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pdf

    • 资源ID:82066083       资源大小:401.3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pdf

    附件 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前 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目 录 1 总则.1 1.1 适用范围.1 1.2 规范引用文件.1 1.3 设备结构.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2 2 完好标准.2 2.1 系统结构.2 2.2 技术性能.2 2.3 技术资料.2 2.4 运行环境.2 3 设备维护.2 3.1 维护时间.3 3.2 维护内容.3 3.3 系统测试.5 4 维护记录.5 5 注意事项.5 附录 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5 附录 B:维护工具.7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区域气象站维护的时间、流程、方法、要求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1.2 规范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a)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2003 版 b)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 2012 年 c)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 31162-2014 d)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QX 42015 e)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气测函2009248 号 f)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气测函2013258 号 g)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气测函2012185 号 h)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 GB31221-2014 1.3 设备结构 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软件及供电系统组成;采集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单元上传中心站;供电系统为采集器、传感器提供电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采集器通信单元中心站供电系统 图1 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1.4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4.1 传感器 区域自动气象站使用的传感器性能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规范要求;常见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的性能见表 1;表 1 区域自动气象站传感器性能 测量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力 准确度 气温-50+50 0.1 0.2 相对湿度 5%100%RH 1%RH 3%RH80%RH 时 5%RH80%RH 时 气压 450hPa1100hPa 0.1hPa 0.3hPa 风向 0360 3 5 风速 0m/s60m/s 0m/s90m/s 强风传感器 0.1m/s 0.5+0.03Vm/s 0.3+0.03Vm/s 强风传感器 翻斗降水量 0.1mm 雨强 04mm/min 0.1mm 0.4mm10mm 时 4%10mm 时 1.4.2 采集器 采集器是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处理部件,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2 完好标准 2.1 系统结构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信单元及相关附属设备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系统所有部件安装规范,线缆连接整齐、紧固;2.2 技术性能 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讯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符合技术规定;站点信息及相关配置设置正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2.3 技术资料 维护记录填写规范,保存完整,及时归档;站点信息登记准确无误;检定证书及相关技术资料妥善保存;设备质量标识、条形码完整;2.4 运行环境 观测场围栏及标牌应保持干净、整洁、完整,观测场无杂物,杂草及时清除;及时清除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确保观测场周边环境保持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太阳能板表面应干净整洁,及时清除影响光照的遮挡物;观测站通信信号稳定可靠;观测设备处于防雷保护区内,防雷接地良好;3 设备维护 3.1 维护时间 1汛前、汛后各维护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各地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自定;2汛期期间维护12次,风沙较大地区,或因特务服务需求,可适当增加维护次数;3.2 维护内容 对区域站进行维护时,应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图2 维护流程图 3.2.1 探测环境维护 3.2.1.1 探测环境检查 通过目测检查测站周边探测环境;检查观测场周边下垫面是否被破坏,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或设备安全的因素;检查观测场周边是否存在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建构筑物或其它干扰因素;对于探测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台站,需在维护记录中详细说明,必要时拍摄照片附在维护记录后面;3.2.1.2 观测场维护 清除场内杂物、杂草,保持观测场平整;3.2.1.3 围栏和标牌维护 对围栏和标牌进行清洁维护;如围栏和标牌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标牌悬挂端正、醒目;3.2.1.4 围栏外环境维护 维护开始探测环境检查观测场维护围栏和标牌维护观测场四周维护关闭采集器雨量传感器维护百叶箱和温湿度传感器维护风传感器维护太阳能电池板维护通信单元维护电池维护采集器维护采集器上电系统测试填写维护记录维护结束清除围栏周边10m范围内的障碍物,保证观测场周边环境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3.2.2 仪器设备维护 3.2.2.1 翻斗雨量传感器 