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化学课标2017年3月7日.ppt

    • 资源ID:785258       资源大小:1.63M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课标2017年3月7日.ppt

    ,化学课标解读,回归课标 在做中学 在学中教,王红伟 电子邮箱 1213758908qq.com,1,1、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问题的引出:,(1)、脱离课标、偏重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孤立的化学知识,忽视对“双基”的理解与应用(2)、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科学方法的指导,3,(3)、忽略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化学对生活与社会作用的认识,(4)、忽视实验的探究价值,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4,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介绍,案例,回顾 什么是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的定义:是确定这一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组织性文件。教育大辞典,5,(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1、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课程标准的作用,导向性监测性评价性提升性,2、什么是教学理念?,是教育者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基于课程认识的教学准备行为,包括对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对教学效益的关注,对教学目标可测量或量化的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案例,(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2)、激发学习兴趣,倡导探究学习(3)、扩展认识视野,理解化学与社 会的联系(4)、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描述更具体,更可观察 规划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结果 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将 科学探究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 强调情景化学习,在真实的情景 中呈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知识时 的环境与应用知识时的环境尽可能贴近 赋予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内容和方 法,清晰的课程观念,完整的科学素养,具体的行为目标,明确的基础要求,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情景,合理的评价体系,4、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11,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概述,课程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1)、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观点) 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2)、对于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3)、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 到基本的了解程度,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案例,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5、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团结,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化学课程目标实施的基本认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不能忽视“双基”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加强教学的融合度,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课标中内容标准的五大一级主题的确定,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科 学 探 究,科学探究的含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以及基于此种研究所获得的证据而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原有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还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科学探究的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运行试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 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2.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3. 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 4. 更新主题(单元)的“学习情景素材” 5. 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二、2011年 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前言”的变化,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高中: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特点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第1自然段对“化学”这一概念的全新阐述,在阐述化学的作用中增加了“信息科学”、在阐述人类面临的问题中增加了“资源匮乏”这两个概念;,导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第2自然段重新、更明确地阐述了化学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和深远影响。,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删去了启蒙性);,新增部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二、“课程目标”的变化,目标总要求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将“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调整为“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 降低了设计实验的难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增加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敢于质疑” 、“乐于实践、善于合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等重要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中, 将“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祛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调整为“初步学习,初步学习”。增加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调整为“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要求。,要求更加明确,调整科学探究内容要求,全面阐述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求,突出强调必须完成的基础学生实验,以保证实验和探究学习要求的落实。 更清晰地反映探究实验学习的要求。 对一些实验进行了调整,删改难度大、可操作性不强或现实意义不大的实验。 利用实验作为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习兴趣和对实验的理解。,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亟待予以切实重视,“附: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 修改了例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 提出了三种假设,并对三种实验方案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明确了探究实验和一般实验(氧气、二氧化碳),(一)“科学探究”内容标准的变化,-实验要求提高,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8项)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 酸碱的化学性质。,一增:增加了燃烧条件的学生实验。这个实验源于生存更贴近生活,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在关键时候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一改:将原来的粗盐提纯实验改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方法过滤,但是并没有针对其他可溶性的杂质进行处理,表述更为准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7项化学实验技能,降低了5个实验活动的要求: (1)“我们周围的空气”二级主题中,“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降低为“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的差异”。 (2)“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二级主题中,“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降低为“检验”;“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降低为“常用铵态氮肥的鉴别”。,(3)“物质的化学变化”二级主题中,“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降低为“设计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观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降低为“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减少了两个实验: 常见氮肥的检验实验和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农药、化肥,删去以后使学生实验面向所有的学生,更贴近生活。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需要的时间长,需要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能在课堂中实现知识形成于内化,评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操作性差。,原“活动与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改为“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落实(原探究中测定头发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情况,难度较大)。,对科学探究要素做能力划分,基本功能力训练(观察、记录、表述) 分析和结论 方案设计 提出问题,明确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课程内容”的其他部分,条目本身没有太大变化。学习要求描述更明确、科学,某些学习内容要求的深广度有所降低。内容标准的描述,用词更明确,避免了可能产生的歧义。在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加强了分类观,明确了物质分类的要求。,三、修订的原则,1.立足科学素养: 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的目标追求。 2.突出课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其基础性,通过加强化学与社会 、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并领悟化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倡导科学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方面都属于基础性的范畴,或者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3.重视修订意见: 修订组十分重视来自各地化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提出的修订意见,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学科和学段间的衔接,确定拟修订的内容和方案。