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押题专练.doc

    • 资源ID:736170       资源大小:75.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押题专练.doc

    1 / 16【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第 0505 讲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押题专练军侵华押题专练1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 1858 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 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答案】A21840 年 8 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 “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 。这(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答案】A【解析】 “林则徐上年禁烟”是道光帝所派,但材料中又“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 ,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表明妥协的开始,直至南京条约签订, “缓兵之计”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保护2 / 16林则徐”与材料中“重治其罪”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1840 年 8 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是迫于军事压力而非大度,故 D 项错误。3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同样的条款,1938 年左右和 1842 年之后人们的认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民族苦难后,人们发现要想经济发展,首先要实现主权独立,进而普遍性地增强了主权意识,故 D 项正确。 4中美望厦条约第 33 条规定:“合众国人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答案】A3 / 165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据此可知( )A这一现象出现于 19 世纪中期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所反映的是天津条约内容,是 1858 年,故 A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 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 B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 C 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 D 项错误。 6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4 / 16【答案】B71875 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答案】B【解析】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 A 项错误;1875 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 B 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 C 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8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 5 次。至光绪年间, “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 “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 “中国” 。这典型地说明了当时的中国( )A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 “天朝上国”规制影响深远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答案】A5 / 16【解析】 “天朝”是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反映,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外交观念逐渐近代化,故 A 项正确;“天朝”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天朝上国”影响逐渐减弱,故 B 项错误;清王朝自称“大清国” “中国”是符合近代外交规范的,不能说明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故 C 项错误;这种变化是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表现,不能反映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故 D 项错误。9有学者认为:从 1840 年至 1945 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答案】B10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 )A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答案】B【解析】 “辽、台并失”是指日本要求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台湾,刘坤一6 / 16等电奏清政府希望不要接受日本要求。此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故 A 项错误;刘坤一等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故 B 项正确;此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故 D 项错误。11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 ,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答案】D121899 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 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 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7 / 16【答案】B【解析】据材料“1899 年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1901 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可知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故 B 项正确。13.1843 年 11 月 27 日,英国驻广州领事要求租用广州石围塘围地,该块地皮本是中国商人潘绍光的物业。地主潘绍光同意出租,但要求英方必须补偿佃户搬迁损失二万两,否则不能强拆。由此可见广州租界( )A.侵犯了清朝司法主权和农民利益B.是中方受制于英国而被迫划割C.遭到当时国人痛恨并且强制收费D.由清人拥有所有权并收取租金【答案】D【解析】潘绍光是地主,所以不能说明英国侵犯了农民利益,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国家受制于英国,而是站在个人角度说事,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没反映中国国人痛恨英国,故 C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地主潘绍光向英国出租土地时“要求英国支付搬迁补偿费和租金” ,说明其拥有所有权,故 D 项正确。14.1844 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 ”1849 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 。上述材料可以表明这一时期( )A.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B.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8 / 16C.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D.放宽限制促进近代工矿业发展【答案】A15.1860 年英国泰晤士报称:“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 600 万镑(当时每英镑价值 7.3 克黄金)。 ”与此相关的那场战争( ) A.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B.导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是列强索取赔款最多的战争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60 年” “(圆明园)被劫掠” ,可以判断题中所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故A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故 B 项正确;列强索取赔款最多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 C 项错误;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故 D 项错误。16.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行、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9 / 16D.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答案】B【解析】清廷希望以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而非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故 A 项错误;用关税代替外国公使驻京、内地游历等,是为了保持华人与洋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华夷之防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贸易立国” ,故 C 项错误;清廷希望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人的让步,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故 D 项错误。17. 清朝前期至清末民初,今京津冀均属直隶管辖,是拱卫京师的京畿重地。1903 年,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主要原因是天津( )A.作为“卫所”的军事职能强大B.作为直隶首府的政治功能上升C.开埠通商提高了城市整体实力D.设立了新式学堂成为文化中心【答案】C18.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洋务派任人唯亲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D.舰队数量的过多【答案】C【解析】材料不能体现军队贪污腐败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洋务派用人状况,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中国舰队指挥体系分散,各舰队分属于不同政府部门,而日军舰队指挥体系更简单、协调,因此中国战败的原因是由于10 / 16军队指挥体系的落后,故 C 项正确;舰队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战,而不是战败的原因,故 D 项错误。