a)检查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器身是否稳定、器口是否水平、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及时纠正;b)检查各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c)检查各翻斗和过滤网;清除过滤网上的尘沙、小虫等以免堵塞管道,保持节流管畅通;夏季雨量筒内部结有蜘蛛网,影响翻斗翻转时,要清除干净;d)检查翻斗翻转的灵活性;发现有阻滞感,应检查翻斗轴游隙是否正常、轴承是否有微小的尘沙、翻斗轴是否变形或磨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e)翻斗内如沉积泥沙,应及时清淤,可用干净的脱脂毛笔刷洗,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洗涤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f)用万用表检查干簧管是否正常;g)翻斗雨量传感器内部清洁完毕,完成安装后,应对雨量筒外壁进行一次彻底清洁;h)维护期间,应将雨量信号线从翻斗雨量传感器上拆下,避免翻斗误动作出现错误的雨量数据;i)汛期前后对翻斗雨量传感器进行全面检查清洁时,各站根据启用时间,及时揭开盖上雨量筒盖子;3.2.2.2 百叶箱 用毛刷或湿布对百叶箱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持干净、洁白,如遇百叶箱顶、箱内和壁缝中有雪和雾凇时,要小心用毛刷扫除干净;检查百叶箱支架是否牢靠;在清洁过程中,百叶箱内的仪器设备不得移出箱外;3.2.2.3 湿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毛刷对温湿传感器保护罩进行清理,严重污染或破损的,应及时更换;3.2.2.4 温度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用干毛巾清洁传感器探头和线缆的灰尘;3.2.2.5 风向风速传感器 每年对风传感器进行一次全面维护,维护时间自定;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线缆接头是否有短线或松动现象;清洁风传感器部件;检查、校准风向标、风横臂指北方位;检查避雷针结构是否牢靠;其余维护时间,目测风杯和风向标转动是否灵活、平稳,是否有破损;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风杆、拉线底座应稳固,风杆应垂直、无明显倾斜,拉线松紧适宜、无锈蚀;安装有风塔的观测站,应根据风塔维护技术要求及时维护;3.2.2.6 气压传感器 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气压传感器静压气孔口气流是否畅通;清洁传感器表面灰尘;3.2.2.7 采集器 检查与采集器连接的线缆是否牢固;用毛刷清除采集器表面和采集箱内外的灰尘;检查台站参数设置;3.2.2.8 通讯单元 检查天线是否有老化破损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通讯单元指示灯是否正常;清除通讯单元表面灰尘;3.2.2.9 供电系统 清除太阳能板表面灰尘,检查连线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损现象;检查太阳能板安装是否牢靠,检查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将太阳能板与采集器之间的连线断开,测量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蓄电池是否有开裂漏液现象,检查负极板是否有氧化现象,检查电池线缆接头是否牢固,测量电池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标称值;检查电源控制器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清洁外表灰尘;3.2.3 防雷设施 检查防雷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每年汛前检测一次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处在高山、海岛等岩石地面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的区域站,接地体的阻值可适当放宽;3.3 系统测试 检查系统采集器、通讯单元运行状态,检查与中心站连接是否成功;使用该型区域自动气象站测试软件,进行现场读取;对实时数据检查,确认系统工作正常;4 维护记录 a)维护完成后,应及时填报上传维护记录表见附录 A;b)维护记录表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5 注意事项 a)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b)应选择晴好天气开展维护工作,开始维护时,应避开正点;c)禁止带电插拔、安装、清洁设备;d)及时检查维护工具,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维护工具清单见附录 B;附录 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站名:站号:设备型号:维护人员:维护时间:年 月 日 时 时 维护要素:温 湿 压 风 雨 名 称 维护内容 存在问题 处理情况 观测场地维护 探测环境检查 观测场维护 围栏和标牌维护 观测环境评估 供电系统 太阳能板维护 蓄电池维护 控制器检查 电池电压测量 采集器 清洁和状态检查 线缆接口检查 通信 天线检查 清洁和状态检查 翻斗雨量传感器 检查和清洁 安装规范检查 校准 温度传感器 清洁百叶箱 检查传感器 检查线缆 湿度传感器 清洁百叶箱 检查传感器 保护罩、滤膜维护 检查线缆 气压传感器 检查传感器 检查线缆 风向风速传器 检查传感器外观 检查线缆 指向检查 灵活性检查 风杆风塔检查 防雷 接地线检查 测量接地电阻 系统测试 系统运行状态检查 观测数据检查 注:维护内容打“”附录 B:维护工具 序号 名称 规格参数 数量 状态 1 数字万用表 便携式,三位半及以上 1 个 2 RS232 转USB 串口线 USB2.0,1.5m 1 根 3 串口调试工具 串行通信接口调试连线及软件 1 套 4 气烙铁 便携式,100K 1 件 5 指北针 便携式,表盘直径约 60mm 1 个 6 水平尺 300mm 1 把 7 螺丝刀 一字 375mm,十字 375mm,一字 6150mm,十字 6150mm 4 把 8 钢丝钳 8 寸 1 把 9 尖嘴钳 8 寸 1 把 10 剥线钳 7 寸 1 把 11 钢卷尺 5m 1 把 12 活动扳手 200mm,300mm 2 把 13 内六角扳手 平头,不少于 9 件 1 套 14 套筒扳手 1/46.3mm,不少于 12 件 1 套 15 焊锡 0.4mm,0.6mm 2 卷 16 电工胶布 无铅、阻燃、耐低温 2 卷 17 冲击电钻 钻孔直径 412mm 1 套 18 钢锯 约 540mm170mm 1 把 19 羊角锤 长度约 285mm 1 把 20 数显测电笔 便携式,具夜视显示功能 1 支 21 手电筒 便携式,LED 光源,五号电池 1 支 22 屏蔽电缆线 国标纯铜,100m,RVVP22.5mm2,RVVP20.3mm2,RVVP40.3mm2,RVVP80.3mm2,RVVP120.3mm2 5 卷 23 热缩管 2mm,4mm,6mm,8mm 若 干 24 人字梯 便携式,铝合金,高度约 1.8m 1 个 25 安全绳 20m,10.5mm,2 个保险扣 2 根 26 笔记本电脑 1 台 27 枝剪 1 把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pdf)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