4.加强比较研究: 修订组结合实验所取得的成绩、共识和不足,在“化学课程目标建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标准描述”和“科学探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判断和决策。,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三)、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建议,(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六)、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七)、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1、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对话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由于课程标准建立在对学生已有水平的假设之上,因此,教学目标就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因“生”施教,建立一种教学补充目标,帮助学困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1)、  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教学内容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对话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内容”,(2)、课程内容是理性的体现者,教学内容则结合具体的师生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种理性,这就形成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3、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科基本能力界定为,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2、实验能力 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简单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能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和仪器的能力。 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案,有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3、思维能力 对初中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简单的迁移、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有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4、自学能力 能将给出简单材料的信息内容,通过阅读接受所给的新信息,理解题意,结合课本内已学过的有关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考试的认知能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三个层次:知道、了解、理解。,其内涵分别为:A.知道: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印象,对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能记忆和再认。B.了解:对学过的化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记住学过知识的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应用。C.理解: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问题。,了解水平: 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复述、描述、识别等; 理解水平: 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区别等。,目标前进的方向,美国学者马杰在1968年就提出三个经典的有关目标、策略和评价三方面的基本问题:,我要去哪里? 我如何去那里? 我怎样来判断自己已经 到达了那里?,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1)教学的起点要求是什么?(起点)(2)教学的最终要求是什么?(终点)(3) 由起点到终点的差距是什么?(目标差)(4)如何使学生从起点到达终点?(方法)(5)我用什么方法判断到达了终点?(达标) 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的预测,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师“教”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之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将多元的教学目标综合转化为站在学生角度理解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目标的设立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一个明确而有效的自我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依据或标准。 目标制定非常重要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 课标中行为动词的描述,考试的测量目标与行为目标测量目标:抽象但可测的理论层面的目标,概括性很高;行为目标:具体的操作层面的目标,如相应的行为动词所表述的目标;预测测试结果。,65,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有关行为动词分类,66,2、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67,3、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68,案例1,测量目标:理解分子的概念行为目标:1、用自己的表述解释分子的概念;2、在具体的情景中确定概念的含义;3、根据定义区分两个相似的概念;4、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5、运用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69,案例2,测量目标: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行为目标:1、说出点、线、面表示的意义。 2、判断某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判断物质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4、如何改变温度、溶质溶剂量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发生转化。5、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70,2013新疆中考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71,2014年10.题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72,【2015】14.(3分)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_的方法提纯A。(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_(填字母)。,【2016】10.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 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2015内高】13、(4分)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0时,将5g KNO3晶体加入1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200克,需要KNO3固体质量为_克。,课题: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从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合理解释一些实验现象。3、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二、重点和难点1、从实验事实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从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测量目标 行为目标,宏观:1、 反应前后 质量不变 2、元素种类不变微观: 原子个数不变,案例3,77,2013新疆中考第8题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 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SiO2 B . CO C . CO2 D. Na2CO3,78,2014新疆中考(分)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并回答问题;,该反应产生的气体质量是多少?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79,【2016】,9.现有32g某可燃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气体和72g水蒸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可燃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该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此反应是置换反应,近三年中考,学习新课标着重把握,1.明确新课标的三大特点,(1)保持原课标的基本结构,(2)比原课标更凸显了:,完整性,严谨性,实践性,(3)特别强调学生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8项基础实验,7项实验技能,2.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1)6 项化学基本观念,(2)化学思维的特点:,从宏观现象入手,进行微观分析,用化学语言表述, 认识化学物质有多样性, 认识化学物质由微粒构成, 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 用转化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 用定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 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1、多样化的化学新教材是宝贵的课程资源2、课程改革中教学活动的信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万千。”,结束语,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求,(一)提出问题1、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2、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能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二)猜想与假设1、了解猜想与 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2、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作出猜想与假设。,(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了解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对探究的作用。2、能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指定相应的计划和准备实验用品。3、能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尝试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能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2、能积极参与实验,顺利完成实验操作。3、能记录和简单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五)分析与论证1、能将数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尝试得出合理的解释。2、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3、知道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注意减少实验误差。,(六)评估1、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作出评价。2、常识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七)合作与交流1、认识合作与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2、能用语言、文字、图表及自己擅长的方法表示探究的过程和结果。3、能关注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课标2017年3月7日.ppt)为本站会员(高远)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