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发传染病形势及应对策略-2012.10.ppt

    • 资源ID:75985594       资源大小:6.78M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发传染病形势及应对策略-2012.10.ppt

    国内外新发传染病国内外新发传染病现况及应对现况及应对概 要新发传染病定义及种类新发传染病特点、威胁及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出现原因及影响因素国内外主要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国际上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中国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措施一、新发传染病定义及种类新发传染病定义新发传染病定义起源n1992年,美国医学协会提出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新的、刚出现的或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性”该定义实际包括了两类疾病:l其一为新发生的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l其二为重新发生的古老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RID),是指一些原已得到基本控制、已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年来因某些原因又重新流行的古老传染病。有人将二者合起来简称为新发和再发传染病(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RI)新发传染病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其可以包括n出现特有的症状n原来很少的疾病出现流行n原来临床表现轻微的疾病变得严重n原来可以预防或治疗的疾病失去控制或出现耐药性n或者是由于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一些疾病被发现有所增加 美国CDC(2001年)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2007.6月20日 突发急性传染病范畴新新发传染病(急性染病(急性传染病)染病)传统意意义所指所指传染病染病(急性(急性传染病、重要染病、重要危害)危害)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疾病(急性、重要危害)(急性、重要危害)新发传染病的分类新发传染病可分为三类n第一类,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所认知,只是近20 年来发现是传染病。如T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突发性玫瑰疹等n第二类,某些疾病或综合征在人间也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20年来才被发现和鉴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n第三类,某些传染病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等人们也常根据习惯依据病原体特点而命名,如新发病毒性传染病、新发细菌性传染病等年代病原体名称年代病原体名称1973轮状病毒1981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1975细小病毒B191982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I型1976隐孢子虫1982大肠艾希菌O157:H71977埃博拉病毒1982伯氏疏螺旋体1977汉坦病毒1983人免疫缺陷病毒1977嗜肺军团菌1983幽门螺杆菌1977空肠弯曲杆菌1983肺炎衣原体1977丁型肝炎病毒1984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1980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1985比氏肠胞虫1973年以来全球新发现传染病病原体年代病原体名称年代病原体名称1986卡晏环孢子球虫1992巴尔通体1988人疱疹病毒6型1993Sin nombre病毒1988丙型肝炎病毒1993家兔脑胞内原虫1989戊型肝炎病毒1994人粒细胞埃立克体1989查菲埃立克体1994Sabia病毒1990人疱疹病毒71994亨得拉病毒1991Guanarito病毒1995人疱疹病毒81991脑胞内原虫1995庚型肝炎病毒1991巴贝西虫新种1996牛海绵状脑病毒1992O139霍乱弧菌1997TT病毒年代病原体名称年代病原体名称1997禽流感H5N1病毒1999尼巴病毒1999SEN病毒 2003SARS病毒2003猴痘病毒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0新型布尼亚病毒20112012国外国外发生发生巴尔通体人粒细胞埃立克体O139O157O157:H7H7尼帕病毒猴痘本土本土发生发生 H5N1 H5N1 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HFMD(EV71)流感大流行(H1N1)基孔肯亚热脊灰(野毒)西尼罗病毒病 HFTS年份年份1990s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及趋势二、新发传染病特点、威胁及影响新发传染病特点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n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多,以病毒性新发传染病所占比例最大n病原体的宿主种类多样,动物更多的成为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的宿主或传染源n传播途径多样、感染方式多样,许多新发传染病不仅限于一、二种传播途径n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n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极易发生流行新发传染病发生、出现的不确定性n新发传染病的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很难预测n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具有较多的社会因素及个人行为因素的影响n血液传播、性传播等AIDS的传播方式与人类的行为及社会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新发传染病出现的高频次n人口增长和拥挤、人口流动、全球生产及贸易的增加等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n新发传染病发生或被发现的机会增加社会影响广n新发传染病感染的全球性n相当多的新发传染病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对居民生命及健康的威胁n人们对新发传染病早期阶段流行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缺乏了解,难以有效的、及时治疗和控制,易导致较多的病例死亡。n新发传染病在传染病导致的死亡及伤残中占有较大比例l如到2011年,全球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可能将达到数千万l结核病则每年造成300万人死亡n一些慢性疾病被发现与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有直接关系l如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溃疡和胃炎l经性传播的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有关l丙型肝炎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150000 