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

    • 资源ID:816197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心理学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 学。 2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 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 过程,三者是互相依存。 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 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 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 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 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 情绪情感体验。 3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 个性心理过程:个性倾 向性(动力系统) ;个性 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需要,动 机,兴趣,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 5 冯特 1879 年在德国的 莱比锡大学创办心理学实 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创立。6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A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 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B 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 泉。C 脑的机能在于反映客 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主 观映像。D 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是被动的反映,而是一 种能动的反应,是反映带 有个人主体的特点,因此,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7 任何动物都有心理,但 是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 不同。人的心理和动物心 理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 8 意识的特征:能动性, 目的性,自我意识。 9 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 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对人施加影响的社会 活动,教育过程是由教育 者,被教育者共同努力, 相互促进才能完成的双向 活动。 10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 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 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11 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分析任务。 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第四,设计课程。 第五,教学。 第六,评定。 12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产生,以 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出版为标志。 13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 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 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 科学” 。 14 高等教育的特点:具 有“高”和“专”的特点。 “高”是指高级专门人才 的教育;“专”是指大学 教学的 专业化和专门化。15 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特 点? A 教学中学的比重逐渐增 加,教的比重逐渐降低, 教师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 体活动增加。 B 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 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 (向探求式,研究式转化。C 在教学内容上,由传授 基础知识为主向传授专业 知识为主转化,由注重教 知识向教思维方式转化。 D 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 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 科研活动中,锻炼独立工 作的能力。 16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 的意义? A 首先,学习高等教育心 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 体素质。 B 其次,通过对高等教育 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C 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 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 改革。 17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 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学习动机及其培 养养 1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习 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 2 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 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 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 奥苏泊尔在学校学习 一书中指出,学生课堂学 习的主要动机是成就动机。 由以下三方面内容组成:A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 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 系统的阐述并解决问题的 需要。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 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 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的需要。C 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 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 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 工作和学习搞好的一种需 要。 4 成就动机的三个内驱力 中只有认知内驱力来源于 学习活动本身的,自我提 高和附属内驱力都是来源 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外部动 机。 5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A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B 学习动机的自律性 C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D 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6 斯金纳用强化来解释动 机的引起。强化理论原则: A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 重复发生。 B 要依然强化对象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C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 立目标,并对目标给予明 确规定和表述。 D 及时反馈。 E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应以正强化为主,做到奖 惩结合。 7 强化从程度上可以分为 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间 歇强化) 。 8 从强化和反应次数的关 系上划分,可以把强化分 为定比率强化和变比率强 化。 9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 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 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10 自我实现理论由马斯马斯 洛洛提出,认为人的基本需 要分为五种:由低到高依 次排列:生理需要,安全 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需要。 12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 感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 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 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3 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 A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 功。 B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14 学习动机的培养。 A 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 生成功体验。 B 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 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C 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 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 机。 D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E 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 生正确归因。 15 学习动机的激发: A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 启发式教学。 B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 制动机水平 C 充分利用强化原理,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 D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第三章第三章 高等学校学习心高等学校学习心 里里 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一节学习概述 1 有机体的学习:学习是 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 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 久的变化过程。 2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凭借经验而 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相对持久的变化。 3 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 习是在教育目标指引下, 学习者获得经验引起行为 变化的活动。是在教室的 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 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4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内容上的特点: A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 定向性较强。 B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 力较强。 C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 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的特点: A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 地位。 B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 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C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 学习相结合。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联结 学习论基础 5 桑代克是联结说的创始 人,教育心理学的鼻祖。 试验:猫解决迷笼。 6 桑代克的联结说(试误 说)主要观点: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 定的联结。 B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 的过程。 C 提出了学习的基本原则 和规律:准备率,练习律, 效果律。 7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斯金纳创造了操作性条件 反射学说。重要试验:迷箱试验。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 学习论基础。 8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 学习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与 条件。