之前被告知这项实验需要建立在谈话者相互保持匿名的基础之上。第38页/共42页不只是承袭Milgram的发现?就是在这点上我怀疑这项研究的原创性。显然,Milgram关于服从的研究对这项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和Milgram研究的情境相似,这则实验中的被试同样处于权威人物(心理学家)给与的继续进行实验的压力。同样的,某些人倍感不安,被试们对于是否应该干预犹豫不决。在这个例子中是一个癫痫发作的案例,而在Milgram的研究中则是被试执行电击的情形。第39页/共42页有一项发现体现了这项研究的原创性:在场的人越多,被试就越晚赶去帮忙。这在社会心理学上显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深刻见解。因为实验的设置方式,被试无法知道其他听到癫痫发作者说话的人有什么反应。这就意味着唯一的变量就是他们知道的在场人数。第40页/共42页第41页/共4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2页/共42页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心理学实验.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