人/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n1983年,美国滨州禽流感(H5N5)直接损失6000多万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3.49亿美元n1991年,秘鲁霍乱造成的损失约7.75亿美元n1994年,印度鼠疫直间接损失高达20亿美元n1997年,香港禽流感损失几亿美元n1999年,马来西亚发生尼帕病毒病,超过一半的养殖场被关闭并被限制出口肉类及制品对社会稳定及安全的影响n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引起危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l1996年日本发生大肠杆菌O157食物中毒,8人死亡,数千人感染,导致民众强烈不满l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炭疽事件,由于政府部门措施不力,普通民众抢购大量的抗生素l我国2002年的SARS流行初期,个别发生抢购风n影响到区域的稳定及国防安全l亚撒哈拉沙漠地区艾滋病的蔓延导致青壮年病例大量增加,军队难以招募到合格军人l一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可以被当作生物武器袭击居民,造成社会恐慌及社会稳定l传染病造成的商品禁运、旅行限制、移民等也可能会导致国家间发生贸易纠纷或摩擦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影响n新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主要表现在卫生保健费用的逐步增加等l美国每年就诊的传染病病例数约占所有就诊者的25,直间接费用占所有美国医疗保健费用的15或120亿美元,其中新发传染病费用占相当大比例lHIV/AIDS是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带来极大挑战的有关新发传染病的影响的典型l抗菌素耐药性导致病程延长,死亡率增加以及较高的卫生医疗费用三、新发传染病发生、出现原因及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发生驱动因素增加新发传染病发生驱动因素增加病原体进化和适应人口学特征及行为改变n人口的快速增加及老龄化、移民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食物加工方法的改变、静脉吸毒、危险性行为等社会及经济转型与发展n城市化、农业开发、动物蛋白消费增加、森林采伐、环境破坏、人员及货物全球流动新医疗技术使用n器官/组织移植、免疫抑止药物的使用、抗生素和杀菌剂的广泛使用/滥用公共卫生体系的削弱n监测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卫生设施缺乏、原有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基础废弃或削弱气候变化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扩散的主要因素可能导致新发传染病持续发生或存在、扩散的因素主要有n社会动荡n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及难以持续n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对政府预算的压力,将会导致公共卫生费用的相对减少n环境、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n人口流动日益频繁n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n生活方式及习惯n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交通工具现代化等对新发传染病的控制起积极作用的因素主要有n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及饮水卫生质量得到进一步加强n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新发传染病的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n经济的增长导致贫困减少n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的增加n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进步四、国内外主要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全球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约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地区分布特点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地区分布特点亚撒哈拉非洲地区:HIV、疟疾等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其它地区中东和北非:TB、丙肝的流行较严重。HIV感染率在所有地区最低亚太地区:抗药性结核病,疟疾和霍乱是主要威胁,南亚地区HIV的扩散前苏联地区:霍乱、丙肝、结核病、HIV感染等疾病急剧增加拉丁美洲:霍乱、疟疾、TB及登革热再现西欧:面临 HIV/AIDS,结核病,丙型肝炎的威胁,经济动物性疾病也有不断发生全球估计3000多万人感染 HIV/AIDS.2009年,180万死亡,260万人新感染.超过68 (约2000万)在亚撒哈拉地区2009年亚洲约490万人感染HIV,36万新感染者全球HIV感染情况2008年全球HIV/AIDS 感染情况全球结核病发病情况2007年全球结核病感染情况(/10万每个国家)全球疟疾发病情况全球SARS发病情况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报告病例,其中死亡例,病死率达全球SARS发病情况莱姆病莱姆病首先发现于美国迄今已累计报告超过12万病例全球已有63个国家发现此病人禽流感H5N1疫情信息(截至2012年8月10日)15个国家累计报告608例,359例死亡,病死率59%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报告191例,死亡159例)、埃及(报告168例,死亡60例)、越南(报告123例,死亡61例)我国疫情(截至2012年8月10日)n确诊43例人禽流感病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65%其它重要新发传染病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散发病例和暴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地不断发生,美国每年的感染约为是73000余人,死亡病例约600人年在 东南亚出现的尼巴病毒性脑炎,共造成人死亡,病死率达隐孢子虫病呈全球性分布,至少有74个国家300个地区已有报道n欧洲和美洲发达国家健康人粪便卵囊阳性率为1%-3%,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为5%,n有突发性和群体感染的特点,欧洲、美国已有数十起水源引起的隐孢子虫病流行的报告广州管圆线虫病分布于热带、亚热带27个国家和地区n人们对于生食螺、虾、蟹等不良饮食行为的效仿与流行,本病呈上升趋势。越南: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印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基孔肯亚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缅甸:细菌性及原虫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登革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 巴基斯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登革热和疟疾、狂犬病尼泊尔: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阿富汗:细菌性及原虫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疟疾、狂犬病塔吉克斯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疟疾俄罗斯:细菌性腹泻、蜱传脑炎中国周边国家主要传染病种类 中国新发传染病形势国内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扩散n性病、结核病上升明显,登革热近年有所回升n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n如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汉坦病毒肺症、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脑炎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一些传染病威胁依然存在及卷土重来n鼠疫、霍乱、脊髓灰质炎全国全国SARSSARS发病情况发病情况24省,266县报告病例;81.8%的病例发生在城市;起源于我国南方,迅速蔓延全国96.7%的病例发生在广东省及其它5个北方省份全国SARS发病情况人感染猪人感染猪链球菌爆球菌爆发,四川四川,2005年年6-8月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指是由一种布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中的新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人群可能对此病普遍易感,有证据提示,蜱等可能为传播媒介。