所谓意义学习,就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必须达到的第 一条标准:所谓有意义学 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 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表 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 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 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提二条标准: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 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 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 原有认知结构中各有关的 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 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9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A 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 义。 B 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 是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C 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 的心向。 第四节 学习的人本主义 理论 10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 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 基本原则: A 必须尊重学习者; B 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 活动的主体; C 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 习者都能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到达 “自我实现” ; D 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意愿, 情感,需要和价值观; E 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 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12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 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 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 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 班级成员交往,阐明自己 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 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 的过程。 13 学习的原则: A 对学习充满渴望。 B 意义学习。 C 快乐学习。 D 参与学习。 第四章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学陈述性知识的学 习习 第一节 陈述性知识概述 1 知识的种类:陈述性知 识,程序性知识。 2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 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 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 陈述的知识。 3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 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 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 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 其存在的知识。 4 奥苏泊尔将知识学习分 为三种即表征学习,概念 学习和命题学习。 5 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分 为:习得阶段,巩固和转 化阶段以及提取和应用阶 段。 6 奥苏泊尔运用同化的观 点解释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认为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 习者主动地把新旧知识建 立联系,使新知识获得新 的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 生得到改造的过程。 7 同化包括:上位同化, 下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 三种形式。 8 上位同化是学习者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抽象 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 低的下位观念,二心学习 的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 包容性比较高的上位观念 构成了上位学习。 9 下位学习,如果学习者 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 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 比较高的上位观念,而新 学习的观念是抽象性,概 括性,包容性比较低的下 位观念,构成了下位学习。10 并列结合学习,如果 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 观念与学习者心学习的观 念及构不成上位的关系, 又构不成下位的关系但彼 此又有关系,就构成了一 种并列结合学习。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学习 的心理学基础 11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 点: A 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 水平。 B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C 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 性。 D 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 和稳定性。 12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A 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 逻辑思维发展。 B 创造性思维得到显著发 展。 C 思维的元认知能力不断 发展。13 记忆记忆是人脑积累和保 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4 大学生记忆的特点? A 逻辑记忆,意义记忆能 力得到显著提高。 B 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C 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 法。 第四节 记忆规律与知识 的保持 15 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 环节,是对材料反复感知 并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 时联系的过程。 16 如何遵循规律进行识 记? A 控制识记材料的数量提 高识记效果与性质。 B 考虑识记材料的性质提 高识记效果。 C 增强识记的目的性与主 动性, D 加深对材料意义的理解 程度。 E 对所学材料多重编码和 组块化编码。 F 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 动提高识记效果。 G 提高学习者的觉醒状态。H 树立识记的信心。 17 知识存储的组织形式?A 空间组织 B 系列组织 C 联想组织 D 网络组织 E 更替组织 18 遗忘的理论遗忘的理论 A 动机说 弗洛伊德提出, 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 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 也叫压抑理论。 B 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 很急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C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 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 刺激干扰的结果。 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 的材料对实际和回忆后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 的材料对保持会回忆前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D 检索困难说,遗忘是因 为检索困难造成的,即难 以找到提出线索的原因。 E 同化说,遗忘是知识的 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 程。 19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 陈述性在知识的巩固。 A 及时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 结合。 D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 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 习。 第五章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 1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 知识。 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 识的区别? 首先,基本结构不同。陈 述性知识是符号代表的概 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 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 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 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 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 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 性知识的关键是操作方法 的熟练掌握。 其次,从输入,输出看, 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 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程 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 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 第三,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 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 往有意识搜索的过程;程 序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 低激活速度较快。 第四,从学习速度看,陈 述性知识学习速度较快, 能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 积累,但遗忘也比较快; 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也比 较慢,需要经过大量的联 系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 度。 第五,从记忆储存看,由 于陈述性知识具有结构化, 层次化的特点,因而,程 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 立的网络型,程序性知识 具有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 式。 第六,从测量的角度看, 程序性知识通过口头或书 面“陈述”或“告诉”的 方式测量;程序性知识通 过观察行为,是否能做, 会做什么的方式进行测量。2 程序性知识的种类? A 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又称心智技 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 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 式。 B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 于支配自己心智过程的内 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他的 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 内部加工过程。 C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 能是习得的,是依靠肌肉, 谷歌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完 成的活动方式,包括三个 部分:动作或动作组,体 能,认知能力。 第二节,智慧技能的形成。 3 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 阶段的理论。 A 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 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 “外化”或“物质化”了 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 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 结构,从而是主体知道该 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 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B 原型操作原型操作,就是一句心 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 体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 性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 作方式付诸实施。 