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编】液压缸技术标准.pdf

    • 资源ID:83225378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编】液压缸技术标准.pdf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编制:张业建、赵春涛审核:樊建成批准:魏成文上海宝钢集团设备部二 OO 八年八月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2 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3 活塞杆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4 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4 液压缸的检查4.1 缸筒内表面4.2 活塞杆的滑动面4.3 密封4.4 活塞杆导向套的内表面4.5 活塞的表面4.6 其它5 液压缸的装配6 液压缸实验附表 1 检查项目和质量分等(摘录JB/JQ20301-88).16附表 2 螺栓和螺母最大紧固力矩(仅供参考).17附表 3 螺纹的传动力和拧紧力矩.18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液压缸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材料和技术要求、液压缸的检查、装配以及试验,适用于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范围内液压缸的维修,维修单位按本标准执行;1.2 密封选择密封件应选择宝钢股份公司指定生产厂家的标准产品,特殊情况需得到宝钢相关技术部门审核同意;1.3 螺纹防松液压缸的螺纹连接在安装时应涂上宝钢股份公司指定生产厂家的螺纹紧固胶;1.4 液压缸防腐修理好的液压缸,若在仓库或现场存放时间超过半年时间,需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1.5 螺栓选择 10.9 级(包括10.9 级)以下的高强度螺栓可以采用国内著名生产厂的产品,10.9 级(不包括 10.9 级)以上的高强度螺栓应采用国外著名生产厂的产品;1.6 本标准的解释权属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设备部。2 引用标准液压缸的维修应执行下列国家标准,允许采用要求更高的标准。序号标 准 号 内容1GB/T 79381987液压缸及气缸公称压力系列2JB/T 79391999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面积比3GB/T 23481993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4GB/T 23491980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5GB/T 2350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19806GB/T 28791986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7GB/T 28801981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8GB/T 65771986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9GB/T 65781986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10JB/T 102052000液压缸技术条件11GB/T 156221995液压缸试验方法12GB/T 87131988液压缸和气动缸筒用精密内径无缝钢管13GB/T 90941988液压缸和气缸安装尺寸和安装型式代号14GB/T 140361993液压缸活塞杆端带关节轴承耳环安装尺寸15GB/T 140421993液压缸活塞杆端柱销式耳环安装尺寸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1.1 材料和毛坯 无缝钢管若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无缝钢管作缸筒毛坯。一般常用调质的 45 号钢。需要焊接时,常用焊接性能较好的2035 号钢,机械粗加工后再调质。铸件对于形状复杂的缸筒毛坯,可以采用铸件。灰铸铁铸件常用 HT200至 HT350之间的几个牌号,要求较高者,可采用球墨铸铁 QT450-10、QT500-7、QT600-3等。此外还可以采用铸钢 ZG230-450、ZG270-500、ZG310-570等。锻件对于特殊要求的缸筒,应采用锻钢。3.1.2 技术要求 缸筒内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缸筒与活塞一般采用基孔制的间隙配合。活塞采用橡胶、塑料、皮革材质密封件时,缸筒内孔可采用H8、H9公差等级,与活塞组成、等不同的间隙配合。缸筒内孔表面粗糙度取Ra0.400.10 m。采用活塞环密封时,缸筒内孔的公差等级一般取 H7,它可与活塞组成、等不同的间隙配合,内孔表面粗糙度取Ra0.400.20 m。采用间隙密封,缸筒内孔的公差等级一般取 H6,与活塞组成的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取 Ra0.100.05 m。