接触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有传染性2010年10月,卫生部下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通过加强培 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意识和能力,可能对降低病死率发挥积极作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010年广东东莞基孔肯雅热2010年,广东省2010年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96(其中2例输入)例,疑似病例188例。l2010.6.23,白云机场检疫发现,非洲籍入境旅客,核酸阳性,男性,29岁,发病时间为6月22日。l部分标本基因测序、比对,显示本次疫情的毒株为中/东/南非流行株,与泰国2008、2009年同基因型毒株同源性达99%。44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基孔肯亚热暴发19502010年全国人间布病发病趋势461999200520032010中国布病疫情逐步扩散我国其它新发传染病现实及潜在威胁中国约有60%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湖南和广东两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肺炎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43.7%我国29个省(区、市)存在莱姆病感染,每年新发病例估计高达两万例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感染率为65.5%五、国外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及措施五、国外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及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应对措施1995年世界卫生协会敦促所有成员国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以促进对再发传染病的检测及新发传染病的识别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新发与公共疾病监测控制部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了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各国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n病原体生物特征、致病机理、感染者免疫应答n疫苗研究以及病原学与基础研究数据库等1997199719971997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全球警惕,全球警惕,全球警惕,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采取行动采取行动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国际卫生条例(2005)是一部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国际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国际卫生条例(2005)目的是防止疾病或其他公共卫生风险跨国境传播,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IHR(2005)于2005年5月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2007年6月15日生效中国政府为缔约国之一n指定国家归口单位n评估并向WHO报告PHEIC;对WHO提出的关于确认PHEIC 的要求做出反应;对可能造成国际性蔓延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反应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20052005)IHR8项核心能力核心能力-1国家立法、政策和筹资 n国家立法和政策 n筹资 协调和国家归口单位间沟通 nIHR 协调、沟通和倡导监测n基于指标的监测n基于事件的监测反应能力n快速反应能力n案例管理n感染控制n消毒、净化及病媒控制 准备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准备和应对 n国际卫生条例准备的风险和资源管理风险沟通:公共沟通政策和程序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能力 实验室n实验室工作的政策和协调 n实验室诊断能力和确诊能力 n标本采集与运输 n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 n基于实验室的监测 入境口岸IHR8项核心能力项核心能力-2IHR 4项健康危险因素人畜共患病n发现和反应国家或国际关注的人畜共患病事件的能力 食品安全 n检测与应对可能造成全国或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化学事件n发现与应对引起国家和国际公共卫生关切的化学事件的能力辐射突发事件n发现和应对可能构成国内、国际关注公共卫生事件的辐射和核突发事件的能力IHRIHR关于加强国家核心能力的日程要求关于加强国家核心能力的日程要求关于加强国家核心能力的日程要求关于加强国家核心能力的日程要求15 June 200715 June 200720092009201220142016Entry into force Entry into force 生效生效生效生效Core capacity Core capacity assessment assessment completed completed 核心能核心能核心能核心能力力力力评评估完成估完成估完成估完成Core capacities Core capacities implemented implemented 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实实施施施施Possible extension of 2+2 Possible extension of 2+2 years years 2+2 2+2 年的可能延年的可能延年的可能延年的可能延长长Monitoring IHR Implementation IHR 实施施监测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目标n降低新发传染病发生危险n加强新发传染病暴发的早期发现n加强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应对n加强新发传染病的应对准备n开展区域内的技术合作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05)近年来,亚太区域是许多新发传染病的热点地区,包括SARS、禽流感A(H5N1)、登革热、尼帕及亨德拉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病、手足口病等。2005年9月,亚太区域的48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即亚太区域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或称APSED“三合一”的战略,旨在帮助各个国家:增强管理新发传染病的基本能力改善对大流行的应急准备加强建设以满足IHR关于监测与反应的核心能力要求60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05)五项目标降低发生风险加强早期发现加强早期应对加强应对准备开展技术合作五个重点领域监测与反应实验室人畜共患病感染控制风险沟通61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10)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求,2010年对2005版战略进行了更新更新版战略即亚太区域新发传染病战略(2010),或称作APSED(2010),2010年10月在第61届西太平洋区域委员会上通过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10)愿景n通过建立一套对公共卫生安全承担集体责任的体系,建设一个为减少新发疾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和影响做好充分准备的亚太地区目标n通过相关应急准备规划、对新发疾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建立可持续的国家和地区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公共卫生安全63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10)五大目的n降低新发疾病的风险n加强对新发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n加强对新发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n加强对新发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急准备能力n亚太地区建立长期技术协作与伙伴关系64亚太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 