C 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 的实践模式想头脑内化转 化,由物质的,外显的, 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 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 程。 4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 的主要学习任务归结为两 点: 首先 要确定所学心智技 能的实践模式, 其次 要使这种时间模式 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 清晰的反映。 5 原型定向的教学? A 要是学生了解活动的结 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 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 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 执行方式。 B 要是学生了解各个动作 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 作行房事的各种规定的必 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 觉性。 C 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D 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 解要确切,动摇指令要明 确。6 原型操作的教学? A 要是心智活动的所有动 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B 要注意变更活动的选项, 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 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 活动的表象。 C 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序, 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D 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 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 言语相结合,以便进行实 际操作,一遍用言语来标 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7 原型内化的教学? A 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 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 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 顺序不能颠倒。 B 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 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 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 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形的操 作过程。 C 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 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 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更 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D 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 由开展到压缩的变火锅城 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 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 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8 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 A 智慧技能的对象脱离了 具体的支持物。 B 智慧技能的进程高度压 缩。 C 智慧技能应用的高效率。第三节,认知策略的学习 9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用以 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 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也 就是说,认知策略是人们 在信息 加工时对自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 的选择。 10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 的区别? A 人类信息加工过程分为 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 对外办事的特殊的程序性 知识成为智慧技能,对内 调控的一般的策略性知识 是认知色略。 B 智慧技能术语信息加工 的范畴,它是运用符号和 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包 括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读 写算纸质高级专业技能。 而认知策略术语信息机加 工的控制过程,是通过概 括化过程二发展起来的, 更为特殊的,习得的智慧 技能,用来指导自己的注 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 能力。 C 智慧技能是运用顾好办 事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是对内办事,处 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 我调控与自我调节的能力。D 智慧技能与概念和规则 的掌握有关,认知策略则 与解决问题时对方法的选 择有关。 11 几种主要的认知策略?A 注意策略 B 编码与组织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复述策略 12 认知策略的教学的具 体方法? A 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 同事教授元认知。 B 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C 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 行认知策略教学。D 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 授认知策略 E 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 教授认知策略。 第四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12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A 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 动化。 B 能够利用微弱的线索。 C 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 式 D 在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 正常的操作水平。 13 动作技能如何培养? A 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情 境 B 示范与讲解 C 练习和反馈 第六章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学习迁移及其促 进进 第一节,学习迁移的概述第一节,学习迁移的概述 1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 2 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 学认为,人的“心灵“由 各种各样的官能组成,各 种官能可以像鸡肉一样通 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心 灵“又是由各种官能组成 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 会加强其他所有的官能。 可见,形式训练说把迁移 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灵” 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 来实现,迁移的发生是自 动的。 3 相同要素说:提出了学 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认 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 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 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 一个机能。只有当学习情 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 分时,一种学习产生影响, 即产生学习迁移。 4 关系转换说:认为,迁 移不是由两个具有共同成 分,原理的学习情境自动 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学 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 验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结 构。学习者所迁移的是顿 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 系起来的意识。 5 认知结构说 代表人物: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认知 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 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三 个变量为:可利用性,可 辨别性,巩固性。 6 影响迁移的因素? A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 B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C 认知技能与策略 D 定势的作用。 7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教 学? A 确立明确,具体,现实 的教学目标。 B 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 容的编排。 C 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 的概括能力。 D 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 第七章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问题解决与创造 力的培养力的培养 第一节,问题解决与创造 力概述 1 问题解决的特征? A 目的指向性 B 问题情境性 C 操作顺序性 D 认知操作性 2 创造力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 目的和 renwu ,运用已有 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 独特,由社会或个人价值 产品的能力。 3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流畅性,变通 性和独特性特征。 4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问 题的方向可以向各种可能 的方面扩散,不拘泥于一 种途径,不限于既定的理 解,尽可能做出呵护条件 的多种答案。 5 问题解决于创造力的关 系? 区别区别: 首先,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的定义不同。 其次,在问题解决时,既 可以使用现成的方法,也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联系联系: 首先,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必须通过问题的解决来体 现。 其次,创造力的大小对问 题解决有直接的影响。 第三,问题解决会促进创 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就是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不断 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问题解决 6 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 素? A 过去知识经验 B 定势与功能固着 C 问题情境 D 原型启发 E 情绪和动机状态 7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A 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 B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 略和方法 C 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 练 D 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第三节,创造力及其培养 8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A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 造力B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 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 C 低创造力者可能有低智 力,也可能有高智力。 D 高创造力者必须有高于 一般水平的智商。 9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A 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 的环境。 B 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 练。 C 改变不利于创造力的教 育观念。 (以同龄人为楷 模的观念;禁止学生质疑 的观念;权威式教育观念)第八章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品德的形成及培 养养 第一节 品德概述 1 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 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 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 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 品德的基本特征: A 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B 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做 到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 有机统一。 3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以个人道 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为 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 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 应该是能按照社会稳定的 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 别人的人。在研究中他揭 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过程,把儿童的道德评判 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水 平。 皮亚杰在 1930 年出版的 儿童道德判断等著作 中把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 分为四个阶段:A 自我中心阶段(2-5) B 权威阶段(6-7,8) C 可逆性阶段(8-10) D 公正阶段(10-12) 4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 段论? 柯尔柏格采用两难故事法 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 德发展阶段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A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A “好孩子”取向阶段 B 道德权威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A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B 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5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 段理论非我们三点启示? 首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 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判断 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据思 维发展的规律来进行。 其次,道德行为的选择受 道德制约。 第三,对学生进行道德品 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 的接受能力。 6 任何一种观念要想真正 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 须经历三个阶段和七个子 过程? 第一阶段,选择 A 自由选择, B 在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C 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 果之后再行选择。 第二阶段 赞赏 D 真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 满意 E 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 择 第三阶段 行动 F 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G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 重复, 7 道德价值观培养给我们 的启示? A 由于价值辨析的方法基 本是诱导性的。 B 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 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和 技巧来诱发学生暴露,陈 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 种价值观。 C 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 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辨 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 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 为的作用。 D 教师必须诱发学生的 taidu 和价值陈述,反对 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第三节 品德态度的形成 与发展 1 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第一,两者所涉及的范围 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 同 第三,态度和品德有一定 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 联系。 2 品德不良转化的基本过 程 A 醒悟阶段 B 转变阶段 C 巩固与稳定阶段 第九章第九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康教育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A 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 自己,接纳自己。 B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C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D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 力,能较好的协调和与控制情绪。 E 合理的行为 F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 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意义? A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 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B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 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C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 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全 面发展。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目标? A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建 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B 培养学生自信,培养独 立自主的能力。 C 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 人际关系 D 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 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 观念和态度 E 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 础,为将来的工作作充分 的准备。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主要原则? A 发展性原则 B 主体性原则 C 尊重性原则 D 全体性原则 5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的因素? A 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B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C 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 压力 D 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 风气,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E 高效招生规模扩大,造 成师生比例下降,学生生 活,学习保障的变化,也 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 要原因。 F 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 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 学习,生活,人际环境, 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G 缺少心理卫生知识 6 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A 自尊和自卑的内心冲突 B 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 冲突 C 独立和依赖冲突 D 理想和现实冲突 E 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 矛盾。 7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辅导 A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B 学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自己和他人 C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D 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 确的学习方法。 8 大学生学习问题的心理 辅导? A 学习动机指导 B 学习目标指导 C 学习方法指导 D 考试心理知道 9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 要问题? A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 B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 C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 10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的心理辅导? A 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 和技能 B 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 C 进行交往心理训练 11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 A 传播性心理知识 B 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 生学会合理地控制宣泄性 能量。 C 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两 性交往的正确技巧。 D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因恋 爱挫折引起的心理问题。 12 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 务和策略? A 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 我。 B 培养学生的择业意识 C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性质 和就业信息 D 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13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 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 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 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方面。14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心 理辅导? (一)全面认识自我 A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 识自我 B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 评价来认识自我 C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 识自我 D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 我 E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 成果来认识自我 F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 评来认识自我。 (二)积极悦纳自我 (三)努力完善自我 A 确立正确理想自我 B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第十章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大学群体心理与大学 生的人际交往生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1 良好群体的心理学原则?A 目标整合原则 B 志趣相投原则 C 心理相容原则 D 智能互补原则 2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方式?A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 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 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 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 为效率的提高。 