缸筒的形位公差缸筒内径的圆度、圆柱度误差不大于直径尺寸公差的一半,缸筒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在500mn长度上不大于 0.03mm。缸筒端面对轴线的圆跳动在100mm 的直径上不大于 0.04mm。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缸筒端面和缸盖接合面对液压缸轴线的垂直度误差,按直径每100mm 不得超过 0.04mm,缸筒安装缸盖的螺纹应采用 2a 级精度的公制螺纹,采用耳环安装方式时,耳环孔的轴线对缸筒轴线的位置度误差不大于0.03mm,垂直度误差在100mm 长度上不大于 0.1mm。采用轴销式安装方法时,轴销的轴线与缸筒轴线的位置度误差不大于0.1mm,垂直度误差在 100mm 长度上不大于 0.1mm。其他技术要求缸筒内径端部倒角1530,或倒 R3以上的圆角;表面粗糙度不差于Ra0.8m,以免装配时损伤密封件;缸筒端部需焊接时,缸筒内部的工作表面距离焊缝不得小于20mm;热处理调质硬度一般为HB241 285;为了防止缸筒腐蚀、提高寿命,缸筒内径可以镀铬,镀层厚度一般为0.030.05mm,然后进行珩磨或抛光。缸筒外露表面可涂耐油油漆。3.2 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2.1 活塞的材料无导向环(支承环)的活塞选用高强度铸铁 HT200300,有导向环(支承环)的活塞选用碳素钢20 号、35 号及 45 号。3.2.2 活塞的技术要求采用无密封件的间隙密封式活塞常取为f6;采用活塞环密封时常取为f6 或 f7;采用橡胶、塑料密封件时,常取为f7、f8 及 f9;与活塞杆配合的活塞内孔公差等级一般取为 H7;活塞外圆的表面粗糙度要不差于Ra0.32m,内孔的表面粗糙度要不差于Ra0.8m。活塞外径、内孔的圆度,圆柱度误差不大于尺寸公差的1/2。活塞外径对内孔及密封沟槽的同轴度允差不大于 0.02mm。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允差不大于0.04/100。3.3 活塞杆材料和技术要求3.3.1 常用材料活塞杆一般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对于有腐蚀性气体场合采用不锈钢制造。活塞杆一般用棒料,现在大部采用冷拉棒材。为了提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活塞杆的材料通常要求表面淬火处理,淬火深度为0.5 1mm,硬度通常为 HRC50 60,然后表面再镀硬铬,镀层厚度为 0.03 0.05mm。表 1 活塞杆常用材料性能材料机械性能热处理表面处理类别牌号抗拉强度b(MPa)屈服强度s(MPa)延伸率(%)碳素钢3552032015调质镀铬碳 4560034013调镀素钢质或加高频淬火铬碳素钢5564038014调质或加高频淬火镀铬铬钼钢35CrMo 100085012调质镀铬不锈钢Cr18Ni9 50020045淬火3.3.2 技术要求 活塞杆外径尺寸公差多为f8,也有采用 f7、f9 的。直线度 0.02 100mm。圆度等几何精度误差一般不大于外径公差的一半。与活塞内孔配合的轴颈与外圆的同轴度允差不能大于0.010.02mm;安装活塞的轴肩与活塞杆轴线的垂直度允差不大于 0.04/100mm。活塞杆端部的卡键槽、螺纹及缓冲柱塞与杆径同轴度允差不大于 0.010.02mm。缓冲柱塞最好采用活塞杆本身的端头部。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160.63 m,精度要求高时,取为Ra0.l 0.2 m。3.4 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缸盖与缸底常用45 号钢锻造或铸造毛坯。需要焊接结构的,采用焊接性能较好的 35 号钢。中低压缸可用HT200、HT250、HT300等灰口铸铁材料。缸盖内孔一般尺寸公差采用H7、H8的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通常取为Ra1.63.2 m。缸盖内孔与凸缘止口外径的圆度、圆柱度误差不大于直径尺寸公差的一半。内孔和凸缘止口的同轴度允差不大于0.03mm,相关端面对内孔轴线的圆跳动在直径 100mm 上不大于 0.04mm。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主要内容:一、一、速度控制回路(一)(一)调速回路:油缸:v=q/A 液压马达:n=q/Vm1.节流调速回路;2.容积调速回路;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二)(二)速度换接回路(三)(三)快速回路二、二、压力控制回路(一)(一)调压回路(二)(二)减压回路(三)(三)卸荷回路(四)(四)保压回路(五)(五)增压回路三、三、方向控制回路(一)(一)换向回路(二)(二)锁紧回路四、四、多缸动作控制回路(一)(一)顺序动作回路(二)(二)同步动作回路(三)(三)防干扰回路第一节速度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是研究液压系统的速度调节和变换问题,常用的速度控制回路有调速回路、快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等,本节中分别对上述三种回路进行介绍。