APSED(2010)APSED(2010)八大“重点领域”n监测、风险评估与响应n实验室n人畜共患病n感染预防与控制n风险沟通n公共卫生应急准备n地区准备、预警与响应n督导与评价65泛美卫生组织(PAHO)应对策略及措施建立实验室为基础的病原学监测系统利用现有的常规和哨点监测系统开展综合症监测开展以疾病诊断、流行病学及预防效果、临床研究为主的应用性研究通过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制定或更新防治指南、推荐控制措施等内容强化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美国采取措施制定应对新发传染病威胁的国家战略n白宫的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于1996年6月12日正式颁布了题为“应对新发传染病威胁”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应对新发传染病的目标提出新发传染病综合性防治策略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强化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加强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能力培训开展国际合作大力开展各种基础及应用性研究美国应对新发传染病威胁的国家战略目的n通过加强国内外的监测和应对网络、加强研究和培训以及国际合作以应对新发传染病威胁目标n加强本土传染病监测和反应系统的建设n建立全球传染病监测和反应系统n加强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的研究及病原学研究n通过多部门合作,确保应对传染病的药物、疫苗及诊断实验的供应和应用n通过多部门合作,提高公众对新发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明确指出政府在应对新发传染病方面的角色和职责美国CDC新发传染病综合性防治策略1994年,美国CDC强调应对新发传染病的策略及措施n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监测n开展应用性研究l开展行为因素对新发传染病的影响的研究l新发传染病卫生经济学研究、经济效益评估研究等n促进预防和控制l加强信息交流和预防策略等l强化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如疫苗免疫、媒介控制、食物检查、隔离、检疫等方法等)n加强基础建设l强调建立专家队伍、开展各种能力培训、建设实验室网络英国应对策略英国应对策略n加强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异常n加强与实验室合作,促进病原体的检测n加强与相关国家及部门的联系n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以评估新发传染病的威胁n建立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快速反应机制(如生产药物、疫苗等)国外部分新发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国外部分新发传染病的控制措施美国控制西尼罗病毒病的主要措施美国控制西尼罗病毒病的主要措施n监测蚊子及鸟、马、其他动物中西尼罗河病毒携带、繁殖情况n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民众加强个人防护n消除蚊子的孳生地n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子资料库,供各州交流关于西尼罗河病的信息n建立新的西尼罗河病毒实验室扎伊尔对埃博拉出血热爆发的控制措施扎伊尔对埃博拉出血热爆发的控制措施n严格隔离治疗病人,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n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n开展卫生宣传,使群众知道如何保护自己n实施正确的检疫措施n追踪和监视密切接触者英国对疯牛病的控制措施英国对疯牛病的控制措施n规定BSE为必须申报的法定传染病,对病畜予以捕杀并焚化其尸体n禁止使用含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做饲料,禁止用哺乳动物原料制造肉骨粉做肥料n禁止将 牛下水供人食用,禁止用其喂养所有动物和禽类n禁止销售被处死的牛肉、畜产品及病牛的乳制品n禁止向所有国家 出口牛肉及其制成的成品、半成品和医药原料及制品等六、中国新发传染病应对我国新发传染病发生、发展影响因素改造自然的行为直间接改变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了人与自然界的接触频率及范围n如森林采伐、大坝建设、水库建设、南水北调、铁路修建人口数量增长和高度密集化,人员流动等使得人群发生及传播的速度加快。人们行为的改变如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蔓延饮用水及食品的来源、加工处理、输送方式多样化,食源性传染病暴发在所难免养殖业的高度发展与养殖方式、畜产品的的贸易可能导致新发传染病发生及扩散由于意识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发传染病不断被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发传染病从境外的传入药品滥用、动物饲料中抗生素添加、虫媒抗药性的增加等,导致抗药性不断出现医院内感染的增加也是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的原因之一癌症增加、艾滋病等的增加等导致人群免疫力低下而引起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血液供应、血液制品的生产及供应的监管不力也将促使血液传播疾病的扩散生物恐怖的威胁卫生设施、安全供水系统及其保障技术措施与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卫生体系的削弱直接导致一些依靠良好的措施而得到控制的疾病发生流行新发传染病传入我国的影响因素贸易的发展使得进口的货物的数量、品种不断增加,来源地范围不断扩大n进口食物可能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n进口皮毛、等与动物相关的货物可能导致动物源性疾病的增加n随各种货物进口的媒介导致媒介类疾病的增加。边境线长,临国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或我国已经基本消灭或控制的疾病可能会输入国内到中国旅游以及我国居民到国外观光的人数愈来愈多,导致输入性疾病增加动物的自然迁徙如侯鸟的南飞北归将有可能造成疾病的远距离传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销售如国外血液制品的进口可能造成一些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及流行中国新发传染病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有关新发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基础薄弱n如何界定新发传染病、如何对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法律、法规责任进行界定尚无明确规定n多数的新发传染病没有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的范畴,导致低估新发传染病的严重性及危害缺乏政策支持及应对体系建设n政府的认知程度、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策略及措施都不足以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冲击n处理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出现多头领导,各自为政,资源分散浪费,难以形成高效运作机制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新发传染病早期发现能力不足n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公共卫生意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不足,对新发传染病缺乏警惕性n目前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主要针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急需探索并建立针对发现/识别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方法和体系n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鉴别能力薄弱,实验室监测体系急待加强 