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触电及防护学习.pptx

    • 资源ID:80129059       资源大小:1.88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触电及防护学习.pptx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二、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三、触电急救四、电工操作规程目的:让大家提高安全用电意识,知道如何安全用电。如何 触电急救第1页/共51页电气安全概述电气安全概述n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n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n以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为例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其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6.54%。第2页/共51页n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 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 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为什么?为什么?第3页/共51页 1、什么是触电?、什么是触电?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电流通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分电击与电伤两种。过人体造成的。分电击与电伤两种。(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电击电击电流流过人体时反映在人体内部造成电流流过人体时反映在人体内部造成器官的伤害,而在人体外表不一定留下电流痕迹。器官的伤害,而在人体外表不一定留下电流痕迹。表现为:表现为: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肌肉缩。严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肌肉缩。严重心律不齐、昆迷、心跳停止等。重心律不齐、昆迷、心跳停止等。一、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第4页/共51页一、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伤电伤电流流过人体时使人的皮肤电流流过人体时使人的皮肤受到灼伤、烤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受到灼伤、烤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严重的可致人死亡。严重的可致人死亡。表现为:表现为:电灼伤、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第5页/共51页2、人体触电的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触电方式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 直接接触直接接触触电: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间接接触间接接触触电: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1)直接接触触电的形式:直接接触触电的形式:1)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3)电弧伤害第6页/共51页火线零线(1)单线 触电火线零线(2)双线 触电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第7页/共51页(1)两相 触电火线L1火线L2(2)两相 触电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第8页/共51页3)电弧伤害 电弧是气体间隔被强电场击穿时电流通过气体的一种现象。被电弧“烧伤”着的人,将同时遭受电击和电伤。所以视为直接接触触电。第9页/共51页2、人体触电的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2)间接接触触电的形式:间接接触触电的形式:1)单相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第10页/共51页(1)单相 触电1)、间接单相触电、间接单相触电第11页/共51页 跨步电压 触电2)、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第12页/共51页闪电 高 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线第13页/共51页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1)电流值大小)电流值大小(工频)n感知电流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微针刺,发麻。n 平均(概率平均(概率50%),男:),男:1.1 mA ;女:;女:0.7 mAn摆脱电流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流。n 平均(概率平均(概率50%),),男:男:16mA;女:女:10.5 mAn 最低(概率最低(概率0.5%),男:),男:9mA;女:女:6 mAn室颤电流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动的最小电流。n I颤颤 50 mAn 一般人体所能忍受的安全电流可按一般人体所能忍受的安全电流可按30 mA考虑考虑 第14页/共51页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2)电流持续时间nt 吸收电能吸收电能 伤害伤害nt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nt 人体电阻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人体电流 伤害伤害nt 中枢神经反射中枢神经反射 危险危险第15页/共51页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3)电流途径)电流途径n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的途径。n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n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径。径。第16页/共51页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4)电流种类n高频电流高频电流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危险性较小。危险性较小。n冲击电流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的电流。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影响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影响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It和和I2t的值。(的值。(I 有效值)有效值)n直流电流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值为交流的数倍;n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200 ms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相同。第17页/共51页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5)个体特征n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和人体状态等。和人体状态等。即:男性、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的抵抗能力即:男性、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的抵抗能力则相对要强些。则相对要强些。n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欧姆计算姆计算n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手有毛茧,皮肤潮湿、多人体电阻因人而异。手有毛茧,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粉尘的电阻较小,危险汗,有损伤,带有导电粉尘的电阻较小,危险性较大。性较大。第18页/共51页第19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绝缘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1第20页/共51页注意注意:检查绝缘部分是否已破损。检查绝缘部分是否已破损。第21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屏护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2第22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间距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3第23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4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接地接地: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的连接叫接地。L1L2L3REIP第24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TN-C系统)4第25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5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第26页/共51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6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36伏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第27页/共51页加强常加强常识:识:不要靠不要靠近有这近有这种标志种标志牌的地牌的地方!方!7第28页/共51页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放电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加强常加强常识:识:雷雨天,要避开空旷地带的大树!第29页/共51页第30页/共51页v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v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低压勿摸,高压勿近低压勿摸,高压勿近)第31页/共51页三、触电急救n注意事项:n1、如何使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n2、脱离电源后的现场急救方法;n仔细看视频(容量大,本课件略)第32页/共51页抢救迅速、救护得法、贵在坚持抢救迅速、救护得法、贵在坚持 触电后一分钟内抢救,90%能救活;一到四分钟内抢救,60%能救活;超过十分钟抢救,获救的机率就很小了。所以,救护要点为:抢救迅速、抢救迅速、救护得法、贵在坚持救护得法、贵在坚持第33页/共51页正确的救人方式是:首先应切断电源,案例:第34页/共51页正确的救人方式是:无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棍挑开电线!案例:第35页/共51页正确的救人方式是:无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棍挑开电线!案例:第36页/共51页无法切断电源时,可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单手进行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案例:第37页/共51页可用带有绝缘的工具一根一根地剪断电源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案例:第38页/共51页无法切断电源时,可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或用干澡的衣物包裹着手,单手拉着触电者干澡的衣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案例:第39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 1、电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凭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第40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 2、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品是否完好。3、电器设备不准在运行中拆卸修理必须在停车后切断电源,取下熔断器,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4、动力配电箱的闸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开。第41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5、带电工作,要在有经验的电工监护下,并将临近各相用绝缘垫,云母板绝缘板隔开方可带电工作带电工作必须穿好防护用品,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严禁使用锉刀钢尺等n6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接零接地要符合标准有电设备不可断开外壳地线第42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7电器或线路拆除后可能来电的线头必须及时用绝缘布包扎好,高压电器拆除后遗留线头必须短路接地n8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角度以60为宜,在水泥地上使用梯子要有防滑措施第43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9使用电动工具要带绝缘手套站在绝缘物上工作n10电机电器检修完工后要仔细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忘的地方,必须清点工具零件以防遗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第44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11动力配电盘配电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器设备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潮湿和其他影响操作的物件n12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未切断电源严禁用水灭火要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第45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13.不准酒后上班,更不可班中饮酒。n14.检修电气设备时,须参照其它有关技术规程,如不了解该设备规范注意事项,不允许私自操作n15.严禁在电线上搭晒衣服和各种物品。n16.严禁带电移动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设备。第46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17.每个电工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按触电急救方案实施抢救。n18.在巡视检查时如发现有故障或隐患,应立即通知上级,然后采取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及其它临时性安全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第47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19.电流互感器禁止二次侧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二次侧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n20.在有电容器设备停电工作时,必须放出电容余电后,方可进行工作。n21.电气操作顺序:停电时应先断空气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送电时与上述操作顺序相反。第48页/共51页 四、电工操作规程四、电工操作规程n22.万用表用完后,打到电压最高档再关闭电源,养成习惯,预防烧万用表。n23.电气设备烧毁时,需检查好原因再更换,防止再次发生事故。n24.配电室除电气人员,其他人严禁入内,配电室值班人员有权责令其离开现场,以防止发生事故。第49页/共51页谢谢 2017年8月 第50页/共51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51页/共51页

    注意事项

    本文(触电及防护学习.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