一、调速回路调速回路的基本原理从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可知,液压马达的转速nM由输入流量和液压马达的排量Vm决定,即 nM=q/V m,液压缸的运动速度v 由输入流量和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 A决定,即 v=q/A。通过上面的关系可以知道,要想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nM或液压缸的运动速度v,可通过改变输入流量q、改变液压马达的排量V m和改变缸的有效作用面积A 等方法来实现。由于液压缸的有效面积A是定值,只有改变流量q 的大小来调速,而改变输入流量q,可以通过采用流量阀或变量泵来实现,改变液压马达的排量V m,可通过采用变量液压马达来实现,因此,调速回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节流调速回路:由定量泵供油,用流量阀调节进入或流出执行机构的流量来实现调速;2)容积调速回路:用调节变量泵或变量马达的排量来调速;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用限压变量泵供油,由流量阀调节进入执行机构的流量,并使变量泵的流量与调节阀的调节流量相适应来实现调速。此外还可采用几个定量泵并联,按不同速度需要,启动一个泵或几个泵供油实现分级调速。1、节流调速回路图 71节流调速原理。节流调速回路是通过调节流量阀的通流截面积大小来改变进行执行机构的流量,从而实现运动速度的调节。如图 71 所示,如果调节回路里只有节流阀,则液压泵输出的油液全部经节流阀流进液压缸。改变节流阀节流口的大小,只能改变油液流经节流阀速度的大小,而总的流量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节流阀不能起调节流量的作用,液压缸的速度不会改变。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进油调速回路是将节流阀装在执行机构的进油路上,起调速原理如图7-2(a)所示.图 72(a)进油节流调速回路A.A.回路的特点因为是定量泵供油,流量恒定,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t,泵的供油压力p0,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q1由节流阀的调节开口面积a 确定,压力作用在活塞A1上,克服负载F,推动活塞以速度 v=q1/A1向右运动。因为定量泵供油,q1小于 qB,所以 p0=溢流阀调定供油压力pt=const活塞受力平衡方程:p1 A1=F+p2 A2进入油缸的流量q1=Ka pmp=pb-F/A1q1=Ka(pb-F/A1)mB.B.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方程为mbAFpAkaAqv)(1111(7-1)式中:k 为与节流口形式、液流状态、油液性质等有关的节流阀的系数;a 为节流口的通流面积;m为节流阀口指数(薄壁小孔,m=0.5)。由式(7-1)可知,当F增大,a 一定时,速度v 减小。C.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图 7-2(c)速度负载特性D.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点是:液压缸回油腔和回油管中压力较低,当采用单杆活塞杆液压缸,使油液进入无杆腔中,其有效工作面积较大,可以得到较大的推力和较低的运动速度,这种回路多用于要求冲击小、负载变动小的液压系统中。E.回路效率=FV/qBp0qBp0=p0q1+p0qY=p1q1+p q1+p0qY如图:p1q1=FV 有用功率p q1节流损失pbqY溢流损失所以在 20%左右)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将节流阀安装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其调速原理如图7-2(b)所示。图 7-2(b)回油节A.回路的特点因为是定量泵供油,流量恒定,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t,泵的供油压力p0,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q1,液压缸输出的流量q2,q2由节流阀的调节开口面积a确定,压力 p1作用在活塞A1上,压力 p作用在活塞A上,推动活塞以速度v=q1/A1向右运动,克服负载F 做功。因 qAqAq1qAAq1小于 qB,所以 p0=溢流阀调定供油压力pt=const p1活塞受力平衡方程:p1 A1=F+p2 A2p2=(p1 A1F)/A2 F=0 时p2=p1 A1/A2p1q=Ka pmpp=(p1A1F)/Aq=Ka(p1A1F)/Am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方程为:mAFApAkaAqv)(211222(7 2)式中:k 为与节流口形式、液流状态、油液性质等有关的节流阀的系数;a 为节流口的通流面积;m为节流阀口指数(薄壁小孔,m=0.5)。由式(7-1)可知,当F 增大,a 一定时,速度 v 减小。C.C.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如图7 2c 图 7-2(c)速度负载特性D.D.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点:节流阀在回油路上可以产生背压,相对进油调速而言,运动比较平稳,常用于负载变化较大,要求运动平稳的液压系统中。而且在 a 一定时,速度 v 随负载 F 增加而减小。