19.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答案】C20.“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材料旨在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 )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现代化进程首次转移D.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表明重在说明甲午战争失败的积极意义,故 A 项错误;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不是甲午战争的积极意义,故B 项错误;材料“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表明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也就是现代化进程的首次转移,故 C 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还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延续至政治层面,故 D 项错误。21. 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11 / 16A.对于外来文明没有排斥B.对清廷未完全放松警惕C.转移了斗争的主要矛头D.放弃了“扶清灭洋”初衷 【答案】B【解析】义和团动手破坏铁路表明对外来文明的排斥,故 A 项错误;“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表明对清王朝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故 B 项正确;转移了斗争矛头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C 项错误;放弃“扶清灭洋”初衷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D 项错误。22. 1908 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 4 年内,每年至少应派遣留美学生 100 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C.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D.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答案】B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二年正是乾隆帝满八十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戛尔尼侯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12 / 16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辩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良药固然苦口,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 ”1858 年 6 月 11 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接受条款,否则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绪十九年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述。【答案】(1)目的:解决与中国通商困难的需要;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13 / 16系。原因:文化传统差异:英国主张主权国家平等,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维;社会经济差异:英国工业革命开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需求不大。(学生若能从外交政策等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特点:由被动妥协外交到主动走向近代外交;由维护等级制的世界秩序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评述:认可外国公使驻京、设立驻外使馆、废除海禁旧例、实施保护华侨政策,一方面促使传统华夷秩序的解体,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外关系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24.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活动具有代表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传教士来华始于 19 世纪 30 年代,由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实在太远,他们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鸦片战争后,他们先后在广州、宁波、福州、上海等地创办教会学校。19世纪 60 年代,中国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广州同文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有许多都效仿教会学校。此外,全国各地兴办的新式私立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程式,也仿效教会学校。1838 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撰写一部名为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来源、组织与功能作扼要叙述,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增补的有关14 / 16美国的材料,几乎三分之二来自这部书。1866 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完整的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问世,清政府中央和各省以及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与外事有关的各级官员均获得此书。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翻译和出版的书籍的数量没有精确的统计,但属于自然科学著作的为数不少,如介绍西方科技的格物入门 格物测算 地学浅释和大量的西医西药书籍。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当推裨治文的英文报刊中国丛报 。该报在其创刊号中,毫无掩饰地指出其主要宗旨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广泛了解中国各种情况,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就是根据该报提供的情报拟定的。19 世纪下半期,传教士主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介绍西学的万国公报 。康有为、梁启超的许多主张出自于那里,连光绪皇帝也阅读万国公报 。摘编自梁碧莹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教士来华从事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原因。(10 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并说明西方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分别做出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 分)【答案】(1)内容:举办教会学校;翻译和出版书籍;创办报刊。原因:传播宗教;为殖民侵略服务。(2)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一大批新式学堂创办起来。15 / 16开阔了国人认识世界的视野;有助于国人对西方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和自然科技的了解和认识。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来源;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逐渐开展。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介绍西方的报刊、杂志、著述在中国纷纷出现,留学教育相继开展。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使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中国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美国传教士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得出举办教会学校;根据材料“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翻译和出版的书籍的数量没有精确的统计”得出翻译和出版书籍;根据材料“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当推裨治文的英文报刊中国丛报 ”得出创办报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他们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得出传播宗教;根据材料“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就是要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广泛了解中国各种情况,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就是根据该报提供的情报拟定的”得出为殖民侵略服务。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 19 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 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16 / 16致了中国在 19 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时代周报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 1: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鸦片战争。理由:西方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了改变,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可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起源于鸦片战争,这是无法回避的史实。示例 2: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合理,十七八世纪的明朝,中国已经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变革。理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政治腐败。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阻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对宋明理学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综上所述,史景迁的观点是合理的。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押题专练.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