B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 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 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 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 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C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 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 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 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 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D 服众,是指个体按照社 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 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E 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 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 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 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 似的行为。 F 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 递过程,它通过语言,表 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 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 情绪和行为。 G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 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 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 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 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 想象。H 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 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第二节 大学班集体建立 3 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 法? A 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 环境。 B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C 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4 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 影响? (1)积极作用 A 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 的心理需要。 B 及时解决问题。 C 增强信息的沟通 (2)消极作用 A 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B 传播小道消息 5 协调班集体与非正式群 体的关系? A 支持,保护积极正面型 的非正式群体 B 教育,改造消极的非正 式群体。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关系 的发展 6 人际关系概念:是指交 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关系。 7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A 交互性原则 B 社会交换原则 C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 情境控制原则 8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A 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B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C 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D 交往观念的自主性;异 性交往愿望的强烈性。 9 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A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B 主动交往 C 移情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第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 设计与测评设计与测评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论 1 建构主义设计观,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 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 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他人 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 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方式获得。 建构主义把“情境” “协 作” “会话” “意义建构” 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 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 学习者变为知识意义的主 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 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 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 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 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 输式教学模式,发扬学生 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 性。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 要素 2 教学任务的分析 A 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 倾向。 B 分析技能目标及类型 C 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教师第十二章,高等学校教师 心理心理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及影响 源 1 成熟教师的特征? A 能够主动为教育教学活 动确定目标,选择方法, 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改善工作,提高工作 效率。B 能够独立完成教育教学 工作,具有独立完成工作 的要求,不希望被人过多 干涉。 C 对各种与职业有关的活 动感兴趣,关心学生,关 心所交学科,在工作中有 长远目标; D 具有明确的职业角色意 识和职业创新精神,正确 认识教师充当的角色,明 确教师的工作职责; E 能随时随地监控自身角 色扮演情况,尽可能克服 角色冲突扮演好职业要求 的各种角色。 F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自 己的教育观和教育能力。 2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 要条件 A 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B 树立学习榜样 C 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3 教师影响源功能 A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B 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 影响 C 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D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 响。 4 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 (一) 教师的知识技能 A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B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 在面临实现由目的行为中 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 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二)教学效能感 A 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就 是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 能力的主观判断,效能感 的高低往往影响一个人的 认知和行为。 B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 的影响和作用? (1) 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 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教学效能感影响教 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 进一步的学习 (3)教学效能感影响教 师在工作中的情绪,教师 的教学效能高影响着教师 的行为,而教行为必然会 对学生造成影响,同时教 学效能感会受各种因素的 影响。 5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 第一,树立尊师重教的良 好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 地位及经济地位。 其次,建立一套完整,合 理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 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 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 以执行。 第三,要形成科学的教育 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 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 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运 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 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 知识。 第四,教师要增强自信心, 通过向他人学习和对自己 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6 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因 素? A 计划性与准备性 B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C 教学呈现的水平和意识 D 沟通性 E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F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G 职业发展性 7 教育机制是教师在教育 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一种特殊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 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 能够及时做出灵活的反应, 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 题的特殊能力。 8 影响教育机制的因素有 哪些? A 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B 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C 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 积累。 第三节,教师的威信及形 成 9 教师威信的建立与维护?A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 运用自己的威信 B 不断学习的精神 C 尊重和关爱学生 D 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 力 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发 展 10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A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 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B 解决问题领域中的高效 率 C 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 察力。 11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 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 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 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 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 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 发展的途径。 12 教学反思的方法? A 课后备课 B 反思日记 C 详细描述 D 实际讨论 E 行动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