E.回路效率=FV/qBpbqBpb=pbq1+pbqY=q1(A p)+p q1+pbqY如图:p1q1=FV 有用功率 p q _节流损失pbqY溢流损失所以在 20%左右如图72(a)、(b)所示,将节流阀串联在回路中,节流阀和溢流阀相当于并联的两个液阻,定量泵输出的流量q B不变,经节流阀流入液压缸的流量q 1和经溢流阀流回油箱的流量q 的大小,由节流阀和溢流阀液阻的相对大小决定。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口的通流截面,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其液阻,从而改变进入液压缸的流量,调节液压缸的速度。)旁路节流调速回路这种回路由定量泵、安全阀、液压缸和节流阀组成,节流阀安装在与液压缸并联的旁油路上,其调速原理如图7-3 所示。图 7 3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定油泵输出的流量q B,一部分(q1)进入液压缸,一部分(q2)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溢流阀在这里起安全作用,回路正常工作时,溢流阀不打开,当供油压力超过正常工作压力时,溢流阀才打开,以防过载。溢流阀的调节压力应大于回路正常工作压力,在这种回路中,缸的进油压力p1等于泵的供油压力p B,溢流阀的调节压力一般为缸克服最大负载所需的工作压力的p1max1.11.3倍.4)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前面介绍的三种基本回路其速度的稳定性均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一些负载变化较大,对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可采用调速阀来改善起速度-负载特性。图 74 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采用调速阀也可按其安装位置不同,分为进油节流、回油节流、旁路节流三种基本调速回路。图 7-4 为调速阀进油调速回路。图7-4(a)为回路简图,图7-4(b)为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图。其工作原理与采用节流的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相似。在这里当负载F 变化而使p1 变化时,由于调速阀中的定差输出减压阀的调节作用,使调速阀中的节流阀的前后压差p保持不变,从而使流经调速阀的流量q1不变,所以活塞的运动速度v 也不变。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如图7-4(b)所示。由于泄漏的影响,实际上随负载F 的增加,速度 v 有所减小。在此回路中,调速阀上的压差p 包括两部分:节流口的压差和定差输出减压口上的压差。所以调速阀的调节压差比采用节流阀时要大,一般p5105Pa,高压调速阀则达 10105Pa。这样泵的供油压力pB相应地比采用节流阀时也要调得高些,故其功率损失也要大些。这种回路其他调速性能的分析方法与采用节流阀时基本相同。综上所述,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的低速稳定性、回路刚度、调速范围等,要比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都好,所以它在机床液压系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2.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排量来实现调速的。其主要优点是功率损失小(没有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且其工作压力随负载变化,所以效率高、油的温度低,适用于高速、大功率系统。按油路循环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开式回路和闭式回路两种。开式回路中泵从油箱吸油,执行机构的回油直接回到油箱,油箱容积大,油液能得到较充分冷却,但空气和脏物易进入回路。闭式回路中,液压泵将油输出进入执行机构的进油腔,又从执行机构的回油腔吸油。闭式回路结构紧凑,只需很小的补油箱,但冷却条件差。为了补偿工作中油液的泄漏,一般设补油泵,补油泵的流量为主泵流量的10%15%。压力调节为310510105Pa。容积调速回路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变量泵和定量液动机的容积调速回路;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1)变量泵和定量液动机的容积调速回路。这种调速回路可由变量泵与液压缸或变量泵与定量液压马达组成。其回路原理图如图7-5 所示,图7-5(a)为变量泵与液压缸所组成的开式容积调速回路;图7-5(b)为变量泵与定量液压马达组成的闭式容积调速回路。图 7-5 变量泵定量液动机容积调速回路(a)开式回路 (b)闭式回路 (c)闭式回路的特性曲线其工作原理是:图7-5(a)中活塞 5 的运动速度v 由变量泵1 调节,2 为安全阀,4 为换向阀,6为背压阀。图 7-5(b)所示为采用变量泵3 来调节液压马达5的转速,安全阀 4 用以防止过载,低压辅助泵1 用以补油,其补油压力由低压溢流阀6 来调节。