新发传染病诊断技术落后n传染病病原学诊断分离方法落后,覆盖面窄,不能在第一时间排除可疑病原体n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试剂和方法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进入一线医院使用n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病原体分子分型技术未形成体系,没有标准化的统一方法应用性及基础研究薄弱n缺乏为我国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及应对措施起到支持作用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n投入不足,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较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n缺乏合作和有效分工,难以开展、实施大型的研究n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难以获取新发传染病病原材料及相关信息n新发传染病控制理论、应对机制及防治策略的软科学研究不足等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善n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在各个层次尤其是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n在国际合作中尚未形成以我为主、服务于我国新发传染病控制工作的系统的工作机制部分新发传染病的发现疾病种类疾病种类首发地区首发地区首次证实地区首次证实地区发现原因发现原因SARS中国美国 暴发艾滋病非洲美国病例报告莱姆病美国美国监测埃博拉出血热扎伊尔、苏丹扎伊尔暴发军团病美国美国暴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美国美国病例报告幽门螺杆菌病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研究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美国美国暴发人埃立克体病美国美国病例报告丙型肝炎美国美国研究戊型肝炎印度美国暴发O139霍乱印度、孟加拉日本暴发庚型肝炎?美国研究中国应对新发传染病已采取措施制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改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制定策略,开展防治工作开展人员培训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制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2003年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修订传染病防治法 其它各种配套法规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n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办法n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n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n艾滋病预防控制条例 n各种传染病诊断、处理标准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n医疗救治体系建设n疾控机构建设n应急机制建设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n 疾病控制机构改革n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立卫生应急部门加强应急指挥和信息系统建设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各级卫生部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省、地级建立专业救治队伍制定国家战略开展人员培训与国际合作各式各样人员培训n2001年成立CFETPn各省均开展了全省范围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n开展实验室检验能力及生物安全等培训n各种性质的培训班开展国际合作新发传染病研究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十一五”期间,新发传染病应对技术研究成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点领域n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技术研究n重要新发传染病的自然界分布和自然传播机制研究n传入性新发传染病的媒介生物研究 等n疫苗研究:HIV/SARS/HPAI等“十二五”期间,新发传染病研究的投入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于二七年六月二十日由卫生部印发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目标总体目标n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n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n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n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n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n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现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立症状监测报告系统。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加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准备。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部门间、地域间以及国际社会间的沟通与合作。具体目标搭建中央和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科研攻关的技术平台。以病原微生物、预防性疫苗、救治药物和检测方法作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培养和储备专门的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建立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分子分型数据库,科学、有效处置新发传染病疫情。研究我国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规律、感染情况及传播媒介,为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具体目标政策措施l加强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l建立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指挥协调、信息沟通、部门协作)l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减轻突发急性传染病危害l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早期预警能力l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措施l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l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l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坚持依法防控突发急性传染病l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l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新发传染病形势及应对策略-2012.10.ppt)为本站会员(清****)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