其主要工作特性:速度特性:当不考虑回路的容积效率时,执行机构的速度nm或(Vm)与变量泵的排量VB的关系为:nm=nBVB/Vm或 vm=nBVB/A (7-5)上式表明:因马达的排量Vm和缸的有效工作面积A是不变的,当变量泵的转速nB不变,则马达的转速nm(或活塞的运动速度)与变量泵的排量成正比,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 7-5(c)中虚线所示。实际上回路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负载下,需要一定流量才能启动和带动负载。所以其实际的nm(或 Vm)与 VB的关系如实线所示。这种回路在低速下承载能力差,速度不稳定。转矩特性、功率特性:当不考虑回路的损失时,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m(或缸的输出推力 F)为 Tm=Vm p/2 或 F=A(pB-p0)。它表明当泵的输出压力pB和吸油路(也即马达或缸的排油)压力 p0不变,马达的输出转矩Tm或缸的输出推力F 理论上是恒定的,与变量泵的VB无关。但实际上由于泄漏和机械摩擦等的影响,也存在一个“死区”,如图7-5(c)所示。此回路中执行机构的输出功率:Pm=(pB-p0)qB=(pB-p0)nBvB或 Pm=nmTm=VBnBTm/Vm (7-6)式(7-6)表明:马达或缸的输出功率Pm随变量泵的排量VB的增减而线性地增减。其理论与实际的功率特性亦见图7-6(c)。调速范围:这种回路的调速范围,主要决定于变量泵的变量范围,其次是受回路的泄漏和负载的影响。采用变量叶片泵可达10,变量柱塞泵可达20。综上所述,变量泵和定量液动机所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为恒转矩输出,可正反向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较大。适用于调速范围较大,要求恒扭矩输出的场合,如大型机床的主运动或进给系统中。(2)定量泵和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定量泵与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如图7-6 所示。图 7-6(a)为开式回路:由定量泵1、变量马达2、安全阀3、换向阀4 组成;图 7-6(b)为闭式回路:1、2 为定量泵和变量马达,3 为安全阀,4 为低压溢流阀,5 为补油泵。此回路是由调节变量马达的排量Vm来实现调速。速度特性:在不考虑回路泄漏时,液压马达的转速nm为:nm=qB/Vm式中 qB为定量泵的输出流量。可见变量马达的转速nm与其排量Vm成正比,当排量Vm最小时,马达的转速nm最高。其理论与实际的特性曲线如图7-6(c)中虚、实线所示。由上述分析和调速特性可知:此种用调节变量马达的排量的调速回路,如果用变量马达来换向,在换向的瞬间要经过“高转速零转速反向高转速”的突变过程,所以,不宜用变量马达来实现平稳换向。转矩与功率特性: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m=Vm(pB-p0)/2 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Pm=nmTm=qB(pB-p0)上式表明:马达的输出转矩Tm与其排量Vm成正比;而马达的输出功率Pm与其排量Vm无关,若进油压力pB与回油压力p0不变时,Pm=C,故此种回路属恒功率调速。其转矩特性和功率特性见图7-6(c)所示。图 7-6 定量泵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a)开式回路(b)闭式回路(c)工作特性综上所述,定量泵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由于不能用改变马达的排量来实现平稳换向,调速范围比较小(一般为 34),因而较少单独应用。(3)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这种调速回路是上述两种调速回路的组合,其调速特性也具有两者之特点。图 7-7 所示为其工作原理与调速特性,由双向变量泵2 和双向变量马达9 等组成闭式容积调速回路。该回路的工作原理:调节变量泵2 的排量 VB和变量马达9 的排量 Vm,都可调节马达的转速 nm;补油泵1 通过单向阀3 和 4 向低压腔补油,其补油压力由溢流阀10 来调节;安全阀 5 和 6 分别用以防止正反两个方向的高压过载。液控换向阀7 和溢流阀8 用于改善回路工作性能,当高、低压油路压差(pB-p0)大于一定值时,液动滑阀7 处于上位或下位,使低压油路与溢流阀8 接通,部分低压热油经7、8 流回油箱。因此溢流阀8 的调节压力应比溢流阀10 的调节压力低些。为合理地利用变量泵和变量马达调速中各自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采用分段调速的方法。图 7-7 变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a)工作原理 (b)调速特性第一阶段将变量马达的排量Vm调到最大值并使之恒定,然后调节变量泵的排量VB从最小逐渐加大到最大值,则马达的转速nm便从最小逐渐升高到相应的最大值(变量马达的输出转矩 Tm不变,输出功率Pm逐渐加大)。这一阶段相当于变量泵定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第二阶段将已调到最大值的变量泵的排量VB固定不变,然后调节变量马达的排量Vm,之从最大逐渐调到最小,此时马达的转速nm便进一步逐渐升高到最高值(在此阶段中,马达的输出转矩Tm逐渐减小,而输出功率Pm不变)。这一阶段相当于定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上述分段调速的特性曲线如图7-7(b)所示。这样,就可使马达的换向平稳,且第一阶段为恒转矩调速,第二阶段为恒功率调速。这种容积调速回路的调速范围是变量泵调节范围和变量马达调节范围之乘积,所以其调速范围大(可达 100),并且有较高的效率,它适用于大功率的场合,如矿山机械、起重机械以及大型机床的主运动液压系统。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压力补偿式变量泵供油、调速阀(或节流阀)调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并使泵的输出流量自动地与液压缸所需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有: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等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变压式变量泵与节流阀等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图 7-8 限压式变量泵调速阀容积节流调速回路(a)调速原理图(b)调速特性图图 7-8 所示为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组成的调速回路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图。在图示位置,活塞4 快速向右运动,泵1 按快速运动要求调节其输出流量qmax,同时调节限压式变量泵的压力调节螺钉,使泵的限定压力pC大于快速运动所需压力图7-8(b)中 AB段。当换向阀 3 通电,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速阀2 进入缸 4,其回油经背压阀5 回油箱。调节调速阀 2 的流量 q1就可调节活塞的运动速度v,由于 q1 qB,压力油迫使泵的出口与调速阀进口之间的油压憋高,即泵的供油压力升高,泵的流量便自动减小到qBq1为止。这种调速回路的运动稳定性、速度负载特性、承载能力和调速范围均与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相同。图7-8(b)所示为其调速特性,由图可知,此回路只有节流损失而无溢流损失。当不考虑回路中泵和管路的泄漏损失时,回路的效率为:c=p1-p2(A2/A1)q1/pBq1=p1-p2(A2/A1)/pB上式表明:泵的输油压力pB调得低一些,回路效率就可高一些,但为了保证调速阀的正常工作压差,泵的压力应比负载压力p1至少大5105Pa。当此回路用于“死档铁停留”、压力继电器发讯实现快退时,泵的压力还应调高些,以保证压力继电器可靠发讯,故此时的实际工作特性曲线如图7-8(b)中 AB C所示。此外,当pC不变时,负载越小,p1便越小,回路效率越低。综上所述: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等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具有效率较高、调速较稳定、结构较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负载变化不大的中、小功率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中。4.调速回路的比较和选用(1)调速回路的比较。见表7-1。表 7-1 调速回路的比较回路类主要性能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用节流阀用调速阀限压式稳流式进回油旁路进回油旁路机械特性速度稳定性较差差好较好好承载能力较好较差好较好好调速范围较大小较大大较大功率特性效率低较高低较高最高较高高发热大较小大较小最小较小小适用范围小功率、轻载的中、低压系统大功率、重载高速的中、高压系统中、小功率的中压系统(2)调速回路的选用。调速回路的选用主要考虑以下问题:执行机构的负载性质、运动速度、速度稳定性等要求:负载小,且工作中负载变化也小的系统可采用节流阀节流调速;在工作中负载变化较大且要求低速稳定性好的系统,宜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或容积节流调速;负载大、运动速度高、油的温升要求小的系统,宜采用容积调速回路。一般来说,功率在3kW以下的液压系统宜采用节流调速;35kW范围宜采用容积节流调速;功率在5kW以上的宜采用容积调速回路。图 7-9 能实现差动连接工作进给回路工作环境要求: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且要求整个液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的情况,宜采用闭式回路的容积调速。经济性要求:节流调速回路的成本低,功率损失大,效率也低;容积调速回路因变量泵、变量马达的结构较复杂,所以价钱高,但其效率高、功率损失小;而容积节流调速则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需综合分析选用哪种回路。二、快速运动回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工作部件常常要求实现空行程(或空载)的快速运动。这时要求液压系统流量大而压力低。这和工作运动时一般需要的流量较小和压力较高的情况正好相反。对快速运动回路的要求主要是在快速运动时,尽量减小需要液压泵输出的流量,或者在加大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后,但在工作运动时又不致于引起过多的能量消耗。以下介绍几种机床上常用的快速运动回路。图 7-10 双泵供油回路1.差动连接回路这是在不增加液压泵输出流量的情况下,来提高工作部件运动速度的一种快速回路,其实质是改变了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图 7-9 是用于快、慢速转换的,其中快速运动采用差动连接的回路。当换向阀 3 左端的电磁铁通电时,阀3 左位进入系统,液压泵1 输出的压力油同缸右腔的油经3 左位、5 下位(此时外控顺序阀7 关闭)也进入缸4 的左腔,进入液压缸4 的左腔,实现了差动连接,使活塞快速向右运动。当快速运动结束,工作部件上的挡铁压下机动换向阀5 时,泵的压力升高,阀 7 打开,液压缸4 右腔的回油只能经调速阀6 流回油箱,这时是工作进给。当换向阀3右端的电磁铁通电时,活塞向左快速退回(非差动连接)。采用差动连接的快速回路方法简单,较经济,但快、慢速度的换接不够平稳。必须注意,差动油路的换向阀和油管通道应按差动时的流量选择,不然流动液阻过大,会使液压泵的部分油从溢流阀流回油箱,速度减慢,甚至不起差动作用。2.双泵供油的快速运动回路这种回路是利用低压大流量泵和高压小流量泵并联为系统供油,回路见图7-10。图中 1 为高压小流量泵,用以实现工作进给运动。2 为低压大流量泵,用以实现快速运动。在快速运动时,液压泵 2 输出的油经单向阀4 和液压泵1 输出的油共同向系统供油。在工作进给时,系统压力升高,打开液控顺序阀(卸荷阀)3 使液压泵 2 卸荷,此时单向阀4 关闭,由液压泵1 单独向系统供油。溢流阀 5 控制液压泵1的供油压力是根据系统所需最大工作压力来调节的,而卸荷阀3 使液压泵2 在快速运动时供油,在工作进给时则卸荷,因此它的调整压力应比快速运动时系统所需的压力要高,但比溢流阀5 的调整压力低。双泵供油回路功率利用合理、效率高,并且速度换接较平稳,在快、慢速度相差较大的机床中应用很广泛,缺点是要用一个双联泵,油路系统也稍复杂。三、速度换接回路速度换接回路用来实现运动速度的变换,即在原来设计或调节好的几种运动速度中,从一种速度换成另一种速度。对这种回路的要求是速度换接要平稳,即不允许在速度变换的过程中有前冲(速度突然增加)现象。下面介绍几种回路的换接方法及特点。1.快速运动和工作进给运动的换接回路图 7-11是用单向行程节流阀换接快速运动(简称快进)和工作进给运动(简称工进)的速度换接回路。在图示位置液压缸3 右腔的回油可经行程阀4 和换向阀2 流回油箱,使活塞快速向右运动。当快速运动到达所需位置时,活塞上挡块压下行程阀4,将其通路关闭,这时液压缸3 右腔的回油就必须经过节流阀6 流回油箱,活塞的运动转换为工作进给运动(简称工进)。当操纵换向阀2 使活塞换向后,压力油可经换向阀2 和单向阀5 进入液压缸3 右腔,使活塞快速向左退回。在这种速度换接回路中,因为行程阀的通油路是由液压缸活塞的行程控制阀芯移动而逐渐关闭的,所以换接时的位置精度高,冲出量小,运动速度的变换也比较平稳。这种回路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它的缺点是行程阀的安装位置受一定限制(要由挡铁压下),所以有时管路连接稍复杂。行程阀也可以用电磁换向阀来代替,这时电磁阀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挡铁只需要压下行程开关),但其换接精度及速度变换的平稳性较差。图 7-11 用行程节流阀的速度换接回路图 7-12 利用液压缸自身结构的速度换接回路图 7-12 是利用液压缸本身的管路连接实现的速度换接回路。在图示位置时,活塞快速向右移动,液压缸右腔的回油经油路1和换向阀流回油箱。当活塞运动到将油路1 封闭后,液压缸右腔的回油须经节流阀3 流回油箱,活塞则由快速运动变换为工作进给运动。这种速度换接回路方法简单,换接较可靠,但速度换接的位置不能调整,工作行程也不能过长以免活塞过宽,所以仅适用于工作情况固定的场合。这种回路也常用作活塞运动到达端部时的缓冲制动回路。2.两种工作进给速度的换接回路对于某些自动机床、注塑机等,需要在自动工作循环中变换两种以上的工作进给速度,这时需要采用两种(或多种)工作进给速度的换接回路。图 7-13 是两个调速阀并联以实现两种工作进给速度换接的回路。在图7-13(a)中,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速阀3 和电磁阀5 进人液压缸。当需要第二种工作进给速度时,电磁阀5通电,其右位接入回路,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速阀4 和电磁阀5 进入液压缸。这种回路中两个调速阀的节流口可以独调节,互不影响,即第一种工作进给速度和第二种工作进给速度互相间没有什么限制。但一个调速阀工作时,另一个调速阀中没有油液通过,它的减压阀则处于完全打开的位置,在速度换接开始的瞬间不能起减压作用,容易出现部件突然前冲的现象。图 7-13(b)为另一种调速阀并联的速度换接回路。在这个回路中,两个调速阀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在由一种工作进给速度转换为另一种工作进给速度时,不会出现工作部件突然前冲现象,因而工作可靠。但是液压系统在工作中总有一定量的油液通过不起调速作用的那个调速阀流回油箱,造成能量损失,使系统发热。图 7-14 是两个调速阀串联的速度换接回路。图中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速阀3 和电磁阀 5 进入液压缸,这时的流量由调速阀3 控制。当需要第二种工作进给速度时,阀 5 通电,其右位接入回路,则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先经调速阀3,再经调速阀4 进入液压缸,这时的流量应由调速阀4 控制,所以这种图7-14 两个调速阀串联式回路中调速阀4 的节流口应调得比调速阀3 小,否则调速阀4 速度换接回路将不起作用。这种回路在工作时调速阀3一直工作,它限制着进入液压缸或调速阀4 的流量,因此在速度换接时不会使液压缸产生前冲现象,换接平稳性较好。在调速阀4 工作时,油液需经两个调速阀,故能量损失较大。系统发热也较大,但却比图7-13(b)所示的回路要小。图 7-13 两个调速阀并联式速度换接回路图 7-14 两个调速阀串联的速度换接回路.第二节压力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是用压力阀来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主油路或某一支路的压力,以满足执行元件速度换接回路所需的力或力矩的要求。利用压力控制回路可实现对系统进行调压(稳压)、减压、增压、卸荷、保压与平衡等各种控制。一、调压及限压回路当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泵应向系统提供所需压力的液压油,同时,又能节省能源,减少油液发热,提高执行元件运动的平稳性。所以,应设置调压或限压回路。当液压泵一直工作在系统的调定压力时,就要通过溢流阀调节并稳定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在变量泵系统中或旁路节流调速系统中用溢流阀(当安全阀用)限制系统的最高安全压力。当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时间内需要有不同的工作压力,可采用二级或多级调压回路。图 7-15 调压回路1.单级调压回路如图 7-15(a)所示,通过液压泵1 和溢流阀 2 的并联连接,即可组成单级调压回路。通过调节溢流阀的压力,可以改变泵的输出压力。当溢流阀的调定压力确定后,液压泵就在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下工作。从而实现了对液压系统进行调压和稳压控制。如果将液压泵1 改换为变量泵,这时溢流阀将作为安全阀来使用,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低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这时溢流阀不工作,当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上升时,一旦压力达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溢流阀将开启,并将液压泵的工作压力限制在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下,使液压系统不至因压力过载而受到破坏,从而保护了液压系统。2.二级调压回路图 7-15(b)所示为二级调压回路,该回路可实现两种不同的系统压力控制。由先导型溢流阀2 和直动式溢流阀4 各调一级,当二位二通电磁阀3 处于图示位置时系统压力由阀2 调定,当阀3 得电后处于右位时,系统压力由阀4 调定,但要注意:阀4的调定压力一定要小于阀2 的调定压力,否则不能实现;当系统压力由阀4 调定时,先导型溢流阀 2 的先导阀口关闭,但主阀开启,液压泵的溢流流量经主阀回油箱,这时阀 4 亦处于工作状态,并有油液通过。应当指出:若将阀3 与阀 4 对换位置,则仍可进行二级调压,并且在二级压力转换点上获得比图7-15(b)所示回路更为稳定的压力转换。3.多级调压回路图 7-15(c)所示为三级调压回路,三级压力分别由溢流阀1、2、3 调定,当电磁铁1YA、2YA失电时,系统压力由主溢流阀调定。当1YA得电时,系统压力由阀2 调定。当2YA得电时,系统压力由阀3 调定。在这种调压回路中,阀2 和阀 3 的调定压力要低于主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而阀2 和阀 3 的调定压力之间没有什么一定的关系。当阀2或阀 3 工作时,阀2 或阀 3 相当于阀1 上的另一个先导阀。二、减压回路当泵的输出压力是高压而局部回路或支路要求低压时,可以采用减压回路,如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定位、夹紧、回路分度以及液压元件的控制油路等,它们往往要求比主油路较低的压力。减压回路较为简单,一般是在所需低压的支路上串接减压阀。采用减压回路虽能方便地获得某支路稳定的低压,但压力油经减压阀口时要产生压力损失,这是它的缺点。图 7-16 减压回路最常见的减压回路为通过定值减压阀与主油路相连,如图7-16(a)所示。回路中的单向阀为主油路压力降低(低于减压阀调整压力)时防止油液倒流,起短时保压作用,减压回路中也可以采用类似两级或多级调压的方法获得两级或多级减压。图 7-16(b)所示为利用先导型减压阀 1 的远控口接一远控溢流阀2,则可由阀1、阀 2 各调得一种低压。但要注意,阀2的调定压力值一定要低于阀1 的调定减压值。为了使减压回路工作可靠,减压阀的最低调整压力不应小于0.5MPa,最高调整压力至少应比系统压力小0.5MPa。当减压回路中的执行元件需要调速时,调速元件应放在减压阀的后面,以避免减压阀泄漏(指由减压阀泄油口流回油箱的油液)对执行元件的速度产生影响。图 7-17 增压回路图 7-18M 型中位机能卸荷回路三、增压回路如果系统或系统的某一支油路需要压力较高但流量又不大的压力油,而采用高

    注意事项

    本文(